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084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教案)全套.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言教学内容绪论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金匮要略书名释义、性质、基本内容及主要学术思想。【熟悉】金匮要略编写体例、学术成就。【了解】明确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金匮要略书名释义及性质。2、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学术成就贡献。3、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4、 掌握杂病的发病理论及预防治则。教学难点1、金匮要略脉学特点。2、金匮要略编写体例。3、杂病的发病理论及预防治则。4、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

2、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基础课,又是临床各科综合提高课,是辨治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学专著。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是方书之祖。为方剂学奠定了基础。2、教学内容 (1)金匮要略性质与沿革。(2)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3)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4)学习目的及方法。 3小结本次课程,讲述了金匮的性质、沿革、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重点为主要学术思想。总结以上课程基本内容,

3、强调金匮要略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4布置作业 (1) 张仲景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什么?试述其主要内容。(2)金匮要略主要学术成就有哪些?(3)金匮要略一书的分篇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4)以原文为例,说明“异病同治”的原则在金匮要略中是如何应用的?5分钟提问、讲解80分钟讲解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教学内容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与相应的预防方法、治病法则。【熟悉】病因、病机特点、疾病分类及四诊要领。【了解】本篇作为全书总纲及篇名含义。【背诵】条文

4、:1、2上段、14、15、16、17。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治未病。2、杂病发病、病因、病机。4、诊断。5、预防。6、治则。教学难点1、“脾旺不受邪”。2、“治肝补脾之要妙”五行生克制化原理。3、发病三条途径。4、理解“厥阳独行”的含义。5、“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何理解?6、“五脏所喜、所恶”的临床意义。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

5、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 本篇论述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以先后缓急为治疗总则,故将本篇列为首篇。为全书的概论,内容相当广泛,仲景根据内经、难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特别是本篇六大治疗原则。本节课重点讲授疾病病机、治则、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及新旧同病、审因论治治则及饮食与调护。2教学内容(1)整体观念。(2)治未病原则。(3)发病预防。(4)病因:内因、外因、房室金刃虫兽伤;反常气候;五邪中人的规律。(5)病机厥阳独

6、行的病机。(6)四诊举例:望诊、闻诊、切诊、四诊合参举例的临床意义。(7)论治:表里、痼疾加卒病及杂病的审因论治和饮食调护。3小结 一个观念:整体观念;两个治则:治未病和虚实异治;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三因学说。对疾病的诊断注意四诊合参;表里同病时表里同治或后里先表或先里后表应视病情而定。疾病的六大治则。4布置作业(1)治未病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本篇所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与后世陈无择所说三因有哪些区别?(3)四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对人体有哪些影响?(4)金匮对杂病的治疗提出了哪些原则?(5)本篇所谈的望、闻诊,在诊断上有什么重要意义?(6)金匮治杂病用什么辨证,其中心理论试详述之。5分

7、钟提问、讲解170分钟讲解启发式教学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教学内容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痉、湿病的辨证,湿病的治法及痉、湿、暍三病的证治。【熟悉】痉病的病因、暍病的辨证及湿、暍病的治禁【了解】痉、湿、暍三病的概念及其合篇意义。【背诵】条文:11、12、13、14、18、20、21、22、26。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痉病的成因、辨证、预后。2、痉病的证治。3、湿病的辨证、治法。4、湿病的证治。5、暍病的辨证、证治。教学难点 1、三附子汤证治比较微汗法的

8、应用。2、湿病的辨证特点。3、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比较。4、三附子汤的比较。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湿病在临床中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东北地区常见多发。同为湿邪侵袭,但由于兼杂证的不同,故治疗不同。白虎加人参汤虽是治暍病方,但对后世益气养阴法的建立影

9、响很大。复习提问:伤寒论中有关桂枝加葛根汤证治。2教学内容(1)痉病的病因症状分类证治。(2)内外湿的症状、治则、证治。(3)暍病的脉、因、证、治。3小结外湿:微汗,不可过汗;内湿:利小便;上部寒湿应因势利导。治疗湿应注意辨明表里、寒热、虚实。4布置作业(1)试述痉病的成因和主脉主证? (2)痉病由于津血损伤,治疗应以生津养血为主,本篇举出解表、泻热之方,对治法有无矛盾?(3)湿病的主证、病机如何?表实、表虚如何分证论治?(4)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三方如何具体运用?(5)风湿之病,以身体关节疼痛为证,但为什么常常在天气阴雨的时候发作加重?试述其理。(6)试述暍病的主证与治法。(7

10、)太阳中暍,有恶寒存在,何以须用白虎加人参汤?试说其理。5分钟提问、讲解170分钟讲解,图表鉴别;启发式教学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教学内容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百合病、狐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熟悉】阴阳毒的证治。【了解】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三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背诵】条文:1、5、10、13、14。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主方。2、狐惑病的病因病机、主症及内服、外治法。3、阴阳毒病的病因、临床表

11、现与证治。教学难点1、百合病的病理变化及论治。2、百合病命名有几种学说。3、“百脉一宗”含义。4、本篇甘草泻心汤与伤寒论中甘草泻心汤的异同点。5、狐惑病病因病机。6、阴阳毒的分类特点。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发病上均与热邪有关,但临床表现迥异。对狐惑病除用内外治法外,尚可

12、外治法。复习提问:(1)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薏甘汤证治鉴别。(2)湿病两大治则及机理?2教学内容 (1)百合病、狐惑病、阴阳病概念、合篇意义。(2)百合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3)百合病主方、误治后的治疗。(4)狐惑病临床表现及内服方、外治法。(5)阴阳毒病证治。3小结百合病为阴虚心热,心神不宁证,故治疗以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为基本治法;狐惑病为湿热虫毒为患,故以清热解毒、化湿安中;阴阳毒为疫毒入血分,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4布置作业(1)阴毒阳毒症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属于时疫范畴?(2)阳毒用升麻鳖甲汤,阴毒何以将原方去雄黄、蜀椒,试说明其理由。(3)百合病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证治疗原则和主方是什么?

13、(4)狐惑病的成因和证候如何?应怎样治疗?5分钟提问、讲解80分钟讲解,病案讨论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上一页1 2 疟病脉症并治第四教学目的 1、熟悉呕吐、哕证治。2、了解呕吐、哕病因病机、治则、治禁。3、了解呕吐、哕、下利概念。4、了解呕吐、哕、下利合篇意义。教学重点 1、呕吐的成因、治禁与治则。2、虚寒呕吐的证治。3、实热呕吐的证治。4、饮邪呕吐的证治,饮病调治。5、寒热错杂呕吐的证治。教学难点 1、胃反概念与证治。2、茯苓泽泻汤主治之“胃反”与大半夏汤证有何不同。3、大黄甘草汤主治证与病机。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 具 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5分钟 本学时讲授呕吐、哕辨

14、证论治,重点是呕吐、哕证治,学习本篇内容应注意联系金匮第十、十二篇及伤寒论、内经有关内容,掌握其辨证要点。复习提问:1、吴茱萸在伤寒论中有几见?其主治证是什么?2、金匮十二篇所论饮邪致呕,其主方是什么?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 1、呕吐、哕、下利概念及合篇意义。2、呕吐、哕证治。掌握要点1、呕吐的成因、治禁与治则。2、虚寒呕吐的证治。3、实热呕吐的证治。4、寒热错杂呕吐的证治。5、饮邪呕吐的证治,饮病调治。举例:大黄甘草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验案。举例:小半夏汤治疗急性胃肠炎验案。重点难点1、茯苓泽泻汤主治之“胃反”与大半夏汤证有何不同?2、哕治则。3、大黄甘草汤主治证与病机。提问:通脉四

15、逆汤与四逆汤组成与用量有何不同?3小结(时间)5分钟本节课重点讲授呕吐证治与治禁,注意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三方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与半夏泻心汤证形比较,桔皮汤与桔皮竹茹汤证治比较。4作业1、胃反证的主证和主方怎样?1、呕家有痈脓,为什么不可用治呕之药?2、下利的治法、禁忌及辨证论治。4、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何以食已即吐者可用大黄甘草汤?5、小半夏汤和生姜半夏汤药味相同,在治证上有何不同?教学目的 1、了解下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治禁。2、了解下利概念。3、了解下利合篇意义。4、掌握哕、下利辨证论治。5、下利的治法、禁忌及辨证论治。教学重点 1、哕辨证论治。2、下利辨证论治。教学

16、难点 下利气与气利有何不同?何方主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 具 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5分钟 本节课讲下利证治,包括治法与禁忌、证治等内容,也是中医优势之一。复习提问:伤寒论对下利用何种辨证方法?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 1、下利概念2、下利治法与治禁3、下利证治掌握要点 桃花汤与白头翁汤证治比较重点难点 下利气与气利证治异同3小结(时间)5分钟学习本篇重点掌握脾胃病辨证论治,一般而言,实证、热证多与胃肠有关,治宜和胃降逆,通腑祛邪。虚证寒证多与脾肾有关,治宜扶正祛邪,健脾温肾。4布置作业(1)橘皮汤和橘皮竹茹汤两方如何运用?(2)桃花汤与白头翁汤主治证、病机、方药及功效有何不同

17、?(3)桃花汤和白头翁汤同为治下痢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教学内容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中风病辨证与历节病的证治。【熟悉】中风病、历节病的病因病机,中风病与痹症的区别。【了解】中风病与历节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背诵】条文:2(下段)、8、10。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中风在络、在经、在脏、在腑的不同表现。2、历节病概念、病因病机。3、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证治。教学难点1、以脉象推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2、金匮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3、对第1条原文“或”字分析。4、历

18、节病病机如何理解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先虚?5、风湿历节为什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6、风湿历节与寒湿历节鉴别?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分析比较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本篇提到中风历节病均属于广义风病范畴,中风与历节病均导致机体运动障碍甚则致残,怎样理解呢?复习提问:中医内科学中有关中风的论述?2讲授课题内容(1)中风

19、历节病的概念、合篇意义。(2)中风病的脉证与鉴别及成因与辨证。(3)历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4)中风与痹证的鉴别。3小结中风辨证主要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病机为内虚邪中,外邪主要与风邪有关。历节病始见于金匮。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4布置作业(1)中风与痹证的主要区别何在?(2)历节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是怎样起病的?(3)中风在络在经,入脏入腑,与后世中风闭证、脱证有何联系?(4)历节病的病机如何?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如何区别使用?(5)历节与黄汗其相同症状与不同症状何在?5分钟提问、讲解80分钟讲解,图表分析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

20、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教学内容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理论课(4学时)、实践课(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血痹、虚劳病的辨证论治。【熟悉】血痹、虚劳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了解】血痹与虚劳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背诵】条文: 2、3、8、13、15、16、17、18。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血痹病证治。2、虚劳的脉象纲要。3、虚劳失精、虚劳腹痛的治法方药。4、八味肾气丸、炙甘草汤的证治及临床应用。5、酸枣仁汤、薯蓣丸、大黄虫丸的证治及临床应用。教学难点1、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2、虚劳的脉象有何

21、特点。3、小建中汤为何能治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证。4、肾气丸为何曰“肾气丸”而不叫“温肾丸”?5、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治法的含义?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逻辑分析法教学)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本节课介绍血痹与虚劳病证治、二病均属虚证。复习提问:虚劳病的主脉是什么?其机理何在?2教学内容 (1)血痹虚劳的概念。(2)血

22、痹的成因及轻证、重证治法。(3)虚劳失精的主症病机治法方药。(4)虚劳腹痛的主症病机治法方药。(5)虚劳腰痛的证治。(6)虚烦不寐的证治。(7)虚劳脉结悸的证治。(8)虚劳外感证治。(9)干血劳证治。3小结 血痹轻证宜针引阳气,重证宜益气通阳、和营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的发病机理为立论依据。根据虚劳病的不同证候而采取不同的治法。本篇九方在后世应用甚广。4 布置作业(1)血痹病的成因、证候与治法如何?其代表方的组成是什么?(2)虚劳所列证候有阴虚阳虚,试分析其脉证。(3)小建中汤用于阴阳两虚证,其主证是什么?其作用机理是什么?(4)五劳虚极羸瘦,何以用大黄蛰虫丸攻破,试

23、说其理?(5)金匮治疗虚劳病有哪些特点,试详述之。5分钟提问、讲解170分钟讲解,逻辑分析,列表讲解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教学内容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辨证论治。【熟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了解】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概念与合篇意义。【背诵】条文:1、5、6、10、11、12、13、14。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肺痿成因、证治。2、肺痈成因、证治。3、肺痿肺痈鉴别。4、咳嗽上气的辨

24、证、预后。5、咳嗽上气的证治。教学难点 1、虚热肺痿的证治。2、虚寒肺痿证治。3、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厚朴麻黄汤及越婢加半夏汤射干麻黄汤证治异同点。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本篇属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肺胀病,是以咳、喘、痰、胀四症并见为临床特点,是东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本篇学习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复习提问

25、:在中医内科学有关肺痿的辨证分型?2教学内容 (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概念、合篇意义。(2)肺痿的成因脉证与鉴别。(3)虚寒肺痿的证治。(4)虚热肺痿证治。(5)咳嗽上气的辨证及预后。(6)小青龙加石膏与越婢加半夏汤、厚麻黄汤证治区别。3小结 肺痿病名,始见于金匮,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慢性支气管肺炎、支扩、肺纤维化等。本篇所论之病证均为多发病,文中涉及方剂,使用频率均很高。4布置作业(1)肺痿肺痈如何鉴别?在治疗上有何不同?(2)肺痿未有出方,试从篇内举出一条适合方子以对。(3)葶苈大枣泻肺汤和桔梗汤,同为治肺痈的方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4)咳嗽上气如何分证论治?(5)射干麻黄汤与厚朴麻

26、黄汤证,如何分别使用?(6)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治如何鉴别?5分钟提问、引导170分钟讲解,分析比较;提问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教学内容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自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奔豚气病的主症及辨证论治。【了解】奔豚气病的概念及成因。【背诵】条文:1、2。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重点 1、奔豚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型证治。 2、桂枝加桂汤证与苓桂甘枣汤证的鉴别。学习难点 1、桂枝加桂汤与苓桂甘枣汤证比较。2、奔豚汤方义。解决方法: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比较

27、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中基伤寒论均学习过奔豚。本篇为奔豚气,而且重复伤寒论两条原文,突出体现了伤寒金匮紧密联系不可分。复习提问:伤寒论中有关奔豚的描述,你怎样理解?2自学内容 (1)奔豚气病的概念、成因与主症及其奔豚汤证治。(2)桂枝加桂汤与苓桂甘枣汤证治方药。 3小结奔豚气病的证候特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神经官能症,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4思考题(1)奔豚气的成因、主要

28、症状是什么?(2)奔豚气病有哪几种类型?它的证候是什么?(3)桂枝加桂汤证与苓桂甘枣汤证,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自主安排编写人编写时间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教学内容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熟悉】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了解】胸痹、心痛和短气的概念及其合篇的意义。【背诵】条文:1、3、4、5、9。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典型症状及分型论治。2、栝蒌薤白三方与人参汤证、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橘枳汤证的鉴别。教学难点1、“阳

29、微阴弦”含义?2、栝蒌薤白半夏汤与栝蒌薤白白酒汤证的鉴别。3、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主治证为何迥异?4、“关上小紧数”之“数”字如何理解?5、心痛轻证与重证的证治。6、薏苡附子散方义。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法、逻辑分析法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简述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用脉理来具体阐发胸痹心痛病本虚标实证候特点。胸痹心痛两病

30、均有疼痛症状且可相互影响,合并发生。心痛的主要证治及心痛与胃痛的关系。2教学内容 (1)胸痹心痛短气的概念(2)合篇意义(3)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4)胸痹主症及轻证、重症、急症的证治(5)栝蒌薤白三方的异同。(6)心痛轻证与重证证治3小结 本章的胸痹病因病机论述精辟,辨证分型与中医内科学略有差别。归纳胸痹治疗常用药及常用治法。冠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联系本篇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有重要价值。4布置作业(1)胸痹心痛的成因及其主要症状和主方是什么?(2)胸痹治分虚实,试从本篇举例说明。(3)从哪些方剂去理解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4)心痛如何辨证施治?5分钟提问、讲解80分钟讲解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

31、编写人编写时间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教学内容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实践课教学时数理论课(5学时)、 实践课(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腹满、寒疝的辨证论治。【熟悉】腹满虚实寒热的辨别方法与治则、宿食病的脉因证治。【了解】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的概念及其合篇意义。【背诵】条文:2、3、9、10、11、12、13、14、15、17(下段)、18、19。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腹满病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2、腹满的辨证、治则3、虚寒、实热腹满的证治4、寒疝的证治5、宿食的证治教学难点1、对“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

32、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的理解。2、实热性腹满病“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3、实热性腹满四方鉴别4、附子粳米汤与赤丸中有炮附子、炮乌头与半夏相反药物配伍5、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与当归生姜羊肉汤同治寒疝区别是什么?6、大建中汤证“上下痛而不可触近”。7、大黄附子汤条之“发热”症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法、比较鉴别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

33、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 本节所讲之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辨证与治法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广泛。复习提问:中内有关腹滿的辨证施治?2教学内容 (1)腹满寒疝宿食的概念(2)合篇意义(3)腹满的寒热虚实鉴别及治则(4)里实兼太阳表证与里实兼少阳证证治(5)腹满里实胀重于积、里实积胀俱重、寒饮逆满、寒实内结的证治(6)寒疝的辨证论治举例:当归生姜羊肉汤治验案例。举例: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病例提问:学习乌头汤主治何病?方剂组成?提问:在所学过的方剂中,温下法的代表方剂有哪些?(7)宿食的辨证论治3小结 大黄附子汤的创制为温下法开了先河,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概述本篇强调腹滿、寒疝、宿

34、食属临床常见病,有关治疗至今仍有重要价值。4 布置作业(1)腹满有虚实寒热之分,如何鉴别?(2)大乌头煎和乌头桂枝汤的适应证、病机有何异同?试说明之。(3)同是宿食,何以有当吐、当下之分?其理由何在?(4)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与大柴胡汤的适应证及其病机有何异同? (5)大黄附子汤与大承气汤同为泻下剂,是否同一作用?5分钟复习提问引导讲解210分钟讲解,分析比较列表鉴别病案讨论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教学内容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肝着、脾约、肾着的概

35、念及其证治。【熟悉】积、聚、榖气三者的鉴别。【了解】热在三焦和大小肠有寒有热的病变。【背诵】条文:7、15、16。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肝着、肾着的概念2、旋覆花汤的证治3、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的证治教学难点1、旋复花汤如何体现活血化瘀法?2、肝着症状特点3、肾着的病位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讲授法、逻辑分析法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

36、言本篇内容脱简较多,唯对肝着、肾着、脾约论述较详,本节重点讲解肝着、肾着的证治及积、聚、谷气的鉴别。复习提问:瘀血的证状特点都有哪些?2教学内容 (1)肝着、肾着的概念。(2)肝着的证治(3)肾着的证治(4)三焦寒热病证(5)积、聚、谷气的鉴别3小结 本学时要求重点掌握肝着及肾着的证治,旋覆花汤为后世的络病理论奠定了基础。4布置作业(1)旋覆花汤除了治肝着之外,还可以治哪些疾病?(2)肾着病因病机、主症、治法、方药是什么? (3)麻子仁丸治什么主证?如何使用?5分钟提问、讲解80分钟讲解,比较分析5分钟提问、总结2分钟编写人编写时间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教学内容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教学对

37、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痰饮的治疗原则与及辨证论治。【熟悉】痰饮的成因与分类。【了解】痰饮的概念。【背诵】条文:2、15、16、17、18、22、23、24、25、28、30。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1、痰饮病的成因、脉证、分类2、痰饮的治则3、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甘遂半夏汤的主症治法4、下焦饮逆和痰饮冒眩的主症、方药5、支饮重证的证治6、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证治教学难点1、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大法2、痰饮病“温药和之”的原理3、痰饮病的辨证论治;4、痰饮病五大治法在篇中的具体体现。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

38、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启发法、案例法、比较法等) 教具多媒体教材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导言痰饮病独立成篇,内容涉及广泛,其辨证论治全面而系统,在中医内科学基础上,重点掌握其治则及有效方剂。广义痰饮有四饮之分,本篇痰饮命名尚有留饮、伏饮、肺饮、微饮之说,然均在四饮中,不是四饮之外的另有所分。复习提问:痰饮是如何形成的?2教学内容 (1)四饮的概念及广义痰饮的概念(2)痰饮分类及形成(3

39、)留饮与伏饮的概念。(4)痰饮病治则。(5)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甘遂半夏汤的证治(6)狭义痰饮的证治(7)狭义痰饮兼证证治(8)悬饮、溢饮的证治(9)支饮重证、支饮腹滿、支饮不得息证治3小结痰饮病分类、概念、脉证、为后世痰饮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节重点对痰饮症治则,不仅要深刻理解,还要结合有关方药,学会临床应用。强调狭义痰饮治本、治标二方均体现总体,其临床意义有实用价值,四饮之主方为重点掌握。本篇为全书重点,其论述系统完整,临床应用广泛,对后世影响大,需认真加深理解掌握。4布置作业(1)试述痰饮病四饮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2)四饮的证候是什么?(3)痰饮症治则是什么?为什么?(4)试在篇内举出汗、下、利、温四法的代表方剂。(5)大小青龙汤何以能治溢饮?(6)狭义痰饮和支饮如何分类辨证施治?(7)同一痰饮病,既用苓桂术甘汤,又用肾气丸,如何辨证使用?5分钟提问、讲解260分钟讲解提问式引导列表鉴别分析比较5分钟提问、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