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87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 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各学段各学科都应当注重素质教育。物理是中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有突出的贡献。 物理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做,学生看,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结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转,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空间,更不会遇到自已动手操作时的问题,如“这根导线如何接?伏特表要选择哪个量程?”因此,演示实验虽有节省教学时间、实验数据准确等优点,但学生却缺乏主动性。而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自已

2、动手操作,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事先要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如何使用。特别是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哪样的问题,必须动脑去思考、去解决,否则就做不出实验结果,当然也就无法总结出物理定律、概念或公式。所以,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学生对自已通过做实验而总结出的定律、概念或公式,印象会特别深刻。因此,在物理科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要多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特别是启发性、探索性的实验。 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除了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好演示实验外,只要本校实验室的条件允许,尽量进行分组实验,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楞

3、次定律”一课是笔者进行“创建实验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 的成功课例之一。(运用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 一、引入新课,作好铺垫 认真复习上一课内容(电磁感应现象),使学生明确一个因果关系,因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果闭合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同其它电流一样,在通过线圈时,它本身也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感应磁场,该线圈中就有了两个磁场。告诉学生,变化的原磁通量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B|,感应电流的磁场B|与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磁场B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即为“楞次定律”。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先明确了新课讨论的重点所在。 二、

4、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本节课的关键是做好学示实验,使得学生脑海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实验时,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需要观察的现象演示用电流表如何偏转;让学生明确分析实验现象的思路(通过闭合线圈的原磁场B的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情况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用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B|的方向比较B与B|的方向),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不是看热闹,而是看“门道”,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生分组实验是重点 明确了实验目的(探索感应电流的方向),又有了教师的演示实验作前提,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就有了较好的基础。发下学生实验记录表(见下表),让学生按照课本图89做四个实验。教师重点指出

5、以下几点: 1、 先用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计组成一个闭合回路。 2、 明确电流计指针的摆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增大或减小)。 4、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 5、 画感应电流磁场B|的方向。 6、比较感应电流磁场B|的方向与原磁场B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情况 原磁场方向(向上或向下)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 电流计指针的摆向(向左或向右) 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顺时针或逆时针)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或向下) 感应电流磁场与

6、原磁场方向比较(相同或相反)N极插入      S极插入      N极拔出      S极拔出          完成实验后,学生依据实验记录总结规律: 1、N极插入或者S极插入,通过线圈的磁通量都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棗阻碍磁通量增加; 2、 S极拔出或者S极拔出,3、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7、都减少,4、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5、 棗阻碍磁通量减少。 以上规律,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出,因此教师有必要加以引导。  四、多媒体模拟实验,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用多媒体将如下四个实验同时展现,让学生装进行比较。    从四个图中可以看出,当通过线圈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B的方向相反;当通过线圈的磁能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场B仿佛总在与原磁通量的变化“唱反调”,即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使学生明确知道这种阻碍作用仅仅具

8、有“反抗”和“补偿”效果,不能起主导作用,即“阻碍”不是“阻止”,以防理解定律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时向学生强调因果关系,“楞次定律”反映的是“果”对“因”的反作用,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原磁通量的变化 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 五、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应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是该定律的主要用途,也是突破“楞次定律”教学难点的另一重要措施。例题不在多,而在精。例题仍然以课本选择的电磁感应现象的三个基本实验进行分析,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结果。分析完以后,用演示实验加以证实。最后布置适当的相关练习,巩固新知识。 本课例运用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三种进行穿插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创建了分组实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了教学过程,精神振奋,思想活跃,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更重要的是长期训练下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必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