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尚道文桑植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南张家界 427100摘 要: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为中职生的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创业经验,帮助他们今后成功创业非常重要。本文从职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及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关键词:中职生 创业能力 素质培养众所周知,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他们入学时各方面的素质偏低,比较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等一些问题,在许多中职生头脑里很少存在“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以至于将要就业
2、的时候,便显得不知所措,不能把握就业机会,自立能力差,因此职业学校使对其进行职业指导和立业创业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一、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的本义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从广义上讲,这里的“业”是指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一切事业;从狭义上讲,“业”是指“实业”。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这里所讲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改革创新意识,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自觉的进取意识,富有不满现有成果、冲破旧的框框、追求新的思维和新的事物的思想倾向,这是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二是艰苦意识,它是指在创业的过程中,勇于迎接各种挑战,奋力克服各
3、种困难,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具备创业能力的必要素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艰苦奋斗的革命法宝和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三是价值意识,它是指一种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追求,这是创业的根本宗旨。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品质、创业能力,使其具有创业者人格的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业的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
4、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二、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一)中职生对就业存在盲目性,不能准确把握就业机会。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职校,经过两到三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只有十七、八岁左右,却要面临选择职业和角色身份转换。尤其近年来受“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职校学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存在着学习基础差、能力低以及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农村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带养下都有些娇生惯养,因此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是为了将
5、来就业”的观念,他们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另外,现在的中职生还存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缺乏了解等问题,一旦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东不成西不就。因此,对中职生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变得更为紧迫,对他们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很有必要。(二)中职生对社会需求不了解,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普遍存在自我推荐能力差、不善于包装自己等弱点。在他们的心里,如果到国有企业怕效益不好、收入低;想到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工作又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不稳定、没有保障;若是自己创业又嫌太苦、太累、风险大。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
6、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稳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能够缓解目前就业压力大的困难,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鼓励学生自我雇佣,其优点是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了职业,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三、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中职教育各阶段,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不是依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成为所有教育课程各计划的组
7、成部份,而且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的联合行动,甚至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作为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枢纽和核心,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不仅在职业指导课程中要讲“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格局。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加班会、
8、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活动、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在活动课程中实现创业意识的提高,创业品质创业知识的传播与养成。要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其次,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创业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
9、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固定不变,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创业人才在思维特点上须表现出不为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够适应变化着的外部条件,能摆脱惯性,改变定势;还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屑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内的东西。追寻可能的世界,探索未知是创业人才应具有的品质。正如苏霍姆斯基说的,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
10、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针对中职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第三,要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坚持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一方面,从家庭开始。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鼓励同学们帮助家里做家务,鼓励他们充分了解父母、亲友的职业和创业经历,通过指导和教育,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外出参观、进厂顶岗实习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自觉与社会有关部门、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有计划地搞好社会调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专业对口单位用人状况、职业情况、有关行业经营情况、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等,通过调查,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参考文献:1、胡放.谈创业教育中的育人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2、张洁.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4(5)3、徐华平.应多学科研究创业教育.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