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3021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3.1吴自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2包信和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3吴孔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4万卫星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5彭平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6孙军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7郭东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8桂卫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9唐立新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10 宁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11 朱卫国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12 蒋建东 2013年度创新

2、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3.1 吴自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吴自玉研究员的研究方向包括同步辐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现任全国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核科学与技术杂志副主编、国际辐射物理协会副主席、国际真空紫外和X射线顾问委员会委员、X射线显微成像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目前主持973计划项目“纳米分辨完整细胞三维成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40多篇,被SCI引用3000余次。吴自玉在X射线成像新方法研究方面,提出了X射线相衬CT新方法,为实现多相体系的快速无损三维成像提供了可能;针对复杂体系内部结构的定

3、量研究难题,发现了一种新的X射线折射衬度CT原理方法;成功研制国际先进的同步辐射高分辨三维成像平台(2650nm),原位无损研究了气相/固相燃料电池材料、锂电池材料等在工作过程中的三维结构变化及其与性能的关系机理;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分辨中能泽尼克相衬显微镜,解决了同时实现高衬度、大视场和高穿透能力的成像问题。群体成员韦世强等发展了时间分辨和变温原位XAFS新方法,研究了纳米材料生长路径及调控、强关联体系动态过程,为纳米颗粒形貌可控合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群体成员谢毅等利用时间分辨/原位XAFS,揭示了多种半导体二维晶体材料的精细结构、电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调控规律,发现表面结构扭曲对

4、光响应性和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提高太阳能光解水效率的新途径。在未来的研究中,群体拟以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为平台,发展多种同步辐射新方法以及共性技术,原位实时观察能源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变化,深入理解能量存储、转化和利用机理,指导能源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调控。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把研究群体建设成为在国内同行中独具特色的、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的同步辐射新方法及能源材料应用的创新研究群体。同时,有关同步辐射新方法和共性技术也将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3.2 包信和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包信和研究员,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

5、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主要致力于催化基础理论和能源高效转化过程新型催化剂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的“碳资源优化利用的纳米催化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重点聚焦碳资源优化利用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针对CO、CO2和CH4等小分子的高效活化,以及碳-碳键形成机理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集聚了众多在催化和纳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科学家进行协同攻关,学术带头人包信和院士长期从事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相关的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在煤基合成气转化、天然气和煤层气利用、多孔材料催化和纳米催化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

6、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70多件,论文被他人引用近7000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种科学奖励。担任J Energy Chem主编,以及Angew Chem Int-Ed、Energy & Envi Sci、Chemical Sci和Chem Cat Chem等多种学术刊物编委和顾问委员。 该团队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貌实现了纳米氧化物催化剂高活性晶面的优先暴露、成功设计了氧化物表面的贵金属单原子活性中心,实现了一氧化碳等分子的高效催化氧化;从理论上预示,并实验验证了碳纳米管协同限域效应和金属-氧化物的界面

7、限域效应,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在合成气定向转化和甲烷高效活化反应中获得突破,形成了重要影响。2013年以来,该团队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含单原子Fe-C物种的催化活性中心,成功地实现了天然气(甲烷)在无氧化剂存在条件下直接转化为乙烯和高值化学品。在一定的温度下,甲烷的单程转化率可达48%,乙烯和芳烃的选择性达100%,相关的反应过程和反应结果从未见过报道。研究群体下一步将加强调纳米、材料、催化、能源和理论化学的集成,以纳米体系的量子调控为理论基础,研究纳米限域效应和纳米界面效应对催化剂电子特性的调制作用和催化过程的影响,理解催化体系中的量子尺寸效应、纳米协同限域效应、纳米尺度上的貌效应和

8、多组分体系中的界面效应,努力实现从分子水平上对催化剂进行设计的梦想。3.3 吴孔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吴孔明研究员长期从事农业害虫生物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现任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理事、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所理事,以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他率领科研团队对棉铃虫迁飞规律及监测预警技术、棉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治理,以及Bt棉花生态系统害虫种群演替机制的研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以责任作者在Science、Nature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两项成果分别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12年度“中国科

9、学十大进展”。研究群体成员王桂荣和张永军建立了棉花/棉铃虫/天敌昆虫化学通讯研究平台,对相关昆虫嗅觉识别的行为、电生理、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深入揭示棉花与昆虫协同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宁君对盲椿象性信息素的解析填补了此类昆虫的国内外研究空白,陆宴辉对棉田节肢动物的食物营养关系研究,为阐明棉花害虫种群灾变机制以及发展害虫生态调控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未来的研究中,群体拟以棉花-害虫-天敌为主线,通过系统分析棉铃虫与棉花的互作机制、天敌与棉铃虫的协同进化机制,以及棉花生态系统节肢动物食物链的结构与功能,从基因、个体、种群与群落水平解析棉花-害虫-天敌三营养级之间的食物营养和信息通讯关系,为

10、发展基于食物链结构与功能的生态设计防控农业害虫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奠定理论基础。3.4 万卫星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万卫星研究员领导的创新研究群体在电离层变化性及其外部驱动过程等若干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在大气层与电离层耦合研究中,聚焦于大气波动对电离层的作用,揭示了电离层经度变化四波结构的季节变化、太阳活动依赖等气候学特征,发现其与大气非迁移潮汐的东风分量密切相关,并提出了相应的电动力学耦合机制。采用控制模拟方法,在揭示四波结构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气潮汐与电离层耦合的新模式。在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研究中,发现并揭示了“超喷泉效应”等新的电离层暴时

11、现象,观测到了暴时宽波阵重力波的远距离传播,及暴时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大范围经度扩展等。在电离层的太阳活动依赖性研究中,研究了极端太阳活动下的电离层响应,揭示出电离层对太阳活动性响应的相关的动力学和光化学机理,发现太阳活动极低年期间电离层变化新特征。此外,在电离层模式化研究中,开发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全球电离层/热层/电动力学耦合三维模式。在实验观测中,建立了电离层综合观测子午链,实现了对我国空间环境不同纬度和不同空间层次的综合观测。上述工作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近5年来,该群体发表SCI论文136篇,被SCI引用1721次,被1本教科书、2本专著、3篇专题综述文章评介18次。群体在国际学术界具

12、有重要影响,在JGR的“电离层与高层大气”中发表了5%的论文(位居全世界团队论文数第一);群体有2篇文章进入5年内JGR+GRL“电离层”关键词检索单篇引用前10。在未来方向上,该研究群体着重于电离层外部驱动的物理机理研究,将进行大胆创新,结合观测、模式与理论分析展开研究,坚持以科学目标驱动观测,采用面向研究的模式开发,以控制模拟解决物理机制研究问题,并在理论分析中着重耦合过程研究,探索电离层变化性的关键机理。3.5 彭平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非常规油气是21世纪人类重要的化石能源,其中页岩油由于价值高,在非常规油气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有分布广泛的湖相页岩,成熟度适中,是十分有

13、利于页岩油勘探区。目前,我国页岩油勘探还处于起步阶段,如要取得突破还需加强基础石油地质研究,特别需要解决以下科学问题:1)页岩油的排出机制与控制因素;2)页岩油的赋存形式;3)页岩体系的非均质性与页岩油形成;4)页岩油甜点区的评价方法等。研究群体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内容包括: 1)页岩体系原油的生成、排出与残留机制;2)页岩体系原油的储集机制与控制因素;3)页岩体系细粒沉积学与岩性、矿物、有机质非均质成因;4)页岩油富集带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研究旨在认识我国湖相地层页岩油的产出规律,并为页岩油的定量评价提供方法学与关键参数。研究群体由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地球化学专家所组成,拥有杰青

14、3人,中科院百人1人。近5年来群体成员在成藏地球化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烃动力学实验室,为研究群体的今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彭平安研究员为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亚非石油地球化学副主席,国内十余种刊物编委。共发表SCI论文214篇、其中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论文70篇;发表的论文被SCI期刊引用3326次,他引2661次。发表的中文核心刊物论文220篇, 其中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论文66篇, 发表的论文被国内论文引用2437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项。3.6 孙军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孙军教授,1999年获得国家

15、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2年起担任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兼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2004年和2009年连续两次受聘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随着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关的微纳制造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所用材料内在微观组织与外形特征尺寸的下限相应已经减小到微纳米量级,表征这种具有特征尺寸属性材料的内在与外观尺寸依赖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群体正是基于上述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依托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长期的自然融合和充分凝练科学目标而形成的,并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了首批教育部长江学

16、者创新团队项目与首批国家111引智计划项目。该研究群体以孙军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其主体由2名杰青、5位长江学者和7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组成。已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微纳尺度密排六方金属孪晶变形的强烈晶体尺寸效应,颠覆了晶体尺寸愈小愈容易形成孪晶这一长期以来人们的直觉;揭示了晶体点缺陷导致的一种全新的相变应变玻璃化相变及其多尺度新物理效应;研制出了纳米结构高强度大延性钼合金材料等。这些成果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自2008以来,群体成员在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5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88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8篇,与外方合作在Science发表论文2篇。五年内发表

17、的论文被国外学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等刊物的论文他引1252次;针对群体上述研究进展,国外著名学者在Nature Materials和Science等上发表专题评述文章5篇;自然亚太版研究焦点和Materials Today等亮点报道6次。部分成果入选了2010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0项候选新闻。2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其中“高性能钼合金制备关键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并获得2012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基于研究群体已形

18、成的特色和研究优势,针对材料形变与相变行为研究由传统的微观组织性能关系的二维空间拓展为微观组织外观尺寸性能关系的三维空间这一新的挑战和机遇,群体将以揭示材料形变与相变行为尺度效应的物理本质与基本规律、及其中的新现象和新应用为目标,在微纳尺度材料形变与相变行为的尺度效应、材料奇异相变行为及其多尺度微结构调控和合金组织的微纳组相调控与强韧化的尺度效应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争取在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性的创新性成果。3.7 郭东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郭东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生产工程分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超精密加工与数字化设计制造。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创新群体的研究方向是高性能精密制造工艺及其技术基础,主要包括高性能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超高精度表面零件和难加工材料构件精密加工、功能性表面层和多尺度微纳结构制造。近些年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一大批创新性的制造工艺技术成果。“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成果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复制曲面零件制造新方法,研究出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成套制

20、造工艺技术和装备,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并入选当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压电石英测试理论和方法及其系列化测量仪” 成果建立了基于晶体变形的压电效应新系统和传感器与执行器统一理论体系框架,研制出系列动态力测试传感器和仪器,实现了多维动态力和瞬态力的高品质测试,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型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关键技术及装备”是与企业联合取得的成果,实现了我国该类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顶尖级水平,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2001年以来,创新群体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解决了航空航天

21、、能源、国防等领域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中的一系列制造技术难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也成绩显著,2008年和2012年,创新群体分别入选教育部和科技部科研创新团队。群体成员有20名教授和一批中青年骨干,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贾振元、雷明凯和张洪潮,另有刘黎明等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此外创新群体还拥有千人计划教授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研究群体拟围绕高性能零部件精密制造的共性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高性能零部件精密制造基础理论、新原理与新方法,培养一批

22、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取得源头创新成果,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研究群体。3.8 桂卫华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有色冶金自动化是实现有色金属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的支撑技术,群体在国家有色金属行业的战略需求和制约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自动化共性难题的牵引下,长期深入生产一线,坚持从生产实际中提炼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复杂有色冶金过程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创新性研究。在35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共同承担课题和密切合作,自然形成了同行公认的、研究特色鲜明和学术优势明显的有色冶金自动化创新研究群体。研究群体一直致力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形成

23、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从选矿、冶炼至成型加工的自动化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占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95%、能源消耗85%以上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16项,在IFAC和IEEE汇刊以及矿物工程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5篇,近5年发表论文被SCI收录211篇、出版专著5部。研究群体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发明了基于分布机器视觉的选矿过程监控技术,攻克了选矿过程金属品位的在线检测难题,并应用于铝土矿浮选、硫浮选、金锑浮选和铜浮选等选矿过程,金

24、属回收率、精矿品位明显提高,为我国难处理矿产资源的高效选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2.提出了大型湿法炼锌电解生产综合优化控制方法、铜冶炼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关键技术,并分别应用于我国最大的锌冶炼和铜冶炼企业,使锌冶炼生产的吨锌电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铜闪速熔炼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3.突破了大型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在160500kA不同容量等级的多个铝电解系列上实现了全面应用,率先取得了吨铝直流电耗1200012400kWh的国际最好能耗指标,比国际先进水平的吨铝直流电耗低10001200kWh,PFC减排80%以上。4.突破了万吨多向模锻水压机和大型立式淬火炉的自动化关键技术,形成

25、了铝合金构件制备重大装备智能控制技术,并应用于我国最重要的铝加工基地,使我国航空航天构件制备重大装备自动化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企业成为波音公司的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撑。5.研发了基于矩阵变换器的先进电气节能控制方法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数学构造的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揭示了矩阵变换器系统稳定性规律,提出了统一的矩阵变换器系统稳定化方法,研制了工业级矩阵变换器装置,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3.9 唐立新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东北大学唐立新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创新研究群体秉承着“扎根工业,献身学术”的共同研究理念,针对钢铁工业实际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生产与物流调度优化方面的重大关

26、键问题,从调度理论、优化方法、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四个视角进行了二十年系统深入持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提高钢铁企业生产与物流作业水平及效率的关键理论、建模与优化方法、自主创新技术,形成了系统的钢铁生产与物流调度的建模、分析、求解和应用的理论体系,为解决钢铁各个工序中长期困扰生产实际的生产计划与物流调度等重大难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为分析与解决复杂流程工业生产与物流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围绕钢铁生产与物流调度、物流企业作业调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该群体近年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和录用117篇,论文被SCI收录108篇。经

27、过SCI检索,发表的论文被美国、英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学者分别在90种国际著名杂志中正面引用和评价,围绕上述研究,该群体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运筹学应用奖一等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群体瞄准国家目标,立足科学前沿,针对制造和物流系统中急需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空间与时间集成调度的科学问题,从一个新的视角将物流系统和制造系统的时间与空间调度问题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融合基于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的混合建模方法处理复杂调度问题,从机理与数据两个互补解析方法对现有复杂工业与物流系统的运作管理过程进行描述、诊断和预

28、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取得一批原创性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对工业进步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为解决制造和物流系统的复杂生产作业优化难题提供生产与物流调度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理论方法。将所提出的生产与物流调度理论与方法在钢铁、石化、有色冶金等流程工业生产和以集装箱堆场、矿业等物流企业中运作管理中进行应用研究,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和物流调度软件系统,为工业过程和物流系统的有效生产作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并获得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系统效率、降低运作和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将研究群体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具有突出的开拓与创新能力且稳定的从事生产与物流作业管理中的新理

29、论、新方法与应用研究的创新团队。3.10 宁光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宁光教授主要从事遗传性内分泌疾病诊治和2型糖尿病防治研究,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长江特聘教授、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中心主任、卫生部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内分泌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Diabetes共同主编、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和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副主编及Nature Review of Endoc

30、rinology编委等。先后承担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药创制计划在内课题19项,基于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明确中国2010年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建立45万人组成的生物样本库并发现Lgr4可促使白色脂肪棕色化。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宁光与研究群体成员王卫庆、李小英、毕宇芳和黄薇等教授以往紧密合作提出“以转化医学为理念的2型糖尿病系统生物医学研究”的研究思路,并围绕“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双重缺陷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干预方法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这一主线进行深入研究,并随之形成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平台。近年,一批更加年轻和富有创造力的学者陆续加入到该研究群体,并整合基因

31、组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策略,采用基因敲除小鼠、斑马鱼、线虫等模式生物,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手段,在针对2型糖尿病双重缺陷的机制和干预靶点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ell Biology、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Diabetes Care、Diabete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他引2000余次。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群体将继续遵循“2型糖尿病双重缺陷机制及干预研究”的研究方向,在解决“2型糖尿病遗传与环境因素及

32、其相互作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双重缺陷机制”和“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演化机制”三个关键性科学问题的基础上,秉持转化医学理念,大力开拓基础和临床研究,为发现新靶点和新的诊疗方法奠定基础。3.11 朱卫国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朱卫国教授主要以人体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结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肿瘤学的技术和手段,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或其抑制剂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根据。主持和参与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朱卫国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和建立了核苷衍生物(5-氮脱氧胞苷)和

33、去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广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模型;首次提出甲基化导致肿瘤抑制因子失活的“临近位点阻碍说”。较完整地阐叙了转录因子FoxO1和去乙酰化酶SIRT2相互作用并参与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的机制。深入研究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甲基化酶参与DNA损伤应答的机制。在包括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如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PNA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SCI论文, 被引用达2000多次。研究群体成员尹玉新教授针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蛋白质修饰进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p53能够控制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稳定性,揭示p53下游组织特异性基因PAC1的功能。张宏权教授致力于

34、恶性肿瘤转移侵袭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研究Kindlin与整合素相互作用机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机制,此研究可以丰富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理论认识,将有助于临床上相关疾病的治疗。罗建沅教授研究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以及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机制,首次报道p53的去乙酰化调控的研究。张毓教授主要进行肿瘤免疫机制、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免疫的研究,长期从事淋巴细胞发育研究。王凡教授一直致力于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的研究,特别是SPECT显像剂的研究。两名年轻的成员杜晓娟教授和赵颖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抑制因子的修饰与重要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均属于优秀的青年研究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群体将探讨肺癌、乳

35、腺癌、大肠癌等肿瘤中关键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筛选与蛋白质修饰相关的新分子靶标,用于指导疾病的诊疗,同时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团队。3.11 朱卫国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朱卫国教授主要以人体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结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肿瘤学的技术和手段,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或其抑制剂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根据。主持和参与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

36、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朱卫国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和建立了核苷衍生物(5-氮脱氧胞苷)和去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广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模型;首次提出甲基化导致肿瘤抑制因子失活的“临近位点阻碍说”。较完整地阐叙了转录因子FoxO1和去乙酰化酶SIRT2相互作用并参与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的机制。深入研究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甲基化酶参与DNA损伤应答的机制。在包括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如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PNA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0多篇SCI论文, 被引用达2000多次。研究群体成员尹玉新教授针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蛋白质修饰进行研究,在国际

37、上首次证实p53能够控制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稳定性,揭示p53下游组织特异性基因PAC1的功能。张宏权教授致力于恶性肿瘤转移侵袭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研究Kindlin与整合素相互作用机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机制,此研究可以丰富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理论认识,将有助于临床上相关疾病的治疗。罗建沅教授研究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以及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机制,首次报道p53的去乙酰化调控的研究。张毓教授主要进行肿瘤免疫机制、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免疫的研究,长期从事淋巴细胞发育研究。王凡教授一直致力于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的研究,特别是SPECT显像剂的研究。两名年轻的成员杜晓娟教授和赵颖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抑制因子的修饰

38、与重要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均属于优秀的青年研究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群体将探讨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肿瘤中关键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发现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筛选与蛋白质修饰相关的新分子靶标,用于指导疾病的诊疗,同时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团队。3.12 蒋建东 201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蒋建东研究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

39、员会学科组成员,药学学报(英文版)(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主编。长期从事抗感染药物研究,先后在Nature Medicine, Cancer Cell, Hepatology, PNA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被引用2000余次。获得发明专利10项,转让企业3项,两项研究成果被运用于临床。获得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2个,在研1.1类新药3项。蒋建东研究员带领的微生物药物研究群体曾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目前主持“十二五”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国医学科学院新药综合大平台等重大项目。蒋建东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微生

40、物药学的前沿科学领域:1)针对难治疗的人类病原微生物,与同事们共同建立起了抗感染新药研究的关键技术平台(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服务全国;2)发现了我国抗菌药物小檗碱降低血脂血糖的新用途、新机理、化学基础、及临床优势,这项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探索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减少乙肝病毒耐药的抗病毒理论与药物,并已在临床运用中获得初步成功。该研究群体成员邵荣光、洪斌研究员主要研究微生物药物的生物技术,希望在合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的指导下找到发现新型抗菌素的方法;司书毅研究员等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靶点分子,旨在发现新靶点新机理的抗耐药菌药物,并已在抗结核药物研究中进展明显;游雪甫研究员等建立了抗感染药物药效学评价平台,主要研究细菌耐药的机理、我国临床耐药菌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耐药酶的分子特点,目前我国临床研究中的抗菌药物药理药效研究,大多数是在这个平台完成的。病原耐药(包括了细菌、病毒、结核等)在临床导致抗感染治疗失败,是医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被列为全球卫生的重大科学挑战,许多科学问题有待答复。该研究群体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病原耐药等重大科学问题,探索新型微生物药物前沿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最终克服临床病原微生物耐药奠定科学基础。主要研究方向为:1)新概念的微生物药物研究;2)微生物药物的合成生物学;3)微生物药物的再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