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411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申报书.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申报书专业名称 会计电算化 (外贸会计方向)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财经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财务会计类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项目主持人 李平 申报日期 二一一年五月 湖南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 月填 写 要 求一、 请依据学校和专业现状及项目建设方案,如实填写各项。二、 请按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三、 请用A4纸打印,一式5份上报;电子版以word文档格式上报。四、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五、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六、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

2、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项目申报单位和申报专业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单位地址长沙市天心区经贸街望岳村48号通信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望岳村48号邮 编410015法人代表电 话85479158电子邮箱quxiaochu项目主持人手 机13973130833电子邮箱Liping26331-1单位基本情况是否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 是 否是否为省级示范性建设院校 是 否国家级精品(或重点)建设专业个数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个数省级精品(或重点)建设专业个数2省级教改试点专业个数2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门数省级精品建设课程门数2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 项 ; 二等奖 项 ; 三等奖 项国家

3、级教学团队个数省级教学团队个数3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个数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个数2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或国家级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基地个数1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基地或被指定为技能鉴定基地个数11-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是否为国家级精品(或重点)建设专业或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 是 否是否为省级精品建设专业或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是 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门数省级精品建设课程门数1门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 3 项 ;二等奖 4 项 ;三等奖 6 项教学团队序号所在单位及部门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1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李 平男49系主任副教授理财规划师会计2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

4、吴敏良男44教授营销师会计3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郭美云女46教授电子商务师计算机4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夏贵华女43副教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5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聂小蓬女43副教授经济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6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蒋婵女33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7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邹国卿男49副教授会计8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谢英姿女34讲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9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宋倩女42讲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0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刘芳女42讲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1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张琳女36讲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2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刘帆女34讲师会计从业资格

5、证会计13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左凌燕女39讲师会计14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杨璐璐女28讲师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5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彭立男27助教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6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谭丽君女25助教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7湖南外贸职院曹建青男45副院长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8湖南外贸职院会计系曹金华女55系书记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19湖南外贸职院财务处周红波女40处长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0湖南外贸职院吴婷婷女48副教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1湖南外贸职院财务处唐智远男36副处长会计师讲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2长沙尚来商务酒店刘世承男48会计主管会计师讲师会计从业资格证

6、会计23长沙高登工业技术开发公司刘白浪男36会计主管会计师讲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4湖南省湘粮机械有限公司李迪女41财务经理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5湖南大业投资有限公司李巧女36会计主管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税务师会计26湖南华龙进出口公司黄宏略男48会计主管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7湖南湘龙进出口公司胡银利女48财务主管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8湖南兴薇公司罗薇女58经理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29湖南华龙进出口公司刘江男55会计主管高级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30湖南花炮公司刘光炎男36会计主管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31株洲冶炼厂李志军男38会计主管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

7、会计32湖南大业公司孙林聪男41会计主管会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专兼比为: 1 :1生师比为: :1专业团队教师中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人数为 14 人,占教师总人数比例: 44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 50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 16人,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比例: 100 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 7 ,占兼职教师总人数比例: 44 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总数32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50专业教学团队是否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是 否;是否为省级教学团队 是 否专业团队教师中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个数1人近三年来,学生对专业团队教师平

8、均满意度99近三年来,专任教师公开发表论文人均篇数3篇近5年内,专任教师参加过境内外专业教学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训比例100招生与就业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2008年2009年2010年招生人数224456561新生报到率91%93%83%毕业生人数194215304首次就业率94%93%89%主要就业区域湖南省及沿海地区主要就业领域会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三等奖 4 项实践条件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总计12个)名称主要实习工种 / 工位数设备价值2010年度接收实习学生规模( 人日)手工会计实训室出纳、会计/

9、10040万元100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出纳、会计/200200万元200外贸会计实训室外贸会计/10060万元100财务管理实训室理财/10080万元100出口退税情景模拟实训室出口退税/3040万元100国际结算情景模拟实训室外汇结算/3050万元100小计600430万元700校内主要顶岗实习场所名称(总计2个)主要实习工种 / 工位数设备价值2010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长沙将旺电子有限公司出纳、会计、退税/60600万元100湖南利达会计有限公司出纳、会计/5040万元100小计110640万元200校外主要顶岗实习场所名称(总计48个)主要实习工种 / 工位数2010年度接收

10、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长沙欧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出纳、会计/2020湖南麦克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出纳、会计、退税/2020湖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出纳、会计、退税/3030湖南飞翔纸品有限公司出纳、会计/1520湖南天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纳、会计、退税/1010湖南开元责任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出纳、会计、退税/1010中瑞华恒信会计事务所湖南天心分所出纳、会计、退税/1010小计115120专业社会服务2008年2009年2010年技术研究、开发、推广、产品加工,服务到账金额(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社会技能培训(人日)300360420近三年来,专业团队成员获地市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项目

11、3 项注:本表中国家级或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精品(或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专业带头人建设项目等,若在相关部门中期检查时不合格者,不计入立项项目。1-3项目主持人基本情况:姓名李平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2.5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手机13973130833学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传真85117262所在部门会计系职 务系主任电子邮箱809957959通信地址(邮编)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教学与技术专长会计教学及管理工作简历:1986年大学毕业后在湖南省粮食学校从事财会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财会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2、,2002年被评聘为副教授,担任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会计系主任、系总支副书记。近五年来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本人主要从事经济类财会专业的教学和实践研究,近五年来先后主讲的课程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实训等,主持外贸会计实务课程建设被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教指委立项为精品课程。先后在会计之友、中国商界、国际商务财会、企业家天地、粮食科技与经济、教师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编公开出版教材和校本教材10多部。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院级课题4项。参加各级课题研究多项,主持精品课程一项。1主持课题:中国商业联合会2009年度课题

13、商业会计职业能力研究。课题批文号:中商会课题200903号-ZKT012。2主持课题: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2010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文号:0910BZZ110。3主持(执行人)课题: 2009年商务部委托课题金融危机下湖南外经贸企业贸易融资研究。课题批文号:09SC108,已结题。4主持课题:2008年院级重点课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文号:08ZD01,已结题。 5主持精品课程外贸会计实务,被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教指委评为2010年精品课程,立项批文:工商教指委2010第16号。6主持省级教学团队建设,被湖

14、南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立项批文:湘教通2009267号。2. 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目标与思路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南,主动适应湖南“四化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按照 “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立足商务行业,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一支专业教师和现场专家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为我省的商务行业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

15、职业技能的外贸会计人才,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建设成为:教学理念有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教学管理有特色、学生创业有特色的特色专业。二、建设基本思路立足商务行业,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全方位对接外经贸企业,根据“外贸+外语+外贸会计技能” 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支专业教师和现场专家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全方位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建立多方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机制,使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合,实现实训、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三、建设总目标以培养区

16、域经济和商务行业人才需求为重点,对接湖南进出口企业、外贸加工企业,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办成为培养模式有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有特色、教学管理有特色、学生创业有特色社会服务有特色、国际合作有特色、能凸显湖南外贸职院特色的品牌专业。四、建设具体目标1、 校企合作建设目标紧密依托商务行业,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有特色的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立足商务行业,对接外经贸企业,构建有特色的“外贸+外语+外贸会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商务行业及外经贸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外贸会计专门人才。 3、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实时

17、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会计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线索,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新知识的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全方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做为核心,实现“教、学、做”合一。4、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注重双师型素质培养,构建“内培+外聘+引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本专业教学团队能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专职教师与现场专家的比例各占5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10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40%。5、实践

18、教学建设目标按照“理实一体”的原则,构建“学训+实训+实习”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制。采取多种方式建设“校中厂”,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建成为,实习实训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能满足会计专业群实训实习需要和对外培训需要的会计实训实习教学场地。逐步实现学生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6、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构建有外贸会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教室”,实现“数字化教室”的网络化、信息化。7、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实行校企共同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式,构建“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完

19、善专、兼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标准;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8、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面向商务行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资源,开展外贸会计新知识、新技术讲座,积极开展会计反倾销,出口退税政策培训,为外经贸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引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3 建设基础与规划3-1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了“湖南国际经济经贸教育集团”和“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实行了 “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行

20、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48个,实现校企互聘兼职人员6人、互培在职员工8人。规划:1、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外贸会计方向)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校企双方共同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规格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共同实施培养方案。2、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校企互聘、互培机制建设, 使学生有双重身份(学生、企业准员工),教师有双重角色(教师、企业会计师),企业会计实训指导老师有双重职责(员工、师傅)。3、共建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全方位相对接。4、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1、相对接。 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1、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为本位,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工作实际流程为主线,科学的构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标准。2、实施项目化仿真化教学和双证毕业制度针对会计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组织行业专家及本专业的教师认真研究会计各岗位业务工作流程,并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建设精品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实行课证合一,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100%。规划:1、根据会计工作流程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2、建设好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标准。3、实现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

22、企业技术革新相对接,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经济、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4、实行教学实训一体化。根据课程特点,全面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以做为核心,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3-3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本专业现有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技能型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32名,其中专职教师16名,兼职教师1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高级会计师9名,讲师10名,会计师14名,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6%,整个教学团队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教师政治理论水平高和职业道德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会计

23、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规划: 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推行校企兼职教师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在三年内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3-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12个(如: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外贸会计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能满专业教学对会计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需要。本专业先后与长沙欧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飞翔纸品有限公司、湖南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湖南麦克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等40多个企业签定了

24、校企合作协议,每学期都能接受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规划:按照“理实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教学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在3年内,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建设成为“数字化“仿真教室,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课时总数的50%以上;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校内实践教学与专业文化建设中。三年内再建设20个实训基地,以进一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3-5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我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目前已拥有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本课程的教案、课件、

25、习题、考试大纲、实训实习指导书、部分授课录像、在线测试,还包括会计行业的相关法规,企业真实的案例和素材的相关链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已建成了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与网络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规划:进一步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库,构筑一个全开放的“数字化教室”,为校内外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也为全省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计划通过3年的建设,将外贸会计实务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两门课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以校本教材和公开出版教材为龙头,带动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整体建设,建成一个以学习资源库、实训项目库为基础的,具有课程强化训练、在线交互(虚拟社

26、区)、作业管理、学习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在线评测等6大子系统的网络学习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开发远程虚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远程仿真实训环境,为其他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训资源共享。3-6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1、学院建立了分工科学、职责明确的院、系、教研室三级专业管理机构,三级管理人员齐备,职责明确,管理规范。2、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遴选办法,2008年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教字200819号)。对从事专业建设取到了保障作用。3、为了加强我院对本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学院建立了新生素质调查机制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4、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27、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杜绝了教学事故。建立了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机制。规划:1、进一步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带动专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2、进一步修订专业带头人遴选办法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对专业带头人选拔条件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程序,提高专业带头人待遇;实行专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专业建设激励与制约机制。3、继续坚持新生素质调查,增加对新生适应性的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提高新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计划;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4、进一步优化三级督导职能,加强日常教学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有

28、序进行,确保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促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全面深入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估,确保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到位;引进“社会评价”体系;以教学过程管理为抓手,确保专业教学质量;完善相关奖励制度。5、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划教学基本文件,尤其是完善实践教学各类相关文件,实现教学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3-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设规划综述现状:我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6000多人,本专业现有全日在校生1500余人,持有“双证”的毕业生比例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主要分布在我省的商务行业,

29、为商务行业财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为在校学生进行外贸会计证考证培训,培训人数累计1500多人。本专业教学团队还广泛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主持长沙市欧氏医疗有限公司绩效预算管理并开发奖金计算软件;承担了全省外贸企业进出口退税、反倾销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主持商务部财会司委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下湖南外经贸企业贸易融资研究,受到商务部财会司的好评。规划: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或对外技术服务,通过服务行业与社会,将本专业打造成在省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1)积极与商务行业对接,加强对商务行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和外贸会计证考证培训,为商务行业财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加大

30、外贸会计证考证培训力度,全方位与企业合作,力争使培训人数达到每年1000人以上。(2)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或国际知名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进行新技术讲座,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以专业带头人为中心,以教学团队为主体,带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计划3年内主持省级经济类科研课题3项,主持院级教改革课题6项,参与横向应用技术研究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10篇,年人均发表科研论文1篇,营造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专业研究氛围。3-8建设经验辐射与推广规划综述现状:我院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

31、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专业以培养区域经济和商务行业人才需求为重点,对接湖南商务行业,通过教师交流、对口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和扶持省内外5所同类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并将外贸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基础会计、会计单项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等核心课程的全部资源进行开放共享,每学期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或经理举办三次以上学术报告,及时发布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广建设经验。先后研究的成果有:主持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管理系统研究被确定为湖南省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8AJG0012.主持省级课题

32、高职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长沙市欧氏医疗有限公司绩效预算管理并开发奖金计算软件。规划:1、对接外经贸企业,形成“学习与就业一体化”订单培养模式建立“学习与就业一体化”订单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以及就业等问题,使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都达到95%以上。2、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在国内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中率先全面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重构专业课程,推进“课证融合”的教学内容改革,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

33、向)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一批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编写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高职特色院本教材,制定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检查考核体系,建立高共享、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教学资源库。3、建成“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和改建校内实训室,生产性仿真性实训比例达到90%以上,立足本校、服务同行、面向社会及商务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建设一批紧密型工学合作基地在现有40多家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校外实习基地20个,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有效之路和完善高素质“双师”专业教师培养和学生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的长效机制。5、打造一支以双专业带头人

34、为龙头,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提高素质为核心”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8人。6、开展社会服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1)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为相关职业院校提供师资培训,面向企业在职职工进行职业培训。预计每年能培训800-1000人次。2)积极开展外贸会计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预计建设后每年可以面向校外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社会上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1350多人次。3)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依托会计咨询服务公司,为企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咨询、代理记账、税务筹划、会计信息化服务等服务,发挥并提升专

35、业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4建设进度与预期效果(一)专业建设目标及措施1、构建校企合作机制(1)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为依据,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依托商务行业,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2)建设措施及内容1)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规格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共同实施培养方案.2)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依托商务行业,进一步加强与飞翔纸业、东莞会计服务公司等外贸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企业参与校企专业共建,使“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本专业

36、在校生的30%。3)强化工学合作过程管理,建设校企互聘、互培机制, 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定期选派教职员工到优秀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的同时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二是要在优秀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就业见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体验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三是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担任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技能指导老师。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4)共建校企文化融合模式进一步采取

37、“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学术讲座等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学习先进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邀请合作企业冠名支持学生活动,开展合作企业文化展示,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座谈交流等活动,搭建企业员工与学校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活动文化与企业活动文化的有效融通。 5)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相对接。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院牵头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及时准确地预测待就业人数和就业取向,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指导学校合理设置相关专业。二是加强校企联系合作。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长远人才战略,根据不同层次

38、的人才需求,与不同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面向市场找出路,促进学生就业。三是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立足当地实际、家庭实际和个人实际以务实态度确定就业方向,培养敬业精神。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目标对接外经贸企业,根据“外贸+外语+外贸会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建设措施及内容1)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标准建设。2)依托商务行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会计人员的联系,根据会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和会计职业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依据课程

39、涉及的职业活动,讨论分析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制定课程标准。3、推进课程体系改革。(1)建设目标全面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进行“会计岗位实际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实验实训建设,针对会计实际作业流程科学地设计核心课程,开发外贸会计实训教材。在教学中,进一步体现“工学结合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的职业情境,进一步完善“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条件。(2)建设措施及内容1)根据会计工作流程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市场调研制度,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专业教师

40、针对企业会计及业务工作流程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要求进行调研和论证,每年组织1-3次专家论证会,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进行研讨和适时调整,紧跟市场需求。2)建好专业核心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好外贸会计实务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好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课程,按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基础会计、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4门课程。)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为线索,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确定课程内容;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课程,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广泛吸收

41、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法律与新会计准则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4)阶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积极实践并总结推广“教、学、做合一”的专业教学方法,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教、学、做、评合一”的原则更好的体现于教学和实训,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5)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材建设上与行业企业合作,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为重心,编写能够适用本专业理实一体教学需要的教材,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

42、。力争在3年内,开发一批以职业岗位业务流程为核心课程的有特色的院本教材,如外贸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会计单项实训和会计电算化。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理念先进、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注重双师型素质培养,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使双师教学团队结构更合理,打造一支以双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使本专业教学团队达到38人,专职教师与现场专家的比例各占50%;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10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40%。(2)建设措施及内容1)2011年,

43、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相适应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比例达到100%以上;2)毎年选派2-4位教师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挂职顶岗锻炼,提高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毎年选派1-2名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3)积极从企业引进适合当教师的专业人才多人,以充实本专业培养人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见表4-1、4-2、4-3)4)应采取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其他高等学院进行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知识层次结构,使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研课题3项、院级课题6项,分别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教研论文。表4-1 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贸会计方向)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类别现有教师计划培养引进目标达到比例111213高级职称1722222077%中级职称1311141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