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4783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分析.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一、单项选择7、()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A、康有为B、吴文藻C、费孝通D、严复参考答案:D15、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A、实际调查研究B、前人研究的基础C、理论研究D、社会关系参考答案:A13、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参考答案:D30、“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与爱的D、自尊的参考答案:B26、“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A、安全的B、归属与爱的C、自尊的D、自我实现的参考答案:B14、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

2、次提出了()。A、需要层次论B、激励理论C、社会需求理论D、宏观需求理论参考答案:A22、社会需要是在一定情景下,人们对()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A、物质欲望B、精神欲望C、情感D、客观事物参考答案:D16、“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参考答案:B21、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A、角色扮演B、角色冲突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B2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赶时髦B、抢购C、春游D、球迷闹事参考答案:C17、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

3、级社会关系。()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B、家庭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参考答案:A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参考答案:D23、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是()。A、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B、人有语言能力C、人能进行思维活动D、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参考答案:C3、人从出生到一岁至二岁左右的阶段。此阶段是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外界、适应外界,以取得个人的生存目的,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24、一个人的个性形

4、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的制约。A、社会关系B、自然环境C、外部环境D、内部条件参考答案:A二、判断4、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A3、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论做出了贡献,他强调客观因素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B5、集体行为的特征表现在三方面:有组织性、突发性和反常性。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B1、根据交往的形式,社会交往划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A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

5、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A6、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A、正确B、错误C、参考答案:B三、多项选择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电大社会学概论QQ:3110790989辅导包过3、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A、结构B、功能C、发生D、发展规律参考答案:A,B,C,D1、人的社会需要是在()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A、主、客观条件B、自身的生理条件C、自身的心理条件D、外在环境条件参考答案:B,C,D4、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6、包括()。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B、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C、人有语言能力D、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参考答案:A,B,C,D6、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包括()。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参考答案:A,B,C,D5、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C、人缘关系D、地缘关系参考答案:A,B,D2、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个人之间的交往B、双方对待某些事情的态度,更容易促使双方走到一起C、较近的距离更有利于双方的交往D、人际关系通过频繁的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参考答案:A,B,C,D第1题(单选题)“工作安定

7、”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第2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 )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第3题(单选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普那路亚家庭 B.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第4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第5题(单选题)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第6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8、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第7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第8题(单选题)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第9题(单选题)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第10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第11题(多选题)一般而言,家庭具有哪些功能 A.经济功能 B.生物功能 C.抚育和赡养功能 D.休息和娱乐功能第12题(多选题)以下

9、属于次级社会群体的是 A.机关 B.政党 C.军队 D.学校第13题(多选题)根据互动的性质,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 A.适应 B.模仿 C.同化 D.暗示第14题(多选题)以家庭亲属关系为标准,家庭可以分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扩大家庭 D.联合家庭第15题(多选题)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媒第16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B.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 C.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D.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第17题(多选题)按照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社会群体可以分为 A

10、.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第18题(多选题)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B.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C.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D.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第19题(判断题)复式角色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 A.正确 B.错误第20题(判断题)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A.正确 B.错误第21题(判断题)角色丛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第22题(判断题)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A.正确 B.错误第23题(判断题)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学

11、系、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第一批社会学研究生、第一个社会学专业学会和期刊,都是出现在美国。 A.正确 B.错误第24题(判断题)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 A.正确 B.错误第25题(判断题)次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A.正确 B.错误第26题(判断题)集体行为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些散漫的、初步的、群众性的活动。 A.正确 B.错误第27题(判断题)“镜中之我”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 A.正确 B.错误第28题(判断题)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A.正确 B.错误第1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正式组织

12、的是 A.学校 B.公司 C.邻里 D.教会第2题(单选题)社会制度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整合的制度后果,称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第3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A.阶级社会的社会分层首先表现为阶级分层 B.社会分层不仅仅表现为阶级分层,还存在多种分层结构 C.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的出现是阶层划分的根本原因第4题(单选题) 制度行动者未曾预料到的制度后果,称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第5题(单选题)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A.职业分层 B.

13、阶级分层 C.收入分层 D.权力分层第6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的观点最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是: A.社会制度起源于风俗习惯 B.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 C.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 D.社会制度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第7题(单选题)科层制(官僚制)是哪位 社会学家提出? A.泰罗 B.韦伯 C.麦格雷戈 D.梅奥第8题(单选题)从社会制度的功能层次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可划分为: A.正功能和负功能 B.教育功能和宗教功能 C.显功能和潜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第9题(单选题)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是 A.韦伯 B.滕尼斯 C.

14、齐美尔 D.涂尔干第10题(单选题)哪位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第11题(多选题)从社会制度功能的动机 与后果的关系来看,社会制度的功能可以分为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第12题(多选题)社会分层的功能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有哪三个层次组成? A.概念系统 B.操作技术系统 C.管理系统 D.制度系统第13题(多选题)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有 A.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 B.农村社区的产业主要是农业,包括农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15、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D.农村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第14题(多选题)从社会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来看,社会制度的功能可以分为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第15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的有 A.家庭制度 B.政治法律制度 C.宗教制度 D.教育制度第16题(多选题)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施系统第17题(多选题)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分层制度,可以分为哪几类? A.奴隶制 B.种姓制 C.等级制 D.阶级-阶层制第18题(多选题)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固定的目标 B.规范性章程 C.权威的

16、领导体系 D.必要的物质基础第19题(判断题) 最早将社会制度的功能从性质上做这种区分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A.正确 B.错误第20题(判断题)X理论与Y理论是管理学家泰勒提出的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 A.正确 B.错误第21题(判断题)城市化简单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第22题(判断题)“经济人”假设认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与根本出发点。 A.正确 B.错误第23题(判断题)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称为社会制度。 A.正确 B.错误第24题(判断题)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以经济为基础,以阶级为核心的阶级论。 A.正确 B.错误

17、第25题(判断题)某些人为建立起来的规则被人们所认可,逐渐明确这些制度的权威,从而达到使人们自觉地按规定办事的效果,制度的这种定型化的过程被称之为制度化优先。 A.正确 B.错误第26题(判断题)阶级内部的分层化,指在一个阶级集团内,由于不同集体成员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别,在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的差别,以及阶级思想意识的差别,因而分化成若干个层次。 A.正确 B.错误第27题(判断题)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层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A.正确 B.错误第28题(判断题)军队属于一种典型的正式组织。 A.正确 B.错误第1题(

18、单选题)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称为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第2题(单选题)社会保险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第3题(单选题)下列控制形式中, 的作用在非制度化控制形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A.习俗控制 B.宗教控制 C.社会舆论控制 D.道德控制第4题(单选题)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 A.法律 B.道德 C.风俗习惯 D.宗教第5题(单选题)社会工作的对象

19、是 A.不能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正常生活的个人与群体 B.社会弱者 C.鳏寡孤独、聋哑伤残者 D.聋哑伤残者第6题(单选题)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B.个人收入的提高 C.个人阶级属性的变化 D.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第7题(单选题)原来有职业的劳动者因种种原因失去职业和劳动岗位,处于待业状态,称为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隐性失业第8题(单选题)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第9题(单选题)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

20、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这种贫困称为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过渡性贫困 D.隐蔽贫困隐第10题(单选题)在社会规范体系中, 处于最高层次。 A.法律制度 B.风俗习惯 C.道德规范 D.宗教第11题(多选题)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数量庞大 B.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第12题(多选题)按照流动的主体,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民族流动 D.体流动第13题(多选题)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A.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因素和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第14题(多选题)某一问题

21、构成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A.必须有一种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的客观存在社会失调现象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引起社会许多成员的注意 C.这种失调能否变成社会问题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D.这种失调可以通过社会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可改变性第15题(多选题)社会变迁的原因有 A.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B.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自然环境的变化第16题(多选题)社会控制的积极功能主要有 A.维持社会秩序 B.维持社会生活 C.促进社会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第17题(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社会的变迁是由社会的

22、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B.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 C.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D.当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就起阻滞作用第18题(多选题)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第19题(判断题)社会运用政权、法律、纪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控制与制约是一种积极控制。 A.正确 B.错误第20题(判断题)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 A.正确 B.错误第21题(判

23、断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都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以防止问题发生、维持社会稳定和措施和活动。 A.正确 B.错误第22题(判断题)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帮助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 A.正确 B.错误第23题(判断题)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第24题(判断题)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系统都有其组成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必须相互配合,以便使社会系统能够存在,均衡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 A.正

24、确 B.错误第25题(判断题)社会福利从其分配的原则上看是以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为基础,带有很大程度的平均分配的性质。 A.正确 B.错误第26题(判断题)社会控制在某种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 A.正确 B.错误第27题(判断题)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A.正确 B.错误第28题(判断题)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容易使人滋长不思进取的心理,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A.正确 B.错误第1题(单选题)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第2题(单选题

25、)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第3题(单选题)“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第4题(单选题)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第5题(单选题)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第6题(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哪一种 A.自尊的需要 B.求知的需要 C.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第7题(单选题

26、)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第8题(单选题)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 A.正式群体 B.外群体 C.内群体 D.非正式群体第9题(单选题)“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第10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第11题(多选题)以家庭亲属关系为标准,家庭可以分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扩大家庭 D.联合家庭第12题(多选题)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社会需要可以分为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

27、要 C.规范需要 D.生理需要第13题(多选题)“镜中之我”的观念包括哪些因素 A.能够想象得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B.能够想象得出别人对这一形象的评价或判断 C.能够对别人的评价或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 D.能够对自己的形象作出正确评价第14题(多选题)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B.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C.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D.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第15题(多选题)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第16题(多选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 B.态度的类似性 C.双方距离的远近

28、D.交往的频率第17题(多选题)以下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学校 C.邻里 D.儿童游戏群体第18题(多选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法正确的有 A.需要是人的本性 B.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C.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的 D.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需要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第19题(判断题)复式角色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 A.正确 B.错误第20题(判断题)次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A.正确 B.错误第21题(判断题)马斯洛首先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A.正确 B.错误第22题(判

29、断题)“镜中之我”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 A.正确 B.错误第23题(判断题)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 A.正确 B.错误第24题(判断题)集体行为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些散漫的、初步的、群众性的活动。 A.正确 B.错误第25题(判断题)孔德在社会学的想象一书中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 A.正确 B.错误第26题(判断题)时尚是一种属于“集体着迷”的集体行为。 A.正确 B.错误第27题(判断题)特殊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第28题(判断题)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

30、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A.正确 B.错误第1题(单选题)社会制度功能的潜功能与显功能的划分表达的是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 A.意图与背景 B.动机与功能 C.条件与结果 D.目标与环境第2题(单选题)韦伯所说的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是 A.财富 B.社会声望 C.政治权力 D.教育层次第3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的观点最为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是: A.社会制度起源于风俗习惯 B.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的共同意志 C.社会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 D.社会制度最初起源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第4题(单选题)哪种社会分

31、层理论认为才智较高的人才能担任重任,并能够表现出角色的成就。 A.社会分层的功能论 B.社会分层的需要论 C.社会分层的天才论 D.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第5题(单选题)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A.职业分层 B.阶级分层 C.收入分层 D.权力分层第6题(单选题)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第7题(单选题)下面各种制度中,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宗教制度 C.作息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第8题(单选题)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这种现象被

32、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第9题(单选题)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第10题(单选题)社会制度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整合的制度后果,称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第11题(多选题)按照组织的功能和目标,社会组织可以分为 A.生产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社会组织第12题(多选题)农村社区的形成,主要有哪几种途径 A.自然起源 B.社会组合 C.法定形成 D.农村建设第13题(多选题)按社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或功能,社区可以分为 A.

33、经济社区 B.政治社区 C.文化与宗教社区 D.军事社区第14题(多选题)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从这一意义上看,科层制具有哪些优势? A.严密性 B.合理性 C.稳定性 D.普遍性第15题(多选题)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所提到的三个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社会标准 C.政治标准 D.阶级标准第16题(多选题)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城乡分化 B.城乡对立 C.城乡差别 D.城乡融合第17题(多选题)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有 A.有特定的目的 B.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 C.目标简单、明确 D.成员之间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第18题(多选题)社会组织的基

34、本构成要素有 A.固定的目标 B.规范性章程 C.权威的领导体系 D.必要的物质基础第19题(判断题)某些人为建立起来的规则被人们所认可,逐渐明确这些制度的权威,从而达到使人们自觉地按规定办事的效果,制度的这种定型化的过程被称之为制度化优先。 A.正确 B.错误第20题(判断题)1911年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第21题(判断题)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A.正确 B.错误第22题(判断题)任何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都经历一个由产生、发展、巩固到衰退、消亡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第23题(判断题)“经

35、济人”假设认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与根本出发点。 A.正确 B.错误第24题(判断题)从社会控制看,农村社区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的是风俗、习惯 、社会舆论等非正式控制。 A.正确 B.错误第25题(判断题)“社区”这一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1887年出版的 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A.正确 B.错误第26题(判断题)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称为社会制度。 A.正确 B.错误第27题(判断题) 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城市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A.正确 B.错误第28题(判断题)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 A.正确 B.错误第1题(单选题

36、)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这种贫困称为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过渡性贫困 D.隐蔽贫困隐第2题(单选题)社会趋同论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丁伯根 B.霍布森 C.普雷毕什 D.佩切伊和A?金第3题(单选题)社会问题依据范围可分为普遍性问题和 。 A.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 B.特殊性问题 C.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D.群体性问题第4题(单选题)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

37、的人格理论第5题(单选题)哪种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是不平等关系。 A.社会趋同理论 B.依附理论 C.世界体系论 D.全球发展理论第6题(单选题)哪种理论认为历史学家不仅能重建过去,而且能预言未完结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成果。 A.五德终始说 B.历史三阶段说 C.生物有机体说 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第7题(单选题)哪种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认为倡导从全球入手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并应用世界动态模型从事复杂的定量研究,运用各种科学知识综合那些复杂问题。 A.社会趋同理论

38、 B.依附理论 C.世界体系论 D.全球发展理论第8题(单选题)社会工作的主体是 A.国家和政府 B.个人 C.团体 D.弱势群体第9题(单选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与 两个方面。 A.伦理道德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人际关系失调 D.环境关系失调第10题(单选题)父母的社会地位与子女的社会地位的比较所发生的社会流动,称为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际流动 D.内流动第11题(多选题)影响社会流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结构 B.教育背景 C.社会期望与期待 D.人口变迁第12题(多选题)社会保险包括哪些类型?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与医疗保险 D.

39、生育保险第13题(多选题) 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A.越轨行为的判定与行为后果有关,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就是越轨行为 B.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不同的文化对越轨行为的认定不同 C.同一社会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 D.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第14题(多选题)按照流动的主体,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民族流动 D.体流动第15题(多选题)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有 A.普遍性 B.阶级性 C.统一性 D.强制性第16题(多选题)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 A.社会保险 B.社会安全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第17题(多选题)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数量庞大 B.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性别结构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