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992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余柏青教育新理念是人们对我国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课堂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也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但是,新课程新理念在中学落实和推广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在“穿新鞋,走老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出现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在传统课程向新课标课程转变过程中,部分教师不适应现行的新课标教材。传统课程以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为特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内容编排,构建有利于“教师教”的课程体系。它着眼于学科课程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其它

2、学科缺乏沟通、渗透、合作,而且这些系统的科学知识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忽视实用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没有适应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扼杀,爱好被压制,创新能力也每况愈下。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以及欧洲的一流大学,普遍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再着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在21世纪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国很好地借鉴欧美先进的理念,教育主管部门狠抓教材建设,编写出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学”的教材。目前基础课教材编写队伍可谓是群雄并起,教材质量较之于以前也有大幅度的提

3、高。由于教材编写均由出版社组稿,不同版本的教材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与课改所要求的教材仍有较大的差距。在使用新课程标教材时,教师尽管褒贬不一,但还是在探索中艰难前进。教师在使用科学、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教材时反响最大,甚至在沿海和内地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这些教材在沿海地区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在国家级试验区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推广。但是在内地出现了学生高兴(学习负担减轻)、家长忧愁(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不相衔接,对子女的前途担忧)、教师无奈(教师对综合教材不适应)的极为尴尬局面。有些在国家级实验区范围的学校,想方设法退出实验区,甚至出现整个实验区都希望退出新课程教改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

4、出现,充分说明现代课程取代传统课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在传统课程向现代课程逐步过渡的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教师培养体制、思维习惯、传统势力等严重阻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因此,新课改所遇到的困难主要问题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自身不适应新课标教材。教师要主动“洗脑”,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摆脱纯课程知识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主动与社会对接,以使学科课程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传统的认知观强调认知领域的“基础知识”,轻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布卢姆的目标的分类学主要分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但传统认知观只对认知领域情有独钟。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新理念就是要抛弃“双基”;他们认为只要有

5、高考存在,学习就必须奉行“学习无它巧,多把时间搞”的准则,此外别无它法;谈创新,更是纸上谈兵。基于此,许多教师坚守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敢也不愿改革。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认知观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学科课程的“谋生立命”之本,没有基础知识充实的课程只是一具骷髅,而没“血”没“肉”,无法产生生命律动,更无法发挥学科课程应有的功能。吴永军教授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当前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p6)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基础讲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新课程新理

6、念背景下的认知观同样强调基础,只是要求“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新课程新理念认为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递传播者,更应该成为知识的播种者。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这就要求不同阶段的教师在自己所教的阶段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前提,把学生扶上马,再送学生一程。也惟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得到显著提高。三是传统教学观注重对结论的讲解,造成“学习”与“研究”分离。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学生学习

7、任务是接受现存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他们没有发现真理的任务”。中国受到前苏联传统教育学的影响,总以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专业研究人员的职责专门研究,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唯一使命是通过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传统课程的结论,从而形成了“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考试内容以外的问题进行探究时,往往容易受到教师冰冷的反应,甚至会大声呵斥。自此,学生会循规道矩,按照考试的内容进行反复复习,对考试之外的知识点却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出现在文科班的学生要求教师不必分析材料,直接念现成答案的怪现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高考中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但发展前景实在堪忧:因为他们的研究能

8、力实在有限,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即使能勉强完成任务,混个学位,但也因缺乏创新而后劲不足。其实,学习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新三维目标就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过程所获得的结论,不但能使学生记忆深刻,更重要的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有些教师则喜欢直接向学生灌输结论,认为学生掌握了结论就万事大吉。如果确实如此操作的话,一堂能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的课会变得死气沉沉,宛如一篇精彩的散文因为“过程”与“结论”的分离,而变得索然无味。由此观之,“学习”与“研究”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必须统一

9、于教学过程之中,以便使学生在完整地体验教学过程之后获得活生生的结论。这些结论一旦变成被激活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四是传统作业观是模仿性训练,难以体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按照五步教学法,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不缺少作业这个基本环节,但是对作业的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传统作业观漠视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设计的作业均是一系列模仿性训练,无助于学生分析并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学生做的练习基本上就是基础训练。学生向教师“交差”,教师“应付”领导。其实,这种粗放式经营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家长、教师都产生消极的

10、影响:学生陷于题海而痛苦不已,教师疲于应付作业的批改,堆积如山的资料给家长带来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在问题的提出方面,都是由教材或教师提供,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没有任何主动权;在作业解答方面,它具有非开放性的特征,填空题、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答案都毫无例外地来自教材。譬如问答题,教师首先做好所谓的标准答案,每个采分点多少分都已设计好。对于学生而言,与标准答案吻合度越高,则分数越高;反之则分数愈低。至于学生在标准答案之外的独特性创见,则很难在分数上体现。换言之,作业强调的是模仿,忽略的是创新,正如给小孩洗澡,倒掉的是小孩,保留的却是脏水。另外作业不鼓励合作,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对作业的评价也是被动

11、评价。因此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有可能是“单打独斗”的好手,但一旦有合作机会,就会形成严重的“内耗”。其实,任何学科的作业都应着眼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通过个体研究或集体讨论,最终才是解决问题。作业要有质量,基本的前提在于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因此设计题目也颇有讲究。长沙市一中的胡军哲老师对精心设计训练题的原则和方法有个精辟的总结。他归纳为:“剽窃”好题,“改造”陈题,“创造”新题,“剔除”错题,“校订”疑题,“放弃”难(怪)题。从现在的中学考试的试题、练习设计来分析,题目集中在识记层次。在部分地区部分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后,教师更加迷惘,甚至不知道怎样命题?美国的中学社会学科识记层次题目的设计,为

12、我们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很好的范例。例如:要确定杰克逊就职典礼的有关内容是在课本的哪一页,应该使用:(1)文献目录 (2)附录 (3)索引 (4)内容目录表 (5)序言假如是我们教师命题,题目有可能从杰克逊就职典礼的内容方面出成简答题。从这两种出题的思维模式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国考核的主要是具体知识点。两相对照,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把学生从机械性记忆中解放出来,我们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因为它远比一个个具体的静态的知识要实用。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新理念实施的主要环节之一。要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要采取

13、具体的对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我们要加强能符合中学教学实际的理论学习。谈到理论,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新课改的理论太少;中学老师则认为理论太多,如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等诸多理论,中学教师面对目不暇接的理论无所适从。我们讲新课改理论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现在流行的教改理论中,“舶来品”多,“土特产品”少;另一方面,现在流行的教改理论多,但真正能实用的少。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没有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一般是先有教学实践,而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进而形成零星的不完

14、整的理论。欧美及前苏联国家教学理论发展规律与中国不同,它们是先有理论作指导,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形态。中学教师在撰写教学论的论文时,经常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思维逻辑,即先有缺乏理论支撑的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然后再按图索骥地去找理论。由于缺乏具有中国特色而且系统的教学理论指导,因此教学论的论文总是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怪圈,很难取得突破。在中国从不缺乏教学理论,从粱启超、何炳松再到蔡元培、陶行知、陈鹤松等近现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特别如陶行知的“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素质教育都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但我们许多教育研究工作者,对国内教育家的思想视而不见,而热衷于推销

15、“贩卖”“舶来”的教育理论,仿佛贴上洋理论的标签,教学论文就是“乌鸦”变“凤凰”了。尤其是欧美先进的教学理论没有经过深层次的加工和改造而直接传入中国,结果由于囫囵吞枣式的理解而产生“消化不良”,直接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传统教育理论与欧美教育思想方面,我们提倡一种新的“中体西用”论,实际上用这种方式思考近现代欧美教育理论怎样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相融合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找到欧美教育理论有可能生根的地方,再依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自身固有的活力,吐故纳新,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中学教育实际的理论,从而在理论层面上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次,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长沙市

16、长郡中学教学校长陈来满有句口头禅:一位好老师能把一篇非常拙劣的散文教得非常优美。这句话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诠释得淋漓尽致。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中学教师队伍中,合格层次的教师居多,真正教学、教育及科研都很出色的名师比例还是过低。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出更多的教学名师,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加强“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员、以课堂为研究对象”校本教研,以培养一支适合本校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校本教研要发挥“全员参与、同伴协助、专家引领”的特点,使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断提高教研水平。用教研的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17、的同时,努力拓展校本教学研究的领域,使教学与科研真正达到良性互动。教师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与示范中学、示范中学与普通中学、城区中学与农村中学的双向交流。一般而言,优秀教师都相对集中在示范中学,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代表着该地区的水准及发展方向。而高等师范院校尽管教授们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远远滞后于中学教师,但在他们的研究领域都是相当精深的,可以为中学教师就某一个问题的教学提供最合理的教学建议;同时大学里丰富的资料都是中学教师羡慕不已的,能为做科研的中学教师提供最扎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示范中学通过“开放日”、“研讨会”“网络课堂”等形式,把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向普通中学辐射,以推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8、的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必须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近年来,以提高中学教师学历层次为主要目的的专升本函授逐步萎缩,以提高中学教师科研水平为宗旨的教育硕士培养在悄然兴起。教育硕士生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视野开阔了,科研及理论水平相应地得到提高,专业化程度明显也得到提升。第三,我们要加强对中年教师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学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在调研中,青年教师提出:我们年年参加培训,也把培训的思路带到课堂,但是我们经常挨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校长等批评!何故?原来学校的话语权大多掌握在中年老师及领导手里,他们还是拿着旧尺子来评价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如现代课程

19、观主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不刻意追求完整性和系统性。年轻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少作业巩固环节或者教学内容没有讲完,都会引来用传统观念指导的骨干教师的“炮轰”。有位年轻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许多问题离开了课堂,结果这堂成功的教改课遭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猛烈批评。传统教学观点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现代教学观则是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最终目的要达到使没有问题的学生产生问题,有问题的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如此说来,年轻教师何错之有? 对占有话语权的教师培训,特别是对中学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培训乃当务之急。只有这

20、样,年轻教师的课改精神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新课改才能更顺利地得以推广。第四,我们要加强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不太重视自身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经常出现“毕业即培训”的不正常现象,特别在重点师范院校这种情况比较明显。这种现象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偶然现象,应该与高校推行的政策有关。为减少就业压力,学校各级领导总是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因此许多学生准备考研究生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习,导致师范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系统的训练。一般师范院校专攻学生就业低端市场,因此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及一些国家“211”工程

21、师范院校主要培养研究型的学生。但从现在师范院校学生分配情况来看,重点大学的本科学生就业质量普遍下降,即使获得硕士学位,相当多的研究生也将充实到中学教学第一线。鉴于此,重点师范院校要主动放下架子,既要培养研究型学生,抢占高端就业市场,同时又要培养实践型的应用人才,尽量多占领低端就业市场的份额,这就要求我们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五是要推行S0L0(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分类记分法,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记分方式。 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分类评价

22、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以检测的,比格斯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由此可见,比格斯提出的思维分类结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类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传统高考历史题目中的主观题评卷,我们一般运用注重“量”的采分点记分法。如果在高考评卷工作中,能运用既重“

23、质”又重“量”的SOLO法,按照学生的回答问题所能够达到的思维层次记分,这不但更有利于选拔人才,而且更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按照重量而不重质的采点记分的话,一般考生与极为优秀的考生至少在主观题方面没有差别。对于优等生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果继续采用采分点记分的话,它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是课程进行改革,教材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没有改变,教师将会感到困惑。如长沙开福区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学校,按照新理念在我与社会测试题中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大家谈(10分):爱国主义浸透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请你谈谈你身边的爱国故事。请问:爱国故事多,分数高

24、?还是故事精彩,分数高?我们请教命题老师,他坦言:他也没有客观的标准,凭感觉打分。这事例说明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单一用考试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使没有更合理的方式取代考试,但采分点记分方法肯定要改革。另一方面,课程与评价方式改革不同步,评价方式明显滞后。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若继续运用采分点记分法为主的评价方式,它会促使教师通过反复刺激和强化知识点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分数,将会再次引发新一轮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因此,探究一种能把质的要求与量的标准两者较好地结合的评价方式,是课程改革专家要急于要破改的课题。(本文将发表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作者简介:余柏青,湖南师范大学历

25、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和中国现代史。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发表教学及社科论文多篇. 邮箱:yubaiqing2006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

26、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

27、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

28、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

29、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

30、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