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3662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练习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归纳 第六章 力和机械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_。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_。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_;(2) 认清最小刻度和_;(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

2、力的方向一致;(5) 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_;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10重力:_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_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_,(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_,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

3、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_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_。 14摩擦力:两个_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_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_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1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_。 1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和_有关系。压力_、接触面越_,滑动摩擦力越大。 1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_和使接触面_。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_;(2)_;(3)_;(4)_。(5)_。18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的硬棒就叫_。 19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

4、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_(L1)。 (5)阻力臂:_(L2)。 20杠杆平衡的条件:_.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_发现的杠杆原理。 21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_,但_。(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_,但_。(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_,也_。(如:天平,定滑轮) 2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_。(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3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_,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4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

5、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5.公式:F=(_) S=nh V绳=nV物第七章 力和运动1. 机械运动: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_的物体(或者说被_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_的机械运动。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_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_千米/小时.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在变速

6、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_。 9. 根据公式可求路程:s=_和时间:t=_。 10.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gu )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1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的时候,总保持_或_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2惯性:物体保持_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_。质量是惯性唯一量度。(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是不可避免的,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1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或

7、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_。 1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并且在_上,则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5物体在_或受到_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6.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会_。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_叫压力。 2压强:_叫压强。 3压强公式:_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_;(2)F不变,_; (3)同时_。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_。 6液体压

8、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_,(2) 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_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_,(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和_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和容器形状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_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_。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_

9、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_=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_。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_;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_。第九章 浮力知识归纳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_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_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_ ,物体下沉;(2)_ ,物体上浮 (3)F浮 = G , 物体_或_. 方法二:(

10、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液 物,物体_;(2)_ ,物体上浮或漂浮 (3) _,物体悬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_和向_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_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_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_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F液 ,(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_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

11、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_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_组成的,分子间有_;(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_;(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和_。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的实质是:_;分子热运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_,分子的无规则运动_。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_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_斥力。 4. 分子是由_组成的,原子是由_和核外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和_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_(1897年);

12、卢瑟福发现_(1919年);_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_设想(1961年)。6汤姆逊的_,卢瑟福的_(又叫核式结构)。7. 加速器是探索_的有力武器。 8.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是由_形成的巨大星系,_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9.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_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10. 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_,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11.请大

13、家现在就我们的知道的天体按从大到小排下顺序:_。 12.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宇宙大爆炸理论”)13. 光年(l.y.)是指光在_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3)水的密度:1.0103kg/m3 4) 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5)g:9.8N/kg或者10N/kg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6)1标准

14、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7)1cm2=10-4m2 1cm3=10-6m3 1m / s = 3.6 Km / h 1 g / c m3 = 103 Kg / m32.物理史知识:(1)阿基米德 杠杆原理:F1 L1 = F2 L 2 浮力原理:F浮 = G排 =m排g=液g V排(2)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4)托勒玫“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3)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5)汤姆逊 发现电子 (6)卢瑟福 发现质子 万有引力定律 枣糕模型 行星模型 (7)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8)帕斯卡裂桶实验-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9)马德堡半球实验

15、证明大气压强存在 (10)托里拆利实验 - 测定大气压强值3.公式表物理量(单位) 计算公式备注速度(m / s)v= S / tv速度、s路程、t时间密度(Kg / m3 ) = m / V密度、m质量、V体积压强(Pa)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液体压强(Pa)p =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浮力(N) 称重法: F浮 = G F 漂浮、悬浮:F浮 = G F浮 = G排 =液g V排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杠杆平衡条件F1 L1 = F2 L 2L1 L 2单位相同即可滑轮组F = G / nF =(G动 + G物)/ n S=n h v绳=nv物理想滑轮组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重力(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