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8024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中国首位新闻职业记者-黄远生摘要 :黄远生一位被誉为 “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是中国首位走上新闻职业化的人物,他创出的远生通讯的新闻报道体裁和对新闻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探索对中国新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简论他作为一位新闻人,给中国新闻史留下的优秀作品与精神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关键词: 黄远生,新闻职业化,远生通讯,四能说民国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时期。经济、政治、思想都处于一个不安的,混乱的,甚至疯狂的时代。也许正因为中国是处在如此乱世,才能产生出许许多多,开一宗之先河,掀波澜成壮阔的大人物。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就是被戈公振先生誉为“报界之奇才”的黄远生。黄远生,中国

2、近代新闻记者。黄远生,江西九江人,原名黄为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1885年1月15日生于“文彩秀发”的书香门第之家。21岁时中光绪甲辰进士,成为清末最后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但他无意仕进,以新进士之资格赴日本留学,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回国后先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脱离官场,从业新闻,成为蜚成于世的著名新闻记者和政论家,是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专职记者。1、远生通讯后人总结中国新闻史,常常谈到“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 (宋云彬语),确定是他开创了通讯这种新闻文体。“通讯”一词,

3、此前已见于报刊,但仅指由外埠邮寄传来的新闻,称为“某地通讯”,以区别于电讯。黄远生的通讯因为富有特色,他白描式刻画、极具现场感的文字,广受读者追捧,而且深受欢迎更慢慢变为一个专有名词,甚至是一种新闻体裁的名称。远生通讯指的是比消息更加详细和生动的报道事物或人物的新闻体裁。此文体始于1912年初的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专栏,故称“远生通讯”。这种通讯特点有:、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嬉笑怒骂,涉笔成趣、语言通俗生动。黄远生就凭借着他“远生通讯”中幽默讽刺的文笔,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关注。当年的他可谓年少风光,时人赞为“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4、2、四能说与从业感悟黄远生在新闻工作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对于我们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可以说都是无价瑰宝。黄远生宣称,新闻“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不欺”。又强调,记者当具备“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功夫,也称为“四能说”。一能,“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二能,“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三能,“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四能,“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我认为黄远生的“四能说”和新闻要“大胆”、“诚实不欺”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想成功的最精炼的成功秘诀。

5、黄远生他的记者职业生涯的成功与成名靠的就是这些秘诀。他“大胆” 主张舆论机关的职责就是为民生社会请命,新闻记者应敢于“指斥乖舆,指责权贵”。 他认为的诚实不欺即强调新闻报导必须真实、客观、公正,评价、议论也应恰如其分;语言须诚实、单纯与自然。他的这些新闻从业思想,还有“四能说”理论的提出在中国新闻采写理论上是一项“超越前人的重大发展”。 3、远生的文化贡献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发展的地位之高,当属罕见的。他从事新闻工作事业的时间相比起许多新闻学者和名家来说又要短得多,但他对于他的才华和成就,名家们无一不高度赞赏:邹韬奋语“人民的喉舌”、“新闻界出色人物”;徐铸成语“记事则源源本本,状人都栩栩如生”;

6、黄天鹏语“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宋云彬语“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在是黄远生开始的。”不过,如果你以为黄远生的历史贡献仅是表现在新闻工作当中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他在更深层的价值与更为深远的意义来说,他又是作为一位新文化先驱者的形象而存在的,也许这才是他能在中国新闻史中站立着公认的“第一人”的位置的原因所在。他的文化活动只有辛亥革命前后短短的几年时间,正是中国文化觉醒前最黑暗的时刻。这时比其年长一代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几乎都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从19世纪末活跃在时代潮头的思想先驱变为“不进则退”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而“五四”一代彻底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在此时大都

7、尚处于困惑、迷茫、探索或沉寂之中,既未找到中国文化觉醒的突破口,也还未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庞大阵势。旧的已去未去,新的将生未生,黄远生在这古与今、旧与新、中与西转折的焦点时刻,以其奔放的激情与深沉的忧患意识填补了时代的一个空白。这表现在他首倡现代意义上的文艺启蒙运动。在忏悔录一文中他指出,“今日无论何等方面,自以改革为第一要义”,要改革国家,则必须改造社会,而欲改造社会,最终必须“改造个人”。这无疑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先声。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专门提到:“远庸文章典重深厚,胎息汉魏,洞朗轩辟,辞兼庄谐,尤工通讯,幽隐毕达,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评价甚确甚高。实际上,五四时期

8、的新文化先驱者几乎莫不受到远生思想的启发与影响。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也在他自己的日记提到读后黄远生对于民国元年的新闻通讯,令他对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人生、革命的追求产生了巨大影响。黄远生,一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意无意中扛起了新闻发展,文化改革大旗的宗师级人物。他的才华,他的魄力,他的爱国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他虽然离开我们接近一个世纪的光景,但他留存下的优秀文化作品与思想还是值得我们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去学习,去思考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2、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张之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3、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裘正义 重庆出版社 1994年 4、沈云龙编黄远生遗著,文海出版社1986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