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0651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全部教案中学教育学复习提要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5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7第四章 教育目的9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10第六章 课程13第七章教学(上)15第八章 教学(下)19第九章 德育21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24中学心理学复习提要中学心理学复习提要26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26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8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34第四章 学习动机39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42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44第七章 学习技能47第八章 学习策略49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5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1)在我国,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

2、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区别):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相区别):首先,活动对象也是人。其次,活动目的特殊。第三,活动方式特殊(特殊的规训方式)。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

3、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2、教育的形态1)教育形态的划分依据(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

4、会教育。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2)形式化教育:定性的实体化教育(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3)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相对稳定性( 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4)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5)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适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6)学校教育是

5、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3、教育的历史形态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融合性(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普及平等;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同一性(内容同一、对象同一、目的同一)2)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文字的产生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3)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

6、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4)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5)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4、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7、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2)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中介;意识形态中介;行为中介。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4)教育者与教育中介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5)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中介仍处于客体地位。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2)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

8、现象所进行的思索;(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普通教育学研究的是对象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两大任务。(1)普通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学习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学习相邻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2)普通教育学实践应用的任务: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9、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

10、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4)裴斯特洛齐(瑞士): 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

11、开师范教育先河。(5)洛克(英):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12、、强调“从做中学”。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1)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4)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5)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6)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

13、教育、学习化社会。(8)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2)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

14、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二、 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觉得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学技

15、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法和手段3)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的调整与更新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四、 教育与文化1、文化的五种表现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行为形态。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

16、)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4、学校文化1)界说: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 特征:(1) 组织文化;(2) 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它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3) 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4) 以校园文化为缩影。5、校园文化:学

17、校文化的缩影1)分类: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2)学校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的第一个层面。两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3)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4)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5)校风: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6、学生文化1)成因:(个人;学校;家庭;社区)(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 同伴群体的影响(3) 师生的交互作用(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 社区的影响2)特征(1) 过渡性(2) 非正式性(3) 多样性(4) 互补性(5) 生成性

18、五、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个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表现: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在:(1)教育内容的继承(2)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3)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2)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滞后性(2)超前性从总体上看,教育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不平衡的矛盾之中,改革市取得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平衡的基本途径。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2)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

19、个性等)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1)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2)柏拉图: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3)弗络伊德(奥地利):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4)威尔逊(美):基因复制是决定人行为的本质力量(5)格塞尔(美):强调成熟机智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2)外铄论(1)荀子:性恶论(2)洛克(英):白板说(3)华生(美):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1)同一方面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2)不同方面发展

20、有早有晚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的重要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遗传的概念: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胜利解剖上的特点2)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药铺一定的影响(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

21、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

22、的活动构成。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活动的最高层次。三、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基础上的。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加速个体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

23、特殊任务第四章 教育目的一、 教育目的概述1、 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2、 教育目的的作用1) 导向作用2) 协调作用3) 激励作用4) 评价作用3、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 国家的教育目的2) 学校的培养目标3) 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

24、社会的发展而演进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1)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4、马克

25、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能力与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和谐的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目的的演化1)1957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

26、面发展。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2)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3、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一、 学生1、 学生

27、的本质属性1)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2)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2、 学生的社会地位1) 传统认识: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2) 现在理解:独立的社会个体,是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989年联合国儿

28、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3、 学生的合法权利: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应有的最主要权利。4、 学生的义务:1)接受教育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二、教师1、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

29、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2、教师职业的特点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授业、解惑者):传授文化知识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者):塑造人们的心灵3)示范者:教师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4)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3、教师劳动的特点(略)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

30、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3)教师的人格特征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7、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构成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交往能力8、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

31、质教育的基础。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事业)2)热爱学生(对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对同事)4)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己)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1、师生关系的内涵: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杜威)主导主体说3、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略)1)放任型:无序、随意和放纵2)专制型:命令、权威和疏远3)民主型;开放、平等与互助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1

32、)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在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5、师生关系的特点(略):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

33、关系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创造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第六章 课程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他把课程理解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

34、。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二、课程的种类(一)制定与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二)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组织核心:学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六艺;七艺);活动课程(杜威);总和课程(四)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贾克森1968教室的生活首次提出,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三、课程的制约因素(一)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放入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第二节 课程目的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

35、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的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36、革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重在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指课程结构的编制。(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社会要求) 2、合科学性(学科要求) 3、合发展性(对象要求)(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泰勒原理的影响)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的总体规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

37、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即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改革的要点:

38、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课程形势日趋多样化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三)我国

39、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1、定义:(P155)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产生的一种主要手段(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40、(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三、教学的任务就普通中学而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P158)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1)间接性;(2

41、)引导性;(3)简捷性;(4)交往性(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

42、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三) 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教学效果二、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

43、的规律制定的 ,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式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

44、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夫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形式良好的师生关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地再现出来。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

45、基础上巩固。 2)通过组织复习巩固。 3)在扩充、改组、运用中巩固知识。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 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