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3084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指导老师_ _学生姓名_ _准考证号_2011年 8月 19日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螺旋”On the Spiral of Silence in Internetera新闻学摘要:传统的强效果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能在网络时代生存?在综述了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试图通过基于新媒介特征的研究来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否还能产生效果,怎样的效果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沉默的螺旋”并没有在网络空间里消失;同时鉴于网络传播的特质和我国现阶段网络媒体受众的历史阶段性特点,其表现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

2、变化。Abstract: The spiral of silencetheory isstill livinginthe Internet 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variousviewpoints,and Combined withthe perspective ofsocial psychology,trying tostudyonthe characteristics ofnew media that toexplore the spiral of silencehypothesis isstillan effect, how the effectofa

3、range of issue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spiral of silencedoes notdisappear in cyberspace.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传播、群体压力、从众心理Keyword Spiral of silen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Group pressure 、Herd mentality目录引言1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1.1.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11.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特点21.2.1.沉默螺旋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31.2.2.“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32.网络时代下的

4、新传播环境42.1.网络传播的特点42.2.网络时代的受众53.网络时代的挑战与争议63.1.争议63.2.既是挑战又是机遇73.3.网络时代的实证94.结语9注释11参考文献11引言中国在1994年与国际互联网全面接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了4.85亿,早已超过美国的人口总人数,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而且网络新闻用户已经超过网民的七成,使用率74.7%,用户

5、规模达到3.62亿人。我国网站数量多达183万个,微博用户数量高达到1.95亿,使用率40.2%。有八成以上的网民有过上传文字、图片及视频短片等内容和行为。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互联网日益成为影响广泛、深受公众喜爱的大众媒体,成为我国传媒新格局的重要力量,世界已经真正迈入网络时代。 任何有目的的传播活动都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效果的产生却往往不以传播者得意志为转移,有时甚至会出现与传播者的意图相反的结果。1这时,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了早期的魔弹理论(皮下注射理论),有限效果论,70代后,出现了一批宏观效果理论,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沉默的螺旋假说”是

6、一种描述舆论的形成、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的假说,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过程,受到“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的制约。而且该假说还指出大众传媒可以可以利用个人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种“社会天性”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网络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互联网,由此可见媒介与此假说的紧密联系。但是该假说只是基于传统媒介的观点来假设和实证的,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条件下,各种新媒介拥有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基于新媒介特征的研究来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否还能产生效果,怎样的效果等一系列问题。1. 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

7、课题。德国女社会学家伊利莎白诺尔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该角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当把舆论视为一种控制机制时,就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1.1. 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1972年参加东京举行的心理学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沉默的螺旋”的想法;1972年8月首次以此研究西德大选,并从此实证中证明了该想法的几个假设,并于1974年在学术期刊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概念,在这篇论文里,她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个假说。这个假说的灵感源自1965年联邦德国举行议会

8、选举时,竞争的两方在支持率上一直相持不下,但是在最后票选环节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另一方。当时诺依曼担任西德战后创办的第一家民意测验机构阿伦斯巴赫舆论研究所的所长,为了找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它对选举期间的全部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双方的支持率一直未变,但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明显的倾斜。诺依曼认为,正是这种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许多人最终改变投票对象。此后,诺依曼又对“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了多次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又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沉默的螺

9、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观点得到赞同,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图1-1是这个假说的示意图。2图1-1 “沉默的螺旋”假说示意图1.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特点1.2.1. 沉默螺旋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任何人脱离社会便无法存在。一个人在表

10、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肯定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一个人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身边大多数人是持赞成态度,那么他就会更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时这个人就是属于“多数派”。而这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不是那么受人支持时,他便会谨慎的表达观点或在意见环境的压力下变得沉默或转变观点以避免陷入孤立的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就像螺旋一样,一方的沉默或弱势,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就会让“优势意见”显得更为强大,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强,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诺依曼认为,舆论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交流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社会上的“一边倒”

11、现象正是这一机制的结果。她为舆论下了一个双重定义:所谓舆论,即“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是“为使自己不陷于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 3前者指的是一些社会上的时事性问题的舆论,后者则侧重于有一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的舆论。大众传播通过“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基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提出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与“意见环境”有紧密的关系。“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指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设置焦点议题来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利用人们“多元无知”的状态,营造一个“意见环境”,从而引导和影响舆论。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可能并不会直接

12、影响或干扰某人的思想,而是通过对“领袖人物”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其他人,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人们惧怕孤立心理而顺从“优势意见”采取同样行动这一过程的产物。当然,“意见环境”也可能形成自社会环境,但总的来说,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意见环境”往往有更强大的作用。41.2.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沉默的螺旋”假说中的舆论与一般意义上的舆论概念不同,它是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公开的意见”诺依曼认为只有“被多数人共有的”,能在公共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能形成舆论。如果某人表明的意见与这个舆论相驳,那么他便会有被陷于孤立状态,

13、被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逃避这种制裁,人们便会与其发生冲突。而此时,人们便会把舆论作为“我们社会的皮肤”,用来感知周围“意见环境”的变化。而且舆论作为“社会的皮肤”还能防止意见过度分裂导致社会或国家解体。从传播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种强大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认知阶段,而是包含了整个认知到行动的环节。大众媒介所营造的“意见环境”并不一定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的如实反映,因为社会上的一般成员对这种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一个群里中,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传媒传播的是多

14、数人或少数人的意见,都会被大多数人们当做“优势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会引起“沉默的螺旋”开始“转动”。换句话说,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2. 网络时代下的新传播环境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媒介。一方面,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使得过去难以产生全面社会影响的其它传播方式有可能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从而使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变的复杂化。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

15、会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网络中,多数群体并不稳定,因此如果人们在某个群体中感到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从众的方式来平衡失调。同时,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同时,网络传播个性化的特点也会使传统的从众心理表现得相对弱一些。52.1. 网络传播的特点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的网络传播,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特点,其中主要有:a各种传播形态并存。互联网络将人

16、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借助它不仅可以向全社会进行开放性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作“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如电子邮件、网上通话、网上短信)、小范围的群体传播(如讨论组、聊天室等)、组织机构或单位的组织传播(如群发电子邮件、各单位内部的局域网运作)。 b多种传播方式并举。互联网络是电脑、电视、录音机、电话机、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性能的总汇,或者是说是各种传统媒介的大熔炉,它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性的传播方式综合在一起。它又将文字、口语、音响、图表、图片、图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如地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或者让几种形式并举,做到图、文、

17、声、像并茂,真正实现多媒体的传播。 c高度的交互性。这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讯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这种传播中,传受双方存在很大的交互性。它们的角色位置可以方便地、频繁地交替互换。网上的传播者往往也充当受传者,受传者也往往充当传播者,此时此地是传播者,彼时彼地又是受传者。在网上设立网站或数据库的机构、媒体或个人,固然是传播者;但他们为了传播,往往通过网络进行采访、询问、调查、检索,这时的他们便是受传者。在网上浏览、检索的一般用户,固然是受传者,但他们不仅有很大的寻觅信息的主动权,而且他们随时都能充当传播者。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别人传送信息和观点,他们可以向新闻讨论组、向公告板传送信息

18、或观点,他们还可以设立个人网页,发布信息或观点,吸引他人来访问。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蒂所言:“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d高度的灵活性。网上传播和接收,都极具灵活性。一方面,凭借一台联网的电脑,传播者可以随时随地传送信息,受传者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收看或调阅任何已进入网络的信息。这就是网络传播的五个W: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omever,Whatever。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同其他任何人交流任何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允许实时同步和非实时异步的自由选择和转换。广播电视是以共时性、同步性为特点的。人们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

19、时必须与它的播送同步,要按照它们的节目播送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而在网络传播中,参与者既可以处于同步接收状态,如MSN、QQ类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也可以不同时处在传播的情境中,如过时信息的检索、电子邮件的使用等。于是人们有了在使用媒介时自主安排时间的能力,人们的传播活动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基于网络传播的上述特点和优势,它在问世之后便倍受各国政府和广大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传播领域极为重要的新兴力量。62.2. 网络时代的受众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群体压力”的主、客体都变得模糊起来,因为“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就基本上不存在自

20、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用户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用户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他人的意见,出现镜式知觉(looking-glass perception)和假一致(false consensus)等认知偏差。”7网络时代的受众在表面上更加自由,受环境的影响更小,受众群体的个体在从众的同时,还有崇尚个性、追逐自由的特征。这看似与从众是一对矛盾,但这正是媒体受众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所在,更是当今网络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网络时代的受众拥有知晓权的平等和发表意见权的平等。知晓权的平等指的是网络时代的

21、受众拥有平等的信息渠道和平等的内容浏览权,并且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这就大幅减弱了媒体议程的控制;而发表意见权的平等指的是网络受众之间相互平等,且都可利用网路媒体平台发表意见,大部分人都变成了“自媒体”,进一步削弱了周围“意见环境”的影响。3. 网络时代的挑战与争议3.1. 争议批评主要集中该理论的原理和概念上。查尔斯萨蒙和F杰拉德克兰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没有提到事件与个人的相关性,有时人们之所以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因为他们与这个话题有直接关系。卡罗尔格林和杰克麦克劳德提出该理论还存在两点不足。第一,他们认为害怕孤立并不会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意见的动机。诺尔-诺依曼并未从经验上证明她的前

22、提假设,即害怕孤立会促使人们发言。第二,他们认为诺尔-诺依曼并未意识到人们所在的社群和参照群体对其意见的影响,过于强调媒体的作用。沉默螺旋理论是在研究1985年联邦德国的媒体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否适用其他媒体值得怀疑。8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也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该假说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中坚分子”(the hard core)的作用,因而不太能很好地解释异常思想的迅速传播。有些学者认为,人们的观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评判后形成的观念,

23、是决不易改变的。那些容易为媒介意见改变观念的人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没有坚定信念;(2)文化水平不高;(3)多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我国文革时期的媒介意见正是严重影响了这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当年的红卫兵成了替“四人帮”等优势少数派冲锋陷阵的主力军。历史证明,那些暂时处于劣势的少数派具有坚定信念,并不为当时的媒介意见所蛊惑,他们的意见也没有发生改变。3.2. 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视角,网络是以往各种传播方式的集合,它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匿名性为我们

24、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传播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在此时,原先固有的“沉默的螺旋”经典理论在这种“匿名”虚幻的场景下被一些学者所否定。但是,当我们抛开这种新型介质的形式,透析网络,透析网络受众,并联系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会发现: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仅不会沉没,却仍在熠熠发光。只不过由于受到新介质的影响,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而已,可究竟“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的理由是什么?a.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只是假象。表面看来,由于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上组织和个人在信息发布方面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但事

25、实上,这只是某种“平等的可能”。“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9因为网络隐去了交流者的身份、种族、性别等特征,这就造成了一种互联网上人人平等的幻想。虽然看似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很多事情很多时候,这种意见对现实社会却影响甚微。换句话说,所谓的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如同在假面舞会上跳舞一般。假面舞会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虚假的平等原则,在这个缺少“我”与“你”的世界上,一切都只是故事。9b.尽管人人有权建立自己的媒介,像建立私人博客、私人空间供大众参与和评判,但这些与专门的网络新闻机构或商业网站相比力量明显不及,更别提与原有的传统媒体网络版抗衡。专业传播机构所办的

26、网站背后是个人难以与之竞争的资金、设备、人员和长久树立起来的公信度,甚至还有国家政权的帮助。而个人网站、个人言论看似自由,事实上也受到政府的控制,政府通过ISP服务商来控制网站,控制了网站就控制了个人传播者,专业媒体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而原有的传统媒体上网后,作为信息源的力量,和一般的个人用户作为信息源的力量更是无法比拟的。形式上接受什么信息看似是由用户决定的,实际上也只能在上网媒介有限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简单来讲,就是受众从网络上接受到的信息其实还是媒介,甚至是传统媒介在把关、在筛选。我们所读到、看到的还是媒介设给我们的,所谓的意见自由化,其实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已。c.群体压力在网络

27、传播中依然存在。并且,从个人本身的角度来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并没有在互联网中消失。从社会心理学的一般性特征推断,这一恐惧感本身并不会随着媒体的改变而改变。正如有关学者所提出的,“CMC(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他们。10”在网络传播中,各个成员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代表他们身份的ID却仍然是身份的象征。在BBS中,舆论的压力不是指向现实中的个人,而是指向ID,因此,ID也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每个人在确认的ID面前,都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有些BBS形成了不成文的群体意识和规范,在必要的

28、时候,成员可以采取某种一致行动,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大家意愿的事情,就可能被冷落、批判,甚至封杀11。其次,就算ID更换了,在进行电子公告发言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输入详细的个人资料。所以,ID的变换实质就如现实生活中的现用名和曾用名的区别,名称变了,但还是同样的一个人。因此,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类似的压力和社会恐惧感。d.网络传播具有和其他传统媒体传播联动、促成舆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公开的意见变成公众意见,因此,“沉默的螺旋”规律依然存在。1980年,诺依曼指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可以称得上是舆论。舆论的特点:第一,

29、是公众的意见;第二,是可以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而在互联网中,因为群体间一般不存在太多亲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可视为公开的意见表达。当这种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众媒介进行的一系列的引导下,才最终形成一种代表大多数的公众的意见舆论。在互联网中,网上舆论主要是通过论坛BBS和新闻跟帖两种手段实现的。它们可以迅速而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使民间舆论或民意得以展现12。还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形成反馈意见群,以集体的力量向传播者或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强大的群体意见,以产生舆论,影响局势。此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便起到将其影响“放大”的恶劣作用,这点也充分说

30、明了“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已然适用。e.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规则约束和评论员,这些人负责引导网民向意见的多数发展。随着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不同意见随着传播的深入将逐步走向消失。这使“沉默的螺旋”理论伴随着舆论的形成再次得到最好的证明。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将新闻传播带入了“终神狂欢”的时代,势必出现“人多嘴杂”的局面,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狂欢者”难免将大量不良信息带进网络:虚假新闻、黄色新闻、诽谤新闻、泄密新闻等,这些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信息源。的确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传统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减退,这样要形成健康、正义的社会舆论的难度就大大增加,舆论的质量就

31、更加难以保障。而舆论的过于分散极其不利于社会的整合,舆论的极度混乱甚至会带来社会的崩溃。所以网络时代需要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网络新闻媒体也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一任务。现在已有一些电子公告板和论坛网站发表声明:网站有权利转移、编辑所违规的信息,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的权利13。还有一些网络媒体推出论坛评论员,许多评论员长期从事评论写作,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论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引导了网上意见慢慢地达成一致。至此,沉默的螺旋理论伴随着舆论形成得到了最好的证明。3.3. 网络时代的实证2003年发生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

32、在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自发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刘小彪认为:“中国互联网上激烈的反日言论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一部分网民真实感受的客观反映,但它绝对不代表中国青年和中国民众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我称它是一种片面的真实和虚假的真实。” 他同时分析说,在网上主要是情绪激烈者在发言,而那些相对温和的人一般是没有特别的愿望去发言的,这也是为什么在BBS论坛上很少能看到那种理性的、温和的发言的原因,但这并不

33、等于说在我们的周围没有理性和温和的声音;在网上,那些少量的、理性而又温和的发言一旦出现,便大多逃不脱被“追杀”的命运,而那些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则大多受到了“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杀”,因为同样偏激的人会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见的温和者则相对更有一种宽容心,或者有时根本就懒得去理那些“无知无畏”的发言。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

34、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144. 结语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网络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压力对个人意见的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虽然相对减弱,但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从网络消失,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所变化而已。网络传播中,由于宽容、开放的讨论空间的存在,非主流意见不会因为与大众传媒的支配性意见相比处于劣势和人际支持的逐渐减少而衰减以至消失。作为传播渠道之一的互联网只是我们信息

35、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沉默的螺旋”机制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网络空间,而是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注释:1郭庆光等.传播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762D麦奎尔等.传播模式,纽约朗普出版公司,1981,683E.诺尔-诺依曼著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芝加哥出版社,1984,58644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05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46外国新闻事业史, 7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国际传播, 1998(5-6):83898维基百科,词条:沉默的螺旋,http:/zh.wi

36、kipedia.org/wiki/%E6%B2%89%E9%BB%98%E7%9A%84%E8%9E%BA%E6%97%8B9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11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12余利花.沉默的螺旋不会在互联网上沉没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2-171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14翁杨.永不沉默的螺旋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不平衡的传播生态.研究生专论.2003(2)参考文献:1郭庆光等.传播学概论.武汉

37、大学出版社,20002D麦奎尔等.传播模式,纽约朗普出版公司,19813E.诺尔-诺依曼著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芝加哥出版社,19844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外国新闻事业史, 7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 国际传播, 1998(5-6):83898维基百科,词条:沉默的螺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9%BB%98%E7%9A%84%E8%9E%BA%E6%97%8B9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

38、0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11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12余利花.沉默的螺旋不会在互联网上沉没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2-171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14翁杨.永不沉默的螺旋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不平衡的传播生态.研究生专论.2003(2)1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吴雅乐、万年生、陈政佑.意见的枷锁:解(不)开的沉默螺旋,200717黄河.传媒数字化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8伊丽莎白诺依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A.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9郭庆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和社会控制从“沉默的螺旋”假说谈起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20 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