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848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doc(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全攻略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2二、小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72.1文字资料分析- -72.2统计图分析-152.3统计表分析-30 三、模拟试题及强化训练-47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近年来,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所占比重和难度都有增加的趋势。与对策题、作文题相比,分析题的题材角度更为广泛。一般情况,作文题与对策题都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社会焦点问题写作文章或是提出对策。换句话说,都是针对某一申论主题要求写作文章或是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任何一个申论主题都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要求考生进行分析。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类型上,分析题都要远比作文题、对策题在数量上大的多。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

2、地看重按形式给分析题的题型分类。因为分析题是题目类型和涉及内容都相当灵活的考题,如果强行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型如何作答再进行所谓的“模板套路式”的备考,往往会造成我们作答时被所谓题目的类型束缚住思路,影响作答的准确性、全面性、深刻性。比如很多分析题的题干要求“请就对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这样的题目,很容易被统一归类为所谓的启示分析题。事实上,启示分析题所要分析的内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启示,这就决定了在答题思路上,也应该相应有很大区别。强行将分析题类型归纳为观点类、启示类等类型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时会起副作用。分析题实际上是一种作答技巧性相当强的申论题目,很多技

3、巧如果应用得当,会使作答分析透彻,条理清晰,阐述全面。本节将首先对两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大家进行讲解。判断分析的常用方法:“联系对比法”有一种常见的分析题类型分析判断题,要求考生对某种做法或某种观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这种类型的考题在近年来的国考和地方申论考试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因为其对考生分析能力的测查更直接、客观。 对于这样的题目的作答,我们推荐给大家一种思维方法联系对比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需要判断分析的问题对照联系我们比较熟悉的同类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再依据结论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思考方法。举个例子:2007年2月28日“东方金贸”报道,春运人多,女性排队,特别是漂亮女性容易

4、遭到一些男人的性骚扰,再加上女性警惕性低,容易成为小偷关注对象。河南商丘火车站党委决定鉴于这两方面考虑专门设置了女性购票窗口,为女性购票免去了拥挤和遭受异性骚扰的苦恼。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车站的文明进步是好事。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的质疑。题目要求让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推广并谈谈你的看法。表面上看,推出女性窗口确实是保护了妇女权益。让前来购票的女性免去了拥挤和异性骚扰之苦,同时减少了女性被小偷光顾的机会。其出发点是为女性旅客着想,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如果利用联系对比法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地铁上、公交车上和火车站的售票口拥挤程度不相上下。难道也要设置女

5、性专列、女性专车吗?再依此类推,难道还要设置女子中学、女子小学、男女分班吗?这显然是一种倒退、一种复辟。将女性看作一种需要隔离保护的弱势群体,本身就是女性的一种性别歧视。即使要设置弱势群体的专门售票窗口也应该优先设置残疾人、老年人等真正的弱势群体的专用窗口。 这种联系对比的思考方法是做判断分析题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相对也最可靠的方法。特别提醒:联系对比法将需要判断分析的问题对照联系我们比较熟悉的同类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再依据结论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例题 2009国考“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

6、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0分)【相关材料】11、今年9 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 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 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是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 . 92 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

7、加15 . 2 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 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 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 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 计,为11541 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

8、 . 2 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 . 6 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 亿元,远远低于1028 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 元,也仅需支出200 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应补贴低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参考答案】材料1

9、1提到的观点是不对的。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关系着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粮价上涨势必造成饲料价格上涨、食品加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带动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材料11中的观点仅仅考虑到粮食价格与城乡居民粮食消费的关系。实际上,粮价上涨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中最受益的是农资、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而包括种粮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消费者却要承受相关支出的增加。这当然也会带来民政部门对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种片面孤立考虑粮食价格的思路,违背了统筹兼顾的思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要靠支农惠农政策、靠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靠切实

10、作好耕地保护工作和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对于粮食这种特殊商品,认为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是单纯依靠市场手段的一种政府职能“缺位”。【讲解】题目要求对所指观点有没有道理进行判断。如果我们单从材料看,它的这种策略表面逻辑性很强。有些考生就沿着这个思路讲“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采取了模糊、“中庸”的回答方法,认为这种观点既有有道理的一面,也有要慎重对待的一面,关键是实施过程中重要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利益云云。以上观点的答案是错误的。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到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收购价格、饲料价格、农资价格等等诸多上、下游行业价格,从而直接影响CPI指数。粮食价格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问题。保

11、持粮食价格稳定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遇到此类问题,我们该如何思考呢?这里强调一个重要的申论作答技巧:我们判断一个做法是否正确时,可以考虑我们所知道的现实工作中是否已经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考虑。例如:很多专家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提出取消计划生育政策。针对这一提法,我们就可以联系现实工作中的做法进行思考。现实工作中,我国仍在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在偏远落后地区,对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和行政执法力度一直没有减弱过。可见这一提法是欠妥当的。再分析现实工作中的做法,不难得出,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会使多数地区出生率急剧上升,导致人口素质下降,从而引起资

12、源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服务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回到这道有关“粮食价格”的国考真题,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在现实工作中,前几年猪肉价格上涨引起了食品行业价格的普遍上涨,甚至影响了CPI指数。国务院迅速出台了促进生猪养殖的相关政策,包括对能繁母猪的补贴等办法,稳定住了生猪价格。近一段时间大蒜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家试想,区区的大蒜价格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粮食价格上涨,所牵动的食品加工业、饲料业、农资业等行业的价格上涨以及其后的连锁反应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不仅是CPI上涨、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13、,所以提高粮食价格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对策。并且,国家针对粮食问题主要采取加大农业投入、以工业反哺农业、推行支农惠农政策、保持耕地面积以保证粮食储备等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都是以粮价稳定为大前提的,可见粮食价格是涨不得的。第二部分:小型分析题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曲线图、网状图

14、)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做这类题目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第一节 文字资料分析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

15、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

16、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

17、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

18、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A.56.2% B.27.8% C.24% D.29.5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A.10% B.8.2% C.11.6% D.9.3%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A.56.2

19、% B.27.8% C.72.2% D.29.5%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A; 3.B ;4.C;5.C。第1题,这个问题纯粹是从材料中找原始的数据,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面积;在供选择的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第2题,该题的难度比第1题稍进了一点,但它也只不过需要首先找出四个高度段的有关人口密度的数据,再加以比较而已,只是绝不能将这些数据混淆了,以免出错。第3题,简单计算一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是B。第4题,材料中并没有明确地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所以,必

20、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陷阱,造成失分。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再用 “1”去减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是C。例题2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达到9545.4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和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8%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乡镇企业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6.9%。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

21、。但是在国家财政新增长的部分中所占比重却明显地增大。从10年前至该年,10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额的19.7%。同期乡镇企业税金平均每月增长30.3%,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的3.48倍。1.该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比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多少?A.23.8% B.17.6% C.6.2% D.6.3%2.该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多少?A.1/2弱 B.1/2强 C.1/4弱 D.1/4强3.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A.310.29亿元 B.288.29亿元 C.32亿元 D.22亿元4.从10年前至该

22、年,我国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A.12% B.19.7% C.30.3% D.8.7%5.该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为:A.9545.46亿元 B.6495.66亿元 C.4592.38亿元 D.310.29亿元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B ;3.D ;4.D; 5.C。第1题,首先在题中找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3.8%,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17.6%,根据题中要求,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问题,考察的是考生获取有效数据的能力。第2题,我们在题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3.8%。然后我们对照问题,很容易地就会得出

23、答案为B。第3题,它要求的不是材料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对材料中几个相关数据的处理。首先,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出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就可以发现,下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22亿元,即选D。第4题,它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材料最后一句明确地给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答案很明显,应该选D。第5题,需要一个提取数据的过程,只是有关乡镇企业产值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另一个是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需要在看清题目的前提下

24、作出正确选择。例题3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人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1在三个投资方向中,比重最小的是( )。A股票 B商业和服务业 C国库券 D不能确定2私营企业主比职业股民月均收入高多少?( )A2451元 B4954元 C4594元 D3728元3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家庭的比重高多少?( )A16.1 B

25、8.4 C10.1 D、11.14有多大比重的高收入家庭进行投资活动?( )A50.7 B26.2 C34.6 D;42.35如果要缴纳10的税款,那么职业股民的月均纯收人为多少?( )A8491 B13445 C849.1 D7641.9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2B;3C;4A;5D。第1题,投资股票比重为26.2,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6.1,国库券占8.4,比较下,可得比重最小的为国库券。第2题,13445-8491=4954(元)。第3题,26.2-16.1=101。第4题,26.2+16.1+8.4=50.7。第5题,8491x(1-10)=8491x90=7641.9(元

26、)。三、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强化训练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美元,占全国13.2%;进出口总额达886亿美元,已占全国的18.7%。1.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A.11.84 B.3109 C.368 D.3862.2000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多少亿元? ( )A.460 B.3485 C.2167 D.32693.假如经济特区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那么全国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

27、元? ( )A.13478 B.20459 C.17683 D.154964.2000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元? ( )A.1886 B.3246 C.1903 D.47385.如果经济特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那么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为多少? ( )A.81.5% B.51.9% C.42.3% D.49.7%资料22000年,亚洲总计钢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日本钢产量达106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新日铁的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的26%;2000年韩钢产量4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浦项钢产量在2600万吨。6.1999年,亚洲总计钢产量

28、为多少亿吨? ( )A.2.98 B.2.85 C.2.76 D.3.127.新日铁的钢总产量为多少万吨? ( )A.10644 B.2767.44 C.3214.54 D.43108.2000年日本钢产量占亚洲总计钢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A.13.5% B.21.3% C. 19.8% D.32.4%9.1999年,日本钢产量比韩国多多少万吨? ( )A.9419 B.5109 C.4105 D.531410.2000年,浦项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A.13.2% B.27.8% C.60.3% D.61.4%资料3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29、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11.200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A.19895 B.18404 C.17593 D.1869212.2001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多大? ( )A.55.1% B.55.2% C.47.8% D.51.6%13.2000年1至2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比

30、2001年少多少亿元? ( )A.331.3 B.312.7 C.359.6 D.332.114.2000年1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在2001年1季度中占多大比重? ( )A.27.9% B.2879 C.78.2% D.79.3%15.2000年1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多少? ( )A.10972 B.10020 C.952 D.9870资料4金龙泉集团本部逐步达到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年增利税2250万元;扩大葡萄酒生产能力1000吨,年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开发保健白酒5000吨,年增销售收入1.5亿元,创利税4500万元;同时扩大纯净水和饮料达3万吨,年增销售收入5600万

31、元,创利税1000万元。16.在新增和扩大的酒类生产中,年创利税最多的是什么? ( )A.葡萄酒 B.保键白酒 C.啤酒 D.纯净水和饮料17.保健白洒新增的销售收入比纯净水和饮料新增的销售收入多多少万元? ( )A.4000 B.9400 C.5600 D.550018.葡萄酒所创利税在其所增加的销售收入中占多大比重: ( )A.25% B.30% C.20% D.27%19.假如销售收入的17%是纯利润的话,那么就材料中所列,金龙泉集团增加的利润为多少万元? ( )A.24600 B.7600 C.4182 D.419220.假如金龙泉的酒类和非酒类饮料所创利税占其总产值的6.7%,那么金

32、龙泉集团的总产值为多少万元? ( )A.6500 B.435.5 C.97115 D.97015资料5威海电业局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此间,威海市年供电量由建局初的10.6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亿千瓦时;变电量由400兆伏安增长到1506兆伏安。现在已拥有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座,威海电网已形成了220千伏双电源供电,35千伏环网,10千伏手拉手的现代化供电模式。21.建局初威海电业局的年供电量为多少亿千瓦时: ( )A.10.6 B.23.8 C.400 D.150622.现在威海电业局已拥有35千伏的变电站多少座? ( )A.9 B.19 C.6 D

33、.123.从建局初到现在威海电业局的变电量增长了多少兆伏安? ( )A.400 B.23.8 C.1506 D.110624.如果今年青岛市的年供电量比威海电业局高17%,那么今年青岛市的年供电量为多少千瓦时? ( )A.27.85亿 B.26.48亿 C.4亿 D.19.8亿25.威电市电业局一共有各类变电站多少座? ( )A.27 B.19 C.26 D.20参考答案:1.C 2.B 3.B 4.D 5.C 6.A 7.B 8.D 9.D 10.C11.B 12.A 13.A 14.C 15.B 16.B 17.B 18.A 19.C 20.D21.A 22.B 23.D 24.A 25.

34、C第二节 统计图分析一、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统计图的种类与组成统计图是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计图的种类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条形图是资料分析能力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形面积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常用的圆形图有圆形面积图和圆形结构图。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的图形

35、,又称线图。常用的曲线图有动态曲线图、相关曲线图、计划执行曲线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统计图通常由图题、图轴、标目、图形、图注等所组成。1、图题是统计图的名称,又称标题,位于图下正中处;2、图轴是指在直角坐标上作图的纵横两轴,分别称为纵坐标和横坐标;3、标目是指在纵横两轴上表示间距刻度的各种单位名称;4、图形是指用来说明图中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线条或颜色的含义;5、图注是指图形或其局部,或其中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内容。(二)、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

36、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4、注意统

37、计图中的统计单位。二、统计图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一)、条形统计图分析例题1下图是1998-2002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千人)请根据上图回答1-3题:1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 )。A1999 B2000 C2001 D20022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 )。A1999 B2000 C2001 D20023截止到2000年底,该市人口数为( )。A376899人 B95084人C37689900人 D9508000人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D。该题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间人口数字差可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

38、是2002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2001年。因为统计图中统计单位是“千”,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得知2000年底该市人口总数为9508000人。(二)、圆形统计图分析例题1根据下图回答15题。1该地粮食作物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 )。A玉米 B谷子 C小麦 D大豆2该地1992年与1976年相比,新增加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大豆 B谷子,小麦 C高粱,谷子 D大豆,高粱3与1976年相比,该地1992年小麦构成比重下降多少?( )A48 B48 C38 D38个百分点41992年,该地构成比重相同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玉米 B谷子,小麦 C大豆,高粱 D小麦,玉米51976年,该地谷子

39、所占比重为( )。A214 B143 C105 D643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 ;2D;3D;4B;5A。第1题,在各种格式的扇形中,空白应是最惹人注目的,因此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到空白扇形的面积最大,稍一看数据即可得到本题答案为A。第2题,需要仔细比较这两个图形,经过观察,对照图标,我们可以知道,新增的是大豆和高粱,即答案选D。第3题,需要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找出小麦的图标,然后在两个平面图的相应部分找出数据,进行相差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38和38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相互替代,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第4题,只需在第二个图形中进行比较即可,只要不将各种粮食作物的

40、图标搞混弄错,应该很容易就得出本题答案为谷子和小麦,答案选B。第5题,该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找出需要的是哪一个平面图;第二,根据谷子的图标在相应的平面图中找出答案。这类题主要考查的是细心,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是很容易做好的。例题2根据下图回答l-5题: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 B高中 C中专 D初中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D以上说法都对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D高中和初中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

41、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多少?( )A3 B30 C300 D不能确定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A5人 D7人 C7 D5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D;3C;4B;5C。第1题,要求比较五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因为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因此不能单靠对扇形面积的观察就作判断,需要借助扇形中所标的数据来进行比较。经比较,很容易地就得出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第2题,是一个判断分析题,需要在通读完四个选项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第3题,是寻找两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去除一个面积最大的,再去除一个面积最小的,剩下的三个无法用肉眼判断具体哪两个相同,因此,再参照各自的数据,很自然的就会得

42、出中专生与初中生的人数相等。第4题,1000330,故答案为B。第5题,32257,答案为C。(三)、曲线图分析例题1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1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7月 D9月2销售量最高与最低的差是多少万公斤?( )A200 B300 C400 D4503销售量在增大最多的月份里增长了多少万公斤?( )A50 B100 C150 D2004销售量增加的月份数与销售量减少的月份数之比为( )。A1:1 B1:2 C2:1 D1:65最低销售量为多少万公斤?( )A200 B250 C300 D350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C;4A;5B。第1题,

43、求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在这一题中,许多原本仅是坐标的数据也将被用到,通过观察可以得知,必须从3月份开始一直比较到11月份,在这期间,有需要的话,还要进行数据的运算,在6组的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这6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比较后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是对两个极值求差。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峰值为650万公斤,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向,结合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最低值为250万公斤,两者相差400万公斤,选出答案C。第3题,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需要你找出在哪个月份中销量增长最多,二是需要你把这个增加量求出来。因此,先观察13月份的曲线变化,因为主要的上升趋势是在这一段上,通过观察和数

44、字比较我们发现,在2月份,销量上升了一个半格,而1月份和3月份都只上升了一个格,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2月份的数据。然后将2月份的曲线左右两端相差,即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第4题,将曲线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加以区分,然后分别数一下上升趋势的月份和下降趋势的月份各有多少个,然后相比,要注意的是,增加的月份数在前面,减少的月份数在后面,一旦搞混,这道题也就容易出错。第5题,只需稍加比较,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为B,千万不要被曲线一开始的发展趋势所迷惑而误选C。例题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1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是( )。A1965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0年2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45、( )。A1965年 B19481956年 C1945年 D1970年3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加状态?( )A19551970年 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 D19601980年4据该省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增长了11万人,则1955年该省有人口( )。A2千万人 B3千万人 C4千万人 D5千万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B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C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D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答案解析本题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