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932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 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居于“龙头”地位,而一所大学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良好发挥必须通过学科建设来实现,这是关系高校全局及长远发展的基本建设。不言而喻,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之核心。“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新世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既对高校提出了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创建一流学科,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贡献创新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一、学科建设要素通过研究,我们总结概括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要素及建设内涵。学科建设要素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学科带头人、研究方

2、向、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为第一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核心层或基础层,起着决定学科产生与生存的关键作用;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术交流为第二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功能层或作用层,决定着学科的发展能力与水平。从理论上讲,这两个层次、八个要素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学科的建设规模、发展实力和影响力。二、学科建设原则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适应性原则本着“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经济

3、发展主战场,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跨国经营、区域发展、西部开发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2.可行性原则高校进行学科建设既要有超前目标,更要有可行计划,根据人才、资金、条件制订切实的发展规划,体现出可操作性,分层次按步骤滚动推进,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思路,认真总结发展进程中的有效经验,扬长避短,持之以恒,防止急功近利,以确保建设效益。3.创新性原则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学科建设应重在知识、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创新,利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一流教育

4、基地;围绕本学科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超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在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学术理论发展中,发挥好示范、辐射、“孵化器”作用。4.超前性原则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要突出学科布局结构优化和学科群配套建设,跟踪新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走向,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明确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开辟新领域,创造新理论;同时着重搞好学术、技术储备与预测,确保学科建设始终体现出超前性和创新性。5.共生性原则单独一个学科即使存在也难以持久,合理的学科结构必然是主干学科、支撑学科、配套学科、相关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同存共荣的有机集合体,由此构成一个科学、优化的学科体系(学科群结构)。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旨在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链接,通过互动、共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在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富有生机、网络化的学科“森林”。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智力贡献的主要基地,而学科建设在其中发挥着最重要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作用,继续加强新世纪高校学科建设,加速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历史性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