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224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学习辅导资料.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学学习辅导资料 陆以宏 编 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2015年6月第一章 绪论一、什么是美学 1、美学。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分析和阐释的理论。是一门关于人的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 2、审美关系。人与现实世界有物质关系又有精神关系。精神关系包括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和审美关系。审美关系是人类在现实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狭义的审美关系反映个体与对象、人与环境之间因审美态度而形成的感知愉悦关系;广义的审美关系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习惯和情感表达模式。 3、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指

2、人在现实和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受。狭义的审美经验指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审美对象的作用下,达到主客体相互交流的高级活动。广义的审美经验是指与日常生活经验、功利性社会活动经验相区别的全部审美感受。二、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从总体上说,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审美意识的形成。审美意识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原始壁画,工具制造中也表现出原始的审美意识。随着原始人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原始歌舞、绘画、彩陶艺术等。人类审美意识是劳动生产的产物。 2、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论和概念范畴。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散见于经史典籍当中,西方美学思想有更为严整的

3、理论形态,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比较系统的美学思想。 3、美学学科的建立。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是1750年,以鲍姆嘉通美学一书中的问世为标志。此后康德、黑格尔对美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美学则与以往的西方美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体现审美意识形态。围绕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美、美感和美创造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四、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1、美学与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它的基本范畴是善及其对立面。美与善的关系十

4、分密切。2、美与哲学。在历史上,美一直被看作哲学的分支,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是杰出的哲学家,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哲学与美学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3、美学与文艺学。艺术即是文艺学的对象,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历史上,许多美学著作同时也是文艺理论著作,美学与文艺学所研究的有关艺术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往往一致,如艺术典型等。4、美学与心理学。美与美感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心理学,美学史上一些美学家用心理学方法来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如“心理距离说”。五、美学在现代人文科学中的地位 1、在人文科学领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古典文化和古典人文科学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识价值

5、、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逐渐分离,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在人文学科领域,美学以对感性与理性整体把握的视角,以对个体经验的重视和尊重,以对现实不合理现象的批判和超越的姿态,以及对创造能力和理想生活的呼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建设性。第二章 美的本质一、美和美的东西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首次明确区分了“美”和“美的东西”。 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美的东西又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但仅仅可欲不可能成为美。 2、美不是一种“东西”,

6、不是事物的客观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美是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追问“美是什么”也就是追问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的某种质的规定性,它能说明一切事物的美。二、探讨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探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求解路径: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求解路径的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看成是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亚里斯多德把事物的客观属性也作为思考美的重点,另还有西塞罗、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达芬奇以及后来的英国荷加兹、柏克、实验美学家费希纳。其最大合理性

7、就是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它的片面性在于:脱离人类社会实践谈美的本质;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不都是美的;美在形式特性的说法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特别是不适合社会生活中诸多事物的美。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这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寻找美。它的典型是理念论。理念是超乎客观现实之上而独立存在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现实世界都是从理念世界产生的。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普罗提诺的理型实际上就是理念,而且比柏拉图更具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且对柏拉图等的理念论加以改变和发展。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其核

8、心的理论取向就是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其代表性的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等。休谟等英国经验派美学家把美看成是愉快,是事物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感。康德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近代美学中甚至有人专门从心理学或生理学出发来阐述美和愉快的关系,形成一个快乐派,如美国马歇尔、桑塔那等。美在无意识的欲望是弗洛伊德所提出,他认为性本能及其想象性的满足,才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和源泉。他的追随者阿德勒和荣格对他的理论进行了修正。这种求解路径深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这是合理的,但是它会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往往会否定美的标准。4、

9、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关系探讨美的本质,苏格拉底注意到美和人的目的关系,古罗马贺拉斯在诗艺中也注意到关系,等等。但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理论基础并加以系统论述的是狄德罗。他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他所认为的关系有三种:一是每一种事物本身的内在结构关系,由这种关系产生的美叫做“真实的美”。二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他称之为“相对的美”。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前两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所产生的美,狄德罗称之为“外在于我的美”。这第三种关系,则要唤起人对这一关系的感觉,是人感觉到了美,他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他认为关系是客观的,美也是客观的。狄德罗“美在

10、关系”说最大贡献就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但是他所说的关系还比较抽象、笼统,也没能说清这些关系是怎样建立和产生的,再者关系有的美,有的不美。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席勒提出美是“活的形象”的讲法。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并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他反对黑格尔的“理念论”,认为“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美是生活的属性,生活不同美也不同,自然美优越于艺术美。他把美学研究从虚幻的想象的理念世界引向了现实世界,使美不再那么神秘,同

11、时强调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对于反对艺术脱离现实,反对唯美主义。但这个讲法虽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首先,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成美的。其次,“美是生活”的讲法也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再次,主观的喜欢和生理上的满足成了“美是生活”在美学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很容易滑到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的生理学观点。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探求解美。西方美学的传统倾向是从客观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康德把美学研究从客观世界转向了主观世界,19世纪以后,西方美学中主观论的影响一直超过客观论的影响。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的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不过这个客

12、观是由人的实践和感情活动所创造和形成起来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样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基于此,马克思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观点。三、探讨美的本质的前置理念 1、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美的观念上,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美学的一些形而上学观点,从变化、运动和多层次的结构中对美加以解读。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而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与创造的过程中。 2、美的问题:在人生的维度与创造的维度之间。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艺术、美与人

13、生之间有着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与美相关联的人生观主要有三个方面:人生的意识、人生的反思、人生的价值。人生应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一相。同时我们还应寻求美在人生的各种条件和情境下所形成的作用力,这就是“创造”。除了驻守至为根本的“人生相”外,还应深入到它的第二相即“创造相”。 3、关于人的本质的系统化预设。对美的逻辑性建构,奠基在对人的本质属性的逻辑界定上,因此需对人的本质作出预设性的理解。人的本质属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的属性;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具有精神性和社会性;历史性和历史感。人的本质属性的系统化预设,就表现为自然

14、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四、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 如果能够超越传统美学中那种简单下定义的方式,扬弃现代西方美学中否定美的可定义性的思潮,继而在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视角地对美的本质作出新的探讨,就可对美做出较完形的解释: 1、美是人生的价值。有了人才有美,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美是特殊的社会文化存在形式;从狭义上,可以着眼于审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论美学的理论视野,把美看成是以情感为中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或价值。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当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就感到满足,感到自己与现实的关系是和谐自由的,于是就产生了美。

15、 3、美是自由的形象。凡是美都是形象,美的形象应是自由的形象。美的理想就是自由的理想,美的规律就是自由的规律,美的内容和形式就是自由的内容和形式。 4、美在创造中,美处在不断地创造中,随着历史条件和时空结构的变化,时时呈现出恒出恒新恒异的形态。美的创造是多层累的突创。 这几个子命题各有侧重,相互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第三章 形式美一、什么是形式美 1、从形式方面分析和说明审美活动与审美现象的特殊性,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形式这个概念在美学中十分重要,也十分模糊,波兰美学史家塔达基维奇在其著作西方美学概念史中作了专门研究,认为形式主要有五种含义。 2、广义的形式美指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

16、具备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狭义的形式美指构成事物外在形式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在现实美中主要指审美对象的排列组合、感性显现、形状、轮廓等的美;而艺术美中除了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类似于现实美的形式美以外,也指艺术作品内容的赋形与构形所显现的美。二、形式美的生成 1、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正是在劳动中生产中,自然界的对象逐步由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的东西,即与人发生实用关系的对象,转化为能使人产生审美快感的,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的对象。就在这种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等形式因素就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从而产生出对象的形式美。 2、具体说,对生产工

17、具、生活用品和劳动收获物的加工成为形式美产生的具体途径。三、形式美与情感、自由的关系 1、美学史上最早明确而系统论证形式美与情感关系的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他认为,美(纯粹美)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形式引人产生快感即是美。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把艺术定义为“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也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人类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并不直接产生形式美,而是以情感为中介,在同时产生和发展美感和美的创造性的过程中,使得自然的形式生成形式美。 2、形式美与实践自由密切相关,美的形式是自由的形式,形式的美也就是形式所体现出来的自由。在美学的意义上,自由有三层

18、含义: 其一,运用规律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就是自由,自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自由是超越实用的、功利的目的来对待对象,是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其三,自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四、形式美的基本特点 1、形式美的可感性。形式美是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美,直接附丽于对象的形式之上,可由人的感官所把握。形式美的可感性包含着人对自己的肯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形式美的象征性。形式外观的美不是单纯的自然属性,而是一种社会性价值。事物的自然性状通过一定的理性思考、文化积淀往往与人以及社会生活形成比较固定的象征性关系。 3、形式美的内涵多义性。同一感性形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反应和

19、象征意义,而不同的感性形式也会产生相同相似相近的情感反应和象征意义。这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与对象发生了不同的特定的审美关系,从而产生出不同内涵的形式美。五、形式美的基本因素 1、形式美的物性因素。形式美首要的构成要素是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即对象的物性因素。物性因素包括:色彩、造型、大小、软硬、姿态、声音等,而最主要的是色与形。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而形的美恰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形式所具有的属性和价值。 2、形式美的意识形态因素。形式美是在社会实践中长期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的色、形等形式物性因素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凝聚着人的感爱、联想、情

20、感、意志等意识因素,积淀着时代、民族、地域、宗教、政治等意识形态的内涵意蕴。 声音是最具表情性的,音乐也是最长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3、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美的形式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形式。形式美的总体规律是多样统一律,其下还有对称、比例、均衡、整齐、节奏等。第四章 自然美一、关于自然美的代表性观点1、客观派。认为自然美就在于自然事物本身,与人无关,更不在于主体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的作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美来自数的秩序;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事物的“秩序、匀称和明确”是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自然美也是如此。2、主观派。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人的心灵或主观态度,把自然美的产

21、生归结为人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作用的结果。德国哲学家谢林、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就以心灵排斥自然,以艺术美排斥自然美,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3、主客观统一派。认为自然事物的美既离不开人的主观作用,又离不开事物本身的某些属性,是人的主观作用与事物本身的某些自然属性相结合的结果。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便带有这种倾向,但由于他把生活狭隘地理解为生命力,没有看到生活的实质,也没把握准自然美的本质。4、肯定美学。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东西都具有全面的肯定价值,而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的肯定价值是不可比较和分级的。这是20世纪英美美学界形成的一种趋势,它所提出的问题包含着保护自然的要求,但不具备可操作性,争议较大。5、“自

22、然人化”。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也不是人类主观意识的结果,而是与社会现象的美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性存在。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经由社会实践,自然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变为与人相关的、有益的、为人的对象。二、自然美的特性1、自然性。自然性指自然美依赖于自然物天造地设、自然而然生成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特点。它一方面指自然美对自然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指自然美是真正意义上第一自然的美。由于自然美是生动的物质形态,所以具有真实的三维空间,形色声味俱全。2、多面性。多面性指自然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显示出的美的形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

23、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和感性形式特点是多方面的。这是自然美多面性的客观基础。其二、自然事物多方面的属性和特征与人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多方面的。自然物美丑二重性是其重要的体现。其三、自然事物具有变易性或多变性。3、形式性。形式性指形式或形式美在自然美中占有主要地位、自然美主要以形式取胜的特性。一般地说,艺术美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社会美偏重于内容,形式美偏重于形式。大自然在色彩、形体、光亮、音响、气味、运动、节奏等方面的无限丰富性及其千变万化,是形式美侧重于形式的客观基础。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普遍性形式便是规律”。4、象征性。象征性指自然物往往与人及社会生活异

24、质同构,具有相近相似的某些特点,可经人的意识形态(思想感情)的作用,即通过联想、想象,使人想起人或人的生活,从而具有审美价值,成为人及人的生活的比拟或象征的特性。在原始形态的自然物中,最突出、最广泛地象征人的品格和精神的是植物,其象征寓意主要是通过联想实现的。三、我国关于自然美的审美观念我国关于自然美的审美观念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由“致用”说到“比德”说,再到“畅神”说的发展历程。1、致用说。是从实用方面来看待自然物的美丑的观点。2、比德说。把自然物与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使自然物人格化,并以自然物所比附的道德情操价值来评定自然物的美丑。3、畅神说。强调欣赏自然美可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

25、抒发、满足,从而精神为之愉悦。四、然美的文化价值1、启迪智慧,激发创造。2、陶冶性情,提高境界。3、愉悦身心,丰富生活。4、和合天人,通融群已。第五章 社会美一、什么是社会美1、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它指的是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的理想愿望、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现象。2、社会美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社会实践本身的美、社会实践产物的美和社会实践主全的人的美。二、社会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是社会群体的审美意识,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共同方面,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审美意识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1、社会审美观念。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普遍审美心态,包括审美能

26、力、态度、经验等。2、社会审美观念。指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较为普遍和稳定的审美意识,是非理论化的审美观,包括审美认识、趣味、理想等。3、社会审美理论体系。是社会审美心理和社会审美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形态,即一定的美学理论体系或学说。三、社会美的基本特征1、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2、与人的自由创造直接联系。3、与社会功利性直接联系。4、与善的内容直接联系。5、与社会历史条件直接联系。四、人的美人是社会美的基础和核心。而人的美又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人体美和心灵美。一般认为,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心灵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1、人体美。人体美介于自然美与社会美之间,是大自然与人类实践

27、相统一的杰作。自然形体的美是人体美的核心和基础,此外还包括姿态美、风度美等方面,人的装饰也是衬托人体美重要的辅助手段。2、心灵美。这是人的美的核心,它与伦理道德的美有着直接的联系,人的性格、语言、行为、风度、服饰等则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六章 艺术美一、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可以把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艺术的认识价值。指以主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质的艺术价值属性。认识价值是人类对艺术本身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艺术价值结构的基础,类似于尚未与审美活动发生关系的“第一文本”。2、艺术的伦理价值。指以主体的意志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艺术价值属性。伦理价

28、值是人类对艺术本身伦理实践的结果,强调艺术的社会功利性。3、艺术的审美价值。指以主体的情感和想象力为根源而产生的一种属于艺术自身的价值属性。审美价值是人类对艺术对象创造的结果,是通过人类的审美活动实现的,类似于接受美学讲的“第二文本”,是超越了艺术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之上艺术价值形态。人类生命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先以认识活动超越了植物界,再以认识活动超越了动物界,最后以审美活动超越了现实世界中人的异化形式。二、审美变形机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属性是由于审美变形活动而产生出来的,审美变形是审美创造的主要手段,也是艺术美实现最根本的基础。所谓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情感和想象力为核心

29、的主体审美能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和伦理属性的功利束缚,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得以表达出来。审美变形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指艺术主体在艺术生产过程中,通过主体内部的审美变形活动,突破主体被认识结构所束缚的想象力与审美感觉,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的过程。陌生化活动恰恰是要把那些明白清楚的东西,变得不再清楚明白,以便恢复被认识与实用主义所机械化、异化的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奇异性与神秘性。2、艺术对象的“审美外观”创造。指艺术主体把经过内在审美变形活动而获得的审美形式与经验投射在艺术对象身上,从而把

30、艺术对象固有的物质材料性转换为一种超越其现实功利性关系之上审美形式的过程。通过对对象世界审美外观的创造,把日常生活世界从机械、固有、僵化的文明异化中解脱出来,成为审美发现中千姿百态、新意无穷、趣味无穷的艺术世界。三、艺术美的本质1、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价值属性,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文本化、物态化了的审美变形活动,是主体的内在欲望经过审美变形而与艺术对象发生同形同构效应的审美幻象结构。2、艺术美是一个动态的审美活动系统,它可以从主体的艺术感觉、客体的审美结构以及两者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审美幻象三个方面来理解。3、审美幻象是指主体方面的艺术感觉和对象的艺术结构,在艺术世界中所形成的一种假定性的

31、情理统一关系。四、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区别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最好的做法就是抛开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而从其是否具有艺术审美活动内涵的角度来进行。是否是真正的艺术作品,主要的判断标准在于它自身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审美变形的发生。1、从艺术生产角度看。真正艺术是审美变形的直接产物,它是艺术感觉的直接表现,通俗艺术则只与人的生理感觉发生联系;真正艺术具有审美外观,而通俗艺术则只是实用外观的机械再现。2、从艺术消费的角度来看。真正艺术消费的是审美幻象本身,具有“永恒魅力”;通俗艺术在本质上更近似于一种生活消费品,消费的是人性本身,“用过就扔”。五、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1、从艺术家的审美经验方

32、面看,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内容都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有的艺术侧重于再现客观事物,有的艺术侧重于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2、从审美经验的形象显现方式来看,有的艺术以静态的方式在空间中并列地显现,有的艺术以动态方式在时间中先后承接地显现,有的艺术既以空间的又以动态的方式显现于一定的时空当中。根据这两条原则进行的艺术分类表:显现于空间的显现于时间的再 现 型绘画、雕塑、摄影戏剧、影视表 现 型书法、建筑、工艺音乐、舞蹈再现兼表现型文 学第七章 审美范畴一、么是审美范畴1、审美范畴主要是指对最基本的审美现象和艺术类型的理论把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其相对稳定性。2、有学者根

33、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不同关系,认为美、悲、喜三大范畴分别代表了三类各具特色的审美价值。美,体现了人与对象的一种和谐关系;悲,体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象大于主体;喜,体现了主体与对象的另一种不平等关系,主体大于对象。二、优美和崇高1、优美。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美,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常将美与和谐、一致、阴柔相统一,认为美首先体现为“和”。后来从易经的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出发,中国古典美学将复杂多样的美概括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即壮美与优美。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与圆形,任何美的感性形式都存在一定数的比例关系,即和谐。中世纪意大

34、利美学家阿套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优美在感性形式上完全体现出形式美的原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富节奏韵律、多样统一。完整与和谐是优美的形态结构特征,优美的事物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总是互为表里,浑然一体、和谐统一。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优美的形式;社会领域的优美,侧重于优美的内容;艺术中的优美,是优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满的统一。2、崇高。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美学史上,“大”是一个与崇高有关的

35、审美范畴。在西方美学史上,朗吉弩斯则在论崇高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崇高的范畴并加以系统探讨,认为崇高有五大因素: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激动的情感、修饰的妥当运用、高尚的文词、庄严生动的布局。英国经验主义者柏克第一次阐释了崇高与美的区别,康德则在批判力批判中首次从哲学的高度对美和崇高进行了整体性界定。黑格尔认为崇高艺术的本质在于感性形式的有限性与理念内容的无限性的矛盾。崇高的外在形式使人产生的不是快乐的审美愉悦,而是令人不悦之感、痛感。崇高感的获得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外在形式压倒人,人的理想与追求经受巨大失败,深感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二是高级阶段,在崇高客体的强烈刺激下,内心的压抑痛楚转化为对心灵

36、的莫大震动,激发勇气和信心,产生精神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恐惧变成愉悦、惊叹化为振奋、自卑转为超越,痛苦转化成快感。3、崇高和壮美。壮美亦称“阳刚之美”,与崇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崇高和壮美都是一种雄伟壮阔的美。区别在于,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着丑的因素,强调恐怖和神秘,是一种矛盾对立的状态;而壮美是一种单纯的雄伟或壮阔,不含丑的因素,仍属和谐美。二、悲剧和喜剧1、悲剧。西方悲剧性意识的演变,在古希腊主要是命运的悲剧,文艺复兴以后,性格悲剧取代命运悲剧,18、19世纪出现了社会悲剧,到了叔本华,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情的失落或灵魂的失落是西方现代人悲剧性的特点。审美意义上的悲剧

37、是从戏剧类型的悲剧开始的,但又不限于戏剧,只要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是悲剧。因此审美意义上的悲剧常被称为“悲剧性”或“悲”。现实生活中特定悲剧也可以作为审美对象。悲剧的本质在于由人物的悲剧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冲突。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或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悲剧性的效果主要是从审美角度去看的,它要使人由悲剧本身所引起的悲悯与畏惧心情进而产生快感,是由同情到欣赏,由痛感到快感。这种转化有生理心理的基础,我们对悲剧一开始心情沉痛,当把这种沉痛升华到

38、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其精神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产生愉快。悲剧突出地说明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意义。悲剧与崇高是一致的,所体现的都是在主客体之间的尖锐斗争中,主体暂时失败而终将胜利,但悲剧显示的本质要比崇高更深刻,更明显。所以康德说悲剧是崇高加美。中国古代一般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传达“人间苦情”,真正对悲剧作理论思考的是王国维,他受叔本华的影响充满悲观主义情调,“生即痛苦”是其核心理念。2、喜剧。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等西方学者都谈到了喜剧性问题。柏拉图从心理反应角度探讨了喜剧的性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黑格尔

39、认为是本质与现象、目的与手段之间出现了矛盾造成了喜剧。马克思则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看待喜剧。喜剧是感性形式或压倒内容、展示理性的空虚和价值。从本质是说,喜剧是以笑为手段,“寓庄于谐”,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有许多说法: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康德等的“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柏格森的生命机械化说,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喜剧性的效果是引起人们的笑,喜剧性的笑有如下特征: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笑要有共鸣。三、丑和怪诞1、丑丑的

40、事物往往是违背自身的发生规律,有碍于人生。其外在的组合形式往往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柏克认为丑是美的对立面,却与崇高部分地一致,即令人痛苦和不快。在西方,最早谈论丑并试图作出理论规定的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则是最早在理论上提出丑这一审美范畴的美学家,他是在谈论喜剧时谈到丑的。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20世纪对丑的偏爱,更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特色。丑的美学意义在于:首先,丑是美的对立面,以丑衬美;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激刺;再次,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化丑为美”,在艺术中获得审美价值,并形成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2、怪诞。怪指

41、表现比较奇特而异乎寻常的事物和现象,是对正常的物的尺度的一种变形。变形有几种情况:事物的变形;事物关系的变形;整体世界图景的变形。怪诞最初只是用来指古代绘画以及追随这种绘画风格的摹仿之作,18世纪在英国和德国被运用于文学领域,1957年德国批评家凯泽尔出版专著艺术与文学中的怪诞,怪诞才广泛地成为美学分析和文艺评论的对象。怪诞具有各种形态,但“变形”是其共同的形象结构特征。怪诞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具有形态的反常性,心灵的真实性,表现的间离性以及手法的夸张性和对比性等特点,并与惊险有着密切联系。四、韵和意境。意境是一个本体性的概念,包括从形象到审美经验的完整的审美过程。韵是一个偏重于审美风格类型和审

42、美效果的概念。在中国美学史中,韵在魏晋时才逐渐发展起来,唐以后在美学及艺术批评中成为一个关键的范畴。而意境则贯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1、韵。关于韵的理论分析,涉及到“气”、“象”、“道”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哲学传统的根基。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标志着韵从揭示音乐美的概念转变为一般意义的美学范畴。韵的重要含义是和谐、清雅,主要是指与形象相关联的,比视觉形象和声响更为内在而深刻的审美意味,尤其是那种幽微淡远的审美意蕴。从理论上看,韵的内涵有三个方面:首先,韵是一种意蕴之美;其次,韵是一种审美理想价值目标,指向无限,终极目标是清雅虚静;最后,韵的实现机制是一种回旋性

43、的情感表达方式。2、意境。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作为美学范畴至明清时期正式出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它发展为“境界”,并将意境分为两种艺术类型,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意境的内涵大致包括三个层次;首先,境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现象;其次,“境生象外”,境的意义来自于形象之外更深刻的领域;最后,意境的最终目的是“神与物游”。意境的特点包括主观选择性、情感性、主客观统一性、自由超越性

44、等。第八章 美 感一、什么是美感 1、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感受,即主体而对美客体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意志三部分。 2、广义的美感指审美意识,与审美经验平列,是人们面对审美对象进入审美活动的条件、心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总和。二、美感的性质 1、社会性。美感是人类独有的把握审美对象的社会意识。动物没人美感,只有本能,美感也并非人类一脱离动物界就有,而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而且,当人处于非人状态时,也可能会丧失美感。 2、精神愉悦性。美感是人们面对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超越了感官刺激和生理快感的精神性愉悦,是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快感,有别于对象其他属性满足人们的生理

45、需要、认知需要、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快感。审美需要本身是一种精神需要,在美感中,感官的刺激和生理的快感必须服从于精神性、超越性的愉悦。审美感的主要器官是眼睛和耳朵,主要涉及对象的外观形象,因而也是精神性很强的感官。 3、情感中介性和心理完整性。美感是一个以情感为中介的、从认识经过情感而达到意志自由的完整的创造活动,体现了知、情、意相统一的心理完整性。人们的审美活动的感性认识是以形象为对象的,它向理性深化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必然引起人的情感,情感与感知表象反复作用而形成审美意象,这才标志着人进入了审美状态。三、美感的特征 1、直觉性。美感是积淀着理性的直觉。直觉是人们对对象形象的直接、整体把握的认识心

46、理活动。美感首先表现为直觉的形式,不假思索就能感受到事物的美。克罗齐就干脆把美和美感规定为直觉。但审美活动也必须由感受性向理性转化,美感受必定包含着理性因素,只是这种理性因素不是一般抽象思维中进行要要概念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明显过程,而是通过积累而预先沉淀在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积淀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 2、超功利性。美感是隐含着功利的愉悦。审美对象必须对人有利,至少无害,才能引超人们的审美愉悦,而且人们总是先从功利实用的观点去看待对象,由功利目的转向审美目的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目的被扬弃和超越了,美感才具有超功利性。总的

47、看来,美感及其物态化的艺术,既有其功利性的历史渊源和根据,又有其超功利性自由观照的特征。 3、自由创造性。美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自由创造。只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对象才能使人产生美感,当对象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并且为人们一定的审美目的把握时,人达到了一种自由境界,对象的形象外观就会引人产生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感是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身时所产生的自由意识活动。四、美感的构成因素 1、认识因素。从心理构成因素来看,认识一般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和思维,这些认识心理因素都围绕着审美意象的形成、完善、丰满而展开其作用。 感觉是人们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活动;知觉是人偿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两者统称为感知,感知是美感的基础。 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头脑内形成感性形象心理活动。表象可以使人们摆脱直接对象的限制而比较自由地展开,表象也是美感中联想、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基础,它与情感反复相互作用形成审美意象,标志着人们理入了审美状态。 联想是人们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改造旧有的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联想和想象是审美活动中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的主要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