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0411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一、管理活动的产生,人类活动,管理活动,责权利,传统的管理方法:建立在个人观察、直观感受、直觉判断、个人经验、偏好基础上,二、工业革命促进了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业革命:18世纪上半叶纺织机的发明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的发明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1769年英国出现第一个600多人的工厂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人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加工作协作难度增加效率减低效益减少资方要求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劳方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福利劳资矛盾突现劳方罢工、砸机器,资方镇压,工人阶级运动的兴起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

2、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3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71年爆发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48年 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创造了一个时代,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最锐

3、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工业革命促进学者们对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人群关系管理理论,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泰勒泰勒从1880年起开始利用实验系统地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所花时间,并逐步改进发展,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称为“泰勒制”或“科学管理”。,Frederick Winslow Tailor,18561915,出生于美国律师家庭,少年时期爱好科学研究和实验,因病从哈佛大学法律系辍学,18751878在一小机械厂做学徒;18781890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先后任机械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工长,长期坚持业余学习

4、,1883年获机械工程学位,1884年起任工厂总工程师。泰勒一生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荣誉博士学位;著有计件工资制(1895)、工场管理(1903)、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911)、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委员会上的证词(191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劳资对抗及低效率现象的分析工人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产量的任何增加,都不可避免的导致失业的增加。工人劳动方法不科学造成了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当的工具工厂主不懂得生产工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一)泰勒的科学管理具体内容,1、工作分析实例:泰勒搬运铁块实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原料搬运工作,

5、1898)工作内容:从仓库搬运铁块到火车车厢原工资标准:1.15美元/天工作效率:1213吨/人.天奖惩办法:谈话或开除,A、研究对象选择B、工作过程分析(1)从车上或地上搬起铁块(2)搬着铁块在平地行走(3)搬着铁块从跳板走上车厢(4)将铁块扔下或放下(5)空手回到原地C、动作与时间研究:哪些动作是必须的、哪些动作是多余的;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哪些动作是需要改进的;如何设计最合理的动作;每一动作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如何通过培训让工人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D、改进效果工作量提高到47吨/人.天工资水平提高到1.85美元/人.天负重时间减少为42%,疲劳强度下降,2、工具研究,原有做法:工人自备工具(

6、铲子)搬运物料(铁砂和煤炭)泰勒的研究:每铲搬运重量21磅时疲劳强度最低泰勒的改进:工厂向工人提供工具(铲子),810种大小规格各异,搬运不同的物料采用不同的铲子,保证每次搬运重量都是21磅,对600人通过计划进行工具发放管理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工资增加,工厂成本降低80000美元,3、作业管理,作业管理的要点高工作定额、标准的作业条件、完成作业的工人应按高工资率获得报酬、未完成作业的工人应按低工资率获得报酬标准化原理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标准的作业条件刺激性工资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后期的任务和奖金工资制),4、职能化管理和例外原则,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设立职能工长8个职能工长,4

7、个在车间(分别负责工作分派、速度、修理、检验),4个在计划部门(分别负责工作命令卡、工时和成本、工作程序、纪律)例外原则高级管理人员将一般日常性事务工作交给下级管理人员管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5、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资方的义务1、为工作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主观的和经验的方法2、科学地、精确地确定工作的正确时间和方法3、选择并训练工人,使之担任最适合的工作4、建立一个恰当的组织,从工人那里接管除工作的实际执行以外的全部责任5、同意自己也接受每项作业的科学和事实的控制,放弃对工人的专断权力,劳方的义务1、劳方忽略工资和利润分配方面的差异和分歧2、在劳动生产率提高

8、的基础上,将工资增加30100%3、劳方放弃一切怠工的想法,协助当局建立科学的生产方法4、劳方接受管理当局科学地确定的生产方案,(二)对泰勒制的评价,反方: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增加了362%,这就是剥削。正方:工人挣到了更多的钱,但是力气化得并不比过去大。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工人被教会了如何干活,这个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工人省去了无用的劳动。在这个方法下,工人所增加的收入不是用更艰苦的劳动换来的。,其他人的贡献,(1)吉尔布雷斯夫妇更细致的研究各工作步骤:如砌砖试验18个动作减低至4.5个动作(2)福特流水线技术、标准化产品、大批量生产1896年生产第一部汽车;1908年第一部T型

9、车1908年1916年,汽车价格降低58%1908年售价850美元,1926年售价290美元(福特工人每天工资5美元),(三)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可以而且能够使用科学,不能只靠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管理中存在着普遍原理,不能只靠天赋和个人风格;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劳资合作,不能只靠斗争去赢得利益。(四)科学管理的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上述障碍,使劳资两利。,二、法约尔与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一)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管理学之父”。法约尔毕业于矿业学院,先后在厂矿中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1

10、988年1918年任公司总经理,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退休后专门从事管理研究和宣传工作。著有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公共精神的觉醒(1927)管理的一般原理(1908)国家管理理论(1923),1、对“经营”和“管理”的剖析与界定“经营”指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于一个目标,包括6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安全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会计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成本核算、统计)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提出“社会有机体”的概念社会有机体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人是社会有机体的细胞,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社会有

11、机体。3、进行管理教育和创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管理是可以应用于一切事业的一项独立活动随着职务的晋升,人们越来越需要管理活动管理知识是可以传授的4、对管理要素的研究(管理的职能划分)5种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5、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对管理理论的贡献德国人,大学教授,曾任政府顾问。“组织理论之父”创立了系统的“理想的官僚制度(行政集权制)理论”著有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1905)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马

12、克斯韦伯的贡献,(1)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2)组织结构应该是“科层结构”,并且认为官僚组织是理想的组织模式。,明确的分工:等级系统:人员的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小结,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则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韦伯的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

13、,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视频:流水线上的工人,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通过改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提高工资,发放抚恤等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方法提高工作积极性。在欧文的工厂里,完全放弃了那种物质引诱加纪律制裁的管理方式,即通常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而是力求建立一种人道的、关心工人的工厂制度,主张工厂主与工人的通力合作。在他的工厂里,工厂主给工人提供了两居室一套的住房,并以成本价格提供生活必需品,工人受到较好的对待,即使做错了也不加惩罚,只是在工人操作的机器旁边

14、挂一个小木块,上面涂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工作情况如何,由木块的不同颜色来显示,靠启发工人的良知来维持工厂的生存。,结果,工人大受感动,欧文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欧文深受鼓舞,就变卖了英国的工厂,到美国建立更大的农庄(实际上是工农业混合经营)(1824年左右)。然而,美国的情况与英国不同,由于美国一直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缺乏熟练劳动力,资方对工人待遇较高,工人对欧文也就不那么感动,结果欧文破了产。,三、人群关系理论,人群关系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方向,成为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人群关系理论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

15、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梅奥、罗特里斯伯格、马斯洛赫茨伯格等。,(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1、试验背景A、劳资矛盾日益突出B、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博爱。D、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E、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F、霍桑工厂的状况:从事电话电报设备制造。25000人,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养老金、医疗保险、娱乐设施多)但工作效率低下,2、试验内容:(1)照明试验:工作效率是否与环境照明有关?(2)继电器装配实验室:改善福利条件是否提高

16、效率?提前下班,延长休息时间,供应点心,个人计件工资与小组考核工资的影响。(3)大规模访谈:两年时间访谈2万多人。员工究竟有些什么不满意?(4)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小组集体不完成工作量!,3、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员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决定于员工与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物质刺激只有次要意义。人群关系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的效果依赖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心理因

17、素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方向,成为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生产率,生活文化水平提高,使人们更加追求权力、尊重、信任,事,人,规则,心理行为,监督,激励,管理重心变化,(二)现代组织管理提出“观念人”和“生活组织”的概念“观念人”认为:人在本能上有许多需要,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李开复为什么要离开微软?微软全球副总裁我不甘于做一个齿轮 微软是个了不起的公司,但Google是一个让我震撼的公司,李开复为什么要离开微软李开复为什么要离开Google,Google

18、公司文化:青年+自由+透明+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Google的奇迹,Google的“激情魔力”。我认识的许多朋友都去了那儿。有些是资深研究者和科学家,我发现他们以前的憔悴消失了,他们充满了活力。,员工有20%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我能用20%的时间,帮助中国的学生吗?”“你只用20%的时间吗?”,为什么离开Google代价是放弃1400万美元的期权和股票“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创新工场”青年创业平台 李开复视频,“生活组织”认为:企业不仅是人们的工作场所,也是人们的生活地方。人作为劳动者存在和作为个人存在是不可分割

19、的。人的生活是由物质和精神形成的统一体。80后与90后农民工的特点特征一:“要的是开心”,更加关注自我特征二:“像城里人一样”,更加认同城市特征三:“衣领从蓝变白”,加速自我提升特征四:“不再忍气吞声”,维权意识更强,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确立,20世纪40年代许多大企业资助开设“人际关系研究中心”。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人群关系学说,主张用“行为科学”代替“人际关系学说”。1952年美国内国成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53年福特基金会邀请一批著名学者,经过慎重讨论,把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定名为“行为科学”。1958年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教授在他的论文中使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后被许多学者接受。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统一成为“组织行为学”。,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97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首先提出要重视行为科学的研究。1980年一些工业部门领导人、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倡议,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筹备委员会”。1985年成立“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等学校课堂,出版了一些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心理学著作。形成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普及和应用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