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6101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目前存在的问题新课标(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途径。语言是语文的本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多年来语文教学始终没有突破“得意忘言”的瓶颈。人们总是将理解课文内容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课堂上过多地注重语言内容与情感的感悟理解,无论是品词析句,学段悟篇,还是设问解答,交流发言,都一味从内容的角度考虑,偏偏忘了课文是怎么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是怎么实现作者意图的?完全忽视语言表达形式,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教者大多偏

2、重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做作业还要另外补课。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运用也十分欠缺。 2、课题的提出2011 年版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明确指出,并正面回答了什么是语文。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这也说明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同时2011 年版的新语文课

3、程标准前言的“前言”以及“课程性质”短短几百字,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共 6 次)。这种反复强调,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从而突显了语文教学的本位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示范,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依托文本,在语文课本中挖掘语言训练点,从而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由此可见改革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

4、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1、课题研究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研究”是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以真正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目标,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

5、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1)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的兴趣提高。(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训练的有效策略。 争取经过三年研究使学生达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语言表达规范而有条理;解决学生只会学语文,而不会用语文的尴尬境地。2、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本研究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师深刻反思传统小学语文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理念,转变思想,树立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

6、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观念与策略。改变教师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策略行为,开创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新天地。(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研究,让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不会写到会写;由不会说到会说。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规律。(3)、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提供了可行的实施策略。将有力地推动课程的发展。课题研究的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研究”还处于

7、起步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供学习,一切研究皆在探索中。本研究将是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形式与内容的珠联璧合。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对象(1)选择云竹镇一至六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2)1-6年级苏教版语文课文每本语文书中都有20来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怎样借助这些优秀的例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呢?其实把阅读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因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研究问题如何挖掘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3、相关理论的界定“语言训练点”,即以课文内容为依托,从课文中延伸出的,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并用以提升学生

8、的交流和交际能力,形成语言技能的知识点。“融入”,即插入到教学设计,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1)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加强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研究观,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搜集、积累、整理和提升资料工作,注重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资料。(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学校、年级、班级之间的交流,适时组织阅读教学现场观摩、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评比、案例分析、问题诊断等活动。2、研究方法(1)理论支撑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阅读教育的论文、著作、报道等,了解跟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寻

9、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从而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2)比较研究法通过阶段测验、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变化,并针对研究结果改进实验方法。(3)行动研究法 强调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4)教学实践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5)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四、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1)准备阶段(2014 年 5 月-2014年 7月)查阅相关资料,

10、请教导师。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2014 年 7 月-2016年12 月)培训参与研究的人员。确定研究目标。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过程记录,注意资料收集归档。做好阶段性总结。(3)总结阶段(2016 年 12 月-2017 年 3月)整理研究资料,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报结题。(4)结题阶段(2017 年 3月2017 年 5 月)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1、写出研究报告: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的挖掘策略。2、写出相关研究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或优秀教学课例。六、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课题组长:李文中(负责技术指导,组织协调,统筹安排。)课

11、题具体负责人:乔坤(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拟订课题研究方案,指导实验的进程。)课题组成员:彭志莉、郎青梅等成员(负责课题实验的落实,制定阶段性实验研究计划,进行阶段性总结等。负责收集资料,组织开展实验工作,定期举行汇报,分析存在问题,做好汇报课、公开课工作。整理数据并分析,收集个案整理过程性资料并做出阶段性分析。)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课题组,并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我们还将县教科局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 3、为了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准备投入较充足的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外出学习、收集资料、开展活动的需要,在财力方面使课题研究的经费有保障,力争使课题研究能够达到一流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