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320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七章课件.ppt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一节,武术运动概述,武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生产劳动。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明清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和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到了近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和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从此武术运动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武术成为表演项目,并于次年正式成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1987年在横滨

2、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项目,同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隔两年举办一次。1994年,国际武联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正式接纳入会,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武术比赛的国际体育地位。2008年武术成为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为武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武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二、武术运动的特点,特点,三、比赛场地,武术比赛在地毯上进行,场地的规格由比赛内容决定:(1)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14 m8 m的长方形,四周内沿边线宽5 cm,场地的两长边中间各有一条长30 cm,宽5 cm的中线标记

3、。比赛场地四周至少有2 m宽的安全区。(2)集体项目的场地为16 m14 m的长方形,四周内沿边线宽5 cm。比赛场地四周至少有1 m宽的安全区。(3)武术比赛场地上空至少有8 m(从地面量起)的无障碍空间。(4)两个武术比赛场地之间相距6 m以上。,四、武术比赛通用规则,比赛性质,(1)按比赛类型分个人赛、团体赛和个人及团体赛。(2)按年龄分成年赛(18周岁以上的,包括18周岁)、少年赛(12周岁17周岁)和儿童赛(不满12周岁)。(3)按以往比赛成绩分甲级赛和乙级赛。(4)按内容分单练项目、对练项目、集体项目和综合项目。,比赛项目,比赛项目包括传统武术套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和棍术

4、等)、其他武术套路(除传统武术套路以外的武术套路)和武术健身拳操三项。,扣分,(1)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器械和服装违反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比赛服和武术鞋或运动鞋)。(2)运动员上场比赛时佩戴耳环、项链和手镯等饰品。(3)比赛过程中,场上队员身体的某一部位接触界线外地面。(4)除太极拳外,运动员参加其他拳术比赛时必须系软腰带。,五、武术套路比赛规则,(一)得分种类比赛满分为10分;长拳、剑、刀、枪和棍的评分标准为动作规格分值6分,劲力协调分值2分,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和布局分值2分。(二)进行方式参加比赛的个人或团体听到点名上场,向裁判长行礼,开始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武术套路;结

5、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向裁判员行礼,计时结束;比赛结束后,按照个人或团体的总分高低排列名次。完成各种武术套路的规定时间如下:(1)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和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80 s。如按年龄分组比赛,成年组不少于80 s,少年组不少于70 s,儿童组不少于1 min。(2)太极拳自选套路为34 min(到3 min时,裁判长鸣哨示意);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 min(到5 min时,裁判长鸣哨示意)。(3)太极剑集体项目为34 min(到3 min时,裁判长鸣哨示意)。(4)其他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 min;对练不得少于50 s。,五、武术套路比赛规则,(三)武术竞赛剑术套路的内容规定(1

6、)弓步不少于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于2次。(2)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剑法。(3)剑术套路必须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两种持久性平衡。(4)必须有指定动作。(四)武术套路比赛礼仪抱拳礼:并步站立,右手成立掌,掌指向上,左手握拳,左拳右掌相抱于胸前(右手指根线与左拳 棱相齐),齐胸高,两手距胸2030 cm,目视前方。抱刀礼:并步站立,左手抱刀,曲臂抬刀,刀背贴于前臂外侧,刀刃向上,横于胸前;右手成立掌,掌指向上,掌心附于左手拇指第一指节处,齐胸高,两手距胸2030 cm,目视前方。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持剑,曲臂抬剑,剑身贴前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成立掌,掌指向上,掌心附于左手食指根

7、节,齐胸高,两手距胸2030 cm,目视前方。持枪(棍)礼:并步站立,左手持枪(棍)把(靠把端1/3处),曲臂于胸前,枪(棍)身直立。右手成立掌,掌指向上,附于左手拇指第二指节上,两手距胸2030 cm,目视前方。,第二节,武术基本功,一、肩臂练习,预备姿势:面对肋木站立,距离肋木一大步,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做压肩动作时,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曲的向下振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要点:挺胸、塌腰、收髋,伸直臂、腿,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由小到大增加外力。,(一)压肩,一、肩臂练习,预备姿势(以右臂

8、绕环为例):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垂于体侧。动作说明:向后绕环时,右臂由下向前、向上、向后绕环一周;向前绕环时,右臂由下向后、向上、向前绕环一周。练习时,左右臂交替进行。做左臂绕环时,换右弓步站立。要点:臂伸直、肩放松,以肩为轴划立圆,逐渐加速。,(二)单臂绕环,一、肩臂练习,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动作说明: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直臂绕环。顺、逆时针绕环交替进行。要点:身体挺直,臂伸直,肩放松,绕环协调、和顺。,(三)双臂绕环,二、腰部练习,(一)下腰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伸直上举。动作说明:腰向后弯,抬头、挺腰,双手撑地身体成桥形。要点:挺膝、挺髋、顶腰,全

9、脚掌着地。(二)甩腰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伸直上举。动作说明: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做前后曲和甩腰动作,两臂也跟着甩动,两腿伸直。要点:两腿伸直,腰部放松,后甩时抬头挺胸,甩腰动作紧凑而有弹性。(三)涮腰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动作说明:上体前俯,两臂向左前下方伸出,以髋关节为轴,两臂经前、向右、向后、向左翻转绕环。左右涮腰交替进行。要点:两腿伸直,翻转绕环协调、和顺。,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动作说明:左腿抬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曲紧,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两手抓握左脚。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体前曲,并向前下方做压振动

10、作。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收胯,正髋,直体向前、向下压振。,(一)正压腿,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侧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动作说明:右腿支撑,脚尖稍外撇。左腿抬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曲紧。右手立掌(掌心朝上)向头后伸展,尽量摸到左脚尖。左掌附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右臂带动上体向左侧压振。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立腰,展髋,支撑腿脚尖外展,直体向侧下压振。,(二)侧压腿,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动作说明: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在前)。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前侧或内侧着地,脚面绷直扣于地面,两臂立掌侧平举,掌指向上

11、。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三)竖叉,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立掌,掌指向上。动作说明:左脚上前半步,左腿支撑,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目平视。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収髋、收腹,脚尖勾起,脚踢过腰后加速用力,踢腿动作加快。踢腿落下时,脚面绷直。,(四)正踢腿,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同正踢腿。动作说明: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右腿支撑。左脚脚尖勾紧,向右侧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外摆,直腿落于右腿内侧。目平视。可用左手掌在左侧上方迎击左脚面,也可不做。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展髋,直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

12、,(五)外摆腿,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同正踢腿。动作说明: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右腿支撑。左脚脚尖勾起里扣并向左侧踢起,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里和,落于右腿外侧。可用右手掌在右侧上方迎击左脚面,也可不做。练习时两腿交替进行。要点:合髋,外摆腿,幅度要大。,(六)里合腿,三、腿部练习,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动作说明:两脚开立成左弓步,两掌伏地于右腿内侧,手指向前。左脚尖里扣,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右转在右腿内侧扶地。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右脚贴地向后扫转一周。要点:转体、俯身、撑地、扫转要连贯协调,一气呵成。,(七)后扫腿,四、手型手法练习,

13、1拳动作说明: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2掌动作说明: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3勾动作说明:五指的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并曲腕。,(一)手型,四、手型手法练习,1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动作说明:挺胸、收腹、直腰,右拳从腰间猛力冲出,左肘向后牵拉。同时左转腰顺肩内旋臂,力达拳面,臂要伸直,与肩平。目平视。练习时两手交替进行。要点:出拳要快速有力,要有寸劲,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出拳手臂的动作。2推掌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前臂内旋,以掌跟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左肘向后牵拉。同时左转腰顺肩,臂伸直与肩平,目

14、平视。练习时两手交替进行。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掌快速有力,有爆发力,做好转腰、顺肩沉腕和翘掌动作。3亮掌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经体前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前方时抖腕亮掌,掌心向前,虎口朝下,臂成弧形,头随右手动作左转。亮掌时双眼注视左方。练习时两手交替进行。要点:抖腕亮掌同时转头。,(二)手法,五、步型练习,弓步,动作说明:两脚前后开立一大步(为本人脚长的45倍),前脚脚尖稍内扣,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向前方,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目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后脚成一直线。,

15、马步,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双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要点:挺胸塌腰,脚跟外蹬。,五、步型练习,虚步,动作说明: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外展45,后腿屈膝半蹲。前脚脚尖虚点地,稍内扣,脚面绷平。前腿膝微曲,重心落于后腿上。双手叉腰,目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仆步,动作说明(以左仆步为例):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半蹲,大腿与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右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

16、眼向左方平视;右仆步为仆右腿,动作要领与左仆步相仿。要点: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全脚掌着地。,五、步型练习,歇步,动作说明(以左歇步为例):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在前,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掌着地,膝部贴于左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眼向左前方平视;右歇步为右脚在前,动作要领与左歇步相仿。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并贴紧。,六、跳跃练习,(一)腾空飞脚,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动作说明:右脚向前一步,蹬地跃起,上体略后仰。左脚向前、向上摆踢。同时两臂由下向前、向头上摆起至头顶上方,右手背迎击左手掌;在空中,右腿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直。同时左

17、腿屈膝,收控于右腿侧,脚面绷直,脚尖向下;两手击响后,左手迅速摆至左侧方变勾手,勾尖向下,略高于肩,同时右手迎击右脚面。上体微前倾,目平视。要点:右腿在空中踢摆时,脚距地面的高度必须过腰;左腿在击掌的一瞬间,屈膝收控于右腿侧;两手击响动作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必须连续、准确、响亮;在空中,上体正直,微前倾,不要坐臀。,六、跳跃练习,(二)旋风脚,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动作说明:左脚向左侧上一步,同时左手向前、向上摆起,右臂伸直向后、向下摆动。右腿随即向左脚左侧上步,脚尖内扣,准备蹬地跳起,同时左臂向下摆动并曲肘收至右胸前,右臂向上、向前抡摆,上体左转前俯;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

18、起,左腿提起向左上方摆动,上体向左上方翻转,同时两臂向下、向左上方抡摆。身体旋转一周,左手在面前迎击右脚掌,右腿作里合腿,左腿自然着地。要点:右腿作里合腿时,要贴近身体;摆动时,膝挺直,由外向里成扇形;击响点要靠近面前;左腿外摆要舒展,并在击响的一瞬间离地腾空;抡臂、踏跳、转体、里合右腿等环节要协调一致;身体的旋转不少于270。,六、跳跃练习,(二)旋风脚,第三节,简化太极拳基本动作,一、第一段动作,(一)起势,一、第一段动作,(二)左右野马分鬃,一、第一段动作,(二)左右野马分鬃,一、第一段动作,(二)左右野马分鬃,一、第一段动作,(三)白鹤亮翅,二、第二段动作,(四)左右搂膝拗步,二、第二

19、段动作,(四)左右搂膝拗步,二、第二段动作,(四)左右搂膝拗步,二、第二段动作,(四)左右搂膝拗步,二、第二段动作,(五)手挥琵琶,二、第二段动作,(六)左右倒卷肱,二、第二段动作,(六)左右倒卷肱,二、第二段动作,(六)左右倒卷肱,二、第二段动作,(六)左右倒卷肱,三、第三段动作,(七)左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七)左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七)左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七)左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七)左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八)右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八)右揽雀尾,三、第三段动作,(八)右揽雀尾,四、第四段动作,(九)单鞭,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脚上,右脚尖里扣;同

20、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四、第四段动作,(九)单鞭,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完成式时,右臂肘部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

21、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全部过渡动作,上下要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为15)。,四、第四段动作,(十)云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四、第四段动作,(十)云手,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1020 cm);眼看右手。,四、第四段动作,(十)云手,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

22、斜向后;右手向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同解。同解。同解。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不可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身体重心要稳定,两脚掌先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左右手而移动,第三个“云手”,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四、第四段动作,(十)云手,四、第四段动作,(十)云手,四、第四段动作,(十一)单鞭,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右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

23、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势。要点:与前“单鞭”势相同。,五、第五段动作,(十二)高探马,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体不要有起伏。,五、第五段动作,(十三)右蹬脚,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时向两侧分开并向下

24、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视右前方。,五、第五段动作,(十三)右蹬脚,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腿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要点:身体要稳定,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如面向南起势,蹬脚方向应为正东偏南(约30)。,五、第五段动作,(十四)双峰贯耳,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

25、、向前下落至体前,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面部前方,成钳形状,两拳相对,高与耳齐,拳眼都斜向内下(两拳中间距离1020 cm),眼看右拳。要点:完成势时,头颈正直,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的弓步和身体方向与右蹬脚方向相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五、第五段动作,(十四)双峰贯耳,五、第五段动作,(十五)转身左蹬脚,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

26、向前,眼看左手。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两手心均向后;眼平视左方。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要点:与“右蹬脚”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蹬脚方向与右蹬脚成180(即正西偏北,约30)。,五、第五段动作,(十五)转身左蹬脚,六、第六段动作,(十六)左下势独立,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

27、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六、第六段动作,(十六)左下势独立,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后;眼看左手。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式,同时右勾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行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六、第六段动作,(十七)右下势独立,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

28、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同“左下势独立”解,只是左右相反。同“左下势独立”解,只是左右相反。同“左下势独立”解,只是左右相反。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势独立”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六、第六段动作,(十七)右下势独立,七、第七段动作,(十八)左右穿梭,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盘坐势;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身体右转,右脚向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

29、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七、第七段动作,(十八)左右穿梭,七、第七段动作,(十八)左右穿梭,同解,只是左右相反。要点:完成姿势面向斜前方(如面向南起势,左右穿梭方向分别为正西偏北和正西偏南,均约30)。手推出后,上体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同“搂膝拗步”,保持在30 cm左右。,七、第七段动作,(十九)海底针,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

30、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要点:身体要先向右转,再向左转;完成姿势面向正西;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七、第七段动作,(二十)闪通臂,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要点:完成姿势上体自然正直,松腰、松胯;左臂不要完全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

31、推掌,举掌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不超过10 cm)。,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一)转身搬拦捶,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掌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右脚收回后(不要停顿或脚尖点地)即向前迈出,脚头外撇;眼看右拳。,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一)转身搬拦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

32、上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掌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要点: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右拳回收时,前臂要慢慢内旋划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二)如封似闭,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要点:

33、身体后坐时,避免后仰,臀部不可凸出。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宽度不要超过两肩。,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三)十字手,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八、第八段动作,(二十三)十字手,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胸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要点: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八、第八段动作,(二十四)收势,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要点: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要注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徐徐下沉(呼气略加长)。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