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7147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答案小抄问答题(按章节).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2、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人力资源的特点有: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与不稳定性;再生性;开发的持续性;个体的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3、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指导和进行的人事管理活动,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4、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管理功能,在这里是指人

2、力资源管理相对组织管理与发展的基本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其他功能。5、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包括着全体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任务与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与任务。显然两者有所不同,属于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任务不一定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任务,而属于全体管理人员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任务,一般都是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然而,就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部门来说,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规划; 分析;配置;招聘; 维护; 开发。6、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现场事务管理阶段。现场事务管理一般指管理者一般在现场以保证工作任务完成为目的进行的人为资源管理。它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处理人事矛盾、人员调配与劳动监督;档案业务管理。档案业务管理,一般指在办公室而非现场进行的一种间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管理有

4、专门的办公室与专业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是比较专业化的人员招聘、甄选、配置、培训、考评、薪酬等。指导协调管理。指导协调管理属于一种专家型的咨询指导式管理。在这种管理方式中,人力资源部所有的人员都是专家,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技术的研究与制订;负责对政策与制度执行的督促与检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案的咨询与指导;负责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咨询与贯彻,当组织领导的高参。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1、什么是人性? 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必然要研究人性。那么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就成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对人性的

5、研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角度,它更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影响,特别是研究人员所持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的理论成果。2、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又称“理性人”、“实利人”或“唯利人”。它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 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 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 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 一般人都是为

6、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去工作。3、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方式是什么? 以经济人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所谓的“任务管理”的措施,其主要特点如下: 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 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 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 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及引导员工。 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体现。“任务管理”的主

7、张就是在人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的。 “经济人”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是工作动机的经济诱因及相应的管理职能,这在劳动工作仍是人们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以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疑是合理的,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阶级偏见,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解释。4、什么是“社会人”假设?管理理论因此而转向何方?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这一假设来自霍桑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

8、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其要点是: 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职能,更应重视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 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发挥沟通联络作用。 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讨。 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一反过去层层控

9、制式的管理,转而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5、什么是“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自我实现的人”是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的,它是假设人性是善的,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工作搞好的一种人性理论。 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唯此人才会感到满足。“自我实现的人”理论假设认为,管理者既不是生产任务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采访者。由于环境往往给人发挥才智造成障碍,所以管理者应以采访者的身份,采访环境。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10、。“自我实现的人”理论认为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因而管理制度应保证员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张下放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6、什么是“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即权变人,它是假设随着人的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出多种多样的需要;各种需要互相结合,形成了动机和行为的多样性,掺杂着善与恶的混合的一种人性理论。 这种假设是薛恩等人在20世

11、纪末70年代初提出的。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人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事件、地点和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所以“复杂人”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人。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 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

12、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个体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7、你如何评价现代西方四种人性观? 首先,西方这四种人性假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先后出现的,它反映了西方管理界对人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研究者从对人的先天本性的研究转入对后天环境给人影响的研究,从对人的片面的、定性的结论变为比较全面的而不是定性的结论,最明显的是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的

13、假设。说明从唯心主义观点逐渐转向唯物主义观点,从形而上学逐渐转向辩证法的思想。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变化发展,尽管西方的社会制度没有变化,但其生产技术和生活环境在变化,员工的构成和文化素质也在变化。随着行为可行的兴起,人们愈发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从而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次,四种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有其合理、科学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例如,“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至今仍被视为有效的管理方法;“社会人”假设提出的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归属、

14、整体感,主张实行“参与管理”;“自我实现人”提出的给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内在奖酬等;“复杂人”提出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管理,更是具有辩证思想的管理原则。 这些人性假设也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单纯根据人性特点提出管理对策,忽视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未能揭示产生与形成社会文化的经济基础。8、西方人性理论的发展新趋势是什么?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物本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人本管理;以社会人为假设能本管理;以“能力人”假设三个阶段,而后者是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后新的管理理论发展趋势。9、什么是人本

15、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由此出发,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都要从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开始,确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内容,建立人本管理体系。10、人本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四项基本要素:(1)员工。员工是企业主体,办企业就是办人。(2)管理环境。组织、服务、协调、规范人行为、创造机会。(3)文化背景。企业文化氛围、人的涵养、素质。(4)价值观。人的主观意念、体现人的思想、行动。通用公司用人策略:业绩好,价值观好,很受欢迎业绩不好,价值观不好,不受欢迎,坚决不要

16、业绩好,价值观不好,没有第二次机会业绩一般,价值观好,还有一次机会这四项基本要素是学习与建立人本管理时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11、简述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创立,涉及复杂的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变化中的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确立适应时代变化和组织发展的人本管理学说。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体系。12、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依据是什么? 在分析、综合了各学派理论的同时,结合人本管理基本要素的不同层面,认为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基本依据是:(1)组织中的员工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17、,具有社会人的角色。人本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把“组织人”本身不断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角色提供选择的自由。(2)组织中的员工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和组织的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以影响“组织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3)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具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协调的。13、为什么说人的管理是第一的?从对象上看, 企业管理可以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应该看到,企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工的集合,是由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

18、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调动企业人在创造财富和赢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层面上来描述人本管理本质和最终意义。14、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1)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2)组织管理和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涵义。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

19、性,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15、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

20、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16、怎样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能否培育团队精神,把组织建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系统配套的措施。(1)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组织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是组织

21、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等。(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

22、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组织命运共同体。(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组织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组织发展出谋划策。17、人本管理系统工程包括哪些内容?人本管理工程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都有独自的功能和目标,在子系统独自运行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人本管理大系统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人本管理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行为规范工程、领导者自律工程、利益驱动工程、精神风貌工程、员工培育工程、组织形象工程、组织凝聚力工程、组织创新工程等。这几个子系统工程,必须互相协调、

23、互相配合,以推进和增强人本管理系统的总效能。18、人本管理的机制是什么?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1)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使人面临挑战、有危机感,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们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承担的责任,迫使人们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3)约束机制。有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两种规范组成。前者是组织的法规,是一种有形的强制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自我

24、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当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时,约束则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4)保证机制。主要指法律的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前者主要是保证人的基本权力、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而后者则是保证人的基本生活。此外的组织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手段。(5)选择机制。主要是指组织和成员的双向选择的权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以建立组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6)环境影响机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环境因素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则是令人舒心愉快的工

25、作条件和环境。19、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类型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20、什么是人力资源成本?成本是组织为生产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为获得预期的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相应地,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21、人力资源成本可分为哪些类别?根据经济学的理解,人力资源成本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实支成本和应负成本等很多种类。但根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

26、本身的特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等五大类。22、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有哪些方法?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核算方法 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核算方法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的核算23、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程序是什么?一般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掌握现有人力资源原始资料对现有人力资源分类汇总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成本 编制人力资源成本报表24、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是什么? 组织用于人力资源投资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员工招聘投资。员工培训投资。劳动力配置投资。经济技术信息系统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员工福利及社会保障投资。25、简述组织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析的一

27、般程序。组织对于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析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准确估算其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量;(2)确定资本成本的一般水平;(3)确定投资方案的收入现值;(4)通过收入现值和所需投资支出比较,评价投资收益。26、简述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依据。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依据是:(1)组织的经营管理现状(2)组织的经营管理发展规划(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水平 组织筹资能力27、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的程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投资目标收集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资料提出人力资源投资的备选方案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

28、案进行初步评价对备选方案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最优方案28、什么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组织的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是组织根据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情况,为使自己保持或取得竞争优势而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组织的竞争战略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HR Planning ,简记HRP),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领域,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29、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人员档案资料 用于估计目前的人

29、力资源(技术、能力和潜力)和分析目前这些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人力资源预测 预测未来的人员要求(所需的工作者数量、预计的可供数量、所需的技术组合、内部与外部劳动力供给量)。行动计划 通过招募、录用、培训、工作安排、工作调动、提升、发展和酬劳等行动来增加合格的人员,弥补预计的空缺。控制与评价 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30、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在所有的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主动性。科学技术瞬息万变,而竞争环境也变化莫测。这不仅使得人力资源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紧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科学预测,

30、保证组织在需要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人才,进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以人力资源规划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一个组织战略目标、任务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导致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的变革;提高竞争优势,如最大限度削减经费、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改变劳动力队伍结构,如数量、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辅助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招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等;按计划检查人力资源规划与方案的效果,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条例等。31

31、、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程序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和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具体来说,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即估计在未来某一时间构成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数目和类型。在作这种预测时要细心地评估现有的人员状况及它们的运动模式。不过,供给预测仅仅与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有关。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即预测由未来工作岗

32、位的性质和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将人力资源需求和内部供给的预测值加以比较以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作比较时不仅要针对整个组织,而且要针对每一个工作岗位。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在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以后,就可以估计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能否减少人员的短缺或剩余。这两步实际上也是一个人力资源规划的管理决策过程。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控制和更新。确定其是否对组织有用,即估计规划的有效性,为了做好这种评估,规划人员有必要首先确定评估标准。第三章 工作分析与评价1、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工作分析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工作分析,是相对整个国家与社会范

33、围内岗位工作的分析。而狭义的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相对于某一起事业组织内部个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本书的工作分析主要指后一种。2、任务、职责、职位、职业的基本概念。所谓任务,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由一至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秘书下发通知是一项任务、业务员拜访一位老客户也是一项任务。所谓职责,是指某人在某一方面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所谓职位,又称岗位,是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一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所谓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

34、统称。所谓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3、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些职务或职业的集合或总称。4、工作分析一般要调查哪些问题?工作分析一般要进行七个问题的调查:(1)用谁(who);(2)做什么(what);(3)何时(when);(4)在哪里(where);(5)如何 (how);(6)为什么(why);(7)为谁(for whom)。5、工作分析一般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分析?工作分析一般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1)工作名称分析; (2)工作规范分析;(3)工作环境分析;(4)工作条件分析。6、工作分析结果

35、有哪几种形式?(1)工作描述,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说明;(2)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3)工作规范,主要对职位或岗位内工作方式、内容与范围的说明,包括完成工作操作方式方法与工具设备、职位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但不一定包括责任、权限与资格要求。(4)资格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任职资格的说明;(5)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7、工作分析的方法可分成哪些类型?工作分析的方法分类,依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形式。依照功用划分有基本方法与非基本方法;按照分析内容的确定程度划分,有结构性分析与非结构性分析方法;

36、依据对象划分,有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与方法分析;依照基本方式划分,有观察法、写实法与调查法等。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还有:(1)观察法分析直接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取得这些信息。(2)个人访谈法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进行全面访谈,以这资料作为工作分析的记录之一。(3)集体访谈法与个人访谈法相似,但访谈对象多了。(4)结构式问卷法编写相关内容的问卷并发给员工填写。(5)技术会议方法召开与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会议,听取专家的意见。(6)日记法让做这项工作的员工每天记下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情况。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获得用于作为各种工作分析的信息和资料。8、人员定位分析有哪些步骤?(1)分析岗位任职者的工作行为特征;

37、(2)寻找各岗位工作公共素质要求;(3)分析特定岗位工作成功的因素;(4)根据(2)、(3)确定任职资格。9、问题分析法的操作步骤问题分析法常用于工作要素与流程分析,有五个操作步骤:(1)目的分析。这是为了尽量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一般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A、实际做了什么?B、为什么要这么做?C、这个环节是否真的必要?D、应该做什么?(2)地点分析。这是为了尽可能合理安排相关工作活动而设置的,包括:A、在什么地方做这项工作?B、为何在这个地方做?C、可否在其他地方做?D、应当在什么地方做才最好?(3)顺序分析。这是为了使工作活动的顺序更好、更合理、更有效而设置的问题分析。包括:A、什么时候做

38、?B、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做?C、能否在其他时间做?D、应当在什么时间做?(4)人员分析。这一分析的目的是分析人员配置的合理性。需要分析的问题是:A、应该安排哪些人去做?B、为什么安排这些人去做?C、可否安排其他人去做?D、应当由谁来做最好?(5)方法分析。需要分析以下问题:A、现在如何做?B、为什么要这样做?C、能否用其他方法做?D、应当用什么方法来做才能做得最好?一般来说,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消除工作过程中多余的工作环节,合并同类活动,使工作流程晚为经济、合理和简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0、岗位定位分析有哪些步骤?(1)分析岗位工作描述中的框架要求;(2)把这些要求与知识、技能、能力及

39、其他个性特征因素加以对照与比较;(3)在综合(1)、(2)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任职资格要求;(4)考虑工作中所运用的工具、信息采集量、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对(3)获得的结果进行修正。11、工作分析有哪些内容?岗位责任资格条件工作环境与危险性12、岗位定位分析有哪些步骤?(1)分析岗位工作描述中的框架要求;(2)把这些要求与知识、技能、能力及其他个性特征因素加以对照与比较;(3)在综合(1)、(2)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任职资格要求;(4)考虑工作中所运用的工具、信息采集量、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对(3)获得的结果进行修正。13、有效工时利用率分析。有效工时利用率,是指在工作日内,完全用于生产劳动并能创

40、造出劳动价值的工时与制度工时之比,或指工作日内净工作时间与制度工作日时间之比,以百分率表示:有效工时利用率=(制度工时-停工工时-非工作工时-休息及生理需要工时)/制度工时100%有效工时利用率的分析,揭示了整个工作过程组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以由此体现并明确哪些工时消耗是必须的、有效的,哪些工时消耗是不合理与无效的,从而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工作时间,克服时间上的浪费现象,挖掘工作潜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即指直接用于完成工作的时间;必要工作时间,指布置与维护岗位工作的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指午休、工间休、喝水、吃饭、上厕所等时间; 准备结束时间,指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事

41、前进行准备和事后扫尾工作中所消耗的时间; 非工作时间,即指工作者用于做那些非工作任务以外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损失时间,即指由于自己行为不当、管理者管理不善或工作因故而停顿造成的时间消耗。 上述时间中,工作时间、必要工作时间与准备结束工作时间均为净劳动时间,而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非工作时间与损失时间均为无效劳动时间。 有效工时利用率测定方法一般有工作日写实与推算工时法两种。一般流动性较大的工作是根据月、季、年总工作量来推算,而稳定岗位则采用工作日写实法。14、什么是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职务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估

42、的活动。15、什么是市场定位法?市场定位法是以市场平均工资为参照决定各种职务价值的方法。市场定位的操作步骤是,首先从所有职务中选出50%60%的代表职务。然后做市场调查,获得每个代表职务的“市场价格”,及市场平均工资。最后在此基础上决定每个代表职务的价值大小。市场决定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不足之处是不能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价值大小。16、什么是定员管理? 定员管理,简称定员。指企业组织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根据企事业工作目标、规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第四章 员工招聘与甄选1、什么是招聘? 员工招聘,简称招聘,是指“招募”与“聘用”的总称,为企事业组织中的空缺职位寻

43、找到合适的人选。实际上中间夹杂着甄选。2、招聘有哪些程序?企事业组织招聘员工的程序,一般包括六个方面:(1)明确空缺职位的要求;(2)招募,即分析各种可能的招募途径与方法,并比较其优势,权衡价格与费用、时间支出等;(3)甄选;(4)录用;(5)试用考察;(6)签约。3、甄选程序是什么?(1)应聘接待; (2)事前交谈和兴趣甄别; (3)填写申请表; (4)素质测评; (5)复查面试; (6)背景考察; (7)体格检查。4、员工招聘的途径。(1)招聘的渠道大致有:(2)人才交流中心,(3)招聘洽谈会,(4)传统媒体,(5)网上招聘,(6)校园招聘,(7)员工推荐、人才猎取等。5、心理测验的概念。

44、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也有人把心理测验叫心理测评。6、面试有什么功能和作用?(1)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或冒名顶替者入选。(2)可以弥补笔试的失误。(3)可以考查人的仪表、风度、自然素质、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笔试与观察中难以测评到的内容。(4)可以灵活、具体、确切地考查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及品德特征。(5)可以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面试,只要时间足够,设计精细,手段适当,可以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7、什么是评价中心技术? 评价中心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针对特定的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的各种能力。具体定义

45、为:评价中心是一种以测评被测管理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他是一种测评的方式,不是一个单位,也不是一个地方。在这种活动中,包括着多个主试采取多种测评方法对素质测评的努力,但所有这些努力与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这就是管理素质的测评。8、评价中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评价中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情景模拟性。除此之外,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3)标准化;(4)整体互动性;(5)信息量大;(6)以预测为主要目的;(7)形象逼真;(8)行为性。第五章 员工培训1、 培训的概念培训就是向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

46、本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2、培训的内容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职业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企业应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职业品质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这些必须和本企业的文化相符合。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因此,企业不仅应该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还应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品质,这样才能保证员工不仅有能力,而且有动力作好工作。员工培训应注重职业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培训,建立起企业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3、 训的种类。员工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员工业余自学四种类型。4、培训程序。一般来说,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是:第一,培训需求分析,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