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202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第一节 结型场效应管第二节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第三节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结型场效应管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知识。2.掌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方法。难点: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场效应管是一种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是仅由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半导体器件。从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来划分,它有电子作为载流子的N沟道器件和空穴作为载流子的P沟道器件。,第一节 结型场效应管(JFET)(Junction type Field Ef

2、fect Transister),利用半导体内的电场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体内场效应器件。,一、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在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两边扩散高浓度的P型区(P+),形成两个PN结。两边P+型区连在一起为栅极g,N型本体两端各引出电极,分别为源极s和漏极d。两个PN结中间的N型区域为导电沟道。称为N型沟道JFET,高浓度P型区(P+),分别相当于BJT的基极b、射极e和集电极c,JFET的结构,N型沟道JFET的符号中箭头方向表示栅结正向偏置时,栅极电流的方向是由P指向N。,高浓度N型区(N+),P型沟道JFET,2、工作原理(以N沟道为例),N沟道场效应管工作时,在栅极与源极

3、之间加负电压,栅极与沟道之间的PN结为反偏。在漏极、源极之间加一定正电压,使N沟道中的多数载流子(电子)由源极向漏极漂移,形成iD。iD的大小受vGS的控制。,P沟道场效应管工作时,极性相反,沟道中的多子为空穴。,(1)栅源电压vGS对iD的控制作用,当VGS0时,PN结反偏,耗尽层变厚,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变大,ID减小;,VGS更负,沟道更窄,ID更小;直至沟道被耗尽层全部覆盖,沟道被夹断,ID0。这时所对应的栅源电压VGS称为夹断电压VP。,VGS控制导电沟道的宽窄,即控制ID的大小。,(2)漏源电压vDS对iD的影响,在栅源间加电压VGSVP,漏源间加电压VDS。则因漏端耗尽层所受的反偏

4、电压为VGD=VGS-VDS,比源端耗尽层所受的反偏电压VGS大,(如:VGS=-2V,VDS=3V,VP=-9V,则漏端耗尽层受反偏电压为-5V,源端耗尽层受反偏电压为-2V),使靠近漏端的耗尽层比源端厚,沟道比源端窄,故VDS对沟道的影响是不均匀的,使沟道呈楔形。,当VDS增加到使VGD=VGS-VDS=VP 时,在紧靠漏极处出现预夹断点,,随VDS增大,这种不均匀性越明显。,(2)漏源电压VDS对iD的影响,当VDS增加到使VGD=VGS-VDS=VP 时,在紧靠漏极处出现预夹断点,,当VDS继续增加时,预夹断点向源极方向伸长为预夹断区。由于预夹断区电阻很大,使主要VDS降落在该区,由此

5、产生的强电场力能把未夹断区漂移到其边界上的载流子都扫至漏极,形成漏极饱和电流IDSS。,VDS夹端长度 场强ID=IDSS基本不变。(IDSS是在VGS=0,VDS|VP|时的漏极电流),iD基本上不随vDS增加而上升,漏极电流趋于饱和。,N沟道JFET工作等效,结论:(1)JFET栅极、沟道之间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因此,其iG0,输入电阻很高。(2)JFET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iD受vGS控制。vGS愈负,耗尽层愈宽,沟道电阻愈大,相应的iD就愈小。(3)预夹断前,iD与vDS呈近似线性关系;预夹断后,iD趋于饱和。P沟道JFET工作时,其电源极性与N沟道JFET的电源极性相反。,二、JF

6、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1、输出特性 JFET的输出特性是指在栅源极电压vGS一定的情况下,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vDS之间的关系,即,(1)恒流区:(又称饱和区或放大区)特点:a.受控性:输入电压vGS控制输出电流iD。(一组非等距、较平坦的平行线),b.恒流性:输出电流iD 基本上不受输出电压vDS的影响。,用途:可做放大器和恒流源。,条件:|VGS-VDS|VP|预夹断后,VP=VGS-VDS,IDSS是在VGS=0,VDS|VP|时的漏极电流,(2)可变电阻区特点:a.当vGS 为定值时,iD 是 vDS 的线性函数,管子的漏源间呈现为线性电阻,且其阻值受 vGS 控制。,管压降vDS

7、很小。用途:做压控线性电阻和无触点 的、闭合状态的电子开关。条件:源端与漏端沟道都不夹断。,(3)夹断区(截止区)特点:iD=0用途:做无触点的、接通状态的电子开关。条件:整个沟道都夹断。vGSVP(4)击穿区,当漏源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V(BR)DS)时,漏端PN结发生雪崩击穿,使iD 剧增的区域。由于VGD=VGS-VDS,故vGS越负,对应的VP就越小。管子不能在击穿区工作。,2、转移特性,在一定漏源电压vDS下,栅源(输入)电压vGS对漏极电流(输出)iD的控制特性。,作图法,改变vDS,可得一族转移特性曲线。当vDS大于一定的数值后,不同vDS的转移特性是很接近的,可认为转移特性重合

8、为一条曲线。,当vGS=0,VDS|VP|时 ID=IDSS,饱和漏极电流,夹断电压,特点:iD/vGS 常数=gm 即:iD=gm vGS(放大原理),互导放大,3、JFET的主要参数,(1)夹断电压VP:手册给出是iD为一微小值时的VGS。(2)饱和漏极电流IDSS:在 vGS=0的情况下,当vDS VP 时的漏极电流ID称为饱和漏电流IDSS。(3)最大漏源电压V(BR)DS:指发生雪崩击穿、iD开始急剧上升时的vDS值。(4)最大栅源电压V(BR)GS:指输入PN结反向电流开始急剧增加时的vGS值。(5)直流输入电阻RGS:在漏源之间短路条件下,栅源之间加一定电压时的栅源直流电阻。,(

9、6)低频互导(跨导)gm:当vDS等于常数时,漏极电流的微变量和引起这个变化的栅源电压的微变量之比。,互导是表征FET放大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单位为mS或S。互导反映了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相当于转移特性上工作点的斜率。近似估算:,(7)输出电阻 rd:说明了vDS对iD的影响,是输出特性某一点上切线斜率的倒数。在饱和区(线性放大区),iD随vDS改变很小,rd的数值很大。,(8)最大耗散功耗PDM:耗散功率等于vDS与iD的乘积,即PDM=vDS iD。应限制其耗散功率不超过PDM。,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小结,第二节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Metal Oxide

10、Semiconductor FET)是一种利用半导体表面的电场效应,由感应电荷的多少改变导电沟道来控制漏极电流的器件,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它的栅极与半导体之间是绝缘的(不导电),其输入电阻可大为提高,最高可达1015。增强型:VGS=0时,漏源之间没有导电沟道,iD=0。耗尽型:VGS=0时,漏源之间存在导电沟道,iD0。,N沟道 P沟道 增强型,N沟道 P沟道 耗尽型,一、N沟道增强型MOSFET,1、结构:N沟道增强型MOSFET拓扑结构左右对称,是在一块浓度较低的P型硅上生成一层SiO2 薄膜绝缘层,然后用光刻工艺扩散两个高掺杂的N型区,从N型区引出电极作为漏极d和源极s,在绝缘层上镀

11、一层金属铝并引出一个电极作为栅极g。,P型基底,两个N+区,SiO2绝缘层,导电沟道(感生沟道),金属铝,N沟道增强型,电极金属绝缘层氧化物基体半导体因此称之为MOS管,N 沟道耗尽型,预埋了导电沟道(绝缘层掺大量的正离子),2、工作原理,JEFT是利用PN结反向电压对耗尽层厚度的控制,来改变导电沟道的宽窄,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MOSFET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N型沟道JFET,N型沟道增强型MOSFET,2、工作原理(以N 沟道增强型为例),VGS=0时,对应截止区,绝缘栅极(栅极与 源极、漏极均无电接触),VGS0时,感应出电子

12、,VT称为开启(阈值)电压,介质中产生一个垂直于半导体表面的由栅极指向P型衬底的电场,VGS较小时,导电沟道相当于电阻将漏区d和源区s连接起来。VGS越大,电场越强,感生沟道越厚,此沟道电阻越小。,当VGS较小时,虽然在P型衬底表面形成一层耗尽层,但负离子不能导电。当VGS=VT(开启电压)时,在P型衬底表面形成一层电子层,形成N型导电沟道,在VDS的作用下形成ID。,-,-,-,-,当VGS=0V时,漏源之间相当两个背靠背的PN结,VDS之间加上电压也不会在D、S间形成电流ID,即ID0.,当VGSVT时,沟道加厚,沟道电阻减少,在相同VDS的作用下,ID将进一步增加。,开始无导电沟道,当在

13、VGSVT时才形成沟道,这种类型的管子称为增强型MOS管,当VDS不太大时,导电沟道在两个N区间是均匀的。,当VDS较大时,靠近漏区的导电沟道变窄。,VDS增加,VGD=VT 时,靠近漏端的沟道被夹断,称为预夹断。,MOSFET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JFET是利用PN结反向电压对耗尽层厚度的控制,来改变导电沟道的宽窄,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3、特性曲线,VDS,可变电阻区,截止区ID=0,NMOS的输出特性曲线,2.0V,4.0V,6.0V,VGS=8.0V,A,ID,恒流区,0,击穿区,VDS=5V,VGS,V,ID A,0 2 4

14、 6 8,20015010050,20015010050,NMOS的转移特性曲线,二、N沟道耗尽型MOSFET,N沟道耗尽型MOS管,它是在栅极下方的SiO2绝缘层中掺入了大量的金属正离子,在管子制造过程中,这些正离子已经在漏源之间的P型衬底表面感应出反型层,形成了导电沟道。因此,使用时无须加开启电压(VGS=0),只要加漏源电压,就会有漏极电流。,耗尽型的MOS管VGS=0时就有导电沟道,加反向电压才能夹断。,VGS0时,使沟道中感应的负电荷减少;随着VGS 的减小ID 逐渐减小,直至 ID=0。与JFET相类似,称为耗尽型。对应ID=0 的 VGS 值为夹断电压 VP。当VGS0 时,将使

15、ID进一步增加。,N沟道耗尽型MOSFET可以在正或负的栅源电压下工作,而且基本上无栅流,是耗尽型MOSFET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种类型MOS管的特性曲线,各种类型MOS管的特性曲线,三、说明:(1)MOS管由四种基本类型;(2)MOS管的特性与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类似;(3)增强型的MOS管的VGS必须超过一定的值以使沟道形成;耗尽型的MOS管预埋了导电沟道,VGS可正可负;(4)MOS管的输入阻抗特高;(5)衡量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用跨导表示 单位:ms,四、MOS管的有关问题,1、主要参数(1)直流参数开启电压VGS(th)指增强型的MOS管夹断电压VGS(off)指耗尽型的MOS管饱和漏电

16、流IDSS直流输入电阻:通常很大107左右,(2)交流参数低频跨导:极间电容:栅源电容CGS,栅漏电容CGD,漏源电容CDS(3)极限参数 最大漏极电流IDM,最大耗散功率P0M,漏源击穿电压V(BR)DS栅源击穿电压VBR)GS,2、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的比较,3、使用注意事项(1)结型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不能接反,但可在开路状态下保存;(2)MOSFET管在不使用时,须将各个电极短接(输入电阻很高);(3)焊接时,电烙铁必须有外接地线,最好是断电后再焊接;(4)结型场效应管可用万用表定性检测管子的质量,而MOS管必须用专门的仪器来检测;(5)若用四引线的场效应管,其衬底引线应正确连接。,4、场效

17、应管类型的判断(根据转移特性曲线),沟道类型:N型或P型 N沟道iD随vGS的增加逐渐增加;P沟道iD随vGS的增加逐渐减小。,N沟道耗尽型JFET,P沟道增强型MOSFET,耗尽型与增强型:MOSFET增强型vGS正向偏置时存在导电沟道,有开启电压VT且转移曲线在一个坐标象限;,N沟道耗尽型JFET,P沟道增强型MOSFET,N沟道耗尽型MOSFET,习题:P190 4.1.3 4.3.1 4.3.4,JFET耗尽型vGS反向偏置,超过夹断电压VP可夹断导电沟道(存在IDSS和VP),转移曲线在一个坐标象限;,MOSFET耗尽型vGS正反向偏置均可,反偏时可夹断导电沟道(存在IDSS和VP)

18、,且转移曲线在两个坐标象限。,第三节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静态:适当的静态工作点,使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场效应管的偏置电路相对简单。,(2)动态:能为交流信号提供通路。,组成原则:,分析方法:,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利用栅源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的变化。它的放大作用以跨导来体现,在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输出特性)的水平部分,漏极电流iD的值主要取决于vGS,而几乎与vDS无关。,一、FET的三种工作组态以NMOS(E)为例:增强型,二、FET的直流偏置电路及静态分析,1、直流偏置电路FET是电压控制器件,需要有合适的栅极电压,保证管子工作在恒流区,输出信号不失真。,(1)自偏压电路,注意:

19、该电路产生负的栅源电压,所以只能用于需要负栅源电压的电路。(耗尽型),vGS,vGS,vGS,vGS,vGS,Rg:使g与地的直流电位几乎相同(因上无电流)。R:当IS流过R时产生直流压降ISR,使S对地有一定的电压:VGS=ISR=IDR0,(2)分压式自偏压电路:增加分压电阻Rg1和Rg2,该电路产生的栅源电压可正可负,所以适用于所有的场效应管电路。,2、静态工作点的确定,(1)近似估算法,vGS=,VDS=,已知VP,由,VDD,-ID(Rd+R),-iDR,可解出Q点的VGS、ID、VDS,Q点:,VGS、,ID、,VDS,自偏压电路,VDS=VDD-ID(Rd+R),可解出Q点的VG

20、S、ID、VDS,计算Q点:,已知VP、IDSS,由,直流通路,分压式自偏压电路,例(4.4.1):Rg1=2M,Rg2=47k,Rd=30k,R=2k,VDD=18V,FET的VP=-1V,IDSS=0.5mA,试确定Q点。,解:,解之:,因iD不应大于IDSS,所以:,(2)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Q(以自偏压电路为例),1)由输出回路:VDD=VDS+ID(RD+RS)在输出特性(ID=f(VDS)|VGS)上作出直流负载线;,在转移特性上作源极负载线。,VDD,3)由输入回路:VGS=VGVS=IDRS,2)作负载转移特性;,交点对应Q点(VDS、VGS、ID);,(1)根据VDD=VDS

21、+ID(RD+RS)在输出特性上作直流负载线;(2)作负载转移特性;(3)作源极负载线;(4)决定静态工作点;(5)在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上求出Q。,VDD,步骤:,三、FE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1、FET的小信号模型,跨导:反映了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相当于转移特性中工作点处的斜率。,漏极输出电阻:(很大,常可以看作开路);它是输出特性工作点处的切线斜率的倒数。,三、FE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与双极型晶体管一样,场效应管也是一种非线性器件,而在交流小信号情况下,也可以由它的线性等效电路交流小信号模型来代替。,其中:rgs是输入电阻,理论值为无穷大。rgs=gmvgs是压

22、控电流源,它体现了输入电压对输出电流的控制作用。gm称为低频跨导。rd为输出电阻,类似于双极型晶体管的rce。rd=,低频模型,高频模型,2、应用小信号模型法分析FET放大电路,1)共源放大电路(共源放大器),对于采用场效应三极管的共源基本放大电路,可以与共射组态接法的基本放大电路相对应,只不过场效应三极管是电压控制电流源,即VCCS。,(a)采用结型场效应管,(b)采用绝缘栅场效应管,共源组态接法基本放大电路,比较共源和共射放大电路,它们只是在偏置电路和受控源的类型上有所不同。只要将微变等效电路画出,就是一个解电路的问题了。,分析:(1)画出共源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2)求电压放

23、大倍数,(3)求输入电阻,(4)求输出电阻,忽略 rd,由输入输出回路得,则,则,由于rgs=,Rd一般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输出电阻较高。,Rg3为栅极电阻,用以构成栅源极间的直流通路,Rg3不能太小,否则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其阻值约为200K10M欧,反相电压放大电路,中频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得,分析:,画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由,2)共漏放大电路(源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输出电阻,所以,直流电源除源,输出端接检测电压源,共漏电路的输出电阻Ro等于源极电阻R和跨导的倒数1/gm相并联,所以输出电阻较小。,3)共栅放大电路(选讲),小信号模型,动态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vo=Id=gmvgs,vi=vgs,Au=vo/vi=gm,2、输入电阻,vi=I总R=(Ii+gmvgs)R=(Iigmvi)R,得,3、输出电阻 Ro=Rd,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小结,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电阻很大。,(2)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器(漏极输出)输入输出反相,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于1;输出电阻=RD。,(3)场效应管共漏极放大电路(源极跟随器)输入输出同相,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且约等于1;输出电阻小。,解:(1)由电路图可知,联立上列两式:,解之得:,并由此得:,(2)电压放大倍数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K,M,第四章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