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895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摘 要】: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依据,“小组协作互动教学”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在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活动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明确理论依据,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认真组织活动,防止教学活动形式化、泛滥化、自由化,更要实施多元评价。【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协作互动,探究,交流,设计,多元评价。“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

2、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一个新突破,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愉快、轻松、公平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形式,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讨论,师生的互助互能,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那么什么是“小组协作互动教学”呢?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小组协作-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

3、的教学组织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互动教学-师生、生生探究交流,是指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分析、获得数学猜想,学生把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问题解法的思考、学习中存在的疑问等,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

4、来,与教师进行沟通,与其他学生交换看法,进行相互理解、相互交往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得来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直接去思考、感知问题和面对困难,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更有效,学生更能体会到“发现”的真正乐趣。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质疑欲望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讨论交流是促进思考和领悟,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发展性最有效的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一、 明确理论依据,更新教学理念是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重要前提。美国教育

5、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亲自去探究问题的结论和规律。“学习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强调学习中的情感作用,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主张教学的价值不在于单纯学习知识,而主要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能适宜世界的变化。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6、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上述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作自主的人,明确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对知识、精神、情感、交往的需要,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二、 精心设计教学,认真组织活动是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小组协作互动教学”完全打破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模式,强调“师生互动”。教师

7、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以极大的促动,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精心设计和活动认真组织的能力。那么怎样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活动呢?本人以七(上)我发现规律了一节习题课为例进行探讨。首先设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设计情境1:在社交活动中,初次见面的人常以握手示礼。若某次活动中聚会的人相互间都握一次手,老师告诉你聚会人数,你能马上说出他们握手的次数吗?变式练习1:将正方形图案ABCD沿BD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BD的一半,得到

8、新的图案ABCD (如图1),我们发现原图案和新图案组成的图形中有3个正方形。再将正方形ABCD作类似的第二次、第三次平移变换。如果经历n次平移变换,那么所得到的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呢?(4n-1个)如果经历多次平移变换后得到的图中有39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图案ABCD经历多少次平移变换?(10次)活动形式1:创设情境(激发学趣)合作探索(实践猜想)互动交流(发现验证规律)设计情境2:展示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如图2),你能只用一张纸和一把剪刀把它剪出吗?变式练习2:你吃过“兰州”拉面吗?如果把一面团拉开,然后对折,再拉开,再对折如此往复下去,对折5次会拉出多少根面条?n次呢?(2n根)如果把一

9、面团拉开,然后对折,再切一刀,有几根面条?对折2次后,再切一刀,有几根面条?对折n次呢?(2n+1根)活动形式2:情境激趣协作实验多维互动巩固提高其次,组织是教学成功的保证。1活动组织现场:学生唧唧喳喳开始议论,当许多人疑惑不解时,老师又说:大家是否感觉到聚会人数越多,越难以计算握手次数,对吗?学生说是。老师又马上挑战:只要你随便报出一个聚会人数,老师一定很快说出答案,你相信吗?许多学生纷纷报数,教师一一作了回答。学生顿时睁大眼睛,你是凭什么算的呢?你说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小组协作讨论。 点评:教师在学生的这种兴奋状态下通过学生的协作实践,师生互动,把握手人数与握手次数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在下表中(

10、用点表示人,两点的连线表示握一次手。)握手示意图握手人数握手次数2133=(1+2) 46=(1+2+3)510=(1+2+3+4)PN=2活动组织现场:学生动手剪纸,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将正方形纸片由下往上对折,再由左往右对折称为一次操作(如上图),按上述规则完成三次操作以后剪去所得小正方形的左下角,小组展示剪纸图案。老师又马上挑战: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如果操作五次,展开这张正方形纸片后上有多少个小洞孔?操作n次呢?(4n-1个小洞孔)小组互动。点评:学生通过操作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操作中探究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能力,在交流中培养感情,教师的组织引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1、三、 防止教学活动形式化、泛滥化、自由化是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必要准备。新数学理念积极倡导的“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活动体现了个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任何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适时地开展活动,更要防止教学活动形式化、泛滥化、自由化。1教学活动形式化。在“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活动中形式上采取三五个同学坐在一起说说、议议、写写、动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仍然只是个别优等生唱“主角”,当“演员”;其他同学唱“配角”,当“观众”,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往往正当学生积极性

12、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为了控制教学时间中途中断了学生的活动,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是一种形式化。我建议教师把握好协作互动需要解决的问题,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展开讨论,跳出教案的框框,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2教学活动泛滥化。在教学中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采用“小组协作互动教学”,为了协作互动而协作互动。有的教师有时连简单的解方程:3X+6=5X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协作互动来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协作互动才能完成,不协作互动就不是一次成功的教学一样。我建议教师要明确协作

13、互动的目标、任务和意义,把握好协作互动的契机和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协作互动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负担。3教学活动自由化。在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协作互动,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只听“哄”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若无其事地在教室里踱来走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协作“自由化”的现象,你看,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是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里张三怎样

14、说,李四就怎样说,人云亦云;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这种自由化现象也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协作与引导,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我建议教师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协作互动前要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协作互动。教师不仅要参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

15、补漏,有的放矢,学生汇报时老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四、 实施多元评价是开展“小组协作互动教学”的最终推动力。在“小组协作互动教学”中,要体现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整合”,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小组协作互动教学”有效地开展。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1 突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小组协作互动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协助者,交流者。所以在指定评价标准和奖励方法时注意征求学生的意

16、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性。每周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是学生很热心去做的一件事,同时要促进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对此进行调控,如对他们在填写评价表的态度作为教师评语的一项必备内容。并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给出他们的表现等级,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2不断完善评价体制,加强评价的合理化。采用“基础分”和“提高分”制,以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平均分为该学生的基础分,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作为评价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都提高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评价机制上不但要重视奖励,同时也要有适当的惩罚。如,对成绩进步不明显或常影响课堂纪律的小组,

17、可采取拆散小组或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扣分等方法进行惩戒。3 创造多种激励形式,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创设多种奖项,除了奖励分数最高的前两名小组和学生外,还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另设其他的奖项如:对小组有互助协作奖;反思进取;奋发图进奖。对个人有:解题能手奖,优秀小老师奖,弃而不舍奖。这种形式不但改善了某些小组因努力后成绩不显著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4 采取多种评价方法,促进评价的全面有效。数学日记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最好桥梁,是最直接和最具个性化的评价。有了这种沟通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和信任将会获得飞跃,为教师评价提高了更为真实有效的依据。小组成长记录袋,学生优点单,我的闪光点,数学八宝袋等都是很有效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数学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效果之初探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教研中心 李柱南 董湘 湖南教育,200512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坦 中国教育报,19951229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 2001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5.多元智能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6.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马生彦 杭州勇进中学 中学教研(数学) 20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