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486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授课时间:2013.10.8 授课班级:高三(5)班 边慧【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并在练习中不断加以巩固【教学课时】一课时【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标准1、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意译:指的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该使用意译才能使意思明确。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

2、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形象、生动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共19分,其中“翻译题”就占10分。江苏高考说明对文言翻译作出的特殊说明是:文言句子翻译是最难的,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二、议一议 说一说(方法总结)根据学案上所给的句子,请同学们归纳出翻译的几种技巧方法。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译文: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

3、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留” 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译文: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外面的脚步声辨别是谁。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译文: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向他学习。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

4、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总结: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删”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形体和容貌枯瘦。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者)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

5、也没有什么坏处。9、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总结: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以及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换”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译文:(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梁惠王下)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

6、乐快乐)。”1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译文:走五步或十步就有一座高楼或亭阁。总结: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补” 1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译文:自以为听说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14、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1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总结: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包括:主谓倒装、

7、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调” 1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直译: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意译: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17、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总结:“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四、想一想 练一练 (课堂

8、检测)1、请同学们完成步步高P77-78的相关句子(已列在下面)(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译文:公子您能为别人的困境而着急表现在哪里呢?(公子能够解救人危难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啊?)(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3)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译文: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踪迹,害怕别人看见,认出。(4)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2010 江苏)译文:您所结交的都是当时的贤俊之人,现在跟这些人一起喝酒高兴吗?(5)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2010 天津)译文:母亲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

9、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叶限是唐代段成式(约803-863)所撰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支诺上。叙述秦汉前南方一个洞主的女儿,名叶限。幼年丧母,从小聪明能干,得到父亲的钟爱。父死后,继母对她百般虐待,并杀害了她精心饲养的一条鱼。叶限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点,将鱼骨藏于屋中,“金玑玉食,随欲而具”。在一次地方的节日活动中,叶限瞒过继母,“衣翠纺上衣,蹑(踩)金履”去参加。因被继母及异母妹察觉,仓卒逃离,遗下一只金鞋。这只金鞋为邻近海岛上的陀国主得到。他派人到拾得鞋子的地方让所有的女子试穿,终于“得叶限”,于是“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以叶限为上妇”,而“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2、现场矫正下面文段的

10、现场译文均有问题,请你修改为正确译句。翻译下面文段中的划线句子。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优游以忘其老。3、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五、【课堂小结】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 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较对时。六、【课后巩固】练出高分考点针对练(三)基础题组、高考题组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