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849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感受和建议 峨眉七中 汤琼在现行的小学音乐课本中有将近一半的内容是民族音乐,而戏曲音乐内容则在新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课本中着重出现了一个单元(京韵蝈蝈和蛐蛐 、我是中国人、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京调);在第七册课本中(采茶舞曲)也早早地渗透了“越剧”的戏曲艺术风格。中国有戏曲剧种余种,古往今来,名人名家的名曲名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戏曲文化教育是小学生了解、认识戏曲艺术这一中华瑰宝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最终出现学生对学习戏曲

2、片断的兴致缺缺,甚至是毫无兴趣。纵观现如今的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其实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戏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深入开展的局面:1、教师对于教材、对课标诠释不够透彻。 在农村,由于音乐专职教师的或缺,或者专职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等原因,使之对音乐教学简单的理解为歌曲教唱,只要把课本上的歌曲教会给学生,那便是大功告成。他们忽视了我们音乐新课标对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理念,也辜负了教材编写者们的良苦用心,农村的戏曲教学便这样“胎死腹中”。2、教师功底不足,无法胜任戏曲教学。越来越多地发现,随着教师队伍的推陈出新,很多的年轻教师本身便对戏曲持排斥态度,自己不喜欢,或者之后因为教学任务,被迫“喜欢”,从

3、而进行了肤浅的戏曲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根本无法实现让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理念;反之,由于教师本身对于戏曲便是似懂非懂,而后进行的不伦不类的戏曲教学,极易让学生对我们祖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产生反感情绪,之后想弥补也便是“回天乏术”。3、教学资源缺乏。 如我开篇所述,其实在我们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的戏曲教学内容,其实是不多的。那怎样利用这些为数不多的教学资源,进行行之有效的戏曲教学呢?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利用有限的资源把学生领进门后,自己收集、编写多种戏曲教学资源,以备后用。4、教学法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有很多老师认为,让戏曲进课堂,便是在课堂中花点时间,让学生欣赏几个片

4、段,试着尝试演唱几个片段,这固然是基本的、该有的。但是长期以往,这样既激发不起学生对于戏曲的喜爱之心,更有可能会耽误到自己该有的教学任务,顾此失彼。综上所述,怎样摆好戏曲教学的这个必要任务的位置,怎样教好戏曲音乐,让学生喜欢它,接受它,这是我们广大农村音乐教师们必须重视并且需要努力去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从事音乐教育的这几年,笔者我努力地在把戏曲音乐文化根植于小学音乐教育中,不管是起先的个别指导,还是现在的戏曲社团的整体教学,我都是本着传承中国戏曲文化的精神,把戏曲音乐文化带到了峨眉七中校区的每个角落。下面是我对中小学戏曲教学的一些建议: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戏曲的教学不同于歌曲教学和欣赏教学,

5、可以看着现成的谱子跟着琴模唱就能完成。戏曲有独到的韵味,有特定的表演模式和地方语言特点,教学的时候就必然要很细腻。如唱腔的教学,单纯跟着曲谱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还得跟着老师或者录象模仿,细细品位其中味儿。我习惯让学生跟着我一字一句的模仿,气氛很活跃,效果很好。如教智斗的时候,我分句教旋律的同时,还配上动作和表情,学生一本一眼的模仿,让人信心倍增,有这样的学习热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为弘扬民族音乐奉献力量呢?戏曲教学的内容在一节课里时间是很短的,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忌贪多贪快,一节课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知识或者能唱几句都是很成功的,一个甩腔拖腔的教学就要花好长时间,还得注意让学生

6、带着兴趣学习,太多的内容让学生有畏难的情绪。曾经看过很多戏曲教学的教案,有很多唱段完整演唱,还有很多表演,事实上根本无法完成,也是难以置信的。如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教学,一节课只能完成一首旋律,如果演唱很多选段和表演,那就容量太大,内容太复杂,教学效果是非常差的。二.从简单的戏歌、通俗戏曲音乐入手简单的戏歌既有戏曲的韵味,又很通俗易懂易唱。京剧的入门从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等开始,然后到唱脸谱,再到现代京剧红灯记智斗,传统戏曲选段苏三起解铡美案等等。黄梅戏是通俗戏曲的代表,一般放在戏曲教学的首位,先从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家喻户晓的旋律开始,再学习女驸马等选段。越剧

7、的教学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开始启蒙,豫剧从谁说女子不如男开始学习。粤剧的教学,从广东的地方小调的小卖鸡开始引入。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厚。当然,在教学的时候,注意别对学生过高的要求,因为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只要人人都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功,过分的追求唱腔和表演的完美,反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戏曲演员,只要能了解各个戏曲的特点,能模仿着唱一些著名选段,我认为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学会欣赏学会演唱学会简单的动作,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有优秀的苗子,可以在课外辅导和培养。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戏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感染力和美感,开阔视野,增长知

8、识,丰富想象。戏曲内容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共鸣,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戏曲的魅力,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 戏曲也是声音的艺术,由此看来,戏曲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在欣赏现代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段的过程中,在播放画面的同时,我边介绍了京剧的人物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青衣、花旦、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小生等,在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开阔了视野。真是听之心旷神怡,

9、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四、让学生多参与戏曲表演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少一点填鸭式教学。戏曲教学离不开表演。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简单的手势、步伐,会让他们觉得很新鲜,气氛会变得活跃,等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了,再把教学内容、难度进一步深入,必然会收到好的效果。在黄梅戏的教学中,学生们穿上水袖,做抛袖等动作,还和老师一起做单指、剑指等手势,课堂经常爆发出掌声和笑声,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人人参与表演,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我承担的几次示范课教学中,我也大胆地上了戏曲课,最大的特点是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连听课的老师和同行也和学生一起表

10、演,气氛非常热烈,让我很受感动。谁说戏曲没有学生喜欢,如果音乐教师都行动起来,会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戏曲,领悟戏曲的魅力。在课外活动中,我也培养了一批好的戏曲爱好者,在很多次文艺活动中,我们的戏曲表演都获得了成功。当然,我们接受的都是戏曲的基本知识,要学得精辟,演得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中学生戏曲的普及本身就是个很艰巨的任务,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和众多有识之士一起探索和努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需要。学校的音乐教育责无旁贷,音乐教师要以积极的眼光去尝试、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在实践中敢于改革创新,不断努力,中学的戏曲教学一定会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