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763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总册)修.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册)编制单位:XX三航奔腾建设工程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2005年9月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册)编 制 单 位:XX三航奔腾建设工程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主 编 人: 沙益春(技术管理 助工)编 制 人 员:周健清(项目总工 工程师)施亚夫(坞身工区主任 工程师)陆志康(码头工区主任 工程师)沙益春(坞头工区主任 助工)戴晓农(测量主管 工程师)审 核 人 :徐秉岳(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施工单位 :XX三航奔腾建设工程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负责人

2、:徐秉岳(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周健清(项目总工 工程师) 报送单位:XX三航奔腾建设工程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报送日期:2005年9月28日目录O、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组织及管理机构四、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工艺流程五、主要施工方案六、针对性施工保证措施七、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八、质量计划与管理九、安全管理十、文明施工十一、环境保护十二、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环境保护对民工队伍的管理0、编 制 说 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总册)只根据本工程初步设计图纸结合业主的相关指示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参照我公司以往相关工程施工工艺编制而成,待具体详细设计施工

3、图出来后,在每个具体分部工程施工前,我部将另行编写详细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提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一、 编制依据1.1 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码头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文件;1.2 设计图纸:因正式设计图纸暂缺,本施工组织设计暂按初步设计图纸进行编制;1.3 施工现场情况;1.4 标准和规X:1.4.1干船坞设计规X (JTJ25187);1.4.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X (JTJ26896);1.4.3港口工程桩基规X (JTJ25498);1.4.4港口工程地基规X (JTJ25098);1.4.5港口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X (JTJ3002000);1.4.6港口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4、 (JTJ22198);1.4.7干船坞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33298);1.4.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X (GBJl0887);1.4.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X (SL6294);1.4.10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 (YBJ22591);1.4.11XX市地基处理技术规X (DBJ084094);1.4.12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X (JTJ29696);1.4.1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验收规X (GBJ97-87);1.4.14XX市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 (JTJT23998);1.4.15水运工程测量规X (JTJ2032001);1.4.16 钢筋

5、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1.4.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X (JGJ46-88);1.4.18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96);1.4.20 除上述已列明外的国家XX市颁布的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规X、规程、条例、规定等。二、工 程 概 况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江阴水道北岸,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内,XX省靖江上六圩港与头圩港间,距吴淞口162km,XX204km。造船坞全长440m,宽96.0m,深度11.0m。船坞顶面标高+3.5m(黄海高程,下同),坞底板顶标高为7.70m,船坞坞墙防汛墙顶标高为+4.5m。坞墙为砼板桩加衬墙结构,两侧

6、设置有45t的门机轨道梁,跨船坞设置有900t的龙门吊。码头总长960m,宽31m,码头面顶标高为5.80m。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结构。(一)、自然条件工程自然条件包括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及气象等要素,是施工组织和工艺安排的重要依据。1、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域地貌,属长江河下游三角洲平原中的新三角洲平原,地貌分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码头区域水下地形起伏较大,受整体河势和航道变化影响,由岸边至江心呈一坡度倾斜,现岸坡前沿邻水驳岸有大量抛石。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揭示,拟建区内地层分为7大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长江冲积层:各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详述如下:层(Q4al):灰黄夹灰色粉质粘土,含铁锰质结核

7、,表层含植物根茎。饱和,可塑软塑状态,中高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低。层厚约1.0m2.8m,层底埋深约-0.29m,场地普遍分布。标准贯入击数3击。层(Q4al-pl):青灰色粉土夹粘土、粉砂夹薄层粘土,具水平层理。饱和,流塑状态,中压缩性,中等透水,工程力学强度很低。层厚约4.8m6.9m,层底埋深约-5.79m,含云母,场地普遍分布。标准贯入击数4击。层(Q4al-pl)层:灰色粉质夹薄层粉土,含云母。饱和,软塑状态,高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低。层厚1.5m3.0m,层底埋深约-8.97m,场地普遍分布,该层起伏较大,局部探孔该层底面高层分布-27.93-36.83m。标准贯入击数3击。1层(

8、Q4al-pl)层:灰色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含云母片。饱和,稍密松散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很低。层厚2.74.4mm,层底埋深约-12.49m,场地普遍分布,顶层起伏较小。标准贯入击数7击。2层(Q4al-pl)层:青灰、黄灰色细砂夹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片。饱和,流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低。层厚1.2m7.6m,层底埋深约-15.2m,局部缺失。标准贯入击数10击。层(Q4al):青灰、黄灰底部为绿色细纱、粉砂,饱和,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层厚5.3m6.9m,层底埋深-18.89m,场地普遍分布。标准贯入击数18击。层(Q3al):灰绿、灰黄色粉质粘土,

9、偶夹薄层粘土。饱和,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层厚4.1m5.5m,层底埋深约-24.19m,场地普遍分布。标准贯入击数13击。层(Q3al-pl):棕黄色夹兰粉质粘土,含铁锰至结核,局部夹粉土薄层。饱和,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层厚1.9m4.3m,层底埋深约-26.6m,仅局部分布。标准贯入击数22击。1层(Q3al-pl):灰黄色粘质粉土、粉砂,含云母。饱和,中实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中等。层厚约3.9m,层底埋深约-26.6m,场地局部缺失。标准贯入击数23击。2层(Q3al-pl):灰黄色粉砂,含云母。饱和,密实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

10、。层厚约5.0m,层底埋深约-31.6m,场地普遍分布。标准贯入击数37击。层(Q3al-pl):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饱和,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仅少数孔揭示。标准贯入击数16击。层(Q3al-pl):青灰色粉砂,含云母片。本次探查钻孔未穿透。饱和,密实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力学强度较高,仅少数孔揭示。标准贯入击数35击。本工程PHC管桩的持力层为2层或层。2、工程水文本工程所处的江阴水道属完全感潮河段,潮型为非正规半日潮。每日24小时内,出现最高,低潮各2次,每次涨潮时间持续3小时左右,落潮时间持续9小时左右,次日高、低潮出现的时间约比前一日滞后45分钟。高潮位出现在汛期

11、(69月);低潮位出现在冬春季节,3月份出现最低水位。最高潮位5.31m;最低潮位-1.11m,平均高潮位2.21m;平均低潮位0.60m;平均潮位1.35m,最大潮差3.39m;平均潮差1.63m。3、气候条件本工程位于北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并受到海洋性气候的调节作用,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霜期短且无冰冻。年平均15.2,历年最高气温38.0;历年最低气温-14.2。年平均气温15.2;月平均最高气温27.8(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2.3(1月)。由于长江下游地处平原,又为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太平洋高压气旋北进的路径,冬春有寒潮入侵,夏秋有台风袭击,风力远长江中

12、上游为大。本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以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为主,春秋季为过渡期,以偏东风为主。历年主导风向为:ESESSE;夏季主导风向为:ES(48月);秋季主导风向为:EN(910月)。历年最大风速:3.5m/s;年平均大风日8天;年最多大风日26天。历年平均降雨量1002.6mm,一小时最大年降水量93.2mm,最长历时降雨量109.2mm,最长连续降雨日数14天。历年月最大降水量424.0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219.6mm;历年最大降水量1342.5mm。年水面蒸发量在900mm以下,年陆域蒸发量在700800mm之间。影响本工程区域的雾一般为晨雾,以10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历年

13、平均雾日为29.6天,持续至上午8时后的雾日,年平均约8天,出现频率低,持续时间短。(二)、施工现场条件船坞东侧紧邻头圩港,口门位置长江大堤,堤顶标高+6.5m,外侧现为长江滩地,距离长江航道较近,自然滩地地面标高为2.0m,后方为农田地面标高也在+2.53.0m,地势较低,经平整后,方可进行临设及施工便道布置。(三)、船坞结构形式和主要实物工程量1、船坞结构形式本工程属软基土大型船坞,结构型式为减压排水式干船坞。坞室采用分离式,坞口为现浇钢筋混凝土“U”型整体结构,桩基基础,坞墙为混凝土板桩加衬砌轻型结构,坞墙止水采用摆喷桩止水帷幕,形成全封闭止水墙;坞口部分采用两侧钻孔灌注桩加旋喷桩形成止

14、水帷幕,纵向采用钻孔灌注桩作止水兼支撑结构。底板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桩基基础。底板下设置混合式减压排水系统,由排水层及排水管组成。干船坞主要由坞口、船坞底板、船坞坞墙、泵房、口门围护、止水帷幕,减压排水系统、坞区吊车道、坞口驳岸、系船墩和系缆基础等结构体系组成。、船坞桩基:坞口底板、坞室底板桩基均采用600mm的PHC管桩。吊车梁陆上部分也采用600mm的PHC管桩,900t龙门吊伸出口门段轨道桩基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桩。坞墙板桩基采用500500mm钢筋混凝土板桩,廊道承台前排采用坞墙板桩受力,后排采用600mm的PHC管桩。、船坞坞口结构:坞口为“U”型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坞口有效宽度为

15、96m,结构宽度为126.1m,沿船坞轴线方向总长28.5m。坞口的西门墩为实体结构,东门墩结构为门墩结合水泵房。坞墩顶标高为+3.0m,西门墩及坞门底板底板底标高为-10.2m,泵房底板底标高-13.0m,门坎顶标高为-7.2m,底板厚2.5m。坞口施工维护结构四XX门临水面采用850mm钻孔灌注桩作为结构外模,钻孔桩底标高为-22.0m-25.0m,在钻孔桩背后设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船坞坞墙坞室两侧为东西坞墙全长423.0m,中间坞室段长为20.0m。坞墙结构型式为低桩承台板桩墙加衬砌结构。衬砌为0.20m厚钢筋混凝土。衬砌在底板处前趾伸入坞室宽1.8m,板桩后缘设高压摆喷桩止水帷幕,并

16、且与坞口连成一体。承台后缘为拉杆锚碇结构、拉杆直径为80mm,锚碇墙前抛石棱体。坞墙顶标高为+3.0m,承台板上部为单孔公用廊道,宽5m,高3.2m。东西坞墙顶布置有系船柱,接电箱等。坞墙底板与坞室底板连接采用凹凸槽接缝,并设有橡胶止水带。、船坞底板坞室底板包括减压排水系统、基础、垫层和底板。坞室底板纵向长423.0m,纵向分缝同坞墙,底板横向分为中板、中边板和边板共5块,宽度分别为19.0m、20.0m和16.7m,中板板厚1.10m,中边板厚0.9m,边板厚0.6m,坞底标高为-7.70m,中间门槽标高为-7.9m。、坞区吊车道陆域区吊车道桩基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帽,轨道梁为弹性支承多跨

17、连续梁结构。陆域吊车道共6条,其中船坞两侧为45t门机轨道,其中西侧有1条轨道位于西侧坞墙廊道上。900t门机轨道伸出口门,其中东侧轨道为高桩横梁结构,在桩基上浇筑轨道梁,西侧轨道利用码头引桥设置。、止水帷幕止水帷幕设置在坞口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和背后的高压旋喷桩,以防止坞口开挖时产生管涌和渗水,形成全封闭止水系统。坞室采用坞墙前排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在背后打设高压摆喷桩,前面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衬砌墙止水,形成止水体系。、减压排水减压排水是将渗过截水系统的水通过底板下的排水管道排出,并进入坞室两侧的排水明沟,防止底板承度过大的浮力。排水系统主要由坞室底板下的排水层、排水管、单向阀和检修井组成。2、

18、码头结构形式码头总长960m,宽31米,设计码头面顶标高为5.80m,引桥根部与长江防汛大堤(防汛大堤顶标高为6.50m)设斜坡衔接。、桩基码头基础采用700PHC管桩,桩尖标高为-32.4m,长约35米,每个码头排架设7根桩,岸侧设一组叉桩。1(近船坞处)引桥有900T伸出口门轨道,桩基为每个排架设3根桩。2、3、4引桥每隔排架设2根桩。、上部结构码头上部结构为现浇排架横梁,预制安装纵梁、边梁、轨道梁、电缆沟梁及跌合板形式。、附属设施码头设施主要为安装橡胶护舷、系船柱、门机轨道、防风系缆、车档、现浇砼护轮坎、栏杆等结构形式。三、施工组织及管理机构由于整个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要求较紧,为确保工程

19、顺利进行,保证各节点目标顺利事先,本工程拟划分为三个工区(坞口工区、坞身工区、码头工区)同时组织流水施工,同时,组织具有丰富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一)、施工组织我们公司将选派以徐秉岳项目经理为首的具有水工工程施工经验,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成高效、精干的“XX三航奔腾建设工程XX新扬子造船XX船坞及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详见附图1。1、项目经理部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常务副经理和总工程师3人组成。其职责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该工程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项目常务副经理:分管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

20、;总工程师:分管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2、经理部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合约部、设备材料部四个职能部门,其职责为:工程技术部:日常施工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工程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组织和管理现场施工;合理安排机械、材料的周转和使用;劳动力配置;协调工程施工的进度。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质量安全部:负责日常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实施质量检验;组织质量活动和技术质量问题的处理;负责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考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检查。合约部:负责工程的成本测算,进行成本控制;负责合同管理;组织内部经济活动分析。设备材料部:主管施工用料的验收和签发管理工作;负责施工用的

21、各种施工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调度和管理,并负责施工中常规小型机具的管理。3、经理部生产部门工程部下设两个工区,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共同组织施工活动,其职责为:坞口工区:负责组织坞口施工;坞身工区:负责组织坞身施工;码头工区:负责组织舾装码头施工。四、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工艺流程由于整个工程规模较大,工程量大,工序多,技术要求高,根据 “多节点流水施工”的指导思想,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三个工区,同时组织施工,第一工区(坞口工区)为口门段,是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第二工区(坞身工区)为坞身段,工程量较大;第三工区(码头工区)为码头工程段,整个码头岸线距离较长。(一)、施工总体流向为确保工程顺利施

22、工,自项目部进场后,立即着手临设搭建、场地平整、坞外施工便道施工,为工程早日正式开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项目部临建设施及施工用场地选定在117c地块内,分别布置办公房、项目部生活用房、外包单位临时设施、砼搅拌系统、各类物资材料的堆放区及生产加工区,若场地允许,还将布置一部分预制构件生产场地。由于现有场地地势较低,为保证施工机械及材料物资能顺利,根据已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经测量放线,将船坞的中心线测放出来,就地整平填筑船坞内宽度为5m的施工便道,坞内施工便道顶标高为2.50m。详见附图2。根据施工工艺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组织上,口门段和坞室段同步施工,口门后侧的坞室为坞口与坞身的交接段安排

23、在最后施工。坞口沉桩施工在口门外临时围堰修筑完成并取得水利部门认可后,进行坞室内防汛大堤破除后,即可进行PHC600管桩沉设施工,口门段施工流向采取从江侧向岸侧进行,以较少沉桩挤土效应对临时围堰的影响。待口门处管桩沉设完毕后,再进行钻孔灌注桩及旋喷桩施工。另由于口门处地势较低,为保证口门围护钻孔灌注桩施工顺利进行,在临时围堰内侧再修筑一条小型施工围堰,与头道临时围堰之间设排水明沟,及时将水排出,又便于钻孔桩机架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不产生“浸水”现象,保证安全施工。坞室段总体施工流向采取从后侧尾部向口门进行的施工流向,与口门交接处留在最后施工。先进行坞尾底板PHC管桩沉设施工,同时进行坞两侧轨道梁基

24、础桩的沉设施工,同步由北侧向南侧推进。与此同时,在10月底施工用电拉至施工现场后,立即着手钢筋砼板桩预制施工,待板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符合安全沉桩要求后,进行钢筋砼板桩沉设施工,坞墙板桩后摆喷止水桩施工紧随板桩施工进行。由于坞室开挖方量和深度都比较大,为减少坞墙板桩的位移,锚碇体系需要先期进行,这样板桩上部廊道和锚碇体系施工辅助流向采取从坞墙侧向外进行,下部坞室部分采取从中间向两侧进行。码头总长度为960m,共设4座引桥,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和合同目标要求,先进行中间两座引桥及该两座引桥间约200m长码头施工,然后再分别向两侧推进,近船坞口门处引桥及码头在口门处围堰拆除后再进行施工。(二)、施工流

25、程由于整个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在施工总体流程安排上,要求紧凑,符合施工工艺和组织逻辑。在本工程中三个工区同步组织力量进行施工,确保形成流水施工模式。1、口门段施工流程口门段在施工前,现在外侧修筑挡水围堰,围堰顶面标高为5.0m,采用吹填袋装砂围堰,围堰顶面宽度为5.0m,江侧边坡为1:2.5,内侧边坡为1:1.5。另在围堰内侧和口门围护钻孔灌注桩之间,修筑一施工便道,施工便道顶标高为2.50m,内侧施工便道与外侧围堰之间留有1m宽左右距离,作为排水沟,及时将围堰渗透进来的水排出去,同时内侧施工便道可以将地面标高整体抬高,保证口门钻孔灌注桩施工始终处于干施工环境。同时由于口门处现

26、有地面较为低洼,为保证PHC管桩沉桩顺利进行,先利用破除南侧防汛大堤的粘土对口门区域的地面进行整平处理。注意:破除防汛大堤过程中,严禁将护坡块石或挡浪墙砼填筑在施工区域内,以免影响沉桩施工。口门施工开始后,先进行口门底板的600mm直径的PHC管桩打设,为保证口门与坞室施工的有效衔接,坞室与口门连接处23轴坞室底板600mm的PHC管桩与口门底板桩同期打设,待管桩打设完毕之后进行口门围护钻孔灌注桩及两侧灌注桩以及口门与坞室衔接处灌注桩施工,并进行有效的旋喷止水桩施工。在口门止水完成后,进行顶面带挡浪墙钢筋混凝土圈梁浇筑,在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浇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然后根据设计各层支撑标

27、高的设置,开挖到相应标高,设置相应位置的钢支撑。逐层将口门内土按阶梯式开挖将土取出。开挖到底板标高后,进行口门底板的混凝土浇筑,门墩和泵房部分,采取分段浇筑混凝土方法,达到相应支撑层标高部分后,进行换撑,拆除相应部分的支撑。在整个船坞底板、门墩、泵房及衬墙施工完毕之后,开挖围堰,使水进入船坞内,然后利用水下切割的方法将口门围护灌注桩割除。2、坞室段施工流程坞室段施工前,先在环坞室外侧修筑施工便道,江侧在口门段围护钻孔桩后修筑施工便道,坞内沿船坞中心线修筑一条施工便道,为施工材料和机械进场提供条件。坞室段施工开始后,先进行坞室底板600mm的PHC管桩打设,打桩从船坞尾端向口门侧进行,在底板桩打

28、设过程中,同时进行廊道和轨道梁的管桩打设,流程为从坞尾向口门推进。钢筋混凝土板桩在西坞墙与西侧施工便道之间就近选择场地平整后进行预制,在达到设计强度后,运至现场,管桩打设完成后,开槽进行板桩的打设。为保证坞墙的稳定,在板桩打设完成以后,进行板桩上部廊道及锚碇体的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分段进行,完成一段后,立即进行廊道承台板施工,后方的锚碇体系的抛石棱体部分也可同期进行,先抛设到钢拉杆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钢筋混凝土锚碇板的施工。在廊道底板和锚碇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锚碇拉杆,施加应力至设计要求,完成后,锚碇抛石棱体钢拉杆上部块石的抛设。由于坞室开挖土方开挖量比较大,开挖分期进行,开挖前,进行

29、深井降水,开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先进行坞墙前沿边板部分的土体开挖,并预留50cm至浇筑混凝土底板前挖除,这样使得板桩的施工位移能尽早完成,有利于上部结构施工。在坞墙开挖后,在对坞墙板桩位移观测的基础上,达到稳定标准后,即可进行上部两道侧壁和顶板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回填。第二期为坞室全断面开挖。开挖完成以后,进行坞室底板和上部廊道和轨道梁的施工,900t轨道梁由于处于基坑外侧,可穿插组织施工。坞室底板施工在开挖设计标高后进行,先进行底板下部的排水系统施工,底板混凝土施工,先中板,然后边中板,最后进行边板施工。坞墙衬砌工程基本在板桩变形完成以后进行,根据设计分幅施工,单幅分二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

30、第一次浇筑至坞室底板上60cm,坞室底板边的排水沟与第一次衬砌混凝土一起浇筑,第二次浇筑至廊道承台板顶面。基坑回填要求分层进行,在回填期内,结合填筑标高,进行基坑X围内的门机轨道梁的桩帽和轨道梁的施工,最后进行地面铺设。五、主要施工方案(一)、桩基工程本工程船坞桩基工程主要有口门和坞室底板的PHC管桩,轨道梁的PHC管桩,坞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口门处围护用钻孔灌注桩以及兼有坞室止水作用的高压旋喷桩。码头工程桩基形式主要为PHC管桩和钻孔灌注桩。1、口门、坞室底板和轨道梁管桩工程本工工程口门段共有600mm的PHC管桩239根,桩长约为14.25m左右,总延米为3406m;坞室段共有600mm的

31、PHC管桩4766根,桩长分别16.0m,总延米为76288.0m;廊道部分共有600mm的PHC管桩367根,桩长分别26.55m,总延米为9744.0m;轨道梁部分共有600mm的PHC管桩1072根,桩长分别27.328.5m,总延米为2970.0m。、PHC桩的制作本工程PHC管桩数量比较多,制作持续时间长,我们将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管桩厂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由水路运输至临近码头,再通过平板车运送至施工现场。管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质量检验合格,即可出厂。管桩吊运采用装用的U型卡具,装车后,用钢丝绳固定,并用手动葫芦将钢丝绳X紧,同时设置防止滚动的楔形块。现场堆放选择坚实的场地,底部设

32、置木楞,堆高不等超过3层。、管桩的打设由于现场地势较低,经测量放线后,利用挖机和推土机将船坞X围内地坪就地清表整平后(除南侧防汛大堤),沿船坞中心线填筑一条施工便道,施工便道顶标高为2.50m,其中便道顶层50cm厚为硬质碎石瓦片垫层,供管桩车辆及桩架、履带吊等施工机械行驶。根据施工总体部署的安排,口门段和坞室段基本同时开始施工,其中口门段沉桩施工的主导流向为:从江向岸侧;辅助流向为:从中间向两侧。其中,坞室与口门处衔接的5排桩也由口门段先期打设。坞室及轨道梁部分施工顺序为先坞室,后廊道,最后轨道梁。主导流向为:从坞尾向口门;辅助流向为:从中间向两侧。管桩的打设施工流程详见附图,管桩打设施工流

33、程图、沉桩机械的选择我们将选用转场灵活、施工效率比较高的DH508-105M履带式打桩机或步履式打桩架,其技术性能为:单节最大桩长16.0m;接桩高度1.0m;替打、桩锤高度6.5m;富裕高度2.0m;总计高度25.50m。故确定桩架高度为27.0m,桩架起重能力为20t,远大于桩重、桩锤重及替打重之和,能满足施工要求。管桩运输至现场施工放样、测放桩位控制点打桩机进场组装、调试打桩机就位现场临时堆放下节桩吊桩至桩位替打整修、垫木准备桩身划线放置垫木定位下桩锤击沉桩吊上节桩,对位焊接接桩继续沉桩、施打至设计标高监理检查验收管桩沉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根据桩锤的锤击应力应控制在桩身材料强度的允许X围内;

34、保证工程桩打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或设计的承载力的选锤原则。我们拟选用D62柴油锤。由于现场桩基数量较多,为确保工程进度,保证沉桩质量,本工程拟引入45台打桩机同时进行沉桩施工,同时配备三台40t履带式起重机,进行管桩的现场吊运喂桩。、测量放线桩位放样先采用Leica Tc1610全站仪在控制点上设站,用极坐标方法定出中心位置和主要轴线或辅助施工基线。然后依据轴线或施工基线,采用J2经纬仪配合钢卷尺测放桩位。桩位放样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放桩位前,作出测量图。测量图应经计算、校核、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证后方可使用。用白灰(或小木桩)画出桩位,其桩尖与样桩重合,在打桩过程中随时检查修正,旁边用小竹片标上

35、沉桩区域及沉桩编号。、沉桩前的准备沉桩场地要满足打桩机安全平稳行使的要求,为此,在原有沿船坞中心线修筑施工便道的基础上,再加大投入,保证桩架沿船坞东西向行走平稳,再铺垫路基箱,确保在地势较低的船坞内安全平稳行走。由于本工程船坞底板桩为深送桩,因此首先要设计圆形送桩杆,以减少上拔时的阻力和排土。送桩杆采用圆形无缝钢管制作,钢管中间焊接加强肋板,送桩帽和送桩顶均采用圆形,以减少沉桩时的摩阻力以及拔送桩时的阻力。沉桩前在送桩杆上画上刻度,以便沉桩控制使用。桩垫木用松木制作,与桩截面一致,厚5cm,必要时候,桩垫木加厚。沉桩控制原则: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作参考。、沉桩先用吊车采用大、小钩两端钩吊

36、办法将第桩喂送至桩机前,吊点位置在距桩端0.293L处(L为桩节长度)。桩机用大、小钩两点吊捆绑第一节桩,桩尖在小钩方向。桩顶安放好桩帽后,大小钩同时起吊。吊至高1.5m左右后,小钩停,大钩继续提升,通过桩架的协调运动,待桩帽进入替打后,完全松掉小钩。下桩时,桩尖对准白灰线(或小木桩)稳桩。桩架自动调直后,正侧面用二台经纬仪成90对准进行垂直度观测,如果倾斜,通过移动桩架或伸缩龙口进行调直,而不应通过桩架的调直而调直桩。下桩过程中,用正侧面经纬仪控制桩身垂直度,桩锤、桩帽、桩身要始终在同一垂直线,以免产生偏心锤击。下桩完毕后,经经纬仪再次监测方桩垂直度后,可开始稳桩。稳桩的过程应是松大钩,然后

37、再压锤。松大钩要求大钩起吊力慢慢减小,随着桩的入土,大钩将不会承重,此时解除大钩,观测桩的垂直度,可对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大钩解除后,可以压锤。压锤的力量应注意控制,防止溜桩,随着桩的继续入土,应随时监测桩的垂直度。如有偏差,可以停止压锤,调整桩的垂直度,压锤结束后,应观测桩的垂直度,可对垂直度再次进行调整。压锤结束,垂直度调整后,即可进行锤击,为了防止溜桩,开始锤击时,对锤的能量应控制12档X围或空锤试击。下节桩施工至地面上50cm,后进行上节桩的就位,采用焊接接桩,焊缝必须饱满、连续,力求平滑。焊接结束后,让其自然冷却几分钟方可继续锤击沉桩。、送桩在上节桩打至距地面80100cm后停止锤击

38、,在桩头上套上送桩杆,桩与送桩杆的纵横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并在同一班次内沉到设计标高。标高控制利用架设水准仪引测高程控制点通过观测送桩杆上的刻度线进行高程控制。桩顶标高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水准点高程+仪器高度(读尺)桩垫木厚送桩杆读尺数。本工程桩基设计属摩擦端承桩,沉桩以设计桩尖标高控制为主,标高及最后贯入度双控为原则。、沉桩工程质量预防措施a、下桩时的桩位偏差10mm,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垂直度,不得超过1%桩长,如有偏差,必要时应重新下桩。稳桩与锤击应特别注意防止溜桩,否则对桩架以及桩本身都会造成损坏(在溜桩过程中,桩身承受拉应力)。b、偏心锤击会引起桩顶点受力而不是面受力,易造成桩顶

39、破碎或桩身破坏。要求端板平整,端板与桩身垂直;下节桩倾斜度控制在规X要求指标内,中节桩和上节桩也要保持垂直,中心线保持一致;桩架与桩保持平行;桩帽内的桩垫木要平整。c、桩采用重锤轻打,桩垫厚度要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桩头不破损和桩身不出现裂缝。d、防止溜桩的具体措施:首先刚开始压锤时,要特别注意压锤的重量;其次,刚开始锤击沉桩时,开最低能量档,甚至空锤轻轻敲击几下,待桩有明显贯入度后,方可加大能量继续沉桩。e、由于桩间距离较小,为防止挤土效应对桩位的影响,采取跳打的施工方法。注意控制打桩速度,以减小打桩时挤土效应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f、沉桩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如贯入度剧变(指贯入度突然增大或减小

40、);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桩顶破碎或桩身产生裂缝。必须立即停锤通知有关部门协商处理。g、为尽量减小地下水,利用已沉设的桩作为小型集水井,每天用潜水泵将管桩内承压水排入船坞内排水明沟内,通过排水明沟再集中排出船坞。、试 桩为大规模沉桩施工提供依据,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PHC管桩进行试桩。试桩位置选择在900T门机轨道上,在试桩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测,通过对桩基高应变初、复打试验,并对试桩进行破坏性静载试验(地基土破坏、不破坏桩身强度),为本工程X围内基桩承载力的确定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为设计提供桩长设计依据和保证施工的提供技术支持。2、码头管桩工程码头桩基均为700PHC管桩,由前沿5根直桩后沿2根斜

41、桩组成,直桩690根,桩长35m;斜桩276根,桩长36m。引桥4座,桩基均为直桩,共167根,桩长39m左右。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待正式设计施工图出来后,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700PHC管桩预制,预制完成通过水运至施工现场。、打桩设备的选择:a、打桩船的选择:本工程最大桩长为35.00米,桩重19.50吨。要求打桩船桩架高度是:桩长+桩锤高度+替打高度+钩吊具长度+富裕=35.00+6.10+2.50+2.00+2.00=47.60米。要求吊重是:桩重+锤重+替打重+钩吊具重=19.5+20.5+2.5+1.0=43.5吨。因此,我们准备选用适合本工程码头桩基施打的打桩船进行作业。b、打桩锤

42、的选择:打桩锤的选择必须满足两个原则:一是桩身锤击应力控制在桩身材料强度的允许X围以内:二是保证工程桩打至设计要求的标高或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设计的要求,我们选用D100柴油锤,并采用 “重锤轻击”的方式进行。C、替打的加工:替打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替打的刚度尽量接近桩身刚度。用厚钢板焊接成型。替打要与桩的横断面相适应,替打下端的桩帽套入桩端后要有一定的间隙(通常为23厘米)用钢丝绳与桩锤相连接,并与桩锤同步在桩架的跑道上上下行走。d、桩垫木:桩垫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的韧性,有足够的厚度,形状与桩断面相适应。通常桩垫选用松木制作,断面尺寸比桩断面小1厘米左右,厚度10厘米

43、。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桩垫木采用旧夹板制作。、沉桩前的准备工作:a、办理水上施工许可证为抓紧施工,在本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就向海事部门申请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并由海事局颁发航行通告(明确作业区域,作业内容,作业时间,船舶锚缆布置,确保安全航行的注意事项等)。b、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测量依据,进行校核,其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并对这些控制点进行保护。同时,由于“五兴圩”点为GPS点,需在进行大堤破除过程中进行破坏,因此,在前期测量基线点引测过程中尽快将该点引至附近,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依据基准点,采用Leica TC1610全站仪进行沉桩控制点布设,仪器

44、精度指标为测距2mm2ppm,测角一测回中误差1.5。观测采用测角二测回,测距二测回。采用“任意角前方交会法”控制桩位,在进行桩位控制时,设3台经纬仪与控制点上,其中两台定位,一台校核,共同观测指挥桩位。控制点布设要满足相邻两台仪器夹角控制在30120X围内,交会偏差不大于5厘米。要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桩位进行计算、校核。同时还必须根据桩位布置情况及施工可能上厂产生的误差,进行碰桩验算。、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其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并对这些控制点进行保护。采用Wild NA28自动水准仪,在施工区域内布设23个临时水准点,作为标高控制的依据,临时水准点设置在坚

45、固稳定,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并定期复核。桩顶标高控制采用S3水准仪直接读数,即:在替打或送桩上用白油漆画出刻度,水准仪根据计算的读尺数,观测刻度值来决定最后停锤。、水深测量:根据现场实测,由于长江滩地较为平坦,滩面较浅,为确保引桥沉桩顺利进行,必须沿引桥纵轴线直至码头前沿线进行水深断面测量,测点间距5.0米,测深精确到分米,并绘制断面图,以确定施工挖泥的X围和深度,确保打桩作业期间,船舶不因水深不够而发生搁浅现象。、运 桩:、 编制沉桩顺序:考虑施工方便和桩基安全,采取“先引桥,后码头”和“由岸至江,逐排施工”以及“先2#、3引桥后向两侧推进”的顺序,编制整个工程的沉桩顺序,并绘制沉桩顺序图。

46、、装驳和运输:在管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装驳。项目经理部根据沉桩顺序,绘制桩驳图。预制场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桩驳图进行精心落驳,落驳要求是: 要遵循“一驳桩以先打后装,后打先装”的原则,避免翻桩; 装驳层数不超过4层; 装载量不超过甲板驳装载量的70%,保证航行安全; 底层为多支点搁置,垫楞要在同一平面上,底层以上各层桩采用木楔支垫,支垫要在同一垂直线上; 装驳完成后,用钢丝绳X紧固定,保证方桩要稳固,无活动现象。、锚缆布置及地垅设置:、锚缆布置:本码头工程紧靠长江主航道,为保证桩驳、打桩船、机具船安全靠泊,施工现场配用一艘600吨老锚船,根据海事局颁发航行通告进行抛锚,并在锚缆布置点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加强日常和夜间巡视保卫工作。、地垅设置:为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