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493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科: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版 本:北师大版单 元:第六单元生命的延续标 题: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课时教案(一)【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第20章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课 型】 新授课【授课时数】 一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对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物的性状、染色体、DNA和基因等有了一定的基础,故学习本节的内容不会感到束手无策,这对课堂教学非常有利。【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20章的第4节,是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延续。包括两个中心问题:即性别决定和生男生女的原理。如何通过运用生物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是这节课极其重要的内容。【教学目标】1、

2、知识目标:A、理解性别是如何决定的。B、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的异同。C、简述生男生女的原理并通过学生活动来体现。2、能力目标:A、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B、尝试以数据为依据,分析社会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可我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好。【重点难点】重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及它们的区别难点: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教材策略】讲授游戏讨论总结【课前准备】1、人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彩色挂图;2、生男生女的过程示意挂图;3、我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4、具有红花(代表X)和黑花(代表Y)的扑克牌若干。5、相关的

3、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小芳的婶婶在四年前生了一个女孩,今年又怀孕了,小芳的奶奶说:“这一次生的一定是男孩”。原因是小芳的婶婶已经生了一个女孩了。2、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的讨论“男女有别”来升华“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知识点。3、“男女有别”,究竟性别是怎样决定的?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了?(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引导学生看挂图,认识人类染色体,区分男女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异同。(一)提出问题:(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2)两图中,哪幅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3)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

4、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二)学生回答,板书常染色体:XX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22对性染色体:XY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 1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 形态、 数量、 功能。(三)教师强调: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除了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性染色体外,还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它们都是成对存在的(但在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它们却是成单存在的),称为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另1对称为性染色体。三、课堂活动(课前已吩咐学生做好准备)

5、(一)同桌两人为一组,每组学生准备3张红花(代表X)和一张黑花(代表Y)的扑克牌,利用扑克牌模拟“某一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规则如下:1、把每组中的4张扑克牌盖在桌面上,每人随意抽取2张;2、在不看扑克牌的情况下,每人出一张牌组合为一对;3、两张红花代表为XX即为女孩,一红一黑代表XY即为男孩。4、游戏进行10次并记录。(教师细心观察并指导,尤其是当某组出现“前面几次的扑克牌组合都是两张红花代表为XX即为女孩,或者都是一红一黑代表XY即为男孩”的情况时要悉心指导,向学生说清楚概率的问题,指出组合的次数不够多的道理来。)5、每组统计生男生女的比例。6、最后全班汇总数据,统计一共生了多少男孩,多少

6、女孩,比较生男和生女的比例是否基本相同?(二) 通过模拟实验所得结果接近1:1,使“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个结论清晰可见,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突破难点。(三)得出结论并板书:1、板书: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男孩1:1女孩2、指导学生完成下表(温故知新)。XY XXX Y XXX XY女 男3、让学生理解性别是如何决定的,明白生男生女的奥秘。4、板书:生男生女决取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四、资料分析1、老师用小黑板展示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学生细观察、对比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要求学生分析问题。2、现象:A、男性高于女性;B、性别比例基本保持稳定。3、资

7、料补充介绍:在2004年9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的权威数据。在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学概念,指每100个出生女孩中对应的出生男孩数量)为108.5;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升高到了116.9(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119.92),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35.6。4、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生男生女的比例并不是1:1?并分析原因。(提示:要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入手。)男女性别不平衡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吗?5、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五、课堂总结在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下,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内容。学生谈谈个人感受、收获、或对问题的看法,教

8、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六、巩固练习A、P.110思考与练习第1、2、3题B、课堂练习题:投影显示(略)【板书设计】第20章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1、常染色体:XX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22对2、性染色体:XY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1对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 形态、 数量、 功能。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男孩1:1女孩5、生男生女决取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课后反思】生物课时教案(二)【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第20章 第5节 遗传与环境【课 型】 新授课【授课时数】 一课时【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遗传和变异、

9、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对遗传的物质基础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对性状遗传的规律性也已经初步掌握;并且,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开展科学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及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这些都为顺利地进行本课题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5个课题,通过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使学生观察、搜集和解读数据的技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和常见的生命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变异形成原因的简要分析,建立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章节知

10、识的延伸,也为学习下一节“遗传病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B、能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C、分析环境条件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相关实验数据。 D、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利用。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B、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通过对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了解生物学的广泛应用前景,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 养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基因型、表现

11、型与环境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难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教材策略】实验探究法练讲结合启发式教学【课前准备】相关的挂图、照片及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遗传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 展示大白菜和西红柿的照片:“大白菜和西红柿为什么性状表现完全不同?”(小组讨论后回答)生A:“因为大白菜和西红柿的基因型不同”。 生B:“不一样。外面叶子是绿色,里面的黄白色。”生C:“里面的叶子没有受到阳光照射。阳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引出本节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板书:基因型、表现型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2、:师:展示大白菜纵切图片,问“这棵大白菜外面叶子的颜色和里面叶子的表现型一样吗?” “什么原因造成了内外叶子颜色表现上的差异?”(相互讨论一下并回答)生A:回答统计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生B:“绿叶苗与黄白苗在性状表现上的差异是由阳光引起的。因为两组实验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有光照,一个没有光照。”(通过对简单的生物现象绿叶苗和黄白苗的形成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条件是仅仅使生物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还是会引起基因型发生改变呢?这样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遗传与环境的关系。二、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1、

13、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阳光真的会引起植物叶片的颜色发生变化吗?“你们得到的数据是多少呢?”“对数据分析之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指导学生看教材P.113,总结知识点,完成表格内容。)(学生看书、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完成表格,初步交流。)学生总结: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环境条件是性状表现的外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教师肯定结果。三、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1、设问:“环境条件是仅仅使生物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还是会引起基因型发生改变呢?” (学生看图片、看教材,思考,讨论交流,并回答

14、) 生A: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生B:由基因组成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生C: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师:聆听,并圈点教材P.114中知识点。展示冬天和夏天的雷鸟图片以及玉米叶片在缺乏氮、磷和钾三类无机盐时与正常状态时的图片。 2、教师总结: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环境条件是性状表现的外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四、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1、展示两种变异类型图片,指导学生看教材P.114,并提问:(1)变异可以分为哪两

15、种类型? (2)怎样区分两种不同的变异类型?生A:“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生B:“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只有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是可遗传的变异。”2、补充:在自然或人工的条件下,化学物质可能发生变化,遗传物质DNA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发生变化后引起的变异就是可遗传的变异。3、提问:在育种领域,哪种变异类型有利用价值呢?(展示杂交水稻以及太空椒培育的图片,介绍袁隆平事迹。)通过对科学工作者的简介,让学生明白很多卓越的成就有时就来自我们身边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养成教育。五、课堂总结1、师:“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都学习

16、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回答)师:在屏幕上展现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2、师: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由学生参与总结这一环节,既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六、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10个小题,激励学生以竟答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略)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利于巩固新知。【板书设计】第20章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是相对稳定的。1、三者关系: B、环境条件是性状表现的外因,表现型易受环境条件影响。C

17、、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遗传与环境:环境既可以引起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引起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基因组成改变引起的变异。 3、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课后反思】生物课时教案(三)【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第20章 第6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课 型】 新授课【授课时数】 一课时【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则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等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其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对学习本节课内容非常有利。【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

18、健康是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6节的内容,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中的知识量是极其大的,且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国人的素质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B、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C、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2、能力目标:A、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B、通过多种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

19、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并常怀感恩之心。B、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及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有利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C、以生物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相关信息和资料,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重点难点】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和原因。【教材策略】引入讲授讨论总结启发归纳学以致用【课前准备】教师收集遗传病和近亲结婚危害健康的图片、资料、投影片和相关习题。【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同学们都知道,人类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请问为什么不

20、同人种的肤色会不相同呢?(提示:因为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2、什么叫做可遗传的变异?请举一例说明。(提示:凡性状的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的。)例如:色盲、血友病等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3、展示几种遗传病例:投影显示二、讲授新课(一)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1、根据病因的不同,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2、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

21、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和人口素质有严重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当今世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3、小组讨论:(1)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2)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3)学生发言,教师归纳。(二)近亲结婚危害大学生阅读:P.116“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图解。得出结论:1、近亲: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2、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出的男女,如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为二代以内,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4、我

22、国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地疾病”的男女结婚。5、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血缘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中,某些遗传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举例:P.116)A: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近亲结婚有密切关系;B:多基因遗传病(如脊柱裂、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家族成员间如果近亲结婚,其子女得病的机会较非近亲结婚的子女高,而且流产率、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率均有所增加。(引导学生阅读P.116“小资

23、料”)近亲中,体内有很多基因是相同的,父母和亲生子女之间(属于一等亲血缘),有二分之一的基因相同;祖孙、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属于二等亲血缘),有四分之一的基因相同;伯叔姑舅与内外侄女之间和表兄弟姐妹之间(属于三等亲血缘),有八分之一的基因相同;堂兄弟、姑表、姨表兄弟姐妹及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之间(属于四等亲血缘),有十六分之一的基因相同;等级越低,血缘越近;反之越远。(三)遗传咨询1、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是咨询医生以商谈形式解答咨询者或亲属等提出的各种遗传学问题,如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预防、诊断、治疗等,并在权衡对个人、家庭、社会利弊的基础上,给予婚姻、生育、疾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24、的医学指导。2、预防遗传病:遗传疾病是可防难治愈的疾病,它固然可怕,但如果早做预防,进行遗传咨询,就能成为帮助患者及患者亲属了解并认识遗传病、指导婚育、避免或减少先天缺陷儿出生的有效方法。就可以相对地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其实遗传病早在胚胎期间(精子和卵子相融合时)就萌发了。因此在择偶或生育的时候,就要想到如何预防遗传病,这也是实现优生的一项重要内容。(1)择偶:避免与患有同种遗传性疾病的人恋爱,防止同种遗传病人相互婚配。因这类病人之间婚配,其子代患与其父母同种遗传病的机会将显著增加。(如果两个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婚配,其后代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机率将高达47%以上。)病例:原发性高血压、动

25、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脊柱裂、唇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哮喘、先天性聋哑和高度近视等病。(2)生育:要选好受孕时机,夫妻双方的年龄要适宜。女子超过35岁,子代患先天性愚型的机会可增加10倍左右;男子的年龄最好不要超过50岁。病例:适龄生育(如下表所示)。母亲生育年龄21三体综合症发病率45岁1/50(3)环境:注意受孕时男女双方身体所处的“外环境”,避免与有毒物质密切接触(比如正接受放射线治疗或正喷洒农药等),或正在服用某种对胚胎可造成损害的药物,都不能马上受孕。避开有害的外环境一段时间后方可怀孕。3、禁止近亲结婚、提倡优生优育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某地李女士的儿子出生

26、才三个月就被诊断患有地中海贫血病,每5天必须上医院输一次血来挽救孩子的生命,治疗费用每月要花2000多元。如果不输血,孩子活不到5岁就会死于严重的贫血。而让李女士悔之恨晚的是,她和她家庭的不幸仅仅因一时的疏忽:她在怀疑和担心孩子会患地中海贫血症时,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去进行遗传咨询,得不到医学指导,也没有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儿子出生后便成为先天性的重度贫血患儿。4、遗传咨询服务的对象(1)遗传病或出生缺陷的病患者或其亲属。(2)患过遗传病或生有缺陷儿的父母。(3)有多次自然流产史的夫妇或高龄(指35岁以上)孕妇。(4)孕期受过放射性照射、服用或接触化学药品或感染疾病的孕妇。(5)慢性病患者或生活

27、工作中长期接触致畸物者。(6)需求指导优生者,例如堂表兄妹或表叔与侄女结婚。三、课堂总结与练习(一)总结:1、遗传病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它的致病基因在上下代之间传递,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积极预防。2、遗传病危害人类健康,降低人口素质,带来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3、近亲结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4、遗传咨询配合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等措施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二)练习:1、课本P.117思考与练习1、2题2、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投影显示A、近亲结婚易患遗传病,因为近亲可能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B、遗传病基因没有在亲代表现,就不会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C、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都可能有56个致病基因()D、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在一出生就能表现出症状()E、遗传病是先天就有的疾病,是目前医疗水平无法治愈的疾病()( 答案:A、 B、 C、 D、 E、 )【板书设计】第20章 第6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一、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1、根据病因的不同,疾病可分为遗传病和非遗传病两大类。2、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3、危害:致病基因可能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二、近亲结婚危害大。1、近亲: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的祖先。2、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3、禁止近亲结婚、提倡优生优育。三、遗传咨询。1、遗传咨询:2、预防遗传病:【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