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586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精品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 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比较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

2、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思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它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殊国情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教学难点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用课本目录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鸦片战争后,为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

3、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2、这些探索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们归于失败后,中人民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革命的开端是什么事件?胜利于什么事件?(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胜利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中写满了屈辱、抗争和探索的事例。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中,多数属于政治的、战争的历史事实。今天,我们要从经济方面回顾这段历程。(布置学生阅读99103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相关事件、人名、企业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状元事

4、业家张謇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情怀、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A、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B、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C、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教师小结、过渡: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骞”与“謇”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

5、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此处应板书讲解。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理解之:时期ABC特征DEF原因GHIA.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 萌芽 E.

6、 短暂的“黄金时代” F.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G. 在历史趋势的作用下,官民“自强、求富”(此点由老师讲解即可)H.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I.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简述101页“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提醒学生运用“提炼法”:A、初创发展:“黄金时代”加上艰苦奋斗 B、屡遭挫折:“九一八”事变后,陷入困境;“七七”事变后,毁于一旦。C、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于轻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巩固小结指导学生当堂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上的“开放性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