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474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abiq.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课题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谓“考试”,是指在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展的比较正式的评价,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反馈。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日常的教育评价相比,考试所具有的目的性更为明确、具体,计划性更强,也更为正式。它一般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有时也可能因为某种特殊需要而在学习期间进行。根据考试目的的不同,考试可分为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两类;根据考试方式的不同,考试又可分为纸笔书面考试、口试

2、、操作性考试和表现性考试,等等。毫无疑问,在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考试问题历来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但是,无庸讳言,过去,也正是由于对单一式的传统考试结果无限度的、过分的片面化夸大运用,在中小学的考试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也最大,以至于最终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倾向,严重背离和扭曲了“考试”的应有之义。由此,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那么,现行的中小学考试制度究竟存在什么弊端呢?概括而言,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严重忽视其改进和激励功能;二

3、是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三是将期末评价等同于一次单一化的书面考试,忽视平时成绩和非学业内容;四是考试内容以片断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综合与创新;五是考试形式主要是纸笔测验,忽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六是考试结果的反馈忽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由上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中小学的考试制度如何改革,考试改革能否准确体现新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题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于能否最大限度的促进中小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正在进行之中的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但是,从目前我省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从新课改的实验进

4、展情况来看,关于考试改革问题的探索却恰恰是薄弱的和滞后的一环,这就在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尤其是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的考试改革的研究,就成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应当是矛盾对立的,而应当是相互促进、共为一体的。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考、考什么,以及如何科学的对待和运用考试的结果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考试就是旨在“测量学生的素质水平,提供改善教育环境、和促进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考试是促进素质教育及受教育者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也是带有强制性的控制渠道”(臧

5、铁军语)。换言之,“科学的考试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正确实施考试可以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没有符合素质教育的考试,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就无法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也将是一句空话”(中小学素质教育考试的理论和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9页)。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全面推进我省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包括我省在内的许多地区和学校都进行了大量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开创意

6、义和应用价值的考试改革实践成果。例如,北京市崇文区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了“乐考”实验,即面向全体,全面考核,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又重视平时成绩的测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湖北省宜昌市在初中阶段进行了中学语文开卷考试实验。沂南县在部分初中进行了语文等学科的多元开放式考试命题改革实验,等等。这些改革实验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在中考改革方面,宁夏灵武市、贵州贵阳市和我省的潍坊市推出的改革方案力度最大(此略)。总体上看,上述各种考试改革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围绕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的。但是,无庸讳言,尽管这些改革试验(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已

7、取得了很大成绩,却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不容忽视,即目前的考试改革还是往往偏重于考试形式上的改革,而对于考试命题内涵方面的改革却显得仍比较薄弱。这是我们在开展本课题研究时必须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从国外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校内的考试改革,概括起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共同之处:一是普遍减少了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和日常对学生的观察记录,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小差异,并且大多使用等机制和评语制,同时还把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同若干关键年龄段所举行的校外统一考试相结合,以便在较宽松、自主的环境下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其中,尤以澳大利亚、瑞典、俄罗斯、意大利、印度、法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二

8、是普遍重视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英国、美国等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三是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课业评估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采用;四是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心理发展评价中采用测量手段和非测量手段相结合,并大量使用等级评定量表,同时,学校记录和学生成绩书面报告单得到普遍重视,等等。上述经验均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年12月18日)中,对考试改革问题提出了专门的指导性意见,指出:“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

9、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等等。另外,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对考试改革提出了以下指导性的基本要求: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遵循基础教育评

10、价改革的上述指导原则,中小学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为:一是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发展性功能。二是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三是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四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五是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本课题的研究,将以上述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而进行。(二)理论依据

11、一是价值论和认识哲学基础;二是教育评价的心理学基础;三是教育评价的教育学基础,等等。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构想(一)研究的总体思路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导,以搜集,归纳研究、个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初中思想品德课考试内容和开放性试题为研究重点,努力归结、探求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新课改要求)的新的考试模式,服务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优良个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内容的研究2、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试题的研究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考试中学生道德、行为考评方式的研究(三)研究的时间安排1、200 年 月 日 制定方案,讨论、完善、确定方案2、200 年 月 日 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3、200 年 月 日 最终完成研究并结题(四)研究的成果形式1、论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初中政治开放性考试典型试题精选(试卷)四、研究方法及研究人员构成(一)研究方法本课题属于行动研究。主要采取搜集、归纳法、个案研究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二)研究队伍研究队伍以中学骨干教师相结合而构成,其成员全部为区教研室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1、课题负责人: 2、课题组成员: 执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