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讨教学法浅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研讨教学法浅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问题研讨教学法浅论2003-07-09作者(来源):嘉定区安亭中学 朱光明 (摘自嘉定教育网) 一、定义 问题研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生提出的有一定研讨价值的问题,进行稍有深度、广度的研究探讨性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教师引导、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认知思维和情感思维的高效率,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最终教会学生掌握各学科学习的方法。二、基本原理问题研讨教学法是在借鉴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再创造后形成的新型教法,它把让学生掌握研讨问题的方法作为课堂教学核心,以“问题”启思,凭“研讨”创新。在教学的过
2、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随着问题情景的变化或复杂,灵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深入地研究问题的实质所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活跃性和独创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掌握了问题研讨方法的学生亦即走上了成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能够适应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对人才智能品质的要求。问题研讨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除了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外,还强调认识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事物的”。它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视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的过程,并在教师的推动下完成认识的飞跃。教师提供的问题与学生的质疑、师生搜集的补充资料
3、、必要的引导与讲解等等,都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外因条件,而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否接受、智力能否开发,都取决于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一内因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问题研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无不在内因的驱动之下,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积累知识,并有效地提高认识学科知识的诸种能力。问题研讨法的心理学基础是“通过认识过程去掌握认知结构”,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研讨问题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负载能力,能够逐步离开教师这根“拐杖”独立“行走”。问题研讨的过程有益于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使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得到普遍的发展。学生在研讨问题时进行一系列的逻辑分
4、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在与教师、同学的多向反馈交流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与监控,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问题研讨法遵循和体现的主要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及和谐性原则。它要求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行为的主人,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和需要支配自己的活动,始终处于稳定的自主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得到尊重和发掘,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施展才华,稳稳地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问题研讨法要求教师设计富有启发作用的问题或采纳学生提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作启迪智慧的讲授,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知下获得众多知识
5、的表象和正确领会前人的记叙、评价或定理、性质,接受直观的和间接的启发。问题研讨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逐渐增长的特点,进行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和量力而行的循序渐进性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形成逐步提高的渐进程序,达到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的同步共进。问题研讨的方式利于创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大家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研讨教学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民主化,这利于学生的情感始终保持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形成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境界。问题研讨法以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导,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动力,以积极进取的活动培养学生克
6、服困难的能力与意志,以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发学生内在的真、善、美情感,以研究探索性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理智的、热情的、勇敢的、宽容的精神状态参与问题的研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下一代人的性格和能力,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有着广泛实施的必要性。三、设计基础用问题研讨法上课,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的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等,精心设计问题或引导学生质疑,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预设教师主导角色的临场发挥构想,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构建每堂课的整体框架,备好、上好课。(1)问题的设计教师设计问题,必先认真研读每一课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站在利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
7、若干问题。如果上复习课,还需依据考纲,估测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确定出每课复习的范围和重点,设计出切合实际的问题。问题设计应把握五个标准,即问题的合理性、针对性、量力性、启发性和思想性。应熟练运用本学科基本题型的出题技巧,出好各种问题。应注意每一课问题的组合方式,如采用“子母式”、“台阶式”、“环扣式”、“综合式”等,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有层次、有重点地参与研讨。(2)讨论的组织形式讨论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情绪、角色感乃至讨论的整体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适当地分组和变动座位,可以起到鼓励参与和方便沟通的双重效应。根据我们上海郊区班级授课的客观条件,一般可以采用下列四种组织形式:先分后
8、合式即先分小组或小小组讨论,每组推出答题代表一人,然后进行班内交流,并由教师或主持讨论的学生作总结归纳。多角交往式即师生分组多向就坐,常用于讨论意见一致性较低的开放性问题。车轮式即学生环绕“主持人”就坐,学生进行相邻并流交与主持人作对话的形式。丫叉式即让辩论双方和“第三者”各据一隅,便于第三者同辩论双方进行沟通。将来因生源减少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实行小班制授课的话,还可以采用欧美已用的“圆环式”和“角辐式”上课。(3)课堂结构的程序设计通常有五种程序: 示题思考讨论小结与作业。 自读激疑定题讨论小结与作业。 示题讨论综述作业。 质疑讨论指导再讨论小结与作业。 示题阅读分组讨论辩论或交流小结与作业。
9、 课堂结构的程序设计应当因课而异,且灵活运用。如讨论难以深入时,可以指导学生再读教材和补充资料,然后再继续讨论。教师不必拘泥于一种程序。关于作业的处理,我们主张灵活、自由,口头巩固和书面练习相结合,可以适当减少回家作业。我们觉得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有相当的训练量了,完全应当且能够减轻他们的课外作业负担。四、教学艺术掌握问题研讨法上课不难,多练即行,“惟手熟尔”。但要上得精彩,进入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自由王国”,尚需多年浸润,方能悟出其教学的艺术来。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教师们积极探索,取长补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些教师的授课艺术已入“精湛”层次,归纳起
10、来有:(1)字斟名酌巧设疑 成竹在胸备周详备课时明了全课的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出一组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这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成功的起点。应当深思熟虑、字斟名酌,力求每一题都能引发学生的思维、都有研讨的价值,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所有问题答案都应考虑周到,要求准确精当,以便在研讨时倚此启发引导,一些未能设计进研讨范围的次要内容,教师也应有所准备,以防学生质疑。直观教具的运用要合理且熟练,导言、结束语和推动思维的“主导”内容也都备周详,做到胸有成竹上讲台。(2)创设研讨氛围 引导全员参与教师必须在“信任”、“赞赏”、“耐心”、“友善”方面下功夫
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任每一位学生,热情地鼓励他们参与研讨,大胆发言,即使是一些纪律比较散漫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应该相信他们的学习潜力,相信他们会迎头赶上。赞赏正确的特别是有创见的解答,让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闪亮。耐心引导,将学生的思路纳入正确的轨道。友善是保证全员参与研讨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待学生,要求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出参与面广的热烈的研讨氛围。(3)鼓励发现问题 指点质疑思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扩大研讨的范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指点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问题。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规定学生每课至少提
12、出一个问题,养成提问的习惯。灵活处理学生的质疑,凡浅近的要求在组内解决,有难度的和研讨价值的则提请全班同学讨论,若时间有限,要适当调整原定的论题。当学生研讨中答错或“卡壳”时,除指点迷律之外,还可以就题论题,作质疑思考,争取分而解之,教师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4)教会学生“剥笋”导向问题纵深研讨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有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和讨论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剥笋” 一般分析问题,透过现象去抓住本质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指点学生步步深入、层层揭示,但不可越俎代疱,让学生凭自已的智慧和能力深刻地认识学科知识。(5)创设直观意境
13、激发探索意识这是指运用课外的文字材料、图片、音像、模型或多媒体课件等,创设研讨问题的直观意境,使课更生动形象。在选定了直观材料之后,与问题研讨进行合理的组合,教学时引导学生随着问题的思考、讨论进入既设的情境中,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观察、理解和讨论,产生对课外资料与研讨问题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意识,利于他们拓宽知识面和完整、深入地解决问题。(6)“挑动”“加温”“补充”推动辩论发展让学生就一些有相当难度的存异问题分两派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受课时、资料的限制,大都采用随堂即兴式的辩论方式,参插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有“角色”意识,课前心
14、中有“辩题”,课中“挑动”起争端,“交火”之后要“加温”(推波助澜,激起更多同学的辩论兴致),冷场之时作“补充”(适当提供相关材料),不断推动辩论发展,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尤其是要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千万不可泼冷水或“上纲上线”。(7)进行思维点拨 强化教育功能课堂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是密切相联、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同时受到道德的、理智的、美的多方面的教育,而后者的强化过程又能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会在认知过程中完成,它需要教师进行艺术性地思维点拨,才能起到强化学科思想教育功能的作用。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及时“追问”,推动思维
15、,即就某一问题的研讨引出值得让学生深思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新问题,作“追问”研讨,让学生对知识的思想性有深刻的认识。适当“补充”,推进思维,即对教材中一些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的内容,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材料,推进思维、提高认识的层次。联系现实,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促进他们的增长智慧和情感迁移的知识内化过程,强化学科的教育功能。至于“题末”及时“点睛”,更是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常用做法。(8)把握复习“心理” 稳步走向“成功”在组织复习教学时,教师努力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地鼓励、引导和推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在各
16、自原有基础上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当然,重点应放在班集体中处于中等偏下特别是“滞后”学生的身上,尽力帮助他们摆脱失败的阴影、扬起成功的风帆。如承认学生“补救”的成绩,鼓励他们“亡羊补牢”;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复习方法,采用课内外同步、分段渐进式的复习课型,让他们比较轻松而又十分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精选习题抓典型,精讲重点理思路,等等。当学生把握住复习的要领和审答题的一般规律后,他们就能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成功地解决每一个问题。在测试的方式上,我们也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单一方式,根据各学科特点,增加口试答疑、小论文写作、科普演讲、知识竞赛、编报办刊等等考试方式,让学生跳出“题海”,摆脱“死记硬背
17、”,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研讨的积极性和研讨的效率。五、应用策略(将深入研究) (1)“情感”策略爱生以产生“亲师”感;运用暗示激励法;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营造畅所欲言的研讨氛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赞扬、鼓励学生的习惯养成策略等。 (2)“递进”策略各学科分年级问题研讨的层次及能力发展的台阶式递进目标;章节、单元问题由易及难的坡度设计;课时目标中组合式问题的层递设计策略。 (3)“情境”策略提升学科问题的研讨价值;创设利于启发思维的问题情境;巧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以拓展和深化问题情境;非常规的研讨组织方式策略。 (4)“尝试”策略问题研讨中的“主体意识”;
18、思维方向和方法的导向策略;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和挫折的心理素质培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尝试训练策略;尝试体验中的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合理推断、科学论证的思维习惯培养;尝试经验的积累等。 (5)“创新”策略求新务实的思想意识;自尊、自信、自强的独立精神;研究性学习中的创造欲培养;质疑的习惯与能力培养;破旧立新的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6)“合作”策略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尊重他人意见,肯定他人发言中“高明”之处的处事习惯培养;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又不固执已见的探究态度;分工合作的“攻关”策略;善于组织研讨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策略。六
19、、困难与思考由于课程设置繁杂,教材内容偏多、且部分内容偏难,以及各学科教学的时间偏少等原因,导致教师难以经常以问题研讨法进行教学,为赶进度、抓复习而重拾旧教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难以有较多的时间在课外进行有效的预习,因知识面窄、信息量少,而影响问题研讨的展开和研讨的深度。学生学业评价体制相对束缚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考高考试题实际上仍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一卷定终生”的考试方法使基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较难放开手脚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习惯难以改变,认识不到现代教学论是“思维教学论”(奥根)“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有的同行“和文人相轻”陋习犹存,较难接受费力费时的新教
20、法。另外,有些学科科研力量薄弱,问题研讨法的实验尚有一定的难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些重要决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调,也为“问题研讨教学法”提供了推广的余地,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各学科领域展开深入的研讨,使这一教法更趋成熟,以臻完美。附:课题获奖:1998年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中国教育学会教科研成果评比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第六届教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上海市第七届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