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7989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洲曲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朝乐府民歌 西洲曲,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中绵绵不绝的永恒主题,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纯真、清新的爱情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美好和诗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纯真、清新的爱情诗西洲曲。,乐府的含义,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使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汉代的乐府诗即“汉乐府”。根据宋代的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南北朝乐府民歌,乐府

2、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这种不同。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为这一时期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南朝民歌大多保存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南朝民歌较清丽缠绵,现存的大多是情歌。体质小巧,清新自然,大多为五言四句。大量运用双关语,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曲。它是南朝乐府民歌当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关于作者,最早著录西洲曲的是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江淹作。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说是古辞。明、清人的古诗选本或以为晋辞,或以为梁武帝作。从西洲曲具有的民歌

3、本色,诗中纯真的感情、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表现方式来看,都是与文人的创作大异其趣的。但其格调之缠绵、词句之工巧、结构之精美又显然是经过文人的修饰的。因此,后世论者大都肯定其为南朝乐府民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经过文人加工的作品。,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

4、,吹梦到西洲。,诗文研读,西洲曲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致的解释。,关于内容的不同解说,(1)、多数论者都认为主人公是一位江南女子,诗篇抒写了她从初春至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远方情人的苦苦思念。(2)、也有论者认为本篇所写是一位男子的忆念。(3)、还有论者认为这是一首梦幻诗。诗歌共三十二句,虽然只有末

5、四句才写到梦,从篇幅上看,只占全诗的八分之一,但这既是全诗的结束,也可以说是全诗的归宿,就像万流归大海一样。,艺术特色:,1、以景写情,情致深婉。2、动态刻画,微妙出色。3、结构奇特,声律精妙。,以景写情,情致深婉 诗中用不同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表明了季节的更替。,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以景写情,情致深婉,“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清新的景物描写

6、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女子情感的表达,正是由自然景物、季节物候的变化来推动完成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使情致的表现尤显深婉动人。,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

7、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总之,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真情,耐人寻味。,动态刻画,微妙出色 深情的思念推动着女子不停地行动、动作:下西洲、折梅、寄梅、采莲、弄莲、置莲、望飞鸿、上青楼、卷帘、做梦,全诗在一系列富于动态的刻画中,极有层次地写出了女子执著的情爱,又微妙地传达出她柔情郁结的情态。,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而去西洲,一折、一寄,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

8、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这部分含羞的姿态,炽热的爱情,借一系列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结构奇特,声律精妙“钩句”有加强上下句联系或互相映衬的作用,如“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谐音双关”如“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清如水”既写景又双关爱情纯洁如清水。,结构奇特,声律精妙重字如“树下即门前”等四句四用“门”字,“出门采红莲”等七句七用“莲”字,重字的出现本是犯忌的,但本诗则大巧若拙,多用重字以传情达意。“接字”,修辞学上称作“钉真(针)”或“联珠”,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接字不仅使句意紧相衔接,而且将不同画面巧妙地组接在了一起。全诗三十二句,共分八节,由于作者多用重字、接字、钩句、谐音双关等写法,从而形成了各节层层相续、似断实连、回环往复的奇特结构。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思考讨论1.优美而深情地朗诵这首诗歌,体会诗歌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特点。2.将西洲曲和木兰诗作一比较,体会南北朝乐府民歌在风格上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