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历史资料.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1003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者的历史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者的历史资料.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新闻记者,第一节 记者的历史第二节 记者的类型第三节 记者的职业与修养,(一)什么是记者 新闻机构中专门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记者属于职业的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是专职的调查研究工作者。,一、记者和记者节,(二)记者简介 1.起源,2.主要工作 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新闻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社会和新闻阅听人赋予的权力,且记者的报道具有公开性、广泛性、权威性的特征,所以被冠以“无冕

2、之王”的雅称。,3.记者划分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4.记者的职业生涯地方媒体全国性媒体主笔、评论员或专栏作家,(三)记者节,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地位,对坚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任意加以迫害逮捕乃至杀戮。1933年1月,江苏镇江的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被江苏省民政厅长赵启禄以“宣传共产”之罪名下令杀害。上海申报登载了这条消息,舆论哗然新闻界提出“开放言路、保障人权”的强烈要求。为了缓和舆论指责,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1日

3、被迫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不少地区的响应和认同,1934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太原、厦门、青岛等地的新闻界,都举行了纪念庆祝活动。1935年9月1日,记者节得到了全国的认同,天津大公报并为此发表了记者节的短评,要求政府积极地解放言论。,二、那些著名记者们-上篇 1.邵飘萍:新闻全才,邵飘萍(18861926年),原名新成,后改名振青,字飘萍。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杰出的新闻战士;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是中国新闻理论、新闻教育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人称“新闻全才”

4、。,2.邹韬奋:卓越的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1895.11.51944.7.24),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祖籍江西余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韬奋出版奖,是目前我国出版界的最高奖项。以他名字命名的另一奖项“韬奋新闻奖”,2005年与“范长江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用以表彰全国的优秀先进新闻工作者。2009年,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3.范长江:中国第一位名记者,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原名范希天,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曾为大公报记者,后人解放区从事新闻工作,再后官至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

5、社长。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4.普利策:风云报人,约瑟夫乔普利策(1847.4.101911.10.29),匈牙利裔美国人,父亲是犹太人与匈牙利混血,母亲为德奥混血。美国著名报刊编辑、出版人。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普利策是美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揭露社会丑闻的第一人。,三、新闻采访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能敏感地察觉生活中的异常1.能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2.对异常现象进行准确的价值

6、判断3.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易猎奇,(二)能活跃的进行创新思维,你从未见过的郑州24小时美得不想离开,(三)能富于成效的与人交流1.善于和各类人交流沟通2.善于从交流中发现线索3.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1.用简洁的语言讲事实叙述清楚2.用准确的语言叙事3.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随堂练习:视频1 视频2,(五)能不畏艰辛地战胜困难,咬文嚼字,“从小”就有儿子?,网言网语 有人总是抱怨:“我善待别人,人家却不知回报。”你善待别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到回报吗?如果是这样,你只不过是在和别人做交易,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回报的。其实,善待别人的目的是让别人从中获益,目的达到,就是最好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