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400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 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融人全球化经济,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在我国的重要性就越加明显。教学测是一个完整

2、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全面正确分析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及时调整、完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使其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词高职英语测试 高职英语教学 反拨作用 职业教育一、引言随着我国加入WTO,融人全球化经济,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在我国的重要性就越加明显。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不够,还要求有较强的口语和写作能力,能直接和外国人交流,能用英语完成采访、商业谈判等任务。许多企业都把说、写能力当成招聘人才的重要条件。这些能力成为职位晋升、事业发展

3、的铺路石。英语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学校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对高职英语测试和英语教学的重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职业的具体工作需要,以职业技能为主。教学测是一个完整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环节。在应试教学比较严重,暂时无法摆脱应试心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及时调整、完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使其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二、高职外语教学的特点职业教育应当是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理论性、研究性教育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等应用性人才。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或学术交流,而是为了从事有关的涉外业务工作,故其语言知识的深度和

4、广度应与大学本科有所不同。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现在在十多个省市推行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全面贯彻基本要求、走上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正确轨道起了导向的作用。三、高职外语测试的特点本测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它也是对教学水平的测试。测试的方式为笔试,包括五个部分:听力理解、语法运用、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或汉译英

5、)。测试的范围限于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全部内容。这五部分的测试既检测了考生的语言、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检测了考生的读、写、译、听等方面的语言技能。四、高职英语教学与测试语言教学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但两者具有各自不同的目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获得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语言测试的目的则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测试工具,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公正的评价,反映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语言测试本身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认真的教学。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

6、目的不同,不可能相互取代。因此,语言测试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目的。高职英语测试内容既包括一般性的题材,也包括了实用性的题材,而且实用性的题材占的比例达到60%。题型方面,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主观题的分值比例远远超过大学本科外语的统考,占65%,而且形式多样化,其难度不低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充分体现了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目标“打好语言基础,突出语言应用”。本测试内容覆盖了教学内容。实用英语能力测试对高专外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仍还要继续加以完善,其特色为:(1)新:整个测试更能代表出高专的层次与特点,标新立异,富有创新。(2)精:内容精雕细琢,编排程度,衔接有序。(3)用:突出应用,注重

7、实际,与社会需要挂钩。(4)广:测试涉及面要广,题材、体裁新颖,拓宽视野。但随着人们对高职英语测试的日益重视,现行的高职英语测试已远远超出了其本应发挥的作用,它越来越严重地左右、妨碍着教学,使两者的地位及关系完全颠倒。目前,许多学校管理部门及师生以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更多学生高职英语测试、提高学校知名度,以达到在工作考核、校际评比和就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目的。结果,教学演变成测试之目的,服务于测试。这种不合理的考试和教学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1.对学校管理部门的影响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英语测试日益重视,将其作为校间评比及各类示范性院校评比评价的指标之一,用人单

8、位对过级证书的额外重视,造成各高校间的简单、盲目攀比,给各高校施加了无形压力。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管理英语教学。某些学校管理部门甚至对教师下达了通过率的硬性指标,将学生的过级考试成绩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任课教师晋职晋级直接挂钩。这种管理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破坏和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严重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2.对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那些不直接作用于考试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例如,考题不测试涉及语言运用能力口语。因此,在课堂上,各种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口语活动越来越少。听力材料单调、乏味,大都是一些与A

9、B级听力题型相似、生造的简短对话(short conversations)和短文(passages),那些能提高学生拼写(spelling and writing)和理解、综合、概括能力的单词、短语、句子和短文听写以及内容复述(retell)等练习倍受冷落。那些取自英文电影电视对白或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和VOA(Voice of America)节目中原汁原味的听力材料被逐渐抛弃。有些老师干脆直接拿各种真题及模拟题进行辅导,搞题海战术而完全忽视正常教学。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其实,应试教学的真正受害者是广大学生。他们原以为升人大学后就告别了“

10、题海战术”,可以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可令他们失望的是,从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得开始为能否通过等级考试而担忧。他们啃真题、强化练习题、模拟题,背等级词汇,钻解题技巧,以争取尽早通过等级考试。做习题、背单词就是他们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等级证书成了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少数学生不得不整整几年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英语越学越差,专业学习被耽搁或荒废。五、改进大学英语测试及教学的几点建议1.实用英语能力测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尤其突出的是实用能力应用方面尤为缺乏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英语教

11、学多重理论,轻应用;重书本,轻实际,再加之其它诸多因素,全然忽视了社会对高专外语能力的要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二十一世纪对学习者的外语能力要求将是全新化、紧贴实际,注重实践性、突出实用功能,作为语言测试也应顺应其要求,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社会对高专外语的要求,就是实用英语能力测试的方向,因此能力测试应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2.实用英语能力测试应适应教育功能的转变由于语言测试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有价值的测评,从 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

12、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职英语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之反思与建议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而使教师对其教学工作有着新的认识,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当今外语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其功能和重点以由学什么转向如何学,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意教学内容,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创新意识,这主要表现在:(1)教育功能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观念的转变,而语言测试要跟上这种变

13、化,也要在其内容、形式上加以更新。(2)能力测试可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3.实用英语能力测试应顺应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4.实用英语能力测试应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增强。5.不断开发、研究新题型,以正确引导教学,以切实起到考查学生语言能力并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作用。6.在现行高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中应渗入形成性评价7.学校有关领导不要将“通过率”死死压在教师头上,给予他们更多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使其能有权合理、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内容。定期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和条件,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后备人才。8.教师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下,不断加强业务水

14、平和能力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整体上有所突破。9.进行分级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能力及要求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有针对性、侧重点不同的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10.从学生方面人手。教学实施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正确的学习观和考试观、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才是完成教学大纲、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随

15、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急需一批既懂业务知识,又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急需改革。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把传统的英语课改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实践环节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考核方面,将终结法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将听说技能纳入考核。只要对测试及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使测试能够很好地

16、为教学服务,高职英语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下去,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参考文献:1陈坚林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3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g-订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06210 3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洲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2):140143 4季绍斌重新打造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17(4):73745Richards,JCet a1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

17、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Hughes,ATesting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 Alderson,Jet a1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MBer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8王秉金,刘建理谈英语作文的测评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18、4):3033 9冯梅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调查兼论四级统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54-57(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

19、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20、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

21、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