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0096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系统课件(一).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移动通信系统,课程内容,移动通信概述外部噪声和干扰移动通信组网原理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据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课程重点,1.移动通信的特点、系统组成、性能指标2.移动通信组网方式3.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多址技术、蜂窝技术、语音压缩技术等)4.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Um接口、通信流程、安全性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5.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通信流程、安全性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6.移动数据通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1.1 概述及发展简况1.2 移动通信特点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

2、5 无线电路工作方式1.6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1.7 移动通信发展趋向1.8 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1.1 概述及发展简况,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信方式。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那什么是无线通信呢?无线通信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电磁波是它的载体。通常有:移动台 固定台(如市话)固定台 移动台 移动台 移动台,1.1概述及发展简况,2.移动通信发展简况 移动通信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但却是一项正在急剧发展的技术.早期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美国警察的车载无线电系统),特点:工作频

3、率低(短波范围);专用系统4070年代中逐步向民用扩展(美国所建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特点:由专网发展到公网、容量小。70 80年代移动通信蓬勃发展阶段,移动通信经历了由模拟通信向数字化通信的发展过程.,1.1 概述与发展简史,3.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a)频谱利用率高,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b)便于与ISDN网络接口实现多种业务c)保密性能好d)抗信道衰落能力强e)便于实现网络的有效、灵活管理与控制f)其它如体积小、设备成本低,1.1 概述与发展简史,4.GSM的发展历程如下:1982年,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即GSM,以开发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为目标.1986年,

4、在巴黎,对欧洲各国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八个建议系统进行现场试验.1987年,GSM成员国经现场测试和论证比较,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RPE-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1.1 概述与发展简史,1988年,十八个欧洲国家达成GSM谅解备忘录(MOU).1989年,GSM标准生效.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路开通运行.移动通信跨入第二代.1992年,系统命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全球通)组织机构:Special Mobile Group1993年,Phase II规

5、范1994年,全世界范围运行1995年,DCS1800商业运行1996年,引入微蜂窝的技术,GSM900/1800双网运行1997年已有109个国家239个运营者运营着超过4400万用户的GSM网络,1.1 概述与发展简史,在我国.1993年我国首先在浙江嘉兴建立了GSM实验网目前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酝酿进入移动领域截止99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数已达5000万,中国联通超过400万,年增长率99%以上截止99年8月中国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的308个地市和1856个县市,全国交通干线实现无缝覆盖.地市覆盖率为91%,县市覆盖率为86%专家预测,到2000年底,全国移动用

6、户超过7500万,到2005年达2亿.,1.1 概述与发展简史,我国移动用户增长:,1.1 概述与发展简史,全球移动用户增长(1999年全球无线通信市场比1998年增长了21.6%,达到281亿美圆),1.1 概述与发展简史,1G,2G,3G,2.5G,80s初,80s末,96年,2002年,无线通信系统,时间,GSMPDCD-AMPS IS-95A,W-CDMACDMA2000TD-SCDMA,AMPSTACSNMTNTT,GPRSIS-95B,无线通信在今天的发展,1.1 概述与发展简史,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先进技术:自动功率控制 越区切换 语音压缩 扩频和RAKE接收,1.2

7、移动通信的特点,1.移动通信必须采用无线信道传输方式2.信道传输特性复杂且不稳定,具体表现为:(1)多径传播产生快衰落-瑞利衰落(2)慢衰落(阴影效应)(3)多谱勒频移(4)远近效应(5)外部噪声和干扰3.无线信道的频率资源有限4.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涉及有线、无线、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专业技术5.对设备性能要求高,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交换子系统(NSS):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被访位置寄存器(V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鉴权中心(AC)操作维护中心(OMC)负责交换移动台各种类型的呼叫(本地、长途等),提供与基站子系统(BS

8、S)的接口、与OMC的接口以及与其它MSC的连接。支持移动台越区切换、MSC控制区之间的漫游等。,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基站子系统(BSS):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机(BTS)负责管理无线资源(信道分配、越区切换等),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移动台(MS):类型:手持机、车载台等 构成:收、发信机,频率合成,数 据逻辑单元,送受话器,按 键及控制单元。功能:自动扫描基站频率、响应寻 呼、自动更换频率和调整发 射功率。NSSPCM中继电路(光纤、电缆、微波)BSS无线电波(空中接口)MS,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收发信机的构成(P10,图1-3)发信信号处理:语音编码、

9、信道纠错编码、加密、帧结 构生成等。收信信号处理:语音解码、信道纠错解码、解密、解帧 结构调制/解调:将被传信息变换为适合空中传输的形式。频率合成器:为收、发信机提供高稳定读的频率源。收、发通道:使已调信号调到适合于空中传输的载频上。双工器:使收、发通路共用天线,但又避免收发相互。,1.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确定工作频段考虑原则:根据电波传播特性、天线尺寸(视距传播)环境噪声及干扰的影响 服务区域范围、地形和障碍物尺寸以及建筑物的渗透性能 有利于设备小型化 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协调和兼容性2.我国陆地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表1-3),1.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电磁波频段与波段(C=L*F),1

10、.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5无线电路工作方式,1.同频单工制定义:收、发共用同一个频率,且收、发不同时工 作的按键通信方式。特点:收、发共用频率,可节省频率 收、发不同时工作,相互无干扰 设备简单、省电 要求邻网频率间隔大 操作不方便、不习惯,通话断续,不适合与 公网接口,1.5 无线电路工作方式,2.双工制定义:收、发分别用两个频率,且收、发同时工 作的通信方式。特点:收、发频率间有一定的间隔,抗干扰能力强 操作方便,符合人们打电话的习惯 适宜多频道同时工作的系统适于与公网接口 移动台间不能直接通话(通过基站转接)发射机处于常开状态耗电大,易产生干扰。,1.5 无

11、线电路工作方式,3.异频单工制定义:收、发使用不同频率,且收、发不同时工 作的按键通信方式。特点:受邻近电台干扰少 频率利用率低,1.6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1.移动电话话音质量和信噪比要求话音质量的合格标准(P16表1-4)话音质量5级评分标准(P16表1-5)信噪比标准:公共网:29dB 专用网:20dB 信噪比S/N,载噪比C/N,1.6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2.服务等级(呼损率B表示)定义:指一个正常运行系统中,忙时呼叫被阻塞的概 率。决定因素:系统同时发出的呼叫数、总话务量、信道 数等。国家标准:无线信道呼损率5%,高密度话务区=2%中继电路呼损率应更低,如:0.5%B网络接通率(企

12、业评定工作成绩之一)设备正常时,B与网络设计、容量、频率规划有关。,1.6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3.通信概率定义:指移动用户在给定服务区域边缘进行成功通话(达到规定的通话质量)的概率,包括位置概 率和时间概率。公众网:市区、近郊及高密度用户地区通信概率不低 于90%。农村、山区及低密度用户地区通信概率不低 于50%。专用网:在一个调度区内,满足3级话音质量要求下 的通信概率应大于95%。,1.7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1)开发更高频段(2)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道窄带化 采用频率复用和波道共用技术 采用窄带数字调制技术 扩展频谱传输技术(3)实现数字化2.移动通信业务发

13、展趋势(1)移动业务走向数据化和分组化(2)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是全IP网络(3)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体结构,1.8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个人通信即实现5W,任何人(whoever)无论在何时(whenever)何地(wherever)都可以与任何人(whom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通信业务。对更高比特率数据业务和更好频谱利用率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GSM系列: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GSM网络过渡到3G(第三代移动通讯)的第一步,能够将数据传送由今天9.6Kbps的速率逐

14、步提升到每秒115Kbps的速度.它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8第三代移动通信,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令网络容量及数据传送比GPRS更快,足有283Kbps.网络商只需在软硬件上作出少许相应改动,便可继续沿用现有GSM系统,去支持移动多媒体服务,完全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理念,能够与日后WCDMA制式共存.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由GSM网络核心繁衍而来的WCDMA,数据传送可达到每秒2Mbit(室内)及384Kbps(移动空间)的速率,采

15、用5MHz(区别于窄带200KHz)的宽频网络.,1.8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系列:cdmaOn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ne):属于CDMA第二代,能达到1.25MHz,目前全球用户接近三千五百万.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cdma2000是从cdmaOne蜕变进化出来支援3G的一种制式.确保投资发展CDMA的网络商,能够简单及有效率地由cdmaOne过渡到3G进程.cdma2000第一阶段将提供每秒144Kbps的数据传送率,第二阶段支持每秒2Mbps的数据传送速率,是cdma发展3G的最终目标.第三代移动通信如上述,不管通过GSM还是CDMA的方式,最终目标还是3G.3G在其制定过程也经历了一段相当的时间,包括ITU的IMT-2000和欧洲的UMTS.,总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