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932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宗教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宗教与文化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10032(二)课程英文名称:Religion and Culture(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四)课程性质:宗教与文化是哲学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该课程也是面向大学生的一门综合教育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的多方面研究,揭示宗教现象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五)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增进当代大学生对宗教问题的了解,使大学生们有能力在掌握宗教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分析和认识各种宗教现象,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宗教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并籍此培养学生对宗教研究的理论兴趣。(六)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

2、对宗教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和宗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宗教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进行了追溯;简介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世界宗教;在文化层面通过宗教与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道德等的关系的探讨,说明宗教对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18 学时分数: 1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 学 内 容讲授实验/实践合 计第一章 宗教的本质及宗教学概论22第二章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22第三章 宗教的三大世界宗教简介22第四章 宗教与哲学22第五章 宗教与科学22第六章 宗教与文学艺术22第七章 宗教与道德22第八章 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22 合 计1818(

3、八)教学方式(五号宋体加粗)以基本理论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辅之以学生的课堂讨论。(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查。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综合考查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宗教的本质与宗教学概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宗教和宗教学及宗教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要素与类型和宗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及其本质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的本质 三、宗教的基本特征 四、宗教与迷信第二节 宗教学概论一、宗教学的形成二、宗教学的基本内容三、宗教学的发展 第三

4、节 宗教的要素与类型一、 宗教观念二、 宗教情感三、 宗教组织与制度四、 宗教行为(宗教规范)五、 宗教的分类 考核要求: 1、宗教的本质 (识记) 2、宗教的基本特征 (识记) 3、宗教的要素与类型(了解)4、宗教与迷信(领会) 第二章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宗教起源论及宗教产生与发展的心理根源、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一、人类之初无宗教 二、各种宗教起源论 三、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第二节 宗教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宗教1、 大自然崇拜2、 动植物崇拜3、 祖先崇拜4、 图腾崇拜 二、人为宗教1、 人为宗教

5、的基本特征2、 古代阶级社会的国家宗教3、 世界三大宗教 第三节 宗教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一、 宗教产生与发展的心理根源二、 宗教产生与发展的认识论根源三、 宗教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根源考核要求: 1、各种宗教起源论(了解)2、宗教的历史发展(了解)3、宗教产生与发展的心理根源 (识记)4、宗教产生与发展的认识论根源 (识记)5、宗教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根源 (识记)第三章 三大世界宗教简介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世界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这三大世界宗教各自的基本经典、基本教义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佛教一、佛教的产生与发

6、展历程 二、佛教的基本内容1、佛教基本经典2、佛教基本教义3、佛教基本概念和神祗4、佛教的基本制度5、佛教主要节日和佛事活动 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节 基督教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二、基督教的基本内容1、基督教的经典2、基督教的基本教义3、基督教的主要派别4、基督教的主要节日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二、伊斯兰教的基本内容1、伊斯兰教的经典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3、伊斯兰教的主要功课4、伊斯兰教的主要派别5、伊斯兰教的教规、历法及节日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考核要求: 1、佛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了解) 2、佛教的基本经典、基本教

7、义和基本制度等 (领会) 3、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了解)4、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了解)5、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教义和主要派别 (领会) 6、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了解)7、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了解)8、伊斯兰教的经典、基本教义、主要派别和教规等(领会)9、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了解)第四章 宗教与哲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宗教与哲学的共性与区别。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与哲学的共性 一、宗教孕育了哲学 二、宗教和哲学都是较完整的世界观第二节 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一、宗教是情感化的本质 二、哲学是理智化的本质 第三节 宗教的哲学化与哲学的宗教化

8、一、宗教哲学的出现 二、追求哲学理论的彻底化而需求助于宗教考核要求: 1、宗教与哲学的共性 (领会) 2、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领会) 第五章 宗教与科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宗教与科学的联系和斗争。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与科学的联系 一、宗教为科学提供信仰支柱和研究动力 二、宗教改革影响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三、宗教为科学积累和传播创造条件第二节 宗教与科学的斗争 一、宗教与科学本质上的对立 二、宗教对科学的排斥和压制考核要求: 1、宗教与科学的联系 (领会) 2、宗教与科学的斗争 (领会) 第六章 宗教与文学艺术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宗教与文学艺术

9、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一、宗教与文学艺术的起源 二、宗教幻想与艺术想象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 宗教与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 一、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作用 二、文学艺术对宗教的推进或抑制作用考核要求: 1、宗教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领会) 2、宗教与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 (领会)第七章 宗教与道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宗教与道德的区别联系和宗教与道德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宗教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一、宗教与道德在文化系统中的不对称 二、宗教与道德的共通准则 第二节 宗教的道德化与宗教道德的抽象性一

10、、宗教道德化与道德宗教化的两种不同的趋势二、宗教道德在现时代的积极作用考核要求: 1、宗教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领会) 2、宗教的道德化是当今宗教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领会)第八章 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战争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的和平使命。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战争与宗教的关系 一、战争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 二、思考战争问题的不同维度三、宗教的和平使命第二节 大力推进宗教对话 一、宗教对话的层次 二、宗教对话对于促进世界和平的积极意义考核要求: 1、战争与宗教的关系 (领会) 2、促进宗教对话的积极意义 (领会)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宗

11、教与文化,何小莲著,第1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宗教学基础十五讲,王晓朝著,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宗教学概论,赖永海编著,第2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宗教概论,米寿江主编,第1版,人民出版社,2003年5、西方宗教文化,赵林著,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6、宗教社会学,(美)奥戴等著,刘润忠译,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宗教的起源与发展,(英)缪勒著,金泽译,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美)道森著,长川某译,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编,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宗教文化学导论,张志刚著,第1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