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师书恩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或课程)的整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在充分了解国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方案,并在实验区进行了实践,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好的效果。就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可能有几种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信息技
2、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和统一的标准,而在同一学段中不再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同一学段中仍设有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不同的国家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了适合本国的整合方式。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情况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部在让美国的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
3、ady for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的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把计算机作为美国教育的“新的基础”,把因特网作为“未来的黑板”,并确定了具体的教育技术目标。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技术成为联邦实施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主要焦点。这些改革和政策的目标是:增长学校和教室中计算机的可获得性,帮助学校接入因特网,向教师提供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课程中整合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指导。随着教育技术计划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增加了学校中信息技术的可获得性。美国已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为信息
4、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1997年是美国整合研究大规模展开的一年,各个研究项目在学校的整合实验全面展开,主要工作集中在培训教师掌握IT(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帮助教师转变角色,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IT,并利用IT进行教学探索。但是,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较大的差异。1997年对教师使用IT情况的调查表明,虽然教师开始广泛
5、地把IT应用到教学中,但是只有大约5%的教师在教学中把IT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大部分教师还是集中在利用IT在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备课、做演示文稿等等。1998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测,以了解IT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IT在教学中的利用确实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由于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鼓励,使得IT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泛滥,很多教师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于是各项目组号召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Place in right hands, use in right way)。1998年底对学生的
6、学习成果和教师进行了另一次评测,结果发现教师利用IT的水平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某些学校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99年整合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对教师的培训上。1999年的教师培训不再停留在对教师IT基本技能的培训,而是非常重视对课程整合理论的培训。大量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以及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开始离开研究室,走入中小学校,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帮助教师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一线教师开始尝试以各种方式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此时,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突破旧模式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
7、00年的课程整合研究进一步深化,重点在于鼓励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个方面都参与到课程整合中来,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建构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具备21世纪技能的人才。课程整合由模式探索转入环境建构的阶段。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即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出版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一书。该书详细列出了从学前到12年级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国家标准,核心是将课程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8、,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案例。此书是对前几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并把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提出了进行成功整合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明确指出不单纯是依靠技术。对学校来说,要把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学习、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某些条件是必需的。物力、人力、财力和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技术在学校中的成功应用。要创设有效应用技术的学习环境,应具备以下综合条件:l 能获得支持的远见和教育系统积极主动的引导;l 能熟练运用技术服务于学习的教育者;l (有关课程的)内容标准和课程资源;l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取向;l 有关技术对学习的有效性的评价;l 对当代的技术、软件和远程通信网络的接触和使用;
9、l 服务于维护和使用技术资源的技术支持;l 提供专业技术、有关支持和真实生活经验的社区(社会)合作者;l 维持技术应用所需的持续财政支持;l 支持新的学习环境的政策和标准。这种新的学习环境将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去发现和利用当前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和有关课程内容相互交叉的活动中。这种学习环境能够克服传统的教育实践不能给学生提供在当今社会所需的全部技能。今天的学生必须应用合适的工具,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学习、合作与交流。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在解决学生个别需要的同时,促进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学习环
10、境应帮助学生:l 运用各种媒体和形式进行交流;l 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和交换信息;l 以收集到的信息为基础得出结论并进行概括总结;l 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找到所需的其他信息;l 成为自主学习者;l 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协作;l 以合乎伦理的、适当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在于将技术作为工具导入教学,以提高某一内容领域或跨学科情境中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适时地获取信息、分析和综合信息,并能专业化地呈现信息时,才能说达到了有效的技术整合。技术应成为课堂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像其他课堂工具一样便于应用。美国政
11、府通过制定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但并不是所有的州都实行这一标准。各州依据国家总趋势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州的信息技术教育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实施。到1998年底,36个制定学生标准的州中有22个州(61%(将信息技术标准与基本学科课程相整合,6个州(17%)独立设立信息技术标准与其他学科标准,还有8个州(22%)在采取设置独立信息技术标准的同时将技术标准融入学科领域中。可以看出,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有多种方式:一种是在实行整合的同时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北卡罗莱纳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独立开设计算机或者技术课;另一种是在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
12、形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如路易斯安纳州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标准与课程基本技能标准相结合的框架,小学阶段没有明显的课程形态,初中阶段开设选修课,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计算机课程;还有一种与前一种相似,但对开课的要求不同,如夏威夷州在小学阶段没有提出明确的课程形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提供选修的教育技术领域课程,同时在选修的“职业与技能教育”领域包括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总的看,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几年的整合研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力,推动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旧体制的束缚,走向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教育改革,也为其他国家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
13、验。对我国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年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实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效果也逐步被社会认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断实践,我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组对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
14、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识。1明确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目前,我国广大中小学校拥有的信息技术设施分布极不均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学校,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数量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就全国范围内来看这样的学校是少数,或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学校还处于信息技术设备不足和缺乏状态。再考虑到社会和教师、学生家庭拥有的信息技术设备数量,很客观地讲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仍处于很低的水平。另外,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学科教师及学生能够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熟练地解决学科中教和学的问题。目前,除了极少数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外,大多数学校都
15、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难。教育部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即在学样设置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落后,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为补充。即使若干年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了很好的整合,在中小学要不要设置信息技术课,笔者认为这还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科技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新成果不断出现,它的发展和应用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
16、力的现代化水平,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为了促进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后备力量,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要有所改变,不再是停留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而是涉及到信息技术本体层面的内容,如机器人、人工智能等。2教师培训是关键实践证明,教师是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整合的目的和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进行整合的前提。为此,对什么是整合进行准确的界定或描述是必要的。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真正理解整合的目的、实质、方法和如何评价等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17、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竭动力,是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学科教学,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
18、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如在探究学习中展示问题情景,提供探究问题解答和评价的工具;在协作学习中提供检索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等等。总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能够用作绩效工具,探究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处理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以及评价工具。这种工具的应用,使原本难以实现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并产生用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效果。为了有效地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用参与式方法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培训,让教师自己动手进行用于整合的教学设计,并利用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和评价,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确实
19、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施之后还要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进一步整合的水平。评价是保证整合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它既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又包括实施结束后的评价。无论是哪种评价,都必须有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和量规,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3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层次、重实效地进行整合我国中小学中的信息技术设施和师资水平相差极大,虽然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教师培训和“校校通”工程,但是这种差别的消失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因此,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种标准去要求所有学校去进行整合实践。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尽可能地利用社会和家庭的信息技术力量,取得社会和家
20、长的支持,同样可以取得整合的良好效果。即使条件很好的学校,可以进行更广泛、更深层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同样需要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4建立持续发展的机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它有开始,但不应有终结。就像粉笔、黑板一样,至今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建立不断推进整合发展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包括:l 不断提供财政支持,保证能及时扩充和补充必要的软硬件资源。l 集中力量(包括人力、设备和财力)开发、建立可供各学科使用的教学信息资源库;l 为学科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信息技术;l 不断地培训教师
21、,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l 为教师提供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用软件资源的空间和时间。 参 考 文 献1 2000NETS(美国)2 http:/www.ISTE.org3 Teachers Tools for the 21st century: A Report on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4 5 http:ceoforum.org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
22、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
23、,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
24、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
25、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
26、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
27、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