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357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案例: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善待错误 构建和谐课堂 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背景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自然和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教师语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讲课是,要恰如其分地用词造句,准确无误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当课堂上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时,我们应正确的引导他,尊重他,使课

2、堂教学自然、和谐的发展。但是,观察我们的课堂,老师板着脸孔,一本正经,居高临下,学生不敢发言、举手甚少,唯恐自己说错了。犯了一点小错误老师就破口大骂。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构建和谐的课堂。【案例】案例一:“三角形的内角”DFCGBEA如图:AB/CD,AEF,EF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求G的度数。老师出示题目不久,发现平时成绩不理想的赵辉同学特别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请他来回答:赵辉:由于AB/CD,可以得到AEF+EFC=180,又因为EG,FG分别是AEF,EFC的平分线,所以GEF+GFE=90,因为GEF+GFE+G=180,所以G=90。老师

3、还没有进行评价,有同学已经在叫“错了、错了”,赵辉同学的脸红了,头慢慢低了下去。师:你看出哪里错了吗?赵辉:找不到,而我认为是对的。师:谁能补充?生:因为EG,FG分别是AEF,EFC的平分线,得到GEF是AEF的一半,GFE是EFC的一半,才能得到GEF+GFE=90。师:可见赵辉同学的想法是很好的,只要再添一步,整个题目就完美了。当然,我们在说理时每一步要做到有理有据。这时,老师发现赵辉同学笑了,眼中充满了自信。案例二:在上完“有理数”之后教师出了一道题师:如图,将2007个正整数1、2、3、4、2007排列成如下的数表,用一个长方形框出4个数,这4个数的和能等于416吗?生:能。设左上角

4、的数为x,另外三个数是x+1,x+7,x+8,它们的和是 :x+ x+1+x+7+x+8=146,x=100,另外三个数是101,107,108。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 27 28.师:那么框内的4 个数之和能等于324吗?若能,分别写出这4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生:能。因为x+ x+1+x+7+x+8=324,x=77。另外几个数是78,84,85。(学生举手非常积极,大家都表示赞同)师:果真如此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教师一脸和蔼)生:没有不同意见,一定正确。(应同学不假思索的回

5、答,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有的在思考,有的表情疑惑)生:老师,我认为不能等于324。(一下文静的小盼举手回答)师:你能说说理由吗?生:虽然能找到这4个数,使得和是324,但是77在最后一列,不能框出4个数。大家恍然大捂,情不自禁地纷纷拍手鼓掌。掌声停止,可课堂气氛一下凝固了,看得出来,大家都有一种失败感和自责壮。师:不会吧,小小的挫折就受不了了?其实老师起初设计此题时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是这位同学的回答让我茅塞顿开。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题目本身所蕴涵的规律,周密思考。希望大家以后做题要三思而后行。【案例分析】一、学生回答问题失误时,多一份引导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可能没

6、理解透,有时理解偏差了。学生的错解有时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需研究它的起因,分析它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借机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这样既能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又能表达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唤回学生的自信。在案例一中赵辉同学发现自己回答错了时,脸红的低下了头,如果这时老师再批评他,责怪他,这节课可能他都低着头,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以后他对数学就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充分肯定他的同时,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初一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几何说理,这种现象是难免的,他们往往把自己想的认为是对的就直接写出来,很难按照逻辑说理的要求去写。我们应正确的引导他,鼓励他,帮助他。诚

7、然,学生的错误是多方面的,而错解往往是学生的真实思维,是学生内心的东西。我们应认真对待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分,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二、 学生解题考虑不全面时,多一份鼓励中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老师充分、肯定的评价,而强烈的自尊又必然衍生出强烈的敏感与脆弱。对于有的容易错的题目或容易考虑不到的题目,允许学生犯点错误。而不是冷眼看学生,或嘲笑学生。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且错的很多,就批评学生,责备学生思维不严密,这不仅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案例二中教师用一个小小的美丽的“谎言”,将自己退到学生的

8、起步线上,维护了学生的尊严,让学生觉得老师也和他们一样,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同时教师又用富有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本来沉闷的课堂变得温馨、和谐。三 、学生课堂上随便插嘴时,多一份宽容一个班级有40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有的喜欢文静,有的喜欢思考,有的喜欢活跃,有的喜欢表现,老师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在案例二中,当解出x=77,另外几个数是78,84,85时,老师提问有没有不同意见,班级里的应同学想都不想就随口说出:没有不同意见,一定正确。实际上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并不代表全班同学。我真想批评他“你想都不想就乱说”。如果这样他下次可能不会乱说,也可能不发言了。对于学生的课

9、堂插嘴,有时是一个学生的习惯,有时是他情不自禁的表现,是他思维活跃的表现,我们应宽容学生的插嘴,鼓励学生的发言。如果我们过分的苛求课堂的威严,学生唯唯诺诺,就失去了个性,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多一分宽容,课堂就多一份和谐。四、 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时,多一分尊重课堂的45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张有池,有紧有松,让学生的头脑得以喘息、休息。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学生难免上课要开小差,有时还要悄悄地说话。有的教师看到学生在说话、开小差,就心理不舒服,向学生发火,发脾气,甚至骂学生。“人非圣贤,谁能无故”。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

10、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改正错误,绝不能动辙“面壁”、“跑步”、“罚抄写”、“拳打脚踢”,应明确尊重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法点。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你课堂上不给他面子,有的学生就会破罐子破碎,很难改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可以用眼神去提示他,也可以请他来回答问题,让他意识到自己开小差了,思想马上回过来。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善待学生的错误,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自然而和谐的数学课堂是形成优良的课堂文化、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努力向往与憧憬的。数学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和谐、持续的发展。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创造自然和谐的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掌握新知识。让我们善待学生的错误,为构建和谐的课堂而共同努力吧!参考文献1 郦兴江 隐蔽学生错误 彰显课堂和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112 贯忠喜 解读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中学数学教育 200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