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550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3(附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城区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本卷共5个大题,满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dm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0 D、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

2、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2、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 A绝缘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3、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

3、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4、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潜望镜7.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

4、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9、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A蒙蒙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

5、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蒙蒙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0、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的奶奶从自由市场购买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入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304050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301.0

6、271.0241.0211.0181.0151.0121.0091.0061.0031.000A. 未掺水 B.掺水量含20以下C. 掺水量2030 D.掺水量30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_现象。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 (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12、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看见公园

7、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形成的。13、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 (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_(填“镜面”或“漫”)反射14、去年市区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干冰向云层,干冰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热量15. 在“探究

8、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关系,A、B两种物质中, _物质的密度较大。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250mLl17、在如图所示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约为m3, 牛奶的质量是g,(牛奶=1.02g/3三、作图与简答题(18题6分,20题4分、21题3分,共14分)18、(1)、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

9、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19、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20、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四、实验探究题(22题10分,23题8分,24题6分,25题8分,共32分)题20图21.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 - 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 - 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

10、刻度处,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 _ 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 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4)、小华查阅资料发现:菜籽油的凝固点是-10,大豆油的

11、凝固点是-18,她质疑:地沟油的凝固点与大豆油、菜籽油的凝固点会有明显差异吗?于是,小华利用实验室制冷设备展开地沟油的冷冻、观察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20-2-4-4-4-4-6-8-10状态液液液固液混合固液混合固液混合固液混合固固固 (c)小华在实验室测得地沟油的凝固点是_ (5)小丽走访有关部门,得知:长期食用地沟油,会明显增加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胃病、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不法商贩通常会把地沟油与合格菜籽油、大豆油勾兑,手段更为隐蔽;江苏化工学院已摸索出新型检测方法,能让勾兑于菜籽油、大豆油中的地沟油“暴露踪迹”,只是检测较为繁复、

12、成本也较高;地沟油其实是生产高级润滑油以及清洁柴油的优质原料,关于地沟油的整治和利用,请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_(一条即可)22、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计算出矿石的密度(1)、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填字母序号) 硬币密度的表达式:硬币_(2)、“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3)、图是小军在称量过程中的一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_(写出一点即可) (4)、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

13、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_g,10枚硬币的体积为_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kg/m3图(乙)图(甲)(5)、若该硬币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23、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移动。 (

14、4)、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2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69898989898(3)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如果温度计测量无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

15、”、“等于”、或“小于”)(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26题6分,共6分)25、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的质量为0、56,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为,然后将用细线拴好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取出小石块,测出了容器和剩下水的总质量为1.8。求:()石头的体积;()石头的密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城区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物理答案1、B 2、C 3、A 4、B 5、A 6、C 8、D9

16、、D 10、C11、色散(或折射) 没有12、(1)直线传播 反射 (2)折射 反射13、虚 6 漫14、液化;凝华;放出 15、成正比(或比值一定) A 16、晶体 80 17. 2.5106 256g18、略19、答:要点(1)摄影师应将镜头离同学远一点;(2分)(2)同时,摄影师还应将暗箱的长度缩短一些。(2分)20、扇扇子时气流加快,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21、(1)、水平 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右 (2)、20 游码 18.4 (3)、0.92 合格 (4)、 -4 (5)、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统一回收地沟油原料,从源头上把关;有偿回收地沟油,加工成高

17、级润滑油、清洁柴油;政府出资随机检测食用油品质,保障食用油安全;政府资助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检测便利性、降低检测成本,加大对非法收购、加工、贩卖地沟油行为的处罚力度) 22、(1)、CABD(或A C B D) 硬币m/(V2V1)(2)适量的水是指水要浸没硬币且硬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3)、 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了(或用手拿砝码) (4)、64 8 8l03(5)、不变23. (1)、最小最亮 10.0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处等) (3)、 上 (4)放大;投影仪24、(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4 (3)、甲 98 不变 小于 (4

18、)、用温度较高的水实验(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加盖等) (5)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答出液化即可得分)25、解: m排=m1-m2=1.8=0.2【答案】 附:教案格式模板所在单位 所属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教 师 *教案(宋体二号,标题加粗)一、课 程 性 质: (注: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师范技能必修课、师范技能选修课)二、总学时学分:三、课程类型:理论课( ) 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学时 实践(含实验)课( )学时五、授课专业、层次: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八、教材和参考书: *教案内容(宋体二号,标题加粗)一、章节内容: (正文:宋体五号,标题加粗,18磅)二、课 时:三、教学目的: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小结:七、作业布置:八、教具:想要了解更多,请访问我的豆丁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