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508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呼吸系统用药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呼吸系统用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上呼吸道常见疾病(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喉炎下呼吸道常见疾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细菌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共同症状,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刺激 咳痰:喘息: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增加、黏膜水肿所致小气道阻塞 感染性炎症 呼吸衰竭,第一节 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药(respiratory stimulants)是一类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而兴奋呼吸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使呼吸加深,改善通气质量,用以治疗呼吸衰竭。,呼吸兴奋药,通过直接或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增强呼吸、提高动脉血中氧分压和降

2、低CO2分压,改善肺泡通气,从而改善呼吸功能。直接或间接兴奋呼吸中枢药:常用药:尼可刹米小剂量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发射而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直接兴奋呼吸中枢间接兴奋呼吸中枢药(外周化学感受器激动药):洛贝林,一、尼可刹米(一)药理学 尼可刹米能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增加通气,也可以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并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临床上主要以静脉给药,也有肌内注射给药。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至全身各部位,因而作用时间短暂,一次静脉注射仅维持5-10分钟。药物在体内部分地转变为烟酰胺,然后再被甲基化,成为N-甲基烟酰胺,经尿排出。,(二)适

3、应证与禁忌证 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抽搐及厥患者禁用。,(三)不良反应 治疗剂量尼可刹米不良反应较少,可有出汗和皮肤瘙痒等,大剂量时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心律失常、咳嗽、呕吐、震颤、肌强直和高热等。尼可刹米过量中毒时可引起惊厥,随后中枢抑制。,(四)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的中枢兴奋剂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引起惊厥。,(五)用法和用量 本品多采用静脉给药,如:5%或10%GS 300ml-500ml尼可刹米0.3753支 静点 每天一次或每天两次。,(六)注意事项作用时间短暂,应视病情间隔给药。,二、洛贝林,(一)药理学 洛贝林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但有烟碱样作用,主要通过刺

4、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N受体),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本品作用迅速但呼吸兴奋时间很短暂,一次给药其作用仅维持数分钟,常需持续给药才能取得疗效。,(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它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三)不良反应 本品安全范围大,常用剂量不易致惊厥,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有时可以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特大剂量可致惊厥和呼吸抑制。,(四)用法用量(1)成人:静脉注射,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10mg.极量,一

5、次20mg;一日50mg.(2)儿童:静脉注射,一次0.3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 3mg。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13mg.,(五)注意事项 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第二节 平喘药及COPD用药,平喘药主要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而解除支气管哮喘。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茶碱类药物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两类。前者主要是由于抑制磷酸二酯酶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后者是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受体而使之松弛。,哮喘发病机制示意图,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调节失衡、气道平滑肌功能异常,气道炎症,气

6、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平滑肌痉挛,一、沙丁胺醇,(一)药理学 沙丁胺醇为选择性2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于哮喘患者,其支气管扩张作用至少与异丙肾上腺素相等。抑制肥大细胞等致敏细胞释放过敏反应介质亦与其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有关。,本品对心脏的1受体的激动作用较弱,故其增加心率作用仅及异丙肾上腺素的110。因不易被消化道的硫酸酯酶和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故本品口服有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0,服后1530分钟生效,24小时作用达高峰,持续6小时以上。气雾吸入的生物利用度为10,吸入后15分钟生效,1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4

7、6小时。大部在肠壁和肝脏代谢,进入循环的原形药物少于20。主要经肾排泄。,(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肺气肿等 对抛射剂过敏患者及对本药或其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过敏者禁用。,(三)不良反应(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震颤、恶心、心率增快或心搏异常强烈。(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头晕、目眩、口咽发干。(3)罕见肌肉痉挛,过敏反应(表现为异常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低血压和晕厥)。(4)还可见低钾血症(剂量过大时)及口、咽刺激感。长期用药亦可形成耐受性,不仅疗效降低,且可能使哮喘加重。,(四)药物相互作用(1)同时应用其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者,其作用可

8、增加,不良反应也可能加重。(2)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左甲状腺素等可能增加本药的不良反应。(3)与皮质类固醇、利尿药等合用时,可加重血钾浓度降低的程度。,(4)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可增加洋地黄类药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性。(5)本品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被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所拮抗,因而不宜与普萘洛尔同用。(6)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降低磺胺类药物的吸收。(7)与甲基多巴合用时,可出现严重的急性低血压反应。,(五)用法和用量(一)成人1)气雾吸入,每4-6小时200-500g,1次或分2次吸入,2次吸入间隔1分钟。2)喷雾吸入间歇性治疗,一次2.5-5mg,一日4次,以氯化钠注射

9、液稀释至2ml或2.5ml,喷雾,可维持约10分钟。部分患者可能需要10mg 的高剂量,可不经稀释取10mg直接置入喷雾装置中,雾化吸入,直至支气管得到舒张为止,通常需要3-5分钟。连续性治疗: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50-100g/ml的溶液,给药速率通常为1mg/h,最高可增至2mg/h.,(二)儿童:喷雾吸入。间歇性治疗:1.5-12岁以下儿童,一次2.5mg,一日4次,从低剂量开始,以氯化钠注射稀释至2ml或2.5ml.部分儿童可能需要增至5mg,由于可能发生短暂的低氧血症,可考虑辅以氧气治疗。,(六)注意事项(1)对其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过敏者也可对本药过敏。(2)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

10、足、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应慎用。(3)对老人应慎用,使用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4)孕妇用本药应权衡利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5)本药可能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慎用。(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血钾浓度。(7)长期使用可形成耐受性,不仅疗效较低,且有加重哮喘的危险。,二、氨茶碱,(一)药理学 该品为茶碱与二乙胺复盐,基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强。主要作用如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松弛肠道、胆道等多种平滑肌,对支气管粘膜的充血、水肿也有缓解作用。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抑制远端肾小

11、管重吸收钠和氯离子。增加离体骨骼肌的收缩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情况下,改善肌收缩力。,口服本品、由直肠或胃肠道外给药均能迅速被吸收。在体内氨茶碱释放出茶碱,后者的蛋白结合率为60。分布容积(d)约为0.5L/kg。半衰期为39小时。在半小时内静注6mg/kg氨茶碱,其血药浓度可达10mg/L,它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率有个体间的差异。空腹状态下口服本品,在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本品的大部分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肾排出,10以原形排出。,(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氨茶碱适应症: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心脏性哮喘)。2.氨茶碱禁忌症:对本品过敏的

12、患者,活动性消化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禁用。,(三)不良反应(1)常见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减退,也可见头痛、烦躁、易激动。(2)本品中毒时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率增快、肌肉颤动或癫痫。(3)由于胃肠道受刺激,可见血性呕吐物或柏油样便。(4)肌肉注射局部红肿,疼痛。,(四)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茶碱类药物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合用,可使本药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增多。(2)与美西律合用 可减低茶碱清除率 增加血浆中茶碱浓度 需调整剂量(3)与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合用可干扰茶碱在肝内的代谢 使本药血药浓度和毒性 增高。(4)与某些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的依诺

13、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合用可降低茶碱清除率 增高其血药浓度 尤以红霉素和依诺沙星为著 当茶碱与上述药物伍用时 应适当减量,(5)与西咪替丁合用可降低本药肝清除率 合用时可增加茶碱的血清浓度或毒性。(6)与咖啡因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并用 可增加其作用和毒性(7)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本药血浆清除率降低。(8)与麻黄碱及其他拟交感胺类支气管扩张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但毒性也增加。(9)与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合用,药理学相互拮抗,本药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能受到抑制,同时可使本药清除率降低,血清浓度增高。(10)硫酸镁可拮抗本药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11)

14、本药可提高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合用时洋地黄毒性增强。,(12)与碱性药物合用,可使本药排泄减少。与酸性药物合用,可使本药排泄增加。(13)与稀盐酸合用,可使本药在小肠的吸收减少。(14)与泼尼松合用,可使本药的生物利用度降低。(15)与巴比妥类,利福平,卡马西平及其他肝微粒酶诱导药合用,可使茶碱的代谢和清除加速,血药浓度降低。(16)与异丙肾上腺素,异烟肼,呋噻米合用,可使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17)与苯巴比妥合用,可加快茶碱的肝清除率 茶碱也干扰苯妥英的吸收 两者血浆中浓度均下降 合用时应调整剂量(18)与锂盐合用 可使锂的肾排泄增加 影响锂盐的作用,(19)本药可使青霉素灭活,失效

15、(20)与氯胺酮合用,可降低机体的惊厥阈值,从而促发惊厥。(21)尼古丁可增加茶碱代谢,降低本药疗效。故吸烟者用量需增加。,(五)用法和用量(1)成人口服,一次 0.1 0.2g,一日 0.3 0.6g;极量:一次0.5g,一日 1g。肌内注射,一次 0.250.5g,应加用 2盐酸普鲁卡因。静脉注射,一次 0.250.5g,一日 0.51g,每 25100mg用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 2040ml,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静脉滴注,一次 0.250.5g,一日 0.51g,以 510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滴注。注射给药,极量一次 0.5g,一日 1g。,(2)小儿口服,一日按体重 46mgkg

16、,分 23次服。静脉注射,一次按体重 24mgkg,以 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缓慢注射。静脉滴注:一般用量,一次2-3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注。(3)新生儿呼吸暂停:静脉滴注,负荷量4-6mg/kg;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一次1.5mg-2mg/kg,一日2-3次。,(六)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对本品过敏者,可能对其他茶碱类药也过敏。(2)可通过胎盘屏障,使新生儿血清茶碱浓度升高到危险程度,须加以监测。(3)可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服用可引起婴儿易激动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4)下列情况应慎用;酒精中毒;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肝脏疾患;高血压;甲

17、状腺功能亢进;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心肌损害;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溃疡病史者;肾脏疾患。,三、茶碱,(一)药理学 该品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其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过去认为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所致。近来实验认为茶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部分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结果,此外,茶碱是嘌呤受体阻滞剂,能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茶碱能增强膈肌收缩力,尤其在膈肌收缩无力时作用更显著,因此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口服易被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47小时,每日口服一次,体内茶碱血药浓度可维持在治疗范围内(520g/ml)达12小时,血药浓度相对较平稳。蛋白结合率约60

18、%。t1/2新生儿(6个月内)24小时,小儿(6月以上)(3.71.1)小时,成人(不吸烟并无哮喘者)(8.72.2)小时,吸烟者(一日吸12包)45小时。该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由尿排出,其中约10%为原形物。,(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伴有的支气管痉挛的症状。(2)用于心源性哮喘、心源性水肿及急性心功能不全。(3)用于胆绞痛。,(一),对本药及其衍生物过敏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压下降者、未治愈的潜在癫痫患者禁用。,(三)不良反应 茶碱的毒性常出

19、现在血清浓度为1520g/ml,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清中茶碱超过40g/m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四)药物相互作用(1)与某些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罗红霉素;喹诺酮类的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美西律、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别嘌醇(大剂量)、卡介苗合用可降低本药清除率,增高其血药浓度,尤以依诺沙星为著。当茶碱与上述药物伍用时 应适当减量,(2)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咖啡因、已酮可可碱、氟康唑、他克林、噻苯唑、噻氯匹定、维洛沙嗪

20、、双硫仑、口服避孕药、黄嘌呤类药物可增强本药的作用和毒性。(3)与沙丁胺醇合用有协同作用,同时也增加不良反应。(4)与麻黄碱及其他拟交感胺类支气管扩张药合用可使毒性增加。,(5)能增强呋噻米的利尿作用。(6)与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合用,药理学相互拮抗,合用时本药的清除率降低。(7)稀盐酸、硫酸铝可减少本药的吸收率。(8)与巴比妥类,苯妥英,卡马西平及其他肝微粒酶诱导药合用,可使本药的代谢和清除加速,血药浓度降低。,(9)活性碳、磺砒酮、利福平、甲状腺激素、异丙肾上腺素(静注)可降低本药的血药浓度。(10)与锂盐合用,可使锂的肾排泄增加,影响锂盐的作用。(11)吸烟者本药的肝代谢加强,需增加

21、用药剂量。,(五)用法和用量1.茶碱片:常用量,口服1次0.10.2g,每日0.30.6g;极量,口服每次0.3g,每日1g。2.茶碱控释片:口服1次0.10.2g,每日0.20.4g。3.茶碱缓释片:口服,本品不可压碎或咀嚼,只能沿划痕掰开。成人或12岁以上小儿,起始剂量为0.20.4g,每日1次,晚间用100ml开水送服。剂量视病情和疗效调整,但日量不超过0.9g,分2次服用。4.茶碱控释胶囊:口服,吞服整个胶囊,或将胶囊中的小丸倒在半食匙温水中吞服。每l2小时1次,成人,1次0.20.3g。儿童,19岁,每次0.1g,9l2岁,每次0.2g,1216岁,每次0.2g。,(六)注意事项1与

22、其他茶碱缓释制剂一样,该品不适用于哮喘持续状态或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的患者。2应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以保证最大的疗效而不发生血药浓度过高的危险。3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龄超过55岁特别是男性和伴发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持续发热患者。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及茶碱清除率减低者,在停用合用药物后,血清茶碱浓度的维持时间往往显著延长。应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4茶碱制剂可致心律失常和(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患者心率和(或)节律的任何改变均应进行监测和研究。,(六)注意事项(1)下列患者慎用: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患者、急性心肌损伤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

23、尤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低氧血症患者、持续高热者、有癫痫史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胃炎患者、肝肾疾病患者、酒精中毒者、本药清除率降低者、肥胖者。,(2)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可降低,血清浓度增加,应慎用。(3)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55岁以上患者慎用。(4)可通用胎盘屏障,使新生儿血清茶碱浓度升高到危险程度,孕妇应慎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5)可泌入乳汁,哺乳妇女服用可引起婴儿易激动或其他不良反应,应慎用。(6)可使尿儿茶酚胺的检验测定值增高。(7)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期间应监测本

24、药的血药浓度,不得超过20g/ml,以免产生严重毒性反应。本药可致心律失常,可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对心律异常者或心率有任何显著变化者均应进行监测。,第三节 止咳祛痰药及感冒药,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临床医师对普通感冒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距,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滥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情况。,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机体后往往在16h内出现症状,并在24-48h 达高峰,在2-3d内达到病毒排出高峰。,早期症状主要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初期也可有咽部不适或咽干,咽痒或烧灼感。2-3天后变为稠涕,可有咽痛或声嘶,

25、有时由于咽鼓管炎可出现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少量咳痰等症状。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一般5-7天后可痊愈。老年人和儿童容易出现感冒并发症。,治疗原则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止咳祛痰药,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可将呼吸道内的黏痰和异物排出,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痰或异物排出就可自行缓解,不必应用镇咳药。需排痰时如单独应用镇咳药无益而有害。对于有痰的咳嗽,多数应同时应用祛痰药。但无痰或少痰而过于剧烈的咳嗽,增加患者痛苦影响休息,适当应用镇咳药则用益。,咳嗽动作是因

26、各种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受器,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再经迷走神经及运动神经将信息传至喉头肌及参与咳嗽动作的骨骼肌等,以完成咳嗽动作。,物理化学刺激,感受器(刺激感受器、牵张感受器等),传入神经(迷走、喉上神经),咳嗽中枢(延髓),传出神经(迷走、喉返、膈神经),效应器(声门、呼气肌),咳嗽反射,咳嗽反射示意图,镇咳药分为:1、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活动中枢环节2、外周性镇咳药:抑制中枢以外其他环节者3、兼有中枢和外周两种作用镇咳药。,祛痰药主要包括1、刺激性祛痰药2、黏液溶解药,一、喷托维林,(一)药理学本品对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尚有轻度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大

27、剂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故它兼有中枢性和末梢性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的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3,但无成瘾性。一次给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二)适应证与禁忌证用于多种原因(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无痰干咳。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因尿道疾病而致尿潴留的患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三)不良反应本药的阿托品样作用偶可致轻度头晕、眩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腹胀、腹泻、便秘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四)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与马来酸醋奋乃静、阿伐斯汀、阿吡坦、异戊巴比妥、安他唑啉、阿普比妥、阿扎他定、巴氯芬、嗅哌利多、嗅苯那敏、布克力嗪、丁苯诺啡、丁螺环酮、水合氯醛合用,可使中枢社经系

28、统和呼吸系统抑制作用增强。,(五)用法和用量成人,每次25mg,1日34次;小儿,5岁以上每次口服6.2512.5mg,1日2或3次。,(六)注意事项(1)青光眼,心功能不全大咯血者慎用(2)痰量多者与祛痰药合用。,二、复方甘草制剂,(一)药理学本药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有甘草,阿片粉或复方樟脑酊、樟脑、八角茴香等上述成分组成复方制剂,有镇咳,祛痰的协同作用。,(二)适应证与禁忌证用于镇咳、祛痰。对于本药成分过敏者禁用。,(三)不良反应(1)有微弱的恶心、呕吐反应(2)甘草有弱皮质激素样作用,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会引起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的假性醛固酮增多,高血压和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四)药物相

29、互作用服用本品时注意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五)用法和用量(1)成人:复方甘草片:一次3-4次,口服或含化。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每次5-10ml,每日3次,服前振摇使均匀。(2)儿童:12岁以上可同成人;12岁以下:3岁以下避免使用。3-5岁:复方甘草片,一次1片,一日3-4次,口服。复方甘草口服液,每次1-3ml,每日3次,口服,服前振摇使均匀。6-12岁:复方甘草片,一次1-2片,一日3-4次,口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每次3-5ml,每日3次,服前振摇使均匀。,(六)注意事项1、本药不宜长期服用。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3、胃炎及溃疡患者慎用。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

30、使用。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三、溴己新,(一)药理学本品属粘液调节剂,其粘痰溶解作用较弱,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粘膜腺体的黏液产生细胞,使之分泌粘滞性较低的小分子粘蛋白,并因此,(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有白色粘痰又不易咯出的患者。脓性痰者需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本药过敏者禁用。,(三)不良反应(1)轻微的不良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可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可自行恢复。(2)严重的不良反应:皮疹、遗尿。(3)其他:本药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四)药物相互作用本品能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支气管的分布

31、浓度,而二者合用时,能增强此类抗生素的抗菌疗效。,(五)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816mg/次,儿童48mg/次,3次/日。,(六)注意事项(1)偶见血清氨基酸转移酶短暂升高,但能自行恢复。(2)胃炎或胃溃疡患者慎用。(3)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四、氨溴索,(一)药理学本品能刺激呼吸道界面活性剂的形成及调节浆液性与粘液性的分泌,可同时改进呼吸道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的消除作用,降低痰液及纤毛的粘着力,进一步使痰容易咳出,且减轻咳嗽的现象。,(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尘肺、手术后的咳痰困难等。已知对本药、溴己新过敏者以及妊娠头3个月内孕妇禁用。,

32、(三)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头痛及眩晕。(2)胃肠道:偶见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胃部灼热、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胃部不适、胃痛等。(3)过敏反应:极少出现,主要为皮疹。有出现接触性皮炎的个案的报道。极少病例报道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性反应,但其与本药的相关性尚不能肯定,这类病人通常对其他物质亦产生过敏。,(四)药物相互作用1与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2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等)合用,可使抗生素在肺组织在肺组织的分布浓度升高,具有协同作用。3与镇咳药合用(如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因咳嗽反射受

33、抑制有出现分泌物阻塞气道的危险,故本药应避免与镇咳药合用。,(五)用法和用量1、成人:口服,一次30mg,一日3次,餐后服用。长期服用者可减为一日2次。2、儿童:口服餐后服用,12岁以上儿童同成人;5-11岁:一次15mg,一日3次;2-4岁:一次7.5mg,一日3次;以上长期服用者可减为一日2次;2岁以下儿童:一次7.5mg,一日2次。,(六)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况者慎用对本药有过敏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胃溃疡者。支气管纤毛运动功能受阻及呼吸道出现大量分沁物的患者。青光眼患者。药物对老人的影响:对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用药后听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尚无差异。老年患者用药无特殊。建议妊娠早期

34、妇女不宜采用,妊娠中、晚妇女慎用。,治疗感冒的常用复方制剂组方成分,新康泰克(蓝装):伪麻黄碱(90mg)+氯苯那敏(4mg)新康泰克(红装):对乙酰氨基酚(500mg)+伪麻黄碱(30mg)+右美沙芬(15mg)+氯苯那敏(2mg)泰诺感冒片:对乙酰氨基酚(325mg)+伪麻黄碱(30mg)+右美沙芬(15mg)+氯苯那敏(2mg),感冒通:双氯芬酸(15mg)+氯苯那敏(2.5mg)+人工牛黄(10mg)感康片:对乙酰氨基酚(250mg)+金刚烷胺(100mg)+咖啡因(15mg)+人工牛黄(10mg),白加黑(白片):对乙酰氨基酚(325mg)+伪麻黄碱(30mg)+右美沙芬(15mg)

35、白加黑(黑片):对乙酰氨基酚(325mg)+伪麻黄碱(30mg)+右美沙芬(15mg)+苯海拉明(25mg),速效伤风胶囊:对乙酰氨基酚(250mg)+氯苯那敏(2.5mg)+咖啡因(15mg)+人工牛黄(10mg)新速效伤风胶囊:对乙酰氨基酚(250mg)+氯苯那敏(2mg)+金刚烷胺(100mg)+咖啡因(15mg)+人工牛黄(10mg)丽珠感乐:对乙酰氨基酚(162.5mg)+伪麻黄碱(15mg)+特非那定(15mg),第四节 鼻塞和其他鼻腔用药,麻黄碱,(一)药理学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用于鼻部可作为鼻减充血剂,缓解因感冒等引起的鼻塞症状。,(二)适应证与禁忌证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鼻出血和慢性肥大性鼻炎。禁用于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患者。,(三)不良反应偶见一过性轻微烧灼感、干燥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等。,(四)用法用量滴鼻,一次1-2滴,一日3-4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日。,(五)注意事项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妊娠期妇女用儿童、运动员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