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3258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0.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课件.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飞机推进系统原理,第7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某型混排涡扇发动机的结构图,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1.飞机推进系统是各部件的顺序组合,装机后各部件存在相互协调工作的问题,发动机中压气机和涡轮构成供、求关系。,引 言:,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之间的气动与机械联系,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供 求 涡 轮 压气机,稳定工作状态,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供 求 涡 轮 压气机,加速工作状态,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供 求 涡 轮 压气机,减速工作状态,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2.匹配工作是研究发动机特性(

2、即F、sfc随工作参数MH、H、n、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的“桥梁”,而前面的部件特性是基础。,3研究匹配工作的方法和思路:,(1)先讨论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再讨论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先讨论几何不可调,再讨论几何可调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要求 内 容:第 7 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 几何不可调的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1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重点难点及要求:(1)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条件、匹配工作方程(2)燃气发生器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3)燃气发生器共同工作线的确定及其变化规律,重点重点难点,(理解)(理解)(掌握),课堂教学

3、设计,二、教学思路,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转速平衡),(流量平衡),(功率平衡),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曲线的变化规律:,a.高导处于临、超时,线是一组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 的直线;高导处于亚临界时,曲线交于 点;,(1),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b.曲线向喘振边界靠近;,工作点靠近喘界(),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方程推导:,由高压转子的功率平衡得,上式两边开根号,并将(1)式代入上式并整理得,(2),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与低压涡轮导向器的匹配工作,分析:,(3),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

4、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方程:,(4),(低导临、超)的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线,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由(4)式可作出共同工作线。,共同工作线的绘制:,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1)将设计点参数代入共同工作方程(4),计算出;,步 骤:,(2)在 线上任取一点,将对应的、代入 方程(4),算出,若(或),则该点 为该 线上的匹配工作点;,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4)将各 线上的共同工作点连成曲线即得共同工作线。,(3)对其他各 线,按上述方法(2)确定共同工作点;,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燃气发生器的共同工作线,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方程:,(低导亚临界)燃气发生器的共同工作线,燃气发生

5、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线:,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线的特点:,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点远离喘界。,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不同高压压气机设计点增压比燃气发生器共同工作线变化规律比较:,中等,低,高,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物理意义:,影响规律:,燃气发生器的匹配工作,说 明:,小 结,1.燃气发生器的共同作条件,(1)转速平衡,(2)流量平衡,(4)压力平衡,2.共同工作方程,小 结,3.时共同工作线只有一条,时,同工作线随飞行M数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要求 内 容:第7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几何不可调的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2

6、 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重点难点及要求:(1)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条件、匹配 工作方程;(2)低压涡轮落压比的变化规律;(3)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理解)(理解)(掌握),低压压气机,燃气发生器,低压涡轮,功率平衡(机械联系),流量连续(气动联系),二、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受本身的气动联系、机械联系外,还受混合器外涵进口气流参数及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的影响。,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建立共同工作线时的处理方法:,1.把风扇分成内涵和外涵两个独立的部分:外涵风扇部分和内涵部分(或称低压压气机)。,2.把整个风扇(包括风扇外涵部分和内涵部分)作为一个

7、整体考虑,用一个特性图。,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转子的匹配工作方程:,(a),由流量平衡得:,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由功率平衡得:,其中:,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联立(a)与(b)式得,(5),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转子的匹配工作方程,混排涡扇发动机高低压涡轮简图:,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加力燃烧室不工作时,,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涡轮导向器临、超,(b),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原因解释:,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

8、匹配工作,当低导、尾喷管处于临、超时,,当低导、尾喷管处于亚临界时,,对于双转子涡喷发动机:,(c),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低压转子的共同工作线,共同工作方程:,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双转子涡喷发动机低压转子共同工作方程,低压压气机特性图上的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尾喷管最小截面临界),双转子涡喷发动机:,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线靠近喘界。,特点:,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走向原因分析:,工作线靠近喘界,对低压关节气门,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混排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共同工作线远离喘界。,特 点:,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走向原因分析:,

9、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双转子涡喷发动机:,低压压气机特性图上的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尾喷管最小截面亚临界),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特点:,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走向原因分析:,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混排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特点:,共线靠近喘界,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走向原因分析:,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b.,共同工作线远离喘界,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双转子混排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的匹配工作,1.低压转子的匹配工作条件,小 结,2.低压转子的匹配工作方程,3.低压涡轮落压比的变化规律(后面章节中经常用

10、到),小 结,4.低压转子的共同工作线,一、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要求 内 容:第 7 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 几何不可调的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1.3 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课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及要求:(1)外界条件一定(一定),物理转速发生变化;(2)发动机状态一定(一定),飞行条件()发生变化。,二、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设计,压气机组参数:,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压气机组参数:,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压气机组参数:,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压气机组参数:,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

11、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涡轮组参数:,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涡轮前燃气温度,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转差率,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常数,由,一定,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状态不变,飞行条件(MH,H)变化,(1),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

12、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2),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3),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4)组合调节规律,(充分发挥潜能),(防止超温、超转),(防止超温),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组合调节规律:,分析飞行条件变化时,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工作参数的变化应注意以下两点:,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沿共同工作线的变化规律,1.飞行条件一定,物理转速变化时

13、,工作过程参数变化情形,参数变化由共同工作线的走向决定,参数变化与调节规律有关,小 结,一、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要求 内 容:第 7 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2 几何可调节的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重点难点及要求:(1)发动机调节概念;(2)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3)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4)混合器的调节;(5)压气机的调节。,课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难点,难点,难点,(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二、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设计,发动机调节的概念,根据发动机工作条件变化或按照使用需要,保持工作状态或按一定规律改变工作状态,称之为发动机调节。,几何面积调节是现代发动

14、机的重要调节手段。,(1)保证最有利地使用发动机;,(2)保证工作安全可靠;,(3)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和加速性能。,1.调节的目的,发动机调节的概念,2.实现方法,(1)合理选择被调参数,通常是 等。,(2)选定调节规律(根据调节的目的,确定被调参数应遵循 的变化规律),发动机调节的概念,(3)设置调节器,保持 不变转速调节器(改变);,保持 不变温度调节器(改变);,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FADEC)。,发动机调节的概念,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影响特点:,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原因分析:,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影响特点:,双转子混排涡喷发动机:,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原

15、因分析:,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对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的影响:,影响特点:,沿,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对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线的影响:,影响特点:,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原因分析:,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低压涡轮导向器的调节,原因分析:,混合器的调节,影响特点:,混合器的调节,混合器的调节,1.高压压气机的调节,(1)调节静子叶片安装角度,压气机的调节,调节高压压气机静止叶片角度对高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压气机的调节,不同叶片安装角变化规律下的高压压气机参数的影响,压气机的调节,不同叶片安装角变化规律下的高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压气机的调节,对“压”特性的影响,对共

16、点、工作过程参数的影响,(2)放气,压气机的调节,中间级放气对高压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影响,压气机的调节,低压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安装角可调,低压特性和低压共线的变化规律与调高压静叶相同。,2.低压压气机的调节,压气机的调节,混排涡扇发动机调节规律举例,I.当 时,采用 的调节规律;,II.当 时,采用 的调节规律;,III.当 时,采用 的调节规律;,混排涡扇发动机调节规律举例,某混排涡扇发动机的组合调节规律:,2.尾喷管临界截面的调节,小 结,3.低压涡导的调节,4.混合器的调节,5.压气机的调节(高、低压),参数变化量与调节规律有关,参数变化量与调节规律有关,影响压气机特性,小 结,一、教

17、学内容、重难点及要求 内 容:第 7 章 飞机推进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工作 7.3 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匹配工作 7.4 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重点难点及要求:(1)加力涡扇发动机的匹配工作方程(2)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调节规律(3)进气道与发动机的流量匹配条件(4)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线及其变化规律,课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理解)(理解)(理解)(掌握),二、教学思路,课堂教学设计,飞机推进系统,加力涡扇发动机,流量连续(气动联系),流量连续(气动联系),(1)加力工作状态是军用发动机特有的一种工作状态;(2)加力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发动机最大推力,是以牺牲发动机寿

18、命为代价的;(3)加力时,发动机主状态为最大状态;(4)分析加力式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主要是分析加力燃烧室与其他主要部件的匹配工作问题。,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概 述,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排涡扇发动机结构示意图,由,即,匹配工作方程:,为保持接通加力前后发动机的主状态不变,接通加力时,应放大8截面面积,而且放大的时机应与 成比例。,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调节规律:,飞行条件一定,接通加力时的调节规律:,(混排涡扇),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量是否相同?,飞行条件变化时,加力状态的调节规律:,双转子涡喷

19、发动机:,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排涡扇:主状态仍采用几何面积不可调的组合调节规律,加力时,使,混排加力涡扇发动机:,加力涡喷发动机:,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举 例(加力匹配故障分析),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常数,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各部件的匹配工作,举 例(加力匹配故障分析),进气道与发动机流量匹配的条件,由,得,即,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

20、的匹配工作,由,即,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线,进/发匹配工作方程:,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进/发匹配工作线:,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某超音速飞机(三元三波系外压调锥超音速进气道)在高空减速后又加速飞行,飞行员于第472.5秒感到机头前方有敲击声和较大的振动,随后发动机进入停车状态。已知此次飞行中的参数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此次空中停车的原因及各部件的工作情形。,举 例(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故障分析),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某超音速飞机(三元三波系外压调锥超音速进气道)在高空减速后又加速飞行,飞行员于第472.5秒感到机头前方有敲击声和较大的振动,随后发动机进入停车状态。已知此次飞行中的参数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此次空中停车的原因及各部件的工作情形。,举 例(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故障分析),加力涡发:,1.加力匹配工作方程,加力涡扇:,飞行条件一定,接通加力时的调节规律,2.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调节规律,小 结,飞行条件变化时,加力状态的调节规律,混排涡扇:,不可调:,双转子涡发:,可调:,小 结,进发匹配工作线,3超音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工作,进/发匹配工作方程,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