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441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在拥有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品德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单位,教师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者,特别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在德育的教育方面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在网络文化铺天盖地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些问题是所有的班主任关心同时也感到困惑的问题。古语有云:“言传不如身教”。在孩子幼年时,父母是他

2、们最好的老师,入学后,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一周在校的时间有五天,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远多于他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班主任就是他们效仿的对象。班主任又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的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方法,像滋润万物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学生的心田,形成终身的坚定的道德品质。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之中由于初中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非常强,而班主任的治学态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等时刻处于学生的监督之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作为班主任要首先带头垂范,要能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3、。我认为,班主任要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对所任教学科的钻研探索精神,乐为人梯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及引导,那么,教给学生的道德规范,学生不仅能够迅速掌握,而且还能相信认同,并付诸行动。因为,班主任的行为给学生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否则学生将很难认同、信服班主任传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更不可能把它们转化为道德信念。例如,班主任在工作中兢兢业,谨慎认直,从不迟到早退,班主任缺乏敬业精神,经常迟到早退甚至忘记上课,两人都去批评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学生会信服谁的批评呢?对前者的批评,学生一定是心服口服,但对后者的批评一定拒绝接受,或者是面服心不服,因

4、为后者上课迟到的次数甚至比他还多,你叫他如何心服?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只言传不身教的班主任,一个只要求学生做到而自己不能做到的班主任,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德育信念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概念,是对人生价值的判断,是对善与恶的判断。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信念的最佳时期,因为到了这个阶断,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思维能力发展了,道德实践经验丰富了,他们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就我个人认为,在中学阶断班主任不应该只是强迫灌输给学生道德信念,这有可能与学生已经形成的或是从其它途径接受的道德信念相矛盾,造成学生对老师教给的一些道德信念采取不相信、不信同

5、的态度。班主任除了以自身举止给学生以引导之外,还应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引导他们自己去辨别是非对错,逐步形成坚定而又正确的道德信念。因受社会上一些不好的影响,有的学生动辄出口成脏,不说脏话不开口,我多次正面侧面提醒,可收效不大。一次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一段视频,拍的就是一段对骂的场面,我将它放给全班学生观看之后,学生深有感悟:“原来说脏话的人不觉得,可是旁观起来就觉得难以入耳啊!”几个爱说脏话的学生面红耳赤,从此慢慢改掉了说脏话的毛病。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集体活动之中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正确道德认

6、识的形成,当然需要“灌输”,但光凭“灌输”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统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最好用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如果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味地“灌输”,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只有同时多开展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才能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作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更要学会做集体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在联欢晚会上,我导演了一个小品:一位军人在探亲途中救起一个落水儿童,闻讯赶来的家长感激万分,拿出1000元钱酬谢军人,再三推辞无效后只收下100元钱。表演结束后,开展了一个“实话实说”节目,就“军人该不该收钱”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由讨论到争论最后辩论。当我问“

7、你如遇到类似情况你又有能力做时,你怎么做”时,学生态度一致:帮助别人。就这样,不需要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较短时间的活动去引导学生形成助人为乐这一高尚的道德信念。但有了道德信念还不够,它还要与道德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学生才会激起道德情感,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我校专设有校园“爱心基金”,定期举行爱心捐助,帮助家中有困难的学生。每次捐助,学生都十分踊跃,捐出积攒下来的零花钱:3元、8元、50元此后,更有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的乐于助人的道德信念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坚定的终身的道德信念。

8、在野炊郊游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的观念;在体育运动会上,引导学生感受团结精神的重要;在“班级事务承包会”上,引导学生体会奉献精神实践证明,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没有经常的集体活动,集体的生命是孱弱的,整个班级没有生气,导致班集体发展停滞,以至集体“窒息死亡”。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集体观念、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着集体凝聚力,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积极性,形成着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良好风气。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等一些细节中,随时发现,随时给予引导。针对有抄袭作业的现象,应适时引导学生要诚实;针对学生间的打斗行为,应及时引导学生要谦虚礼让;针对浪费饭菜的现象,应及时引导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投入满腔热情,全部的精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从言传身教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集体活动做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正直、诚实、守信的对社会有益的新世纪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