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479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2) 英

2、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3)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5、 马克思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6、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体现(1)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认识世界;力求全面的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的

3、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1、 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含义(1)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或宇宙的基本看法和观点。(2)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

4、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2)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不存在的。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是相对静止的(2)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 时间和空间的特征(1) 时间特点:一维性(2) 空间特点:三维性7、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8、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2)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9、 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

6、)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0、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11、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1)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 表现: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12、 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7、2)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3、 联系的普遍性(1)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2)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14、 发展的实质以及为什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5

8、、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2)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3) 作用: 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

9、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1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关关系(1)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2) 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的关系与共性和个性(或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等范畴中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是相对应的。17、 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1)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

10、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3) 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8、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内容(1)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2) 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11、。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第二章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一条 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相反)3、 旧唯物主义认识

12、论的两个缺陷,如何克服?(1) 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规范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相关关系,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认辩证关系。4、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1) 感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 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

13、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3) 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5、 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6、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7、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1) 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

14、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 绝对性 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3) 相对性 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8、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2)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9、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2) 整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10、 真理的检验标准及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确定性即绝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3)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于认识真理性的检

15、验的条件性。11、 价值及其特性(1) 价值:具有特殊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2) 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12、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2) 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与偶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性的认识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4、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1) 成功的实践必须以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 价值的形成与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

16、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及其方法论、意义(1) 本质规定: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3) 意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第三章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 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内容也称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

17、和人口因素。3、 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1) 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2) 表现: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5、 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1)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 构成要素;A.劳动资料(劳动手段),B.劳动对象,C.劳动者6、 生产

18、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1) 规律: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2)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7、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1)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3) 规律

1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8、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 改革及其作用(1)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2)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10、 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技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历史进步,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1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

20、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2、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1)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第四章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两个途径(1) 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2)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2、 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 社会分工的出现(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

21、有者4、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2) 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5、 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1)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 关系:一方面,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具体劳动,也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则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生

22、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是历史范畴。)6、 价值量及其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7、 货币及其基本职能(1) 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 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8、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1)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3) 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2)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

23、发展,即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4) 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9、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0、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

24、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11、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1)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 维持劳动者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12、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13、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 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2)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

25、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14、 剩余价值的含义及其来源(1) 含义: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2) 来源: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1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6、 资本积累的含义及其本质(1) 含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2) 本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17、 资本的有机构成

26、(1) 从物质形式来看,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数量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技术构成。(2) 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价值构成。18、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1)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而必须按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2)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1

27、9、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1)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 表现:1)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2)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3)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2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局限性(1) 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2) 局限性:1)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族,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2)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

28、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第五章1、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 垄断及其原因(1)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的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2) 原因1)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的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与控制本部门的生产、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2)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3)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3、 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以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

29、特点(1) 原因: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2) 特点:1)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 2) 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3) 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 4) 竞争的领域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总之,(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破坏性更大)4、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1)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2) 来源:第一,来自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垄断资本通过以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来控

30、制市场,使得它能够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第四,通过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2)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4)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6、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7、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后果(1) 表现: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2) 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

31、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3) 后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部分地缩短与发达国家距离;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可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获取更大利益。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面临治理危机;各国经济联系愈益增强,但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1) 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

32、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2) 原因:1)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 社会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一定的影响;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3) 本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特殊规律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其历史进步性;这些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简答习题(仅供参考)1、心外无物(存在就是就感知)。答:这句话不

33、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心外无物将客观世界当作人类意识的产物,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2、理在事先。答:这句话不对。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理在事先的观点,认为在客观物质存在之前,还存在着某种客观精神,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3、割下来的手不再是人手。答:这句话符合辩证法原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手是人劳动的器官。手离开了人体,徒具人手的形态,却失去了劳动器官的功能,从这一角度来看,离开了人体的手不再是人手。4、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答:河流是不停歇地流动的,上游的水流会不停地取代下游的

34、水流。当人第二次跨进某条河流时,他第一次跨进的河流已经流走了。这个事例证明了事物的发展必然会不断地导致旧质的灭亡与新质的产生,甚至引起事物根本性变化的辩证法观点。5、相反相成。答: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矛盾的双方既互相对立,又互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矛盾的一方被消灭,另一方也将自然消亡。相反相成,与对立统一规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6、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答: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各自向自己的对方转化。福转化为祸,祸转化为福,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7、简析“蝉噪林逾静,鸟

35、鸣山更幽”的哲学原理。答: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矛盾的对立或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对比、排斥、映照的性质。蝉噪与林静、鸟鸣与山幽,体现了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映照、衬托的关系。8、有人脑就会产生意识。答:这句话不对。人脑是意识的器官,而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仅有人脑,离开了人类社会,也不会产生意识。9、用哲学原理解释“谈虎色变”的现象。答: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反映。老虎是自然界中一种极为凶猛的动物,能对人类造成极大伤害。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

36、老虎的这一特性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人们谈到老虎来临或老虎食人的事情,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10、猪孩王某长期与猪一起生活,十多岁时智商只有39,相当于正常人最低水平一半。后经专家7年教育帮助,始达69,接近正常人水平。试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答:王某虽然具有人脑这一思维的器官,但由于长期离开人类社会,与猪一同生活,所以不具备人的智力;后进入人类社会,经专家训练,才逐渐获得接近人的智力。猪孩的经历,充分证明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答:这句话不对。社会意识作为相对独立的精神领域和过程而存在发展,有自身的

37、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诸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它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离开了社会存在,谈不上社会意识。12、宇宙无穷无尽,不可充分认识。答:唯物论认为,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被认知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宇宙无穷无尽,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没有穷尽。认为宇宙不可充分认识,陷入了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13、简述“瞎子摸象”的哲学意义。答:按照唯物辩证法

38、观点,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事物的统一整体。瞎子摸象,将大象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分别看成大象的全部,而看不到大象整体,显然陷入了孤立偏面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14、简析“欲速则不达”这句话的哲学意义。 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向前发展的。这些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是受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的。违背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一味求快,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将事情办糟。15、“人定胜天”这句话的意义与局限性。答:在自然界与人这对矛盾中,自然界是可以被人类改造的。“人定胜天”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主

39、观能动性、伟大作用和豪迈气慨;但自然界又有自身发展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合乎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16、简析“过犹不及”哲学涵义。答: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质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要保持事物的质,就不能超越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过与不及,都超出了事物质的规定性,都被排斥在某事物之外。在这一点上,它们的性质是相似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适度的原则。1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哲学内涵是什么?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包含着量变质变规律的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40、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这个成语给人以重要启示,即一定要重视量的积累,决不可忽视、小看“小”和“少”。任何的“大”和“多”,都是由“小”和“少”积累而成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扎扎实实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日积月累,不断在综合素质方面自我修为;又防微杜渐,在思想道德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完善的人。18、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论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的道理。答:1、事物的联系与发展都采取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41、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2、梅树从孕育花胚、花苞,到梅花开放之前,经历了一个在漫长冬日潜滋暗长的阶段。这是一个渐进的量的发展过程。从无梅花到有梅花,这是事物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质的变化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发生的。3、以此比拟人生,常常先要有量的积累,即长期的人生历练,然后才能有质的飞跃,即事业的成功。我们应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投身于社会实践,经受磨炼,以提高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较大贡献。19、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论述拔苗助长的荒谬性。(46)答:1、自然界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要充分认识规律,按客

42、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禾苗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一定自然条件下,有其必要的生长周期,这是由禾苗本身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3、拔苗助长无视禾苗的生长周期,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蛮干,结果导致禾苗枯死,当然受到自然的惩罚。4、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0、简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的哲学意义。答:长江大河万古奔流,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发展方向,如同江河的奔流一样,要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历史上的反动或落后势力妄图阻挡历史潮流,开历史倒车,只能是自取灭亡。21、人对世界的认识

43、就像镜子映照他物,这句话对不对?答:不对。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像镜子映照他物,而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一方面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创造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2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答:这句话不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产量的增长有一定限度,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提法,过分强调了人的意志的力量,认为意识可以决定存在,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23、真理有时是相对的,有时是绝对的;有的真理是相对的,有的真理是绝对的。答:这句话不对。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

44、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24、有相对真理,有绝对真理,所以真理是二元的。答:这句话不对。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它如同一枚钱币的两面,显示了真理的两重性。25、试用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论述1+1=2和1+12的道理。答:1、真理具有绝对性,它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又具有相对性,它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

45、性辩证统一,可以相互渗透、包容,还可以相互转化。3、1+1=2体现了真理的绝对性,因为在自然数中,这个等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12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在量度上绝对相等的事物,任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叠加,都不可能等于标准的2个事物。4、1+1的结果可以在等于或不等于2之间转化,它体现了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两重性质。26、真理与谬误之间,如同冰炭之不可同炉。答:这句话不对。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既对立,又统一,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是绝对的,确定不移的。答:这句话不全面。实践是检验真

46、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但由于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与实践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故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即相对性。28、时势造英雄。答:这句话是对的,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方面,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每一时代都会造就出那个时代的英雄,即使没有英雄也会创造出一批英雄出来。29、历史是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的。答:这句话不对。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英雄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于人民群众。30、英雄造时势。答:这句话不全面。一方面,英雄人物会对历史事件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英雄人物发挥作用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要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制约。31、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答:这句话不对。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杰出人物对历史会产生深刻影响,但他们的影响和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