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097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课件.ppt(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技术学,张新明_mail:,2,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本章学习目标: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实践领域。,3,1.1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际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4,技术与教育技术,什么是“技术”?工艺、技巧工具、设备,程序、方法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有形(物化形态)技术: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教学媒体。无形(观念形态)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技巧、策略、方法,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5,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手工技术机械与电气技术信息技术,8,信息技术,晶体管时代

2、的计算机(1947-1958),交换机,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9,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模型等,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因特网虚拟现实等,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等,经验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10,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学习检测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3、;教学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往互动。,11,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际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12,国际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一)视觉教育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17世纪,“图解”教科书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世界图解 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

4、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13,(二)视听教育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典型事件: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14,(三)视听传播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15,(四)教育技术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征:计算机的普

5、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16,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际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17,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一)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而金陵大学理学院开展电影教育。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

6、,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18,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二)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时期:1950-1965特征:播音教育、电视教育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典型事件: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19,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 时期:1978-90年代中期特征: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典型事件: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20,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四)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时期:20世

7、纪90年代中期至今特征: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典型事件: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 撰文。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21,1.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一)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 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时期“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

8、促进人类的学习”。,22,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新的观点:第一,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人、设备、思想和方法等);第二,该“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第三,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23,1994年定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

9、实践”。,24,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新的变化: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

10、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第二,2004定义的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定义中的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第三,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第四,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25,(二)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关于电化教育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

11、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先生,林建祥先生,李运林先生,26,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

12、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是根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桑新民教授,27,作业,小组经过讨论,给教育技术下个定义,并要求说明理由。(建议思考:定义的表述方式,概念的基本要素等),28,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29,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领域中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30,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

13、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2 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门类,一级学科,3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

14、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框架和原理等 实践这些知识的解决问题上的应用,32,教育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教育哲学的研究在于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提出、设计和描述人的发展理想。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教育的技术学层次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可重复性。,33,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教育技术学的

15、学科特点在于为达到既定目标(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采用的方法系统方法,所着重研究的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34,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35,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3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教育技术学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唯一学科。AECT的1994年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及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范畴涉及五个方面:设计、开发

16、、利用、管理和评价。,3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38,(一)设计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个步骤的有组织的过程;信息设计主要指运用有关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传递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呈现方式以及人机交互等;教学策略是对选择并安排某一课的事件和活动的详细阐述;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文化背景、宗教背景等。,39,(二)开发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包括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技术:印刷技术是主要通过

17、机械或照相银霜过程制作或发送材料的方法,包括文本、图形和照片等形式的呈示和复制。视听技术是通过使用机械或电子设备来制作或发送材料以呈现听觉和视觉讯息的方法。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是利用基于微处理器的资源来制作和发送材料的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整合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的几种媒体形式的材料的制作和发送的方法,主要特征是学习者在各种信息资源中的高度交互活动。,40,(三)利用利用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子范畴:媒体利用是对学习资源的系统使用,是依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革新推广是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引起变革。实施是在实际

18、的环境中使用教学材料或策略,其目的是要确保组织中的个人对革新成果的合理使用;制度化是在一个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对教学革新成果的持续常规的使用,其目的是将革新整合到组织的结构和生活中。政策和法规是影响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组织的规则和行为。,41,(四)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包括四个子范畴:项目管理是指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和开发项目。资源管理是指计划、监督和控制资源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送系统管理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材料分发的方法,是用于向学习者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和使用方法的组合。信息管理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信息的存储、转换或处理,其目的是为学习提供资源。,4

19、2,(五)评价评价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包括四个子范畴:问题分析是指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它使学生知道相对于标准来说,他们做的怎么样。形成性评价包括了解过程进展方面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总结性评价包括搜集总的目标达成方面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做出价值性判断。,43,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技术研究范围: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世纪3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意识到我国的国情不同,在内容上只是引进了视听教育的部分内容,即现代教育媒体,主要着眼于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44,1.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视听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教育技术学是以促进和改善学习质量为基本目标的。而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人机关系和人通过机器学习的特点,更多地要依靠学习理论的指导。从传播知识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和受播者的传播技巧、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等都直接

21、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必须要依据传播理论,设计、制作传播媒体、优化信息源,注重教育信息的产生、选择、处理和储存。,45,教育信息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核心展开的。在教育技术领域,必须要遵循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基本规律。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系统科学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教育技术发展初期的视听教育改进的主要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教学媒体;后来的视听传播虽然把信息、媒体、人、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的,但仍然是在脱离教育系统整体的情况下进行传播设计的;系统科学理论则指导教育技术学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考察教育过程与现象,把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

22、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思想教学系统设计。,46,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47,视听教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戴尔(Edgar Dale),出版了视听教学方法(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他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阐述,因此称为“经验之塔”理论。,48,“经验之塔”理论,1、概述,49,“经验之塔”理论,1、概述1)做的经验(通过实践,从“做的过程去取得经验)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直接与客观事

23、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完整的生活经验,去取得大量有意义的信息和观念。,50,“经验之塔”理论,设计的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设计、制作过程所取得的经验。尽管模型与实际事物大不相同,但使用模型这种替代的、简化了的经验,能使学生更便于理解生活中的真实事物。,51,“经验之塔”理论,演戏的经验有很多事情无法直接去实践而取得经验(如一些历史事件,意识形态、社会观念),但如果把这些事情编成戏剧,使学生在戏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就可以使他们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去获得经验。参与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学生参与重复的经验,看戏只是获得观察的经验,属于“观摩示范

24、”。,52,“经验之塔”理论,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将重要的事实、过程与观念用形象动作去呈现出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观察。可导致学生的“直接做”的实际活动,即看了示范后,自己动手去做,亲自尝试演示的过程。,53,“经验之塔”理论,野外旅行主要目的是观察在课堂上看不道的自然状态的事物。大自然中,事物繁多,不易集中观察某种特定对象,因此更要发挥人们观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观察之后,也许会直接介入活动。,54,“经验之塔”理论,参观展览展览有陈列的实物、模型、图表、照片等,组合起来说明某一事件的特定意义。展览主要是提供人们看,从观察这些陈列的材料取得观察的经验。还有一类展览是展出学生自制的展品,

25、包含着观察与参与活动两种经验。,55,“经验之塔”理论,电视和电影用图象与声音去表现客观事物,呈现的只是客观事物的替代画面,而不是事物本身。选取典型材料,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事物的重点部分。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过去的历史事件或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还可借助特殊的拍摄、编辑、动画、特殊效果技巧,帮助学生观察原来难以观察的微观或宏观的景象。,56,“经验之塔”理论,静态图象、广播、录音易于接受和理解。常用的有幻灯机、投影器、扩音系统等,在信息量方面没有电影、电视丰富。,57,“经验之塔”理论,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指平面地图、示意图、图表等抽象化了的符号,它们与现实事物已没有多少类似的地方。如

26、:地图中圆圈表示城市、乡村,线条表示公路、铁路,用曲线表示河流或等高线等等。由于视觉符号并不再现一个具体的经验,因此往往一个很简单的符号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力求做到使所使用的符号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58,“经验之塔”理论,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抽象化,指这种符号已经没有实在事物的形态,不再含有对意义的视觉暗示。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的词语符号。口头语言是基本的,只要有听说能力的人,就能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与知识传播。书面词语是第二性的,是符号的符号,只有学习、掌握了书面词语符号的人,才能利用这些符号。,59,“经验之塔”理论,2、基本观点“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

27、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的程度。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学生只记忆一些普遍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做支撑是不行的。,60,“经验之塔”理论,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经验之塔”中的视听教具,比用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

28、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如果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的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了教育的普遍化,则是很危险的。,61,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62,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涉及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基础。学习理论不仅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还是一种基础理论。,63,学习理论是多种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如心理学、教育科学、哲学认知论等。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即学习到底

29、使学习者形成了什么,或者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是简单的一条一条经验的累积,还是整体的经验结构?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即学习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即学习过程受到哪些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64,学习理论的职能主要有:可以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如:学习的哪些方面最值得研究?哪些因素应予以控制,哪些因素应加以分析?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和技术?应该用什么样的术语来描述研究的结果?对有关学习法则和方法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要说明学

30、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65,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桑代克,6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有行为基础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由“行”而“学”,扩充新知,从而形成新的习惯性行为。其代表主要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67,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试误学习理论)爱得华.桑代克(18741949)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试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著名的迷箱实验:,68,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景中

31、表现反应时所产生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在试误学习中刺激与反应联结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练习率、准备率、效果率。个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学习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有助于其他类似情况种学习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69,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桑代克的评价: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揭示了动物的试误学习过程,用刺激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取代了传统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奠定了联结主义心理学基础。,70,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总结:学习有四个基本要素:内驱力(如对赞许的需要)、线索、反应和奖励(或强化)三个学习的基本原理内驱力演化为动机作用反应演化为积极反应原理奖励(或强化)演化为即时强化和

32、反馈,7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7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并曾获得希腊文特别奖,他曾经试图进行文学创作,但很快,他就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人的行为,他转向了心理学。,73,斯金纳的

33、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74,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有以下观点:斯金纳把条件作用的学习历程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应型条件作用,另一类为操作型条件作用。斯金纳在对影响个体操作性反应的因素作解析时,将桑代克的“效果律”变为“强化原则”。,75,行为主义学习理

34、论又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所谓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解释为刺激反应的连接。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重要性。,76,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研究主题以简单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使用狗、猴子、老鼠、鸽子或人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相同;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无关紧要;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主要事例:斯金纳教会了鸽子在玩具钢琴上用嘴啄出简单的曲子和模仿打乒乓球。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和我所选择的特殊环境,那么我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就培养成什么人医生

35、、艺术家、教师,甚至可以培养成乞丐和盗贼,不管它有什么样的才能和爱好、禀赋。”,77,对教学的影响:斯金纳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他发展出程序教学理论。他将教材分割成小框架、小步子,每个框架都有其独立的行为目标。学习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才能达成目标。强化连续出现可以导致行为重复发生。“连续性”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78,行为主义对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影响:任务分析:即研究如何将一个功能或任务细分为子任务的技术。行为目标:程序教学和工作分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的。目标参照式评价:即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作为评价时的依据,以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熟练程度及起点行

36、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程序运动因其以固定的、机械的模式取代生动复杂的人类学习,日渐衰败,但目前在一些教学软件的制作中仍可看到行为主义的影子。,79,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流派: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80,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的条件对行为的激发;而认知学习理论则强调认的内省:学习是记忆中的知识的改变“知识重组”。,8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哈拂大学心理学博士

37、、教授。在认知学习理论中,由于布鲁纳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探索,认为从事物变化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因而被称为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人类认知表征的理论解释;二是发现学习论中的结构理念。,8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知表征论的要点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8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的要点第一、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第二、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 必要条件。第三、探索中发现的答案,无论正确的 或错误的,都具有反馈价值。,84,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布鲁纳强调认知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强调认知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意义学习论的要点: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

38、要形式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发生合理逻辑联系的过程,85,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3、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同化”或“类属”来实现的。4、设计“先行组织者”是保障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5、接受学习并非完全被动式学习。,86,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加涅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8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认知主义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研究主题:有意义的学习探索式学习记忆方法 更关注人的心理活动,88,客

39、观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由于客体的结构是相对不变的,因此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别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89,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两种理论之间虽然存在着冲突,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是形成于客观主义传统的,即认为世界是现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90,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不依赖于

40、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全“迁移”到人的“大脑内部”后,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时,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行为主义和认知技术的目的都是将外部的现实映射给学生,将文化上普遍接受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不是要求学生建构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意义。客观主义偏重于教的方面,而建构主义则特别侧重于学的方面,91,客观主义教育理念:知识灌输,比利时罗汶大学校园雕塑,9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美国学者开始认识到认知心理学的不足,认为只谈学习的心理过程,忽略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是与学习发生的实际情境不一致的,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

41、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基本理念: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境的学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其主动探索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9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已的内部表述。,9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

42、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9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context)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9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97,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解释信息,并且他们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对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注重于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眼于知识

43、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98,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99,对教学的影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

44、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依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不应以传统的集体传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使用能够让学生进行操作或进行社会互动的方式,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100,建构主义在教学应用上的特色: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设计多维度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从各种角度去了解各种概念原则,进而发展问题解决、决策以及创新能力。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以激发学习时所必须的心理状态和先前知识。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情境认知将目的、过程及方法视为一体,因此,即使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概念,对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也有正面的贡献。,10

45、1,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知识建构,10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建时间: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103,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46、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10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具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每一种意义构成一种人本主义,可以归纳为:文学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人本主义 文化人本主义 哲学人本主义,10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

47、,10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素是:人性本善;个体是自由的、自治的,有能力做出自己的个人选择;人类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自我观念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有着自我实现的欲望;现实是由每个个体定义的;个体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负有责任。,107,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对人各个从属方面进行分割的、还原的分析;认为研究心理学的真正方式,是通过一个人自己来考察自己,即要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考察行为。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108,对教学的影响:罗杰斯是一位著

48、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他认为大多数人具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作出有意义选择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不是知道或劝告当事人做什么,而只是起一种促进者的作用,让当事人去发现自己能做什么。教学中教师也要扮演这种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109,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19世纪末幻灯机出现以后,又先后有了电影、广播、录音技术,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磁带录音机的出现,教学机器的发明,60、70年代,闭路电视、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卫星电视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发和发展的重点。到了90年代,对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成

49、为教学开发和广泛应用的热点。近几年,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110,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了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延拓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111,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这样学生就有责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容易全身心地把情感和理智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中去,并对自

50、己的学习结果作出评价。这基本上实现了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允许学生自己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一种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手段和目的相一致。,112,人本主义与教育技术,同时,由于现代教学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一味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咨询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达到人本主义尊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113,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之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