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265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名师高峰论坛”会学习心得体会5月10日12日,参加了市教科研中心数学学科在临沂20中(原二中)举行“齐鲁名师临沂20中高峰论坛”会议,参加人员有全市各县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市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网络教研核心组成员、市第四批教学能手、第五批教学新秀、各初中学校骨干教师共六百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邀请了8名初中数学学科的齐鲁名师工程建设入选名师:刘同军、郑立民、李晓云、刘江、许广民、邢成云、刘金广、刘建宇等。有:济南历城二中的李晓云、淄博第十八中学的刘同军和临沂第二十中学的鲍贵月三位教师举行了课题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同课异构课堂生动展示,对教学思路、教学预设与生成进行了说课,临

2、沂师院教授李红婷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让我们深受启迪、解读了同课异构课堂的精确要义,受益匪浅。六位名师结合自身教学、教研实践,就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解读课程标准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释说明,刘建宇就临沂二十中“个性优质课堂”的具体做法详细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此外还邀请了原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先生做了题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的专题报告,告诫教师心平气和,具有职业幸福感。还邀请南京大学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就教师专业成长、挖掘数学文化、积淀数学素养、关注数学教师的基本问题等作了专题报告。现在我将学习感受向各位汇报如下:一、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提供情境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富有

3、逻辑、讲求准确的学科,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学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自身的认识和建构。按照学习理论,数学学习是在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或“同化”或“迁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数学建构活动是一种学生“再创造”的过程。通过三节课的学习,使我意识到:在平时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操作、训练放给学生,让他们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知识迁移、操作实验、练习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等都要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4、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认识、规范、发展自我,教师积极评价鼓励。在这三节课中,教师让学生主动走向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结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气氛很浓。三、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从学生的一生发展出发,在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上设计,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做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要敢于冲破教材的框架,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适当调整顺序,开放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提

5、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鲍老师就现场将一平行四边形撕毁,让学生在将其画好。学生有兴趣,课堂才能高效。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更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教学互动,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三节课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本。五、精练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待添

6、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这三节课,名师们通过自己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六、使用鼓励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评价语言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的对象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不能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塑造”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一堂好课必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便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水平,以及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与协作,能否做到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我会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树立“从教学走向教育”的思想,树立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宗旨,真正将大会的精神、专家的理论落实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谢为我们这次学习而付出的所有领导和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