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国际贸易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4国际贸易政策.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学习目的:1、了解对外贸易政策的内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2、掌握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3、掌握保护贸易政策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4、了解超保护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基础5、了解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基础,几个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事实,WTO各会员国的部长们若协议削减农业与工农业产品的关税,将会使全球一亿四千万的人口脱离贫穷的困境。平均而言,全球二十亿每天最多只有两美元可以支用的贫困人口,所面临的贸易障碍为富有国家人民的两倍。欧盟每一只牛平均接受两美元的政府补贴,这个金额高于全非洲平均的每日所得。,各国从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获得许多利益,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
2、。在过去的二十年,全球贸易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为全球产出增长率的两倍。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成立,1995年WTO成立,加之许多区域性的贸易自由化协定与措施,使得全球贸易已大幅自由化。,自由贸易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亦非常重要,许多发展中国家因贸易的开放与兴盛,大幅提高了生活水平,福利得到改进。他们占全球贸易的重要性逐渐升高,从1970年初其占世界贸易份额的约四分之一,已提升至今天的三分之一。其出口也逐渐以工业产品为大宗,占其总出口的80%。同时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也大幅提高,约40%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是输出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各地贸易的发展并不均衡,以
3、亚洲发展中国家发展最快,拉丁美洲国家次之;而诸如非洲与中东国家的进展则极为缓慢,他們仍然依赖大幅度的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这种以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的国家约有75个,由于根深蒂固的结构问题、萎弱的政策架构与机制,乃至国内外的保护措施,这些国家逐渐趋于边缘化。,贸易开放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贸易的开放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之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因贸易的大幅度开放而在许多产品产生了竞争优势,这些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93到1998年间减少了一亿两千万。(14%)平均上,那些在1980年代大幅降低关税的国家,在1990年代都有巨幅的经济增长。,自我开放的获益最大,其实,各国贸易自由化所获利益,以开放自己
4、本身的市场获益最多。发达国家将从开放自己的农业市场获得最大利益,而发展中国家亦将从开放工业市场与农业市场获得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低收入国家也因为发达国家开放农业市场而获得最大利益,因为农产品是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工业国家对农业的保护,然而,发达国家仍然高度保护其农业,他们在农业上的平均关税保护程度是制造业的9倍,对农业的补贴金额相当于非洲国家总产出的2/3。从而使使得世界农产品价格下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因而遭到极大的损失。例如,欧盟每年以二十七亿欧元资助欧洲的蔗农,从而有效地阻挡了热带地区蔗糖的输入。,工业国家也保护其制造业,在制造业方面,虽然工业国家的关税已经很低,但对于那些发展中国
5、家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与成衣,仍然维持较高的关税,包括关税高峰(tariff peaks,关税税率超过15%)、关税累加(tariff escalation,随加工程度而提升关税)等等。譬如,美国平均关税为5%,却对几乎300种产品实施关税高峰,这在每年从最贫困国家输入美国的十亿美元的金额里,几乎占了90%,从而抑制了许多国家扩大出口产品范围。,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更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维持极高的关税,他们在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水平几乎发达国家的3-4倍之多。他们也有关税高峰和关税累加的措施。在农产品的进口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比工业产品更高。,非传统贸易壁垒的兴起,随着关税与进口配额等贸易限制的逐
6、渐降低,非传统的限制措施工具逐渐抬头。工业国于发展中国家都逐渐依赖反倾销措施,其中发展中国家因此受限制最多。另一类重要的贸易壁垒,则是以技术或卫生标准为理由,使得出口者成本提升,也造成消费者的损失。例如,欧盟对黄曲毒素的管制要求,使得非洲在出口麦片、干果与豆类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相关概念1.国际贸易政策与对外贸易政策(1)国际贸易政策: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的总称,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综合反映。(2)对外贸易政策:从单个国家的角度,来研究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该国进出口所采取的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
7、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2.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政策对象)政策目标 政策内容 政策手段,3.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保护本国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3)优化产业结构(4)积累发展资金(5)维护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经济关系,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1)总贸易政策 特点:宏观性、长效性、基础性(2)进出口商品政策 特点:具体性、灵活性、差别性(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特点:具体性、互利性、差别性,(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奉行不干预政策,对进出口贸易不进行限制和设置障碍,取消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
8、供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进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2、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防止外国商品的竞争,以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上给予补贴和优待,以鼓励出口。,自由贸易政策or保护贸易政策?,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自由贸易政策注重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自发条件作用,可以消除人为因素对经济的扭曲,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总体福利的增长。然而,从根本上讲无论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都并不绝对的。从实践的角度讲,总体福利的提高还需考虑贸易各国的分配。自由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得失有较大差距
9、,发达国家凭借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位置而获利较多,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国际分工中处不利地位。所以虽然从长远看,保护贸易是不利于经济发挥发展的,但在特殊的时候在特定国家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四)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考虑因素,经济力量的强弱(竞争力强的国家趋向于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趋向于自由贸易政策)本国的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趋向于自由贸易政策)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对特定国家自由,其他保护)本国市场的供求情况(国内市场受国外市场冲击,趋向于保护贸易政策)国际收支情况(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趋向于保护贸易政策),(五)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重商
10、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历史上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第一次:1875年前后(垄断产生时期)第二次:19291933年大危机时期 超贸易保护政策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3、1975两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新贸易保护主义,三次贸易相对自由化浪潮,第一次: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第二次:二次大战后期(18481973,美国的推动)第三次:WTO成立以后(1995年后),第二节 自由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引例】想调查哪个品牌的汽车最美国化,结果发现是日本
11、的本田汽车!再如美国的波音747飞机,它是由8个国家的1600个大型企业、1.5万个中小企业协作生产的。波音777飞机,它的132500个主要零部件由遍布世界各地的545个供应商提供,这些供应商在所属专业领域是最优秀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1.产生背景 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 典型代表:英国 18世纪60年代由于产业革命使英国工业迅速发展,“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得到确立,一方面由于其产品优势巨大,另外由于生产规模和出口的扩大需要更多地进口原材料,因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政府放松对贸易的管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当时占主导的是保护主义色彩的重商主义
12、理论)。经过持续的斗争,英国政府建立了一种开放性的自由贸易政策体系。,2.具体表现:(1)废除谷物法Corn Laws(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2)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不断减少(3)废除航海法(放松对国外船只运输商品到英国的限制)(4)取消外贸公司特权(允许各行业和个人从事贸易)(5)改变对殖民地的贸易政策(废止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6)与外国签定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条约,3.理论依据,法国的重农主义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绝对成本说,比较
13、成本说,要素禀赋说,自由贸易理论主要观点:(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3)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二、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所谓贸易自由化,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的逐步减低关税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的政策倾向。1.产生背景 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英法德日等老牌强国实力受到很大削弱,出于重建的考虑,这些国家有实行保护主义的倾向。然而美国在二战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美国在战后致力于推广自由贸易,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年缔结了著名的关税与贸
14、易总协定GATT,其宗旨就是推进贸易自由化。,2.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3)普惠制的实施(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有关国家优惠关税待遇,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很快能从战争的破坏中走出,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日本、西欧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更是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这时期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这些国家在选择实行自由贸易的产品范围、领域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削减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同时,仍然保留使用保护贸易措施的权利,因此,这一阶段的自由贸易政策不是绝对的,而在一定程度上与保护贸
15、易并驾齐驱。,3.特点,(1)美国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建 立提供了物质基础(3)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具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4)各种国际组织起了重要作用(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6)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三、90年代后的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的主流,越多越多的国家奉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随着WTO的成立,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全球的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各个产业内部的分工、进而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转变。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活动分包给成本更低的
16、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使位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形成一个国际分工协作网络,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引例】外国市场进入限制和强制性技术转让,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早期发展其了关键作用。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政府主要通过通产省限制外国竞争者进入本国市场以及通过获得外国技术和技术诀窍,谋求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美国厂商能在种种限制条件下进入日本市场的代价是必须允许日本使用高技术和技术诀窍。通产省要求外国厂商向所有要求获得某一技术的日本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还根据交易涉及的日本厂商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技术进展通过分许可协议扩散到其他日本厂商来决定是否允许某项交易。试用战略性贸
17、易政策理论对这一经济现象加以分析。,第二节 保护贸易的理论与政策,一、重商主义,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原始积累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 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发展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早期:货币差额论晚期:贸易差额论,(一)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1.主要观点(1)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2)主张国家采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禁止货币出口(3)在对外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又称: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2.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严禁货币(金银)出口或
18、外流,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贸易(2)积极吸收金银,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所得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1.主要观点(1)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2)增加财富的手段发展对外贸易(3)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口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使更多的货币流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 又称:贸易差额论,2.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6)
19、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7)颁布职工法,禁止技术人工人离境(8)颁布航海法(9)奖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动来源,降低劳工成本(10)直接禁止若干外国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11)课征高额保护关税,(三)对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的评价,贡献:1、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探讨”,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2、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不足:1、对财富和金钱的错误理解导致其对国际贸易的理解错误。2、只考虑流通领域,而忽视了生产领域。,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一)产生背景 美国、德国经济刚起步,开始工业化进程,(二)理
20、论依据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1791年12月,汉密尔顿作为美国的首任财政部长,向国会提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系统阐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一国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保持独立地位。2.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无法同英国、法国等国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因此,美国应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汉密尔顿保护关税思想的意义反映了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基本形成。,(三)理论依据李斯
21、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早年倡导自由主义,后来转为贸易保护主义。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系统地提出了保护贸易学。,李斯特(F.List,1789-1846),主要观点:1.对古典派自由贸易提出批评(1)生产力理论理论基础 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只符合英国的利益 发现了“李嘉图”陷阱 认为财富固然重要,但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2)经济发展阶段论理论依据 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发展的特点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各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应制定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理论与政策,2.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幼稚工业(1)保护的目
22、的通过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2)保护的对象 农业不需要保护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也不需要保护 只有刚刚起步且遭遇到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才需要保护,(3)保护的时间30年为最高限期(4)保护的手段以高关税和禁止进口限制国内幼稚产业部门的产品的进口以低关税或免税鼓励复杂机器设备、原料等国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进口通过高关税和禁止出口的办法限制重要生产物资出口。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奖金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五)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1.积极意义 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 认识到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强调保护的过渡
23、性和有选择性,保护并不是目的 对美国、德国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2.缺陷 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模糊 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三、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一)产生背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垄断产生出现经济危机,(二)特点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也保护国内其他的工业2.不再培养自由竞争力量,而是加强垄断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进攻性的扩张4.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措施更多,(三)理论依据,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1.主要观点:在批判传
24、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政策基点,把对外贸易与国内就业结合起来,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奖出限入的政策。,2.评价积极方面: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来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足之处: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四)超保护贸易政策的措施,(1)财政政策方面增加政府投资、减税(2)金融政策方面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3)对外贸易政策方面奖出限入,四、新贸易保护主义,1.产生背景70年代中期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低速增
25、长,失业率不断提高2.政策特点:(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3)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3.理论依据,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以保护国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中心,认为对外贸易与一国主要宏观因素和变量有密切的关系。4.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扭曲了国际贸易商品流向,降低了国际贸易增长速度。(2)严重损害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3)发达国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经济增长没有走出低迷。,五、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管理贸易,1、含义 所谓管理贸易,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
26、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管理贸易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1)不同于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竞争,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夹杂了许多人为干预因素;(2)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只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而管理贸易则是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2.产生原因:(1)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3)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4)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5)跨国
27、公司迅速发展的要求(6)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践,3.理论基础博弈论,所谓博弈,是指人或国家的理性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总是追求在即定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不仅取决于自己一方的决策,还取决于对方的决策,实际得到的利益往往是双方共同决策作用的结果。,4.主要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基于或者可以改变不同国家竞争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形成的均衡的贸易政策。理论体系是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结合的,立论的重要条件是竞争对手认识到策略行为的相互依赖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形式,1.财政支持,对要扶持的重点企业给予减免税收(Tax Relie
28、f)和优惠贷款(Concessional Financing),或者直接对该企业的生产和出口进行补贴;2.对市场进入路径的控制(Control of Market Access),包括关税、配额、或者政府对要扶持的重点企业的产品以优惠条件直接进行采购(Preferential Procurement);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指导;3.对市场结构和行为的干预,包括政府设计的企业间兼并,其目的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克鲁格曼的一个经典博弈模型,产品:宽体喷气式客机 厂商:美国波音,欧洲空中客车公司 双寡头竞争,都需要决定是否开发一种新型飞机。宽体喷气式客机制造需要高进入成本和规模经济,而
29、市场仅能容纳一家公司,谁率先进入并制造新飞机,谁就能独占垄断利润100单位;如果两家公司同时进入、竞相生产的话,则两败俱伤,各遭致5单位亏损。,两公司的战略选择只能是:生产或不生产。最终由谁独占市场完全取决于谁具有先行优势,两公司博弈形成的均衡不是唯一的。现在假设在波音公司作出决策前欧盟承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保证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10单位的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波音公司决定生产或者不生产,空中客车都会作出生产的决策。,此时,波音公司知道这一点。如果波音公司继续坚持参与制造新飞机的竞争,必遭致单位亏损,而空中客车公司仍能稳获5单位利润。由于确定享有补贴的空中客车肯定会生产这种飞机,波音别无选
30、择,不得不退出竞争。这样一来,空中客车便依靠政府补贴挤掉了波音,现在它可以独占100单位的垄断租金。国家也实现了国民收入和福利的最大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策主张,1出发点是增进本国福利,在这点上与主张自由贸易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并无差异。两者的区别在于最后得出的政策建议。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只针对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和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结构。而这些产业往往是具有超额垄断租金并对本国国民经济有技术外溢效应的高端产业。,3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体系是动态的、随机的。在这种分工体系中,政府的政策制定、企业的策略选择都是相互依赖、互为影响的。4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国内产业不断集中,以培育大型跨国公司,增强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重点梳理,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