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5997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2.能设

2、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既得事实 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自然界中的植物时装秀,看看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播放植物“时装秀”视频,内容为同一地点及其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忆四季的过程。】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生:春夏秋冬。生:四季。师板书:四季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是怎样的一个规律?生:春夏秋冬依次出现。生:一年中总是先经历春天、再经历夏天,然后是秋天,最后是冬天。师:也就是交替出现。师:你知道四季交替出现一次要经历多长时间?生:一年。板书:一年。师:你们经历了几个春夏秋冬?生: 【因为每经历一个春夏秋冬就是一年。让学生说

3、出自己经历的春夏秋冬的个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年龄与四季的结合,再次体验一年时间的长短、体会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二、逻辑推理 提出假设1.依据事实,提出猜想师:根据你们的经验,四个季节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生:气温不同。师:气温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气温的变化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生:还和太阳的直射、斜射有关。板书: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斜射师:为什么说气温的变化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生:日照时间的长,气温就高,日照时间短,气温就低。生:日照时间长,白天的时间就长。师:白天时间长、白天时间短的现象分别发生在哪个季节?生:分别发生在夏天和冬天。师:据统计,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的时间可达

4、15个小时左右,冬季平均在十个小时左右。看来,气温的变化与确实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系。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师:为什么说与太阳的直射、斜射有关?生:直射时接收的光强,气温就高,斜射时接收的光少,气温就低。师:生活中哪个季节气温高,哪个季节气温低?生: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师:为什么太阳光有时直射、有时斜射地球呢?这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师: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交流。师:你们认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生1:可能与地球的自转。(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画一个地球,并画出自转方向)生2:也可能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有关。(教师再画一个太阳,并画出地球围着太阳转的轨道。)生3

5、:我觉得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生4:离太阳近时气温就高,离太阳远时气温就低。我认为可能是这个原因。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尽情猜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猜想能力。将以上学生的猜想结果板书在副板书的位置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学生的猜想展示出来,二是为了避免学生的重复猜想,三是为了下面推翻不合理的猜想环节做好准备。】2.分析猜想,去除臆想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猜想(教师指板书):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什么?生:昼夜交替。师:是呀,自转带来昼夜的交替。如果自转能带给我们四季的话,岂不是我们在一天中就经历春夏秋冬了吗?事实是这样的吗?生:不是!师:看来,地球的自转与四季的形成关系不大

6、。(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再看下一个猜想:什么是地球的公转?生:地球围绕太阳转。师:还有不同的解释吗?生:师:是的,科学上就把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叫做地球的公转。板书:公转师: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大家想一想。生:自西向东!生:自西向东!师:为什么?生:在不同的季节看到不同的星座,星座的位置逐日西移,都可以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师:是的,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动,作为北半球来说,是逆时针转动(画出逆时针的箭头)。师:地球的这种运动有可能使太阳光有时直射、有时斜射吗?生:可能!师:好!(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再来看这种观点:离太阳近时气温就高,离太阳远时气温就低。怎么理解?生:就

7、像活路一样,离火炉近就热一点,离火炉远就冷一点。师:据科学家探测,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并不是在这个圆的中心,所以地球上就有一个近日点,有一个远日点,可是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我们的1月份,而在远日点时我们正处在7月份。(教师边画图边讲解)师:想一想,7月份是我们的哪个季节?1月份又是哪个季节?生:7月份是夏季,1月份是冬季。【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写出冬、夏二字。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地区为什么在近日点冷、远日点却热?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猜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而推翻自己不合理的猜测。】师:这与实际相符吗?生:不相符!师:看来这种猜测不符合实际。(在这个猜想的后面打上)师:这

8、样看来,只有一种猜测存在可能: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有时直射地球、有时斜射地球,从而引起气温的变化。三、设计实验 模拟验证 1.建立模型师:怎样才能知道太阳的直射与斜射呢? 生:可以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生:光直射时,影子短;斜射时,影子长。生:直立物体的影子长,说明光是斜射的,影子短,说明光是直射的。师:怎样能看到阳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呢?生: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生:树一根杆子来观察。生:在地球仪上树立一个杆子,再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看看就知道了。师:这个方法可以吗?生:可以!师:那好,这个模拟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具体怎么操作。请大家讨论一下。开始吧!学生讨论。【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9、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是有限的。让学生讨论一下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际上就是给学生的想象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实验器材的摆放做了个缓冲。】组织学生汇报。师:哪个小组先说你们需要哪些器材?准备怎样做?生:我们需要一个灯泡当太阳,一个地球仪当地球,一个小木棍当标志。我们准备把小木棍立在地球表面,然后拿着地球仪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小木棍影子的变化。.师:大家的想法不错,我想的也和你们想的一样!不过我还有三个建议提醒大家:第一,作为我们居住的北半球,地球公转时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生:逆时针!师:第二,我们是观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过程还是选一个点作为代表来观察?生:选一个点代

10、表吧!师:那好,我们选择一个点,并主要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观察比较,可以吗?生:可以!师:第三,各个方向观察点上的时间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生:相同!师:也就是说四个方向上的点都是太阳直射的一面。巧了,我就是按照大家的意思给你们准备好了!每组一份,过一会观察的时候打开灯仔细观察就可以了,还要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注意安全。这个实验5分钟够不够?生:师:开始吧!【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保障,但如果时间过多,会使部分学生进行无效探索,还会影响和带动其他的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的约束,能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当然 ,时间不够的话可以追加。】2.模拟实验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

11、与。观察记录单 方向东西南北影子的长度格格格格我们认为1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 )。我们还发现4.对比辨析 总结提升1.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转移到原型上去分析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学生持记录单汇报交流。生:我们小组发现,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地点太阳光有时直射,有时斜射。生:我们小组发现在转到南边时物体的影子最长,转到北边时影子最短。东西方向上的影子长度是差不多一样的。生:影子长短在地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是有变化的,而且每一周的变化一样的。师小结:在刚才的模拟实验中,大家发现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直立物体影子的长短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射点会发生

12、有规律的改变。师: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生: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有没有其他的发现?生:师: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呢?再仔细观察观察。【观察活动要充分。由于在第一次观察活动中学生没有发现地轴是倾斜的这个特点,所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观察。】学生观察。生:我发现了,地轴总是倾斜的。生:我发现了,地轴总是倾斜的,转一圈都不变。生:我们也发现了!【如果学生还不能发现地轴是倾斜的话,老师就要利用“一年四季中在北天都能看到的星星是哪一颗?”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北极应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才能始终看到北极星。”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推理出:地轴总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保

13、持不变,这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发生规律性改变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暗箱所在。】师:那好,可以拿起其中一个地球仪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先保持地轴的倾斜并使倾斜的方向不变,然后再让地轴直立起来转一转,看看有什么发现!试一试!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师:发现了什么?生:如果地轴直立着,太阳的直射点就不会发生改变!师小结: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原来,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致使太阳直射点发生规律性的转移。太阳光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斜射北半球,形成北半球的四季。如果是地轴是竖直的,则太阳的直射点不会发生改变,地球上的每一个点在一年中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是不是

14、这样?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研究。播放视频资料。【资料中展示的是太阳直射点随地球的公转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对这个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验证学生的猜想及实验观察的结果,给学生以鼓励。】师:录像中告诉我们,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哪里徘徊?生: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之间。课件展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徘徊带来的结果,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师:在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春季;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季,接收的阳光强,光照时间也长,这是北极圈内是什么?生:极昼!师:南极圈内呢?生:极夜!师:之后直射点南移,再次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秋季,白天和夜晚等长;之后直射点继续

15、南移,北方的气温继续下降,当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季,之后直射点北移,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就到了春季。这就是北半球上的四季。也正是因为四季的出现,才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星空。师:看来我们的发现与科学家们的发现是一致的。得出结论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生: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生: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生: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生:地球的公转形成四季。师:我们发现,四季就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地球不停地公转,四季就会不停的交替出现。板书:更替师:南半球有四季吗?与北半球一样吗? 生:南半球也有四季,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师:赤道附近呢?南极圈和北极圈内又是怎样的情形?生: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南北极圈

16、内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四季形成的原因。生: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产生了四季。生: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地球不停的公转,四季交替现象就会不断出现。师:这节课,我们首先通过观察四季中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来推想四季的形成,然后设计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知道了四季的形成,还推想出在地球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南北两极还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师:在录像资料中,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生:节气!能力运用师:我国古代人们在一年中划分了24个节气,每一个节气代表什么意义?每一个季节里有哪几个节气?节气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想不想试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研究一下?【让学生带着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进行课下的探究,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延伸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生:师:下节课再交流?生: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