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867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开放式作业设计及反思本文以同一个PPT教学内容,两节不同的作业设计为例进行反思。第一节教学情境描述:周一的两节课是PPT的第一节课,我原想让学生只是对PPT的最基本的知识有点掌握就可以了。我上网下载了有关的德育方面的PPT例子,如如何对待他人、悦纳自己,善待自己、身边的环保。因为我是学生的班主任,想在教学中渗透教育。课始,我将打包好的文件发到学生机上,先让学生观看PPT,学生不约而同地读出了标题:悦纳自己,善待自己。欣赏了课件后,提出了本节课的任务:自己定一个主题,做一份PPT。然后,我将课件中设置到的知识点,一股脑儿的讲解了一次,最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下课铃响后,学生交上的作业并不

2、是我所期望的:背景设置太花了;主题不突出;效果设置不完整等。我反思了一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素材准备不充分。我给学生准备了13张的背景图,我以为够了,但大多数的学生反映不多,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没有确定目标。由于是让学生自主操作的,学生不知道怎样作品才会有A等。在操作中,学生不停地问我要做几张幻灯片;做了后,给我看,问我行不行,A还是B。如果给学生定一个打分标准,就不会这么盲目了。主题不突出。我让学生自已定一个主题。但很少有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一个学生定了一个我为谁而快乐的主题。看来,关于主题的制定,应该让学生在前一二天先布置学生,让学生有思索的过程,毕竟是职高生。优秀作业欣赏太少了。由于我过

3、分考虑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课件的要求不是很高。我让学生欣赏的课件,大部分是最简单的操作要求,而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基础又很好,学生只用60分钟,就完成了“作品”。但这些作品很简单,没有创新,不上档次。第二节教学情景描述:由于第一二节课的失败。在第三节上课前,我上网专门搜索了,有关学生获奖的PPT作品,最终找到了有关世界足球的PPT课件,共有50多种作品,均很优秀,我根据学生的情况,挑了10种作品,在课前让学生欣赏,可以看出学生惊叹于他们的作品,想不到PPT也可以做出这么好看的页面,排版。提出了本课的主题:有关世界足球的PPT课件,为学生提供了60张有关世足的图片,46篇文字材料,6个声音文

4、件。然后,将最具有代表性的PPT的首页放在了幻灯片上让学生参考,并给学生发放了作业的标准。评价指标 具体指标 量化等级、分值 优秀较好较差 张数5张(10分,少一张扣2分,扣完为止) 背景用填充效果设置。颜色为双色(上白色、下蓝色)底纹式样为“从角部” 设置所有幻灯片背景(5分,少或错一项设置扣2分,扣完为止)。 标题在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内输入有关世界足球的主题,并设置字体32号,粗体、红色、楷体。(5分,少或错一项设置即扣2分,扣完为止) 艺术字在第一张上选用任一合适的“艺术字”式样,至少5处(5分。少或错一项设置即扣3分,扣完为止) 切换效果把所有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为“水平百叶窗”、速度设置

5、为“中速”。 (5分,少或错一项设置即扣2分,扣完为止) 超级链接在第一张上设置相应的超级链接,并分别链接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张幻灯片。(8分,少或错一项设置即扣2分,扣完为止) 保存7按照要求保存(10分,未按要求保存即扣完) 整体效果整体效果(20分,根据所提供的素材及要求创造性地制作与主题相关的课件,课件完整、材料与主题相符、图文相符、色调和谐) 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下课了,还舍不得走,还说要利用晚自修的时间来完成作品,特别是对照幻灯片上的PPT,学生很感兴趣。对照上次的作业设置,我作了以下的调整:素材准备充分。只要学生想到的,都能找到相关的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个评价的标准,使他们自己制作的作品向目标接近,学生的操作不再是盲目的。主题的确定。确定了主题后,学生的操作更具有目的性了。模板的参照。将有典型的PPT的首页,让学生参照,效果很好,因为在操作中学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链接的操作;页面的排版;自选图形的特殊使用;背景的设置;图片的插入和调整;模板和版式的设计等。第一张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点后,后面的几张让学生自由发挥。开放性的作业,必须有教师的引导。现在很提倡给学生开放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难开发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