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5969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支架理论在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运用,提出了教师在实施支架教学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支架理论 英语教学 运用 1支架理论。支架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种。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后经俄国心理学家维果基(Vygotsky)、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Ausubel)和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等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包括了支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

2、Anchored Instruction)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是建筑楼房时必需的临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这种支持就撤掉了。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lll)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 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定义中很清楚的说明了教师的教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

3、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的建构自己,不断形成新的能力。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

4、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2支架理论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高一英语Book 1A Unit 3 Going Places教学课型:听说课(warming up,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目标:21 语言知识与技能。211 熟练掌握与话题相关的常用词汇与表达法。词汇:destination, consider, means, transportation, board。表达:Where are you going?How and why will you go there?What will you like to do there?212 培养学生听、说、读、

5、写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213 使学生能就given topics较好地完成一些开放性话题。22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221 在有趣的话题激励下,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222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223 在共同完成一些调查、采访、取长补短等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团体协作意识。224 带领学生领略世界风光之美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23 学习策略。231 兴趣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对话、讨论等。232 开放式教学策略,如:brainstorm, role play, given situations等活动。233 任

6、务型活动策略,在做中学,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24 教学处理及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中心“旅游”,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时尚话题,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与喜爱。这节课涵盖了有关这一话题的许多内容,如:“人们在旅游中的交通方式”、“旅游点的选择”等等。所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几乎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而设计的。241 Warming-up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图例可以看出人们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第二、三部分要求讨论有哪些交通方式。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先决定destination(where),然后是第二、

7、三部分讨论有哪些交通方式means of transportation(how),接下来再处理第一部分图例traveling behavior。主要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后面的活动做好热身准备。242 Listening提供了两部分听力资料。前面为三则飞机起飞前的广播通知;后面是写在五张明信片上的旅游者的自叙。目的在于通过输入语言,掌握一些旅游中会碰到的常用表达法。243 Speaking提供的是关于“时光机器”的资料,幻想人们可以借助于这一神奇的交通工具,在过去、未来的时间长河里随心所欲地畅游,文后设计了表格。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开放性的话题,学生需要结合学过的历史

8、、地理知识展开想象才能做到。而前面的warming up, listening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destinatio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boarding call)输入是不够的。要求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说”的时候要做到言之有物就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格,让学生了解同学们旅游的情况,表格内容包括:destination地点;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hat to consider(交通方式,选择的理由);things to see(看什么)。让学生按照表格要求调查、采访其他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9、在交际中真实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25 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教师搭建的是背景支架:图片、地图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全国或者世界闻名的图片,从视觉刺激学生,让他们猜地点。如,看到the Great Wall图片马上说出Beijing。图片可以多样化,如著名的建筑物、动物、风景等。目的是给出学生旅游地点,从而引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后面的听力部分填表格时,听力内容并不提及地点,但填空内容要填地点。这部分guessing game 也为听力做好铺垫。T: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today?S: Fine.T: Hows the weather li

10、ke? S:Its sunny.T.:The good weather is good for S: sleeping.T: It is good for going places-traveling. Would you like to follow me to visit some places?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m the names of the places.T: We call the places you want to go “destinations”.Setp II Warming up教师用brainst

11、orm的方式复习交通方式的种类。1)在让学生猜完导入部分的图片地点后,T: How can we get to these beautiful places?S: By bus.2)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中国地图,标出四个情景地点,让学生说出采取何种交通方式,并讲述理由。地图的提供使得书本的情景具体化,更能提高学生兴趣,调动他们说的欲望。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知的是一些旅游地点(place),交通方式(How can we get there),而未知的是生词destination,means of transportation, consider,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这些生词描述在四个具

12、体情景时应该采用何种交通方式。教师在展示每一张图片时,除了按guessing game的要求以外,还要有意识的不断地提醒学生destination,强化学生对这个生词的记忆。猜完图片后,教师导入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hat to consider when choosing means of transportation.活动主要是个人回答的方式,教师give situations。这样,通过图片展示师生问答,复习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地点和交通的各种方式),教师搭建的支架让学生进入了新的情景:如何在具体情景决定何种交通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解决问题

13、。活动的形式就从教师的控制模式(controlled modeling)进入了一个半控制性的模式(semi-controlled modeling)。学生的知识就从他们已知的迁移到一个新的发展区域。3)图例中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教师搭建的支架:两个特殊疑问句。本单元的语法是复习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所以问题是:Are they doing anything worng? 第一个图片的例句答案是He is driving two fast. 如果教师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让学生描述书本四个图片,学生就可能会漫无目的地说:I can see a

14、 man, some trees, some rubbish, and a sign “No litter”绕了半天可能都没达到在具体情景中说出所学的时态的这个目标。所以,老师给学生搭建的支架是两个特殊疑问句:What does the sign say? What is the man doing? 这两个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范围,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以第一个图片为例:T: What doe the sign say?S: 30 miles.T: What is the man doing? S: He is driving at a speed of 80miles. 通过教师的支架,将学

15、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Are they doing anything wrong?由于教师的启发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老师所提供的句子,自己去分析另外的图片,独立的用现在进行时口头描述图片的内容。除了课本提供的四个图片以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生活里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Step III Listening听力资料包括两部分:前面为三则飞机起飞前的广播通知;后面是写在五张明信片上的旅游者的自叙。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解一些有关旅游地点(destination)的信息,掌握一些旅游中会碰到的常用表达法,为学生后面的speaking做更多的信息输入。第一部分、

16、教师搭建的语言支架:登机通知例子。考虑到并非每个学生都有过坐飞机的经验,知道什么叫登机通知,在听前,教师给学生一个登机通知例子,通过让学生阅读明白什么叫boarding call,降低了听力难度,清除了听材料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增加了学生出行时需要的旅途知识。阅读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flight number, destination, gate。T: Now youve known so many destinations,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some traveling behavior. Ready to go? Lets go to the ai

17、rport.T: Ill show you an example of boarding call.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第二部分:五张明信片上的旅游者的自叙。这部分书本的表格需要填的内容较多:Where is the traveler? What did he/she do? How did he/she travel? 听力的时间较长,有三分钟。针对听力材料长,内容多的情况,教师把五段听力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设计成不同的形式。教师搭建的支架一:Tick the words you hear.在听力中,提到了学生不熟悉的词组:the Forbidd

18、en city, Eiffel Tower, Museum, Mona Lisa,而地点是要通过这些材料猜出来的,如: the Forbidden city- Beijing, Eiffel Tower, Mona Lisa- Paris。这一部分,教师在leadin的图片展示时用了guessing game的形式为这一步分听力作铺垫。另外的几个地点要通过动词来猜swim- the ocean, walk/ jump- the moon。所以,听力内容不易掌握。在听第一、第二部分内容时,教师把几个明信片的内容重新安排在一起,让学生辨别。1.Tick the words you hear:Tia

19、nanmen Square the tower trainthe Great Wall the Forbidden Cityspaceship the earth2.Tick the words you hear:Museum French European the square the tower Mona Lisa romanticbus and lift教师搭建的支架二: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把第四、第五部分的内容按高考的模式编排成单项选择题,每部分按地点、交通方式、做什么来设计问题,把要求填的内容在选项中显示出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辨别正确答案。3.Cho

20、ose the correct answersWhere is the traveler?A. On the moon B. In the OceanC. the North pole or the South poleWhat did the traveler do?A. She walked and saw some strange animalsB. Look at the fish C. See the towerHow did she travel?A. by plane B. bus c. by train4.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What did t

21、he traveler do ?A. looked at the earth B. Looked at the fishC. saw animalsWhere is the traveler?A. France B. the moon C. in the oceanHow did he travel?A. bus B. train C. spaceship教师搭建的支架三:Fill in the blanks.第五部份的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填空部分和书本表格要求填的内容相似。这样,难度就比听完所有的材料再找答案容易。Fill in the blanksThis place is fantas

22、tic! Look at all the _! Wow, its good we have enough _, because we cant breathe here. We had to _for twenty minutes to get there. Its difficult to write a postcard here_the paper is all _. Oh. Look at that _, it looks like a _!. Lets go ! Peter and Tina.有了教师搭建的这三个支架,学生就可以在分别听完录音,做完每一部分的题目后,再综合起所有的信息

23、填好书本的表格。Step IV: Speaking T: Now youve learnt some destinations, means of trasportation, traveling behavior and you also listened to the traveling experience of the others. Its your turn to speak out.教师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按照表格要求调查、采访其他学生,然后做一个陈述(presentation)。表格如下:教师搭建的是示范支架:表格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如:认知

24、能力(cognitive capacity)较强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综合自己的听说能力创造性地来完成这项任务;而认知能力稍微弱点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回顾前面教师的大量语言输入(warming up, listening),也就是示范支架,来填好调查表格。在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表达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这是学生的输出部分(output)。如下图所示,在整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所搭建的一个个支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语言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3在实施支架式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31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经验及兴趣等,重视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

25、作用,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32 关键概念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理解之后,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33 学生探索过程中要重视小组协商、讨论的作用,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4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参考

26、文献1 Bilash,O.(1998). Planning for writing instruction in a middle years inmmersion/partial imersion setting.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31(2).1591692 Bruner, J.S.(1975) The ontogenesis of speech acts.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2, 1403 Cummins,J.(1979). Approach to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emeo Regi

27、nal Language Center, Singapore.4 Gardner, H (198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 Basic Books.5 Higgs,T.(1984)”The Introduction : Labguage Teaching and the Quest for the Holy grail” in the Theodore V. Higgs,ed, Teaching for proficiency :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ACTF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eries,vol 15 (Lincolwood, I11.: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6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8 谢慧萍.支架理论在英语合作学习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第一册(上)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