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088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收获,在压力中得到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今年3月,我参加了余姚市新城市小学、陆埠镇校、横岙小学、求实小学四所学校联谊教研活动,执教了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受到了所有听课老师的好评。听着老师们的夸赞,我不禁回想起了刚接到教研任务时的心里感受心头突然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深感这次承担的责任重大。原因之一:我校是这次活动的主办者,执教者该有充分的准备迎接来宾。原因之二:这次教研活动该起到传帮带作用,能把城里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的新理念向农村学校辐射。好在校语文教研组立即组织了试教交流再试教的活动。三次执教我都是将课题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口,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同事们也以这为突破口,纷纷发表自

2、己的见解,这让我在压力之余尝到了集体智慧的甜头。三次组内交流,次次都让我有不小的收获。案例描述一 课堂入窘境师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师:同学们,一齐读黑板上课题。师: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老师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文中找答案。(预设:鱼游纸上的原因是青年写在纸上的一句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生1:鱼游到了纸上的原因是青年静静地画鱼。生2:鱼游到了纸上的原因是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生3:鱼游到了纸上原因是他时而工笔细描时而师:大家再想,到底是哪句。生一片茫然。交流现场,一语唤醒梦中人课后,教研组内二十位成员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和我的设计意图及课堂现象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

3、烈。李莉老师:题目往往是一篇课文的眼睛,你能以课题为切入口,统领全文,展开教学,这一点很好。我想,如果你在“游”字上下功夫,把题目做细,这样,我们的教学该会落到实处吧。鲁英老师:哎,对了。宣老师,你就给“游”换个字试试。我们常人认为纸上的鱼只能是画出来的,而文中的小姑娘却说鱼游到了红上,干脆就把“游”字换成“画”字试试。许雅文老师:我觉得鲁老师的设计可以一试,听完刚才这堂课,总让我感到学生学得很被动,一直游离于文本之外,主要是老师一直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余地。你该让学生发现问题,又主动去亲近文本,解决问题。其他在座的老师也纷纷说:“对对对,就这招,先试试吧。”黄利明老师:我们知道你这

4、次执教的压力很大,因为这堂课具有展示性质,得经得起推敲,希望大家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启发。凝思片语听着老师们的积极交流,能体会出她们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偶尔抬头,跟组内老师的目光对视,能读出她们对我的期望,这更使我心头的压力倍感加重;是啊,怎样让我设计的导入引领整堂课,让精彩课堂作为呈给从大老远来听课老师的礼物。但看她们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真挚,尽是对语文教学的热忱。我内心的压力随之化作一股动力,一种幸福之感也油然而生。夜晚,我再次亲近文本,潜心会文,打开摘得满满的笔记本,细细品味白天摘录的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学设计。案例再现二 课堂现局限教师板书课题:鱼画到了纸上师:请同学们一齐读黑板上题目

5、。(生刚一读“鱼”就戛然而止,一位胆子较大的学生站起来)生:老师,课文里是鱼游到了纸上,您写错了。师:是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书本中是写“鱼游到了纸上”。师:鱼到底会不会游到纸上?我想我们认真读了课文之后,就能解开这个谜了。等学生尽情读文,仔细思考后,一致认为鱼能游到纸上。因为青年画的鱼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鱼跃纸上的感觉。接着学生又用文中的语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来回答青年把鱼画得逼真的原因,且细细体味了具体描写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语句,又水到渠成地理清了“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交流现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堂课引发了老师们更多的思考和观点,课后,组内

6、老师交流情绪高涨。胡玉清老师:课题中的“游”作了适当处理,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给课题换字的方法也经常被老师采用,有些用得非常精当,可在这一课里对课题的处理是否还有更好的做法呢?王建波老师:从课堂现象中表露出,我们挖空心思给课题换字,只是暂时吸引了眼球,其实没有真正地给学生主动权。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遵循学生思维特点,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我们的设计也要从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着手。(当时我一脸迷惘,陷入困境,为自己第二次试教经不起推敲而难受)陈丽君老师:刚才我听完课,没急着出来,而是拉住班中几位学生,我问他们在读课文之前,刚看到鱼游到了纸上这个题目时怎么想。他们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很

7、奇怪,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我(一拍脑门):有了,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好几位老师:对对对,这样做,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自己学习的意识。凝思片语作为执教者,我由衷感谢我的同事们能再次听我的试教课,与我平分压力;感谢同事们能有备而来,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经验与困惑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无论准确与否,大家都毫无保留,敞开心扉,陈述观点,思维的火花也就在尽情的交流中迸发和闪光。新的收获让我感到欣喜。我坚信有了春天的播种,必定会有夏天的一路花香,秋天的累累硕果。案例再现三 课堂显自主师出示课题师:请同学

8、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第一次读题目,看到题目中的“游”字,心中有何感觉?生1:我觉得很奇怪,鱼怎么能游到纸上?生2:我觉得惊奇,不是说鱼水情吗?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去?生3:我觉得不可思议,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情动而辞发,一连串的问题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顺势利导。)师:“既然一个游字让你们产生了那么多问题,那就尽情读课文,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到了鱼游到纸上,请用波浪线划出来。”课堂折射一开课,老师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学生们竟能顺势利导地融入文本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潜心全文,在思考中阅读。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都以“游”为中心,展开了读、

9、思、品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同学们时而同桌讨论,时而小手如林,时而静静思考,学得津津乐道。人人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自己的事,都自觉地有效地参与阅读实践,阅读中引出一个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自己思考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激起了大家思考的欲望。他们都尽情地体验青年人爱鱼,忘我画鱼的那种境界,淋漓尽致地感受他的勤奋、细致、专注。那一时刻,执教的我能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入境,自始至终,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主人,真正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中,课堂成了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大舞台。一个“游”字引领全体学生,激活了整个课堂。老师咬定“游”字不放松,在“游”字感悟到了深处;学生能咬定“游”字不放松,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凝思片语经过三次历炼,终于赢得了听课老师赞许的目光。但我清楚地知道,更多的赞许该送给支持我,帮助我,同我共担压力的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是她们,真心地奉献,真诚地交流,促动着我;是她们,通过用心地积累和开放的讲述,使我对困惑自己的教学问题豁然开朗;是她们,在我感到压力的同时,更收获了她们的经验和知识。组内老师们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后的激情之美,深沉交流后的释情之美,下笔倾吐时的动情之美让我领略了美的意蕴,美的光芒,美的律动。让我在压力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在吸取同行们的丰富的经验之后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教研活动带给我的可喜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