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613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还要使学生“会学”。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要达到此目的,数学教师如何高效地组织数学教学至关重要。下面就此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及当今学生的特点,都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决不能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当然,也不能把课堂搞得乱而无序。要达到此目的,教师就得放下至高无上的“先生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感于暴露自己的无知,要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当作学习伙伴。鼓励学生主动

2、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动手,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富于创造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教师的态度是不指责,不回避,而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广泛地交流与争论,要各自表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始终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与情感体验,它决定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从而达到高效地学习。 二、要善待教学中的错 1、善待学生的错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情感的体

3、验。面对学生的“差错”,教师最糟糕的做法就是批评学生,殊不知,就因为你这样的表现,学生哪还敢再想再说呢?结果只是教师亲自上阵,帮助学生回答,这无疑又使学生的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学习。所以,教师必须善待学生的错,认真体会学生差错的价值,这样,无疑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2、巧设课堂“陷井”,让学生出错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有“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但学生亲历获得更多的量是最原始、最初级的表现,很难从事物诸多纷繁表象中提取出抽象的本质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点拔与指导。教师轻描淡写地让学生进入“陷井”,遇到挫折,再探索出真知,这个过程,不但教学生理解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了“做学

4、问”的过程,这样,陷井设置无疑是一种高效组织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三、构建“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 “指导自学”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学到的技能、技巧。这里所说的“自学”不是一概地否定教师的讲,问题是讲什么,怎样讲。“讲”就应讲精华、讲分析、讲思维,“讲”要针对重点,画龙点晴地讲。通过教师的“讲”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只有教师这样的“讲”,才有学生高效的“学”。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只是一句空话。这里强调的是“满堂灌”的讲和“放任自流”,“大放羊”式的

5、自学是决不可取的。 四、善于设置悬念 在数学教学的开始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引出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量的问题,如向东走5千米,又向西走5千米,再用“5”来表示就搞不清了。怎样才能用数表示这一问题呢?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很茫然,但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师抓住时机引入正数和负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事实上:“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被牢固掌握的。因此,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无疑是高效组织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 总之,数学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想尽千方百计,在有限的一堂课内高效地使学生学会应掌握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