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482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一轮复习研讨会材料新课程下的高考与我们同行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一、新课改的高考命题如何落实新课程考试大纲要求1.命题在连续性中求发展性2.命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并重(1)基础性:化学知识的根本和起点。1(2007年宁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2(07山东卷).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非金

2、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3(08海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4(08海南)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O3 、K+、SO42 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 D、CrO42、K+、Na+、SO425(08江苏)下

3、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6(08上海)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 氯化铵水溶液 硝酸钠水溶液 氢氧化钠水溶液A B C D7(08宁夏)在丙烯 氯乙烯 苯 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A. B. C. D. (2)基本性:8(08海南)关于铅蓄电池的

4、说法正确的是: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9(08江苏)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

5、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3)加强学科内综合性: 10 (08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称取19.0 g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SnCl2溶液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11(08广东)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

6、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B.C.D.新考纲能力要求之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12(07山东卷)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硫酸生产中,2催化氧化成3:P/MPa0.500.100.800.85AB22()2()23()某温度下,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

7、()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平衡状态由变到时,平衡常数()()(填“”、“”或“”)。(2)用4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4还原2至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表示),放出的热量为kJ。(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

8、(MFe2Ox 34,、或)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MFe2OxH2300500MFe2O4常温分解2、2、2等请写出MFe2Ox分解2的化学方程式(不必配平)。答案:(1)800mol1(2)1.60,173.4(3)MFe2OxSO2MFe2O43. 命题体现化学的知识价值,追求时代性与人文性13.(08山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

9、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114(2007广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15(08江苏)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16(08上海)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

10、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 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4.命题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与探究性新考纲的能力要求之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17(08江苏)(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

11、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Ag+2CN - = Ag(CN)2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的(以C

12、N -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 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防止倒吸 偏高 109.2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5、信息能力成为命题的亮点和趋势新考纲能力要求之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

13、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18(08上海)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二、新课程的高考命

14、题将会逐年完善目前出现的问题:1 新课标的高考还没有完全符合新考纲的要求2在体现地方特色方面有些苍白无力。3新课程的首次分省命题出乎预料的平淡。4没有发挥出试题的应有的教育功能5考试改革是否支持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础性与选择性?6.高考改革能否进一步减轻学生高考复习考试的负担?新课标的高考命题逐渐实现高考要求:考试目标和要求主要体现了新课程以下三个方面的精神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新课程的高考命题考试目标: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15、新课程的高考考试要求: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1自主学习的能力,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3.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高考引起的思考三、如何进行新课程的高考一轮复习研究考纲与考题的关系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

16、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19(08江苏)(12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

17、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

18、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CON (2)三角锥形 sp3(3) N2O(4)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 Cr(NH3)4(H2O)2Cl3(5)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新课程的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启示没有什么教育改革能够绕开教育的“有效”与“高效”这两座大山而能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也根据新课程高考试题新变化,我们怎样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来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呢?1.关注学生调整自己2.密切联系实际追求知识的价值3.教学要依纲扣标用好教材 4.突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素养5.强化主干知识教学是工作的基本点6.关注学习过程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