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978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然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醉心于历史史实的简单陈述和历史结论的归纳总结,却忘记了历史的真实性恰恰是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的教学就走入了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听得无趣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如何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科的魅力,使学生乐学历史,喜欢历史老师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寻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我

2、认为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三美:幽默之美,情境之美,严谨之美。幽默是历史课堂魅力的源泉。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讲究课堂语言的幽默之美,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疲劳,保持并不断刺激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比如:讲苏联改革时,我用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有关几位苏联领导人的形象表述来讲,效果非常好。他把苏联比作一列飞速前进的列车,在行驶中遇到了铁轨断裂火车无法继续前行的相同问题,几位领导人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决断。列宁号召大家把火车抬过去继续前进;斯大林下达死命令,必须在几

3、小时内抢修,结果提前完成任务,火车继续滚滚向前;赫鲁晓夫命令人们晃动火车,让火车上的人感觉到火车还在前行;勃列日涅夫命令把已经走过的铁轨拆下来换掉坏了的铁轨,这样火车还能继续前进;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卸下车身轻装上阵的方式,跃过障碍,结果失败了,更没想到的是克林顿跳上火车,把它朝着相反的方向开跑了。听完这个故事学生在笑声中细细品味其中深意,能够更好地理解苏联各个时期的政治特点。最后还可以再幽默一下,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僵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富有事业心的教师,无不希望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活力,这除了要求教师多方面的深厚的文化修养之外,还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幽

4、默”这一特殊的本领,有了它,才能不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造就宽松的教学气氛。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上。情境是历史魅力的根基。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组成的,我们对不同人物和事件应该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讲述,切不可千篇一律地简单陈述。我们应该塑造语言,充分体现历史科应有的文辞之美,我们创设的情境应该力求生动形象,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愉悦,感觉不仅是在学历史,而且是在欣赏和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激发其兴趣。我们要善于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一段来自温州十五中王少莲老师关于戊戌变法的视频资料给我很大的启发,她的主题是“顺乎世界之潮流”,

5、她首先设定了一个特定的情境:无知山谷里守旧老人与先驱者的较量,并且把这个寓言故事贯穿始终,联系戊戌变法前后中国先驱者的救国探索,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国的历史现状和世界潮流,由寓言回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寓言,最后王少莲老师用这样一段慷慨激昂的讲演结束,“谭嗣同为什么要求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静自若,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英雄逝去,留给世间的是一种浩然正气。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这堂课给我的印象极深,不光是这种独特的课堂设计,更主要的是王少莲老师独特的语言风格为她的这堂课增

6、添了情境之美。我们也可以借助诗词为语言增添色彩。历史科的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和一些诗词联系起来,由此既可以使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魅力,又能很好地诠释历史现象,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建筑特点可以引用白居易的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容外郭城的坊市如棋盘、菜畦式的布局。要想做到情境之美,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布局,创设情境,运用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不同风格,感情色彩各异的富于变化的课堂用语为历史课堂教学增添魅力。严谨是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科学的直接要求。虽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创设幽默之美和情境之美,但都不能离开历史

7、的真实性,否则就是亵渎科学。严谨之美表现在课堂结构的严谨,科学术语表述的准确无误和逻辑性。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准确、明晰不就是强调严谨吗?在备课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小结等,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享受历史科结构严谨之美。比如讲孔子与老子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昨天听了易中天老师的一家之言,今天我们来看看教科书是怎样阐述孔子,老子及诸子思想的。(多媒体课件显示)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画像,从古到今各种画像之一。画像上的孔子,两手当心,哈点儿腰,身体略向前倾。这种姿势,古人叫“磬折”,好像奏乐的石磬,有个弯儿,它和背手撅肚子趾高气扬的样子正好相反,是表示:温、良、恭、俭 、让。 由此导入,然后是现代人给孔夫子的定义,接着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有什么发展,这样层层深入,最后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孔子思想内容而且进一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个基本规律。这是历史科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结构严谨之美,只是作为历史教师是否有发现这种美的潜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