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
2、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除物质的保证之外,文化遗产也是立命的根本。中国人只所以成为中国人,是以他所创造的文化作为标志的。如果这种文化消失,国家和民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当今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民众的生活,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世界文化多样性体系,不止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继成功举办前两届
3、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后,第三届非遗节于2011年5月29日-6月11日再次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是在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之后的首次举办。本届非遗节市执委会与市统计局对此次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估。为期14天的非遗盛会,吸引了570余万市民和游客直接参与各类活动,直接拉动我市各类消费61.5亿元,再创历届非遗节新高。成都专门规划建设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作为本届非遗节的主会场,伴随着第三届国际非遗节的开幕正式开园,这个国际上最大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题的园区也将成为非遗节的永久
4、举办地。本届非遗节吸引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嘉宾和表演人士参与,比上届增加20%。在天府大巡游活动中,巡游演出的国外队伍数就占到巡游队伍总数的近一半,有来自5大洲的20个国家的表演队伍共500余人参加,巡游人数较上届增加300余人,队伍总数和表演人数均创历届最多。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37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官员专家出席非遗节参加国际论坛。加拿大、斯里兰卡、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3个非遗项目参加了首次进驻国际非遗博览园的国际非遗商品展销会。本届国际非遗节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5.12汶川大地震
5、三周年和第六个全国文化遗产日。从本届开始,国际非遗节将正式落户四川成都。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
6、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随着苏绣的发达与创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许多新的刺绣,如乱针绣、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精微绣、彩锦绣等。这是乱针刺绣的传承人,绣出的精品让人惊叹,真是栩栩如生啊!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竹编器具。几千年来,民间竹编凉席、凉枕、扇、箩、筐、篮、箕畚等生活日用品;我国南方地区,则逐渐形成富于地方特点的竹编用具和手工艺品,如安徽的舒席、四川的竹丝扇和瓷胎竹编等。竹编制作,一般经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流程。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
7、盒、屏风、门帘、扇子等。主要产地有浙江东阳、嵊县,福建泉州、古田,上海嘉定,四川自贡等。这是四川的瓷胎竹编传承人。泸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泸州油纸伞具有如下特点: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仿古工艺品;二、泸州油纸伞完全保持几百年的传统制作手工艺制作方式,有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是真正的中国伞工艺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与传承性;三、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特殊,生产的油纸伞真正具有雨具功能,把美观与实用功能结合
8、在一起。四、经久耐用、工艺精细、品种多样、花型美观,以古典油纸伞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油纸伞企业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泸州油纸伞的发展。雕和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中国雕塑正好可以成为我们动态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参证。雕塑文化和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雕刻的材质品种繁多,有石雕、木雕、玉雕、骨雕等等,而这位民间雕刻家,用不同形状的树叶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不得不说是一种新的尝试。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
9、,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据考证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各个时代和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充分体现出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一个民间制陶人正在用他那专注的神情,用慢轮修整技术制作他的艺术品。这是一个藏区的民间制陶者,制作出的陶器都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有一种神秘感。神情专注的微雕艺术家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
10、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族彝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位彝族妇女
11、正在用她们民族自有最原始的编织方式织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审批而确定的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其中中国涉及26项。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此后,2008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而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保存和发展,这对在我们语言中常常被联用的词语,在现实中表现出的却又常常是难以联用的矛盾和困惑。同样,与我们相依相伴的文化,哺育着我们心灵和习性的文化,很多时候却被我们认作为发展的羁绊。为了过上舒适的现代生活,我们不仅改变了服装、发形、语言、神情,也改变了我们的家具、住房,甚至改变了已经看倦了的山川与河流、城市和乡村为了更加快速地发展,我们怀着憧憬和热情,毫不犹豫地拆除着旧时的记忆,夷平着残留的历史,直到有一天我们从远方归来,却在崭新得发亮的城市中再也寻不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